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六安市金安区东河口镇南官亭初中 :陈明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以及选取典型事迹表现人物的写法。 2、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3、体会先仰后扬的表现手法,提高语言分析的能力。2、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难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3、 学情分析 本班共30位学生,智力特好的学生不多,大多都是农村留守的孩子,父母大多都不在身边,学习自觉性较差,针对这样的情况,课堂教学从细着手。多给学生关爱,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美女蛇的故事给我们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故事的讲述者长妈妈,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几次都提起,可见她是鲁迅先生印象中的重要人物,那么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走进鲁迅先生为她专门写的阿长与山海经。2、 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无产阶级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学工作,此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 2、朝花夕拾简介 这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的集结,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 3、文中的主要人物:长妈妈,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等一下我们来分析。 4、积累生字词 骇掳 悚 惶急 疮疤 诘问 渴慕 霹雳 繁琐 惧惮 疏懒 孤孀 5、整体感知,思考问题。 (1)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几件事?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1、阿长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2、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睡觉愛摆“大”字等。3、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说恭喜话、吃福橘。4、教给我很多道理。比如: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5、讲述“长毛”的故事。6、谋害了我的隐鼠。7、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事。 以上七件事,前6件略写,第七件详写。略写的内容使人对长妈妈又一个初步的了解。详写买山海经一事,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做不到的事情,她却能做成功”。这样安排详略得当,突出表现长妈妈真诚、善良、富有爱心的一面,也表现出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从以上几件事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变化? 讨论后明确 对她不好的习惯,“我”开始是“憎恶”“讨厌”的,当听到阿长讲“长毛”的故事后,“我”对阿长产生了敬意 “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但当阿长踩死隐鼠之后,“我”对她的敬意突然消失了;当长妈妈买来“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时,“我”对她又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却有伟大的神力”。这种写法叫先仰后扬。总之,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尊敬,喜爱的。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分析了本文先仰后扬的写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