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连墙施工方案.doc_第1页
地连墙施工方案.doc_第2页
地连墙施工方案.doc_第3页
地连墙施工方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汇报一、工程概况1.2地下连续墙概况 围护结构采用800mm、1000mm、1200mm厚地下连续墙。 东侧Z1线为1000mm厚墙,标准幅长6m,61m深,上部约17m为无砼段,该部分地连墙“一”型共32幅,“Z”型共1幅。 西侧Z1线为1200mm厚墙标准幅长5m,61m深,该部分地连墙“一”型共43幅,“Z”型共2幅,“L” 共4幅。 社会停车场南侧为1200mm厚墙标准幅长5m,61m深,该部分地连墙“一”型共14幅,“T”型共1幅,“L” 共3幅。 B2线为1200mm厚墙标准幅长5m,61m深,该部分地连墙“一”型共26幅,“Z”型共1幅,“L” 共1幅。 商业开发空间为800mm厚地下连续墙,标准幅长6m,墙深22m,该部分地连墙“一”型共幅,“Z”型共幅,“L” 共幅。1.3水文地质状况二、地连墙施工方案l 1、导墙施工l 2、泥浆制备l 3、成槽挖土l 4、刷壁l 5、清槽l 6、钢筋笼制作l 7、钢筋笼吊装l 8、水下混凝土浇筑l 9、顶拔接头箱2.1 导墙施工l 导墙采用型,双层双向14200的钢筋网片,C35混凝土,导墙墙厚300mm,导墙深入原状土300mm。导墙宽度为设计宽度增加60mm,既宽度为860mm、1060mm、1260mm。根据设计图纸,导墙外放100mm。 l 导墙与主体结构关系图 l 导墙转角处做法图 2.2 泥浆制备l 本工程成槽深度最深61m,上部17m进行了搅拌桩加固,24m以下几乎全部是渗透系数高的粉砂、砂质粉土,在动水压力作用下易液化产生流沙,另外地下墙深,各道工序施工时间长,在槽孔长时间暴露中容易引起沉渣增厚和槽段失稳等问题,因此本工程在泥浆指标控制上要适当提高泥浆的粘度和比重,以增加泥浆护壁能力和悬浮沉渣能力,降低沉渣厚度,并保证槽壁稳定。l 在本工程中要使项目全体人员形成共识,泥浆的好坏关系到成槽是否的成败,充分认识到泥浆的重要性,为此项目专门指派一名工长专门管理泥浆,并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 2.2 泥浆制备l 采用复合钠基膨润土(优钻100)。l 该复合型膨润土是一种高造浆率、添加特制聚合物的200目钠基膨润土,适合于各种土层,尤其是超深地下墙的护壁要求。复合钠基膨润土泥浆由钠基膨润土和高分子量聚合物、添加剂组成。其护壁机理为:聚合物分子在槽壁表面的吸附胶结作用,由聚合物和膨润土颗粒共同构成的泥皮对槽壁的胶结作用。其水化后的膨胀倍数为钙基膨润土的10倍以上,膨润土的小板结构充分打开。膨润土的小板与高分子聚合物之间的桥接作用,可在槽壁孔壁形成又薄又韧、致密的泥皮。大大降低了泥浆的滤失,使泥浆的失水量减少,从而降低了对周边地层含水量的扰动,使孔壁周边的地层尽量保持原状,防塌性能增强。 2.2 泥浆制备l 新鲜泥浆配合比及性能表 2.2 泥浆制备l 试成槽过程中实测的泥浆性能指标 2.3 成槽施工l 本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和现场场地条件,地连墙施工主要分为个2个区,每个区分四段进行,首先进行一区四个施工段的地连墙施工,然后再施工二区。具体划分如下图所示: 2.3 成槽施工l 采取进场4台成槽机同时施工,首先进行一区四段地下连续墙施工,1-1段地连墙施工使用成槽机1号机沿Z1线由中间向两侧施工、1-2段地连墙使用2号成槽机,沿Z1线由中间向两侧施工、1-3段地连墙使用3号成槽机沿B2线由中间向两侧施工、1-4段地连墙使用4号成槽机沿社会停车场南侧线由中间向两侧施工,完成一区地连墙施工后开始二区地连墙施工,2-1段地连墙使用1号机沿Z1线由中间向两侧施工、2-2段地连墙使用2号成槽机沿Z1线由中间向两侧施工、2-3段地连墙使用3号成槽机由中间向两侧施工、2-4段地连墙使用4号成槽机由中间向两侧施工。一区地连墙施工总工期约90天,二区地连墙施工工期80天,三标段地连墙施工总工期约170天。具体划分如下图所示: 2.3 成槽施工2.3 成槽施工l 各区域施工顺序是:在中部首开幅施工,然后左右分别施工顺序幅,最后在转角处施工闭合幅 2.3 成槽施工l 各区域施工顺序是:在中部首开幅施工,然后左右分别施工顺序幅,最后在转角处施工闭合幅 2.3 成槽施工l 单元槽段的挖槽顺序 :先挖槽段两端土体,再开挖两抓之间的土体,这就能使抓斗在开挖时吃力均衡,可以有效地纠偏,保证成槽垂直度。待单抓和间隔墙都挖到设计深度后,再沿槽深方向套挖几斗,轻微摩擦几次,把抓斗挖单孔和隔墙时因抓斗成槽的垂直度各不相同而形成的凹凸面修理平整,保证槽段横向有良好的直线性。 2.3 成槽施工l 成槽机操作要领:l 1、 抓斗出入导墙口时轻放慢提,防止泥浆掀起波浪,影响导墙下面、后面的土层稳定。抓斗入槽、出槽慢速、稳当,特别是刚开始成槽时,抓斗一定要保持垂直,并与导墙平行。l 2、成挖槽挖土时,悬吊机具的钢索不能松驰,一定要使钢索呈垂直张紧状态,这是保证挖槽垂直精度必需做好的关键动作。l 3、挖槽作业中,要时刻关注侧斜仪器的动向,及时纠正垂直偏差。2.3 成槽施工l 成槽精度、垂直度控制:l 1、根据安装在液压抓斗上的探头,随时将偏斜的情况反映到驾驶室里的电脑上,驾驶员根据电脑上四个方向动态偏斜情况启动液压抓斗上的液压推板进行动态的纠偏确保地下墙的垂直精度要求。l 2、每挖掘15m左右,就用超声波检测槽壁的垂直度情况,发现偏差立即纠正。 2.3 成槽施工l 成槽检测:l 1、槽段平面位置偏差检测:用测锤实测槽段两端的位置,两端实测位置线与该槽段分幅线之间的偏差即为槽段平面位置偏差。l 2、槽段深度检测:用测锤实测槽段左中右三个位置的槽底深度,三个位置的平均深度即为该槽段的深度。l 3、槽段壁面垂直度检测:用超声波测壁仪器在槽段内左中右三个位置上分别扫描槽壁壁面,扫描记录中壁面最底部凸出量或凹进量(与槽段深度之比即为壁面垂直度,三个位置的平均值即为槽段壁面平均垂直度)。 2.4 刷壁l 刷壁方法主要采用自制强制式刷壁机,利用钢丝绳吊重锤作为导向使刷壁器在刷壁过程中能紧贴接头处,确保刷壁效果。在刷壁机内部设置斜肋板,在下放过程中,使泥浆对刷壁机的竖向力转换成一个水平分力,使刷壁机贴紧接头,反复几次,直到刷壁机上没有附着物。 2.4 刷壁l 如果是少量较硬附着物,可以由螺栓固定于液压抓斗上、外形结构可以作用于止水钢板各个面的刮刀,依靠液压抓斗的重力和液压抓力予以清除 。 2.5 清槽l 使用Dg100空气升液器,由起重机悬吊入槽,空气压缩机输送压缩空气,以泥浆反循环法吸除沉积在槽底部的土碴淤泥。l 清底开始时,令起重机悬吊空气升液器入槽,吊空气升液器的吸泥管不能一下子放到槽底深度,先在离槽底12m处进行试挖或试吸,防止吸泥管的吸入口陷进土渣里堵塞吸泥管。l 清底时,吸泥管要由浅入深,使空气升液器的喇叭口在槽段全长范围内离槽底0.5米处上下左右移动,吸除槽底部土碴淤泥。l 在施工中控制好清底时间,若清底时间过长,则塌槽的可能性就会增大,但若清底时间短,会有较多沉渣。需要各方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掌握。 2.6 钢筋笼制作l 本工程钢筋笼超大、超长、超重,并有较大的工字型止水钢板,这些都给加工制作带来很大困难,为此专门编制专项制作方案,以便更好的指导施工。 首先制作好钢筋加工平台,见下图:2.6 钢筋笼制作l 钢筋笼制作要求: 1、主筋采用机械连接方式,其余全部采用焊接。 2、保护层采用钢制垫块保护层板,焊接钢筋笼两侧主筋上要焊接牢固,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在迎土侧80mm,背土侧70mm。 3、吊点位置的确定与吊环、吊具的安全性经过设计与验算,作为钢筋笼最终吊装环中吊杆构件的钢筋笼上竖向钢筋,必须同相交的水平钢筋自上至下的每个交点都焊接牢固,严格控制焊缝质量。 2.6 钢筋笼制作2.7 钢筋笼吊装l 本工程钢筋笼长度、重量主要分为四种: 1、东侧Z1线1000mm厚墙体,该部位墙体深度61m,上部约17m和下部约17m为只有型钢和少量构造筋段,中部约27m为受力筋段。钢筋笼重量约60t。 2、西侧Z1线1200mm厚墙体,该部位墙体深度61m,受力筋段长度51.8m,下部6m为构造筋素砼段。钢筋笼重量约90t。 3、B2线及社会停车场南侧1200mm厚墙体,该部位墙体深度61m,受力筋长度33m,下部28m为构造筋素砼段。钢筋笼重量约73t。 4、商业开发区800mm厚墙体,该部位墙体深度22m。钢筋笼重量约45t。2.7 钢筋笼吊装 钢筋笼起吊采用一台300t履带式起重机和一台150t履带式起重机双机抬吊法,互相配合吊装钢笼入槽,起吊时,先将钢筋笼水平吊起,然后升300t主吊钩、放150t副吊钩,最终由300t起重机将钢筋笼凌空吊直。钢筋笼起吊入槽时必须缓慢放下,切忌急速抛放,以防钢筋笼变形或造成槽段坍方。 不同墙体钢筋笼吊点布置见下图。2.7 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