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县城燃气输配管网方案设计1绪论1.1 设计内容和设计依据1.1.1设计内容某县城燃气输配管网方案设计。1.1.2 设计依据:1.燃气输配教材;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3.煤气规划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燃气工程技术手册同济大学出版社。1.2 城市规划概述及气源条件1.2.1 城市规划概况(1)规划区界定城市规划区范围为中部某县城,地处于湖北省的南部,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2)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该县城用地包括居住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布置商业及金融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等。 (3)城市性质该县城是其所属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水果、蔬菜等农林产品加工业为主,冶炼、化工、建材等工业为辅。(4)供气范围及人口规模设计供气范围为:城市规划区范围。本设计供气范围内城市人口规模估算如下表: 表1设计阶段 现状(2010年)远期(2020年)人口规模5.5万人8.5万人1.2.2 气源及有关资料(1)规划区内目前居民能源消费以电、煤为主,部分居民使用液化石油气,市区居民气化率约10%,主要供应方式为瓶装供应。近期即将有管输天然气供应本县城,引入设计压力为1.6MPa;引入点位置分别为:该县城的东北角A点(注:序号为1至7号的学生选择)、西北角B点(注:序号为8至14号的学生选择)、西南角C点(注:序号为15至21号的学生选择)、东南角D点(注:序号为22至30号的学生选择)、(2)天然气容积成分,工业用气占居民生活总用气比例见下表。表2 序号CH4C2H6C3H8C4H10CO2N2工业用气比例(%)2791.955.201.670.880.20.1201.3 基础设计资料汇编(1)用气指标:1)居民生活用气定额详见下表(表3),其中本次设计的某县城地处于湖北省的南部,而湖南省地处中南地区。 表3城镇地区有集中供暖的用户无集中供暖的用户华东、中南地区20932303 MJ/(人年)2)公建用气定额详见表4,千人指标参照表5。 几种公共建筑用气量指标 表4类别单位用气指标职工食堂MJ/(人年)18442303饮食业MJ/(人年)79559211托儿所和幼儿园全托MJ/(人年)18842512半托MJ/(人年)12561675医院MJ/(人年)29314187旅馆和招待所有餐厅MJ/(人年)33505024无餐厅MJ/(人年)6701047高级宾馆MJ/(人年)837410467理发MJ/(人年)3.354.19千人指标参照表 表5序号项目千人指数备注1医院33.75床位2饭店33.2座位3快餐店1.94座位4面食馆1.63座位5理发店10次/人年6旅馆710床有餐厅和无餐厅各按一半考虑7托儿所2025座位全托、半托各半3)工业用气定额:参照表2进行估算。 (2)不均匀系数的选取月高峰系数取1.11.3;日高峰系数取1.051.2;小时用气工况见表6。(见下一页) 小时用气量占日用气量的百分数(%) 表6时间(时)居民生活和公建工业企业时间(时)居民生活和公建工业企业674.874.8818196.14.87785.24.8119203.424.48895.175.4620212.134.349106.554.8221221.484.84101111.273.8722231.272.39111210.424.8523240.982.7512134.095.032411.351.9713142.775.27121.32.6814152.275.53231.652.2315164.055.24340.992.9616177.15.45451.633.2217189.595.55564.352.51 2燃气的物理化学性质的确定2.1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式中 M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y1、y2yn各单一气体容积成分; M1、M2Mn各单一气体分子量。 M = 1/100(91.9516.0430+5.2030.07+1.6744.097+0.8858.124+0.244.0098+0.128.0134) =17.651 (g/mol);2.2 混合气体的平均容量 VM=1/100(y1VM1+y1VM2+ynVMn);式中VM1,VM2,VMn各单一气体的气体摩尔容积;VM=1/100(91.9522.3621+5.2022.1872+1.6721.9362+0.8821.5036+0.222.2601+0.122.4030) =22.316 (Nm/kmol);2.3 混合气体得平均比重=1100yii = M/VM=17.651/22.361=0.791 kg/m. 2.4 混合气体的运动粘度混合气体的动力粘度可以近似的按下式计算: 式中:混合气体在0时的动力粘度(Pas); g1、g2gn各组分的质量成分; 1、 2 n相应组分在0时的动力粘度(Pas);先将容积成分换算成质量成分 若以yi和Mi分别表示混合气体中i组分的容积成分%和分子量,gi表示混合气体中i组分的质量成分%,则换算公式为:gi=yiMiyiMi100由规范查得各组分的分子量,根据已知的各组分的容积成分,通过计算得到:yiMi = 91.9516.0430+5.2030.07+1.6744.097+0.8858.124+0.244.0098+0.128.0134=1685.190;按换算公式,各组分的质量成分如下表:表7组分CH4C2H6C3H8C4H10CO2N2质量成分87.5969.2794.3703.0350.5220.166由规范查得各组分的动力粘度代入上式,混合气体的动力粘度为 = 10.14310-6 Pas计算混合气体的的运动粘度有公式:式中 混合气体的的运动粘度(/s) 混合气体的动力粘度(Pas) 混合气体的密度(/m)因为 =0.791 kg/m,计算得: =12.82310-6 /s;2.5 混合气体的低热值 Ht=1/100(Ht1 + Ht2 + Htn)=1/100(91.9535.902+5.2064.397+1.6793.24+0.88123.649+0.20+0.10)=38.178(MJ/Nm);2.6 混合气体的临界参数 Pm.c=1/100(y1Pc1 +y1Pc2 +ynPcn);Tm.c=1/100(y1Tc1 +y1Tc2 +ynTcn); 式中 Pm.c ,Tm.c 混合气体的平均临界压力和平均临界温度; Pc1,Pc2,Pcn 各组分的临界压力; Tc1,Tc2,Tcn 各组分的临界压力; y1,y1,yn 各组分的容积成分(%).Pm.c=1/100(91.954.6407+5.204.8839+1.6794.3975+0.883.6173+0.27.3366+0.13.3944) =4.644 (MPa) Tm.c=1/100(91.9591.05+5.20305.45+1.67368.85+0.88425.95+0.2304.20+0.1126.20) =110.247 (K)以上计算列于表8中。 燃气物理化学性质计算表 表8混合气体成分CH4C2H6C3H8C4H10CO2N2工业用气比例气体容积成分91.955.21.670.880.20.120%分子量16.04330.0744.09758.12444.009828.0134动力粘度10-610.3938.67.5026.8354.02316.671运动粘度10-614.56.413.812.537.0913.3摩尔容积22.36222.187221.936221.503622.260122.403气体密度0.71741.35532.01022.7031.97711.2504燃气低热值35.90264.39793.24123.64900临界温度91.05305.45368.85425.95304.2126.2临界压力4.64074.88394.39753.61737.38663.3944临界密度162210226225468.19310.91平均分子量17.651g/mol总的动力粘度10-610.143Pa/s总的运动粘度10-612.823/s平均摩尔容积22.316Nm/kmol平均密度0.791kg/Nm总低发热值38.178MJ/Nm总的临界温度110.25K总的临界压力4.6445Mpa总的临界密度169.21kg/Nm3各类用户年用气量3.1 供气原则及供气对象311供气原则 (1)民用用气供气原则 优先满足城镇居民炊事和生活用热水的用气。 尽量满足托幼、医院、学校、旅馆、食堂和科研等公共建筑的用气。 人工煤气一般不供应采暖锅炉用气。如果天燃气气量充足,可以发展燃气供暖和燃气空调。(2)工业用气供气原则 应优先供应在工艺上使用燃气后,可以使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有很大提高的工业企业。 使用燃气后能显著减轻大气污染的工业企业。 作为缓冲用户的工业企业,有利于平衡用气波动。(3)工业与民用供气的比例 城市燃气在气量分配时应兼顾工业和民用。在发展城市燃气的初期,由于民用用户发展较慢,在一定时期内,工业用气比例往往较大。但随着民用用户的逐步发展,民用供气比例就会逐渐的提高。在正常情况下,工业和民用的供气量应有一定比例。这个比例的确定既要从城市燃气供应和需求的具体情况出发,也要考虑发展一定数量的工业用户。因为工业企业具有用气比较均匀的特点,所以工业企业用气量在城市用气量中占有一定比例,将会有利于平衡城市燃气使用的不均匀性,减小燃气的储存容量。此外,为了平衡城市燃气供应的季节不均匀性及节日高峰负荷,可以发展一定数量的工业用户作为缓冲用户。 某县城的工业区面积约为106左右,占某县城总面积的17%,所以应该有一定的用气比例。考虑城市燃气在气量分配时应兼顾工业和民用的原则,初步确定工业用气量为民用用气量的20%,这个比例可以随着将来工业的发展而做出一定的调整。3.2 居民生活年用气量 根据居民生活用气量指标、居民数、气化率即可按照下式计算出居民生活年用气量。 Qy=Nkq/Hl 式中 Qy 居民生活年用气量(Nm/ a);N 居民人数(人);k 气化率(%);q 居民生活用气定额(kJ/人a)Hl 燃气低热值(kJ/Nm)。计算过程见表9。 居民年用气量计算表 表9居民人数气化率居民生活用其定额/MJ燃气低热值/ MJ/Nm居民生活年用气量/ Nm850000.9220038.17767874408335.0733.3 公共建筑年用气量在计算公共建筑年用气量时,首先要确定各类用户的用气指标、居民数及各类用户用气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对于公共建筑,用气人口数取决于城市居民人口数和共公建筑设施标准。例入这种标准的有:1000居民中托儿所、幼儿园的人数,为1000居民设置的医院、旅馆床位数等。公共建筑年用气量可按下式计算: Qy=MNq/Hl 式中 Qy 公共建筑年用气量(Nm/ a);N 居民人口数(人);M 各类用气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数;q 各类公共建筑用气定额(kJ/人a)Hl 燃气低热值(kJ/Nm)。计算过程见表10。 公共建筑年用气量计算表 表10公共建筑类别比例数M居民人口用气定额MJ燃气低热值(MJ/Nm)公共建筑年用气量(Nm)医院0.003585000360038.177678728053.04137饭店0.003185000860038.177678759356.67325快餐店0.00385000860038.177678757441.94185面食馆0.00285000860038.177678738294.6279理发店1085000438.177678789057.27419旅馆0.008585000200038.177678737849.34153托儿所0.002385000180038427879公共建筑总用气量(Nm)319270.3283.4 工业用户年用气量工业企业年用气量与生产规模、班制和工艺特点有关,一般进行粗略估算。某县城工业企业用气量按居民用气量的20%计算,此比例可随着将来工业的发展而做出相应调整。3.5 未预见量城市年用气量中还应计入未预见量,包括管网的燃气漏损量和发展过程中未预见的供气量。某县城燃气设计的未预见量按总用量的5%计算。3.6 年用气量汇总各类用户年用气量平衡表见下表11。各类用户年用气量平衡表 (Nm/a) 表11用户类别居民公共建筑工业未预见合计小计4408335.07319270.33881667.01295224.865904497.28比例74.66%5.41%14.93%5%100%4 各类用户用气工况4.1 月用气工况及用气量计算 411月用气量工况 城市各类用户的用气情况是不均匀的,是随月、日、时而变化的,这种不均匀特性可用“月不均匀性”、“日不均匀性”、“时不均匀性”来衡量。其中,影响居民生活及公共建筑用气月不均匀性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因素,公共建筑用气的月不均匀规律还与各类用户的性质有关。 工业企业用气的月不均匀规律主要取决于生产公艺的性质。连续生产的大工业企业以及工业炉用户的用气比较均匀。夏季由于室外气温及水温较高,这类用户的用气量也会适当降低。月不均匀可以用月不均匀系数K1来度量,其公式如下:K1=该月平均日用气量/全年平均日用气量其中,该年中月不均匀系数的最大值K1max称为该年的月高峰系数。412月用气量计算采用月用气不均匀系数计算,计算公式如下:Q=(Qy/12)K1max 式中 Qy计算流量(Nm/ h);Qy 年用气量(Nm/ a);K1max月高峰系数。各类用户月用气量平衡表见下表12。各类用户月用气量平衡表 (Nm/a) 表12用户类别居民公共建筑工业未预见合计小计440833.50731927.03388166.7014629522.4864590449.728比例74.66%5.41%14.93%5%100%4.2 日用气工况及用气量计算421日用气量工况城市各类用户的用气情况是不均匀的,是随月、日、时而变化的,这种不均匀特性可用“月不均匀性”、“日不均匀性”、“时不均匀性”来衡量。一个月或一个周中日用气量的不均匀性主要由下列因素决定:居民生活习惯、工业企业的工作制度和休息制度、室外气温变化等。居民生活和公共建筑用气工况主要取决于居民生活习惯。平日和节假日的用气规律各不相同。工业企业用气量的日不均匀系数在平日波动较小,而在轮休日或节假日波动较大。用日不均匀系数来表示一个月(或一周)中日用气量的变化情况,日不均匀系数K2可按下式计算:K2=该月中某日用气量/该月平均日用气量其中,该月中日不均匀系数的最大值K2max称为该月的日高峰系数。422日用气量计算采用日用气不均匀系数计算,计算公式如下:Q=(Qy/365)K1maxK2max 式中 Qy计算流量(Nm/ h);Qy 年用气量(Nm/ a);K1max月高峰系数。K2max日高峰系数。各类用户月用气量平衡表见下表13。各类用户日用气量平衡表 (Nm/a) 表13用户类别居民公共建筑工业未预见合计小计16304.8011180.86293260.9601911091.92757921838.55158比例74.66%5.41%14.93%5%100%4.3 小时用气工况及用气量计算431小时用气量工况城市各类用户的用气情况是不均匀的,是随月、日、时而变化的,这种不均匀特性可用“月不均匀性”、“日不均匀性”、“时不均匀性”来衡量。城市中各类用户的小时用气工况均不相同,居民生活和公共建筑的用气不均匀性最为显著。居民生活用户小时用气工况与居民生活习惯、气化住宅的数量以及居民职业类别等因素有关。每日有早、午、晚三个用气高峰,早高峰最低。通常用小时不均匀系数表示一日中小时用气量的变化情况,小时不均匀系数K3可按下式计算:K3=该日某小时用气量/该日平均小时用气量其中,该日小时不均匀系数的最大值K3max称为该日小时高峰系数。432小时用气量计算采用日用气不均匀系数计算,计算公式如下:Q=(Qy/(36524)K1maxK2maxK3max 式中 Qy计算流量(Nm/ h);Qy 年用气量(Nm/ a);K1max月高峰系数。K2max日高峰系数。K3max小时高峰系数。某县城的计算流量即是计算月的高峰小时最大用气量,结合上式及表6,计算得各类用户小时计算流量,计算过程见表14.各类用户小时计算流量表(m3/h) 表14用户类别日用气量小时用气量峰值占日用气量的百分比小时计算流量高峰时段居民+公共建筑17485.660.11271970.6341011工业3260.960.0555180.98331718未预见1091.9280.11270.0387109.59311011合计21838.552261.2115 设计方案及管网布置5.1 燃气管网系统选择和管网布线原则511燃气管网系统选择燃气管网系统的选择与下列因素有关:气源情况;城市规模、远景规划情况、街区和道路的现状和规划、建筑特点、人口密度、居民用户的分布情况;原有的城市供气设施情况;不同类型用户的供气方针、气化率及不同类型的用户对燃气压力的要求;用气工业企业的数量和特点;储气设备的类型;城市地形条件;城市地下管线和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的现状和改建、扩建规划。某县城属于小城镇,所以采用一级管网系统;又由于中压系统的利用性较高,所以采取中压A一级管网系统。中压干管计算压力降选择:起点0.4Mpa,末端最低压力0.25MPa。中压支管(庭院管道)计算压力降选择:起点0.25MPa;末端最低压力0.05MPa。512燃气管网布线原则中压燃气管道的主要功能是输气或配气,并通过调压站向低压管网各环网配气。因此,中压管的平面布置一般按以下原则布置:中压管道应布置在城市用气区便于与低压环网连接的规划道路上,但应尽量避免沿车辆来往频繁或闹市区的交通线敷设,否则对管道施工和管理维修造成困难;中压管道应布置成环状,以提高其输气和配气的安全可靠性;中压管道的布置,应考虑调压站的布点位置和对大型用户直接供气的可能性,应使管道通过这些地区时尽量靠近各调压站和这类用户,以缩短连接支管的长度; 与气源连接的中压管道的连接管段应采用双线敷设,考虑某县城属于小县城,采用单线敷设的连接管;中压管道应尽量避免穿越铁路等大型障碍物,以减少工程量和投资;中压管道是城市输配系统的输气和配气主要干线,必须综合考虑近期建设与长期规划的关系,以延长已经敷设的管道的有效使用年限,尽量减少建成后改线、增大管径或增设双线的工程量;中压管网初期建设的实际条件只允许布置半环形、甚至为枝状管网时,应根据发展规划使之与规划环网有机联系,防止以后出现不合理的管网布。根据道路横断面布置图,并与各管线工种进行充分的工种协调,并经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批准,燃气干管敷设在道路的东侧或北侧的车行道上,管道中心距离道路边线的距离为1.5m。5.2 各类用户用气压力的确定;居民及商业用户:低压(一般额定压力为2000Pa);工业用户:中压或低压; 调压箱(柜):0.05 Mpa;5.3 设计方案及供气工艺流程531设计方案由于采用中压A一级管网系统,所以设计方案为:中压配气、楼栋调压、低压进户的供气方式。532供气工艺流程某县城燃气供气工艺流程图如下:中压A环网中压A庭院管网楼栋调压箱调压柜或楼栋调压箱商业及公共建筑用户居民用户)调压柜或专用调压室工业用户6 管网水力计算6.1 各级管网压力及计算压力降的确定611各级管网压力中压干管压力选择:中压A级,即为0.4Mpa 0.25Mpa;中压支管(庭院管道)压力降选择:中压B级,即为0.25Mpa 0.05Mpa.612各级管网计算压力降的确定中压干管计算压力降选择:起点0.4Mpa,末端最低压力0.25Mpa,计算压力降为0.15 Mpa;中压支管(庭院管道)计算压力降选择:起点0.25Mpa,末端最低压力0.05MPa计算压力降为0.20Mpa.6.2 管网计算流量确定612计算步骤(1)计算各环的单位长度途泄流量按管网布置将供气区域分成小区;求出每个环内的最大小时用气量;计算供气环周边的总长;求单位长度的途泄流量。具体计算过程如表15。单位长度的途泄流量计算表 表15环号 居民人数(人)居民和公共建筑用气量 (Nm/h)工业用气 (Nm/h)环供气量(Nm/h)环周长(m)沿环边的单位长度途泄流量 Nm/(mh)11610281.41201.39482.838020.12698579725195609.670609.6743960.13868744314593353.710353.7139410.08975133233602814.440814.4462720.129853316(2)求管段的计算流量将管网的各管段依次编号,在距供气点最远处,假定零点为点8,同时决定气流方向。计算各段管的途泄流量。计算传输流量,计算由零点开始,与气流相反方向推算到供气点。求各管段的计算流量。相应的计算表格如表16。根据管段流向,求各管段的管段流量,为管网水力计算做准备。校正1-2,1-4管段输出的流量之和与管网小时计算流量基本相等,均为2266Nm/h左右。 管段计算流量计算表 表16环号管段长度单位长度途泄流量Nm/(mh)流量管段流量Q (Nm3/h)途泄流量Q1(Nm/h)0.55Q1(Nm/h)转输流量Q2(Nm/h)计算流量(Nm/h)12020.127152.65483.95971574.63181658.5915-16593230.26685.91847.254962.7818110127287.528158.1404251.1272409.267640917150.139238.385131.111751187.5471318.65875-13196130.229140.37777.20735763.45840.65735-8414500.269121.0566.5775135.85202.4275-2023230.26685.91847.2549285.1864332.441333212810.139178.05997.93245135.85233.7824523416430.09147.8781.3285135.85217.1785-2176130.229140.37777.20735763.45840.6573584116850.22370.7203.885135.85339.73534016850.22370.7203.885135.85339.735-34020900.13271.7149.4350149.435-1494500.269121.0566.5775135.85202.427520220900.13271.7149.4350149.435149进气2210002265.9412265.94122666.3 管网水力计算根据初步流量分配及单位长度平均压力降选择各管段的管径。局部阻力损失取沿程摩擦阻力损失的10%。由供气点至零点的平均距离为6840m,即P/L=(500-350)/(68401.1)=19.936 kPa/m; 由于向某县城供应的燃气的密度为0.791kg/m,所以在查询水力计算图时,需进行修正,即 (P/L)=1 =(P/L)/0.46 =19.936/0.791kPa/m =25.204 kPa/m.选定管径后,由水力计算图查得(P/L)=1的值,求出 (P/L)=(P/L)=1 0.46 . 全部计算列于表16中。由于出现了闭合差大于10%的环,所以进行流量校正。先求各环的Q,其公式如下: Qi= -(P)/(1.75(P/Q)再求各环的Q,其公式如下:Qi= -(Qnn)(P/Q)ns/((P/Q)式中 Qi考虑本环影响而得到的修正流量; Qi考虑邻环影响而得到的修正流量; Qnn邻环的环内修正流量,仅考虑自身影响; (P/Q)ns本环和邻环的公共管段的P/Q.各环校正流量为 Qi = Qi+ Qi. 经过一次流量校正,将校正后的流量带入计算步骤重复计算一次,得到的各环的闭合差均小于10%,因此计算合格。经过校正流量的计算,使管网中的燃气流量进行了重新分配,因而零点的位置发生移动。管段7-8的计算流量由149 Nm/h减至147 Nm/h,因而零点向点7方向移动了L米,L的计算公式为: L=(Q校正前 - Q校正后)/(0.55q7-8);相应计算如下表17中所示。 L计算表 表17 管段78的原计算流量(Nm/h)管段78的原计算流量 (Nm/h)管段78的单位长度途泄流量q (Nm/(mh)零点向7的方向移动的距离L7 (m)注:修正后的零点距最近的公路交点94米1491470.1327.972027976.4 主要工程量统计。(1)流量计算、管径选择、物理参数计算结果、各管段压力降等的汇总表表18;(2)节点流量及节点绝对压力的计算内容及结果见表19;(3)管网水力计算的内容及结果见表20;管网水力计算的校正计算的内容及结果见表21。一、设计内容二、设计原始资料1、设计原始资料:(1)某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平面图1张;(2)2、管道走廊3、设计方案确定:1d (9月8日)(1) 确定各类用户所需压力居民及商业用户:低压(一般额定压力为2000Pa)工业用户:中压或低压 (与调压柜有关) (取0.2MP)调压箱(柜):0.05 MPa(2) 确定供气方案一般采用中压一级系统。采用中压配气、楼栋调压、低压进户的供气方式。中压A环网中压A庭院管网楼栋调压箱调压柜或楼栋调压箱商业及公共建筑用户居民用户)调压柜或专用调压室工业用户34567 根据供气方案布置管网中压配气环边长一般控制在1.5公里,供气面积一般2平方公里。配气管道尽量避开交通主干道,尽量考虑双侧供气,每个供气地块至少有一边能够配气!4、管网水力计算:23d (9月911日)(1) 管网计算流量确定;参考教材p111-例题6-3(2) 管网水力计算;参考教材p111-例题6-3,注意将计算公式改为“中压”。另外,中压干管计算压力降选择:起点0.4MPa;末端最低压力0.25MPa。中压支管(庭院管道)计算压力降选择:起点0.25MPa;末端最低压力0.05MPa。(3)管网工程量统计5、绘制规定图纸:2d (9月1314日)(1) 燃气管道总平面布置图;(1号图纸)(2) 燃气干管水力计算图;(1号图纸)6、编制说明书:3d (9月1517日)参考资料1.燃气输配教材2.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3.煤气规划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燃气工程技术手册同济大学出版社三、 设计步骤及计算3.1 混合燃气的物理化学参数计算:姓名CH4C2H6C3H8C4H10CO2N2工业用气比例(%)91.305.851.930.620.20.1153.1.2 混合气体的运动粘度 参考教材P11 3.1.3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 参考教材P5 3.1.4 混合气体的低热值 (同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计算方法相同)有公式:Ht=1100(y1Ht.1+y2Ht.2+ynHt.n)式中 Ht混合气体的低热值(MJ/Nm) y1、y2yn各单一气体容积成分 Ht.1、Ht.2Ht.n各单一气体的低发热值(MJ/Nm)则 Ht=1 100(91.3035.902+5.8564.397+1.9393.24+0.62123.649+0.20+0.10) = 39.11191 MJ/Nm3.1.5 混合气体的临界参数 参考教材P8混合气体的平均临界压力和平均临界温度按下式计算:式中 Pm.c、Tm.c混合气体的平均临界压力和平均临界温度; Pc1、Pc2Pcn各单一组分的临界压力;( M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人事总监工作总结
- 糖尿病高渗状态护理要点
- 《经络腧穴学》课件
- 老年护理学的休息
- 活动类工作汇报
- 经管部门年度工作总结
- 《瓶中吹气球》课件
-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合同采购申请评审流程
- 骨包虫病护理查房
- 07第七讲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 新汉语水平考试HSK级写作解题攻略专题培训课件
- 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课件
- 自主移动机器人教学课件第4章 导航规划 2 避障规划和轨迹规划
- GB 3162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高岭土
- GA/T 1312-2016法庭科学添改文件检验技术规程
- 卫生政策学之政策问题根源分析
- 步进电机及其工作原理-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课件
- 基于CAN通讯的储能变流器并机方案及应用分析报告-培训课件
- 腹直肌分离康复(产后康复课件PPT)
- 聚合物成型的理论基础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