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作业.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满分50分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a带有全球性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解析:选d物质循环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 不断地进行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物质在群落各营养级之间不能循环,是单向流动的。2在碳循环中,co2通过哪些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分解作用燃烧作用化能合成作用蒸腾作用abc d解析:选b无机环境中的co2绝大部分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的,还有很小的一部分则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两个过程b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c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d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解析:选d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自给自足。4碳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最主要部分,下图是碳循环过程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工业的发展,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节能减排主要是控制该过程b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增强过程,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循环转移、利用和释放解析:选d过程中,物质能够不断地循环转移,但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5右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b图中表示出了两条食物链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解析:选c本题的关键词为“三大功能类群”,所以指的是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而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营养级。6下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是()aabc bcbaccba dacb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土壤中有机物量指的是未被分解者分解的有机物的数量,由图可知,a的数量少,分解的落叶数量最多;b次之;c数量最多,分解的落叶量最少。由此可推知,分解落叶的能力abc。7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实现“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以下关于“低碳”和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会导致生物圈的碳循环受到阻碍b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短期内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导致了生物圈碳循环失衡c尽量减少塑料袋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转向“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d“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向“原料产品原料产品”模式转化,有助于减少废料处理的能耗,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解析:选a人类活动加快了碳元素释放的速率,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提倡“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碳氧循环的平衡。8某同学完成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对照实验,对照组是()a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b土壤进行处理c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d尽可能避免改变土壤理化性质解析:选a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单一变量是土壤中是否含有微生物。所以对照组应为a项,而实验组应将土壤进行灭菌处理,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9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解析:选d图中a为生产者,d、e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c为大气中的co2,生态系统的结构除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外,还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为ade,e每增加1 kg至少需要a为25 kg。10下图甲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图乙为我国北方某地20年间co2浓度变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成分a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b图甲中缺少aco2的过程,图甲中d为分解者c每年的冬季co2浓度变化,从碳循环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图甲中过程大大减少,并且过程增加d每年夏季co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下降,而每年的co2浓度的平均值却逐年增加,原因是每年co2的排放量都大于co2的吸收量解析:选b图甲中a为生产者,d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b为分解者,a在碳循环中主要吸收大气中的co2;生产者也能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释放co2;冬季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减弱,植物吸收co2的能力降低,且煤、石油的燃烧量增加,导致冬季co2浓度升高;每年夏季co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略有下降,而每年的co2浓度的平均值却逐年增加,原因是每年co2的排放量都大于co2的吸收量。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14分)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过程是_的_作用,具体包括_和_两种类型。(2)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_。(3)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有_过程。(用图中字母代号表示)(4)碳在无机环境中以_的形式存在,而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_的形式进行循环。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图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箭头,即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绿色植物,因为这是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如果没有这一光合作用的途径,碳循环便不能进行;图中a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它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同时产生co2,与此本质相同的是b和c,它们都是呼吸作用,而d则是燃烧释放co2,不属于生物的呼吸作用。答案:(1)分解者分解有氧呼吸无氧呼吸(2)从大气中的co2库到绿色植物(3)b、c(4)co2或碳酸盐co212(16分)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碳循环的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物质循环起关键作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和_。(2)图中的表示的生理过程分别是:_,_,_。(3)c生物处于第_营养级,若要使c增加200 kg,至少需要消耗a_ kg。(4)(多选)若该图表示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牧民为了提高畜牧产量,采取了如下措施,其中正确的做法是()a彻底捕杀狼等次级消费者,以保护牛羊的安全b大力防治虫害和鼠害,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c加大对牧草的水肥管理d大量繁殖牛羊解析: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原理可知a为生产者,是光合作用;b是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为呼吸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