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补充阅读教材选编六.doc_第1页
四年级补充阅读教材选编六.doc_第2页
四年级补充阅读教材选编六.doc_第3页
四年级补充阅读教材选编六.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阅读博览篇之六奇怪的大鸡蛋内特特维尔切家里的一只母鸡正在孵一只大鸡蛋。这鸡蛋不知从哪儿来的,有香瓜那么大,壳像用皮革做的。家里人都觉得十分奇怪。一个月过去了,小鸡没有孵出来;两个月过去了,鸡窝里仍然没有一点儿动静。特维尔切想,一般的鸡蛋个把月就能孵出小鸡,这个蛋有五六个普通鸡蛋那样大,恐怕要孵上五六个月不可!特维尔切的想法还真有点儿道理!5个月后的一天早上,他去给母鸡喂食,弯腰一看,窝里有一个东西在动来动去。不过,那不是一只小鸡,也不是鸭子,更不是鹅,反正,它不属于鸟禽。这东西有松鼠那么大,脑袋上有三根小刺儿,有点像大壁虎,尾巴粗粗的,摇来晃去。“孵出怪物来了,孵出怪物来了!”特维尔切又惊又喜地叫喊起来。家里人都来了,就连邻居们也闻讯来看热闹。“这东西究竟是什么动物?”就连见多识广的邻居白胡子爷爷都没见过。“去打个电话,叫齐默博士来看看,他或许能认识。”爸爸向特维尔切挥挥手。电话很快打通了。齐默博士来到鸡窝边端详了一会儿,捻着胡子说:“这是恐龙,不会错的!”听说是恐龙,特维尔切来劲了,爸爸也很高兴,决定要好好喂养它。这只恐龙爱吃草和树叶,胃口很大,一顿就吃一大堆。吃得多,长得快。不出一个月,它就有一只山羊那样大了。特维尔切家有恐龙的消息不胫而走。新闻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来了,他们先拍特维尔切家的房子,再拍恐龙吃草,连那只老母鸡也出足了风头。后来,许多报社的记者也来了,一批一批的,使爸爸应接不暇。来看恐龙的什么人都有,有学生、教师,有科学家、作家。一天,来了个大腹便便的商人,说要出大价钱买恐龙。可是,特维尔切舍不得,爸爸说家里不缺钱花。恐龙越长越大,小围栏已经显得太窄小了。特维尔切把它牵到场地上,用铁链锁在一个牢固的木桩上。恐龙的生长速度真是叫人惊异。8月20日,它的体重只有270千克,到8月30日就有590千克。乖乖!一天就长32千克!你想想,它一天该吃多少东西!特维尔切家无力喂养它了,而且,恐龙是冷血动物,很怕冷,眼看天气一天天凉了,它会受不了的。齐默博士提议,把恐龙送到华盛顿博物馆去,那里可以解决它的吃住问题。特维尔切和他的爸爸同意了。不过,特维尔切实在舍不得离开恐龙,提出仍由他来照料和喂养它。在华盛顿博物馆里,恐龙吃得好,住得舒适,长得更快了。每天早上5点钟,特维尔切就骑着恐龙到马路上去散步。这时候马路上比较清静,不会有人围观,也安全。可是一天早晨,一辆汽车鸣起了喇叭,恐龙一惊,突然向汽车撞去,把汽车撞翻了,博物馆不敢再收留恐龙,把它送到一个公园里。这时候,恐龙已有2250千克重,成了庞然大物。由于它食量惊人,耗资巨大,国会议员们提议把恐龙赶出公园。齐默博士出了个主意,叫特维尔切到电视台去演说。特维尔切的演讲十分成功,反响强烈,得到了市民的同情和支持。他们用各种办法来支持特维尔切,许多小学生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给了那个公园,全国的报纸纷纷刊载关于这只恐龙的消息特维尔切胜利了,他高兴地抱着恐龙的一条腿,流出了喜悦的眼泪。现在,恐龙仍生活在公园里,它的体重已经超过一万千克了。注:本文作者是美国的巴特洛夫,译者马天宝。献身科研的实验鼠上海松江九亭,一条小路曲折地通往几栋幽静的房子。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这里,居然“住”着超过100万只实验鼠。 这就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下属的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对外人来说,这里绝对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每天,都有许多的小老鼠在这里诞生,也有许多的老鼠从这里被运走,送往各大科研院所和制药公司。换句话说,这里就是实验小白鼠的“根据地”。 超过百万的老鼠,在这里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它们享受的是什么待遇?近日,本报记者被特许进入该中心,一探其中奥秘。 老鼠住“宾馆” 有“保姆”伺候 印象中,鼠总是生活在脏兮兮的环境中,就算是宠物鼠,也不过稍微好一点。 而在实验中心,要说这老鼠不仅干净,待遇还比人好,可真是一点不夸张。就为了看它们一眼,记者硬是要换鞋换衣,就这还近不了跟前,只能隔着无菌室“远观”。 “这里的鼠房都是无菌SPF级中央空调房,温度常年控制在最舒适的24摄氏度,四五分钟送一次新风,室内保持40%-60%的湿度,洁净度更是不亚于医院的手术室和制药厂的生产车间。”中心的负责人徐平研究员表示,为了照顾好这些“鼠小弟”,可谓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就拿垫在老鼠脚下的刨花屑来说,过去用的是锯末,舒适度是达标了,可灰尘多,老鼠容易过敏,“现在,刨花都是定点加工,用的全是不含过敏性物质的白松杉木,还得经过农药超标、油渍、松软度等一系列检验,才能放入鼠舍。”住的就这么考究了,那吃又如何呢?这下,记者又开眼了。这些小老鼠们吃的都是如同牛肉干似的颗粒食物。据介绍,这可是根据它们的胃口特别定做的“营养餐”,里面有奶粉、蜂蜜、鱼粉、食用油等,特别经过高压膨松蒸煮,便于它们咬嚼。至于喝的水,比咱们普通市民家的纯水还要多经过一道处理工序去离子,以利于老鼠们消化。 吹不着风淋不到雨,吃得好睡得香。在这种待遇下,说这些“鼠小弟”们住的是五星级宾馆真是一点不过分。自然,每天伺候它们的研究员们就成了不折不扣的“保姆”。 “每次进入鼠舍,我们都得洗上两次澡,要洗手、洗头,还要刷牙、刷指甲,避免微生物给它们带来感染。”徐平坦称,为了能节约时间,研究员们连水都不敢多喝,就怕出来上厕所后又要重新洗澡,有时他们在里面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 小老鼠的巨大贡献 6年前,上海实验动物中心从漕河泾搬家时,“鼠小弟”总共才20万只;6年后,这里的各种类老鼠总计已经达到了年产107万只的水平,数量居全国第一。 “就这还供不应求。”徐平告诉记者,老鼠是科学研究最常用的实验动物,研究疾病机理、进行药物筛选等都少不了它。“老鼠的基因组和人类在相当程度上同源系,加上好繁殖、种类较多、成本低,因此成为最好的实验动物。现在,不管每年养殖多少,都会被一抢而空。” 徐平介绍,这里还有针对性地培养了许多奇特的老鼠,例如生下来就患高血压的老鼠、得糖尿病的老鼠、有白内障的老鼠“可别小看了它们,价值可大了。为了帮人类解决这些疾病,开发新药时都用得上它们。” 如今,上海实验动物中心的“鼠小弟”以四海为家,足迹几乎遍及各地。前往各研究所途中,“鼠小弟”的临时住房是一个个纸板箱,开有4扇小窗户,内置细铁丝网,外罩无纺过滤布,再用胶带把接缝处粘个严严实实。不仅如此,中心还特别备有四辆空调车,专门用来运送包括“鼠小弟”在内的实验动物。 专门立碑祭奠幕后英雄 在实验中心的深处,有一片宽广的草坪,草坪中大小两块鹅卵石默默伫立,上面镌刻着“谨以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献身的实验动物”。 “这是一块纪念碑,专门用来悼念那些逝去的实验动物。”徐平告诉记者,为了能让人类更健康,这些“鼠小弟”用生命作出了贡献。6年来,光上海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在新药实验或其它科学研究中献身的老鼠,就有四五百万只。“它们虽然是动物,但他们的功绩是伟大的。几乎我们每个新药的诞生,背后都有这些老鼠的奉献。”站在纪念碑前,记者看到了鲜花。据悉,这里每年都会有人前来祭奠,他们有的是科研人员,有的则是疾病治愈后的病人和家属。看来,对于这样的“幕后英雄”,人们并没有忘记它们。小欧拉智改羊圈欧拉,瑞士人,是世界数学史上与高斯、阿基米德、牛顿齐名的四大著名数学家之一,被誉为“数学界的莎士比亚”,在数论、几何学、天文数学、微积分等好几个数学的分支领域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不过,这个大数学家在孩提时代却一点也不讨老师的喜欢,他是一个被学校除了名的小学生。 事情是因为星星而引起的。当时,小欧拉在一个教会学校里读书。有一次,他向老师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老师是个神学的信徒,他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颗星,圣经上也没有回答过。其实,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是无限的。我们的肉眼可见的星星也有几千颗。这个老师不懂装懂,回答欧拉说:天有有多少颗星星,这无关紧要,只要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上帝镶嵌上去的就够了。 欧拉感到很奇怪:天那么大,那么高,地上没有扶梯,上帝是怎么把星星一颗一颗镶嵌到天幕上的呢?上帝亲自把它们一颗一颗地放在天幕,他为什么忘记了星星的数目呢?上帝会不会太粗心了呢? 他向老师提出了心中的疑问,老师又一次被问住了。老师的心中顿时升起一股怒气,这不仅是因为一个才上学的孩子向老师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使老师下不了台,更主要的是,老师把上帝看得高于一切。小欧拉居然责怪上帝为什么没有记住星星的数目,言外之意是对万能的上帝提出了怀疑。在老师的心目中,这可是个严重的问题。 在欧拉的年代,对上帝是绝对不能怀疑的,人们只能做思想的奴隶,绝对不允许自由思考。小欧拉没有与教会、与上帝保持一致,老师就让他离开学校回家。但是,在小欧拉心中,上帝神圣的光环消失了。他想,上帝是个窝囊废,他怎么连天上的星星也记不住?他又想,上帝是个独裁者,连提出问题都成了罪。他又想,上帝也许是个别人编造出来的家伙,根本就不存在。 回家后无事,他就帮助爸爸放羊,成了一个牧童。他一面放羊,一面读书。他读的书中,有不少数学书。 爸爸的羊群渐渐增多了,达到了100只。原来的羊圈有点小了,爸爸决定建造一个新的羊圈。他用尺量出了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40米,宽15米,他一算,面积正好是600平方米,平均每一头羊占地6平方米。正打算动工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材料只够围100米的篱笆,不够用。若要围成长40米,宽15米的羊圈,其周长将是110米(15+15+40+40=110)父亲感到很为难,若要按原计划建造,就要再添10米长的材料;要是缩小面积,每头羊的面积就会小于6平方米。 小欧拉却向父亲说,不用缩小羊圈,也不用担心每头羊的领地会小于原来的计划。他有办法。父亲不相信小欧拉会有办法,听了没有理他。小欧拉急了,大声说,只有稍稍移动一下羊圈的桩子就行了。 父亲听了直摇头,心想:世界上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但是,小欧拉却坚持说,他一定能两全齐美。父亲终于同意让儿子试试看。 小欧拉见父亲同意了,站起身来,跑到准备动工的羊圈旁。他以一个木桩为中心,将原来的40米边长截短,缩短到25米。父亲着急了,说:那怎么成呢?那怎么成呢?这个羊圈太小了,太小了。小欧拉也不回答,跑到另一条边上,将原来15米的边长延长,又增加了10米,变成了25米。经这样一改,原来计划中的羊圈变成了一个25米边长的正方形。然后,小欧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