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1.3 地球的运动一、课标导航1.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提高学生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达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2.通过分析地球不同纬度地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地球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3.通过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昼(夜)半球图、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教学指要 本节的重点是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应充分利用实验、图像、动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这些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重点是掌握二分二至日的情况,但切忌忽略过程而只是死记结论。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应通过设计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如日出与升旗时间、物体影子的长度、楼房间距等)或虚拟的逆向思维的情景(如地球运动方向改变、黄赤交角改变等),让学生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检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日照图的判读技能和时间计算的方法也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可以专门用一节课,以专题训练的形式进行教学。 对于二分二至日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可以让学生分析教材图1311的数据归纳得出结论;也可以让学生把数据转换成变化曲线图进行分析。还可以用实验或计算机动画演示昼夜长短的变化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2使学生能够看懂“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说出两者的差异及其原因。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会运用“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向”规律。教学重点1自转的运动规律。2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1经度时差。来源:2物体水平运动方向的偏向。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学媒体投影片、投影仪、吹塑圆片一个(圆片上系一红绳)、地球仪、彩色墨水、滴管、椭球仪、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纸模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学生回答略。【讲述】地球运动的种类【板书】第四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提问】教室的东西南北方向。学生回答略。【演示】教师转动地球仪。【提问】描述自转的方向。学生回答略。【演示】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提问】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学生回答略。【板书】【提问】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学生回答略。【演示】地球仪自转。【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学生回答略。【引出太阳日和恒星日】【演示和讲解】用吹塑片演示(课本第27页)“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1)在黑板上框按一图钉代表太阳s,将一个吹塑片上的红绳固定,让该吹塑片如课本插图中的e1状态,在吹塑片和绳的交点上作记号p,在黑板上描出红绳和地球的位置;(2)让该吹塑片以p为参考点自转并绕日公转到e2位置,作图。在黑板上用虚线连接太阳和e2,p点未在此线上,说明以太阳为参考点时,地球还未自转一周。在黑板上做e2到p的延长线,此线的上方为遥远的宇宙中的一颗恒星h,该线与spe1线平行,以该恒星为参考点,则说明地球自转了一周。(3)要保证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自转一周,地球必须继续向前公转到e3点,使s、p、e3三点一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转出一个角度se3h。(4)由于地球每天公转东进59分,即图中的角e1se3的度数。课本中的示意图实际是夸大了该角度。若按照严格的度数画图,就会发现,e1ps线和e2p线距离很近,该恒星距地球十分遥远,这种误差可以忽略,所以图中的三颗恒星是一颗恒星。角e1se3和角se3h是内错角,因此一个太阳日,地球实际自转了360度59分,多出的59分,在时间上要用3分56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板书】请学生看书中第28页图。【展示模型】展示与之对应的立体纸制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含义。【讨论】不同纬度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大小的特点。学生回答略。【小结板书】3速度【转入自转的地理意义】【提问】举例说出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学生回答略。【小结板书】4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板图】晨昏线的画法(图2)a【学生练习】在上图中的b图和c图上绘出晨昏线。【提问】(1)地球自转一周是360度,计算每小时转过多少度?(2)甲在乙的东部,甲乙两地经度相差45度,时间差几小时?学生转动地球仪,思考回答。【板书】(2)地方时【演示】椭球仪。学生观察、回答,由于自转会使圆形变成椭圆形【板书】(3)使地球形成旋转椭球体【演示】利用地球仪、红墨水和滴管演示自转对地表水平运动的方向的影响。学生观察、回答【讲解】该现象对河流两岸冲刷的影响。【板书】(4)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巩固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准确地说( )a.等于每小时15 b.大于每小时15 c.小于每小时15 d.南北极点为0 2.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转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中心 b.从近日点到远日点,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c.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d.公转一周360为1个回归年 3.地球公转的特点,正确的叙述( )a.地轴与黄道面成6635的夹角 b.赤道与黄道成2326夹角 c.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d.地球公转是正着身子绕日运动 4.下列略图,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 a.a b.b c.c d.d 5.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南北纬60线速度为赤道的一半 b.地球表面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 c.地球上赤道处自转线速度最大 d.两极点既无角速度又无线速度 6.太阳从东偏南方向升起,在西偏南方向落下的城市( ) a.3月21日开普效 b.6月22日基多 c.9月23日里约热内卢 d.12月22日墨西哥城 7.地球公转速度不均产生的地理现象( )a.北极的极昼期比南极长 b.南极的极昼期比南极短 c.北半球的夏半年比冬半年长 d.北半球的夏半年比冬半年短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年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b.每年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 d.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二、综合题(共60分)1.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 。(2)太阳直射位于b点时,北级图与南极图正午太阳高度数值相差 度。(3)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时,北极圈上昼长时间比赤道上多或少 小时。(4)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北半球是 节气。 2.下图为六城市的空间位置,依图填充:(1)一年中有阳光直射的城市 。当阳光直射e城进,日影最短的城市 。(2)夏至日某时刻,a、d二城市太阳辐射强度是否相等 原因是 。3.读下图回答(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事物名称 a. (恒星)附近 b. (度数) c. (度数) d. (平面) e. (平面) (2)角度c的名称叫 ,它可表示地球的 运动和 运动的关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b 3.a 4.bc 5.b 6.d 7.ac 8.bcd二、综合题:1.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0 少12 春分 2.(1)aefd,e (2)不等,因太阳高度角不等3.(1)北极星 6634 2326 赤道 黄道 (2)黄赤交角 自转 公转 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2使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并能正确画图表示。教学重点1公转的运动规律。2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教学难点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教学媒体投影仪、投影片、小地球仪(描出回归线)每组学生四个,教师两个,黄道面及支架每组一个,灯泡和试管架各一个、黄赤交角模型。教学过程【复习】(1)学生演示自转,同时说出自转周期。(2)自转的地理意义。【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地球运动的形式自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一种运动形式公转。【演示】教师利用一个小地球仪演示公转,学生观察地球运动的方向、地轴的方向是否变化。学生观察、讨论。【板书】二、地球的公转学生看书中第31页图,讨论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讲述】地球位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和运动速度的规律。【板书】【演示讲解】利用黄赤交角模型讲解黄赤交角的概念。指导学生计算黄赤交角的度数。【板书】【讲解】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热的变化也与接收到的太阳光热密切联系。地球比太阳小得多,因此我们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成是一组平行光。【投影片】平行光照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提问】地球表面有几个直射点,在示意图上如何表示?学生观察回答。【小结】球面上只有一个直射点。在图上表示的这条直射光线恰好可以把圆心和直射点相连。【演示】演示步骤:(1)一个小地球仪在灯泡照射下,高光(最亮)点就是直射点;(2)在小地球仪相对位置摆放另一个地球仪,利用指图杆连接两个小地球仪的直射点,指图杆恰好通过光源中心位置,三点一条直线;(3)旋转指图杆一周,说明所有直射光线都在一个平面上。【展示圆盘】说明圆盘含义。圆盘表示黄道面,圆盘与地球仪的每一个接触点都是某一天太阳的直射点位置。盘面上的四个红箭头代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光线。学生四人一组演示实验。学生操作步骤:(1)用一个地球仪从a位置开始演示公转,注意观察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怎样变化的,变化范围是什么?(2)分别用四个地球仪摆在a、b、c、d四个位置;(3)学生将观察结果用“*”号填入表1直射点移动一栏中。【教师指导】【板图】教师用箭头表示直射点移动过程。表1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12月22日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次年12月22日(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ab cd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教师指导】【讲解】回归线的意义。【提问】哪些地区一年可以有两次直射的机会?什么地区一年只有一次直射机会?什么地区终年没有直射机会?学生讨论、回答。【练习】在下图中画出a、b、c、d四个位置地球的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明日期和节气,标出自转和公转方向。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重合b.每天重合一次c.在二分日重合d.在二至日重合【解析】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只有在二分日,即太阳直射赤道时才与经线重合,其他时间则与经线相交。【答案】 c2.某地,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d.南纬30【解析】 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则位于南半球,一年只有一天太阳直射,则位于回归线上,故为南回归线。【答案】 b3.关于地方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的时刻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c.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d.相对位置偏东地点的地方时要晚些【解析】 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时刻不同,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每隔15相差一小时,在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答案】 d4.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其意义表现不正确的是( )a.白天温度不至于升得太高b.夜晚的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c.有利于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d.有利于地球本身的存在【解析】 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上,与地球自身的存在无关。【答案】 d5下列地球自转方向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a、b图是俯视图,而c、d图是侧视图,做题时按照“北逆南顺”的规律,变换观察者的角度便不难解答。【答案】d6.相同经度的地方( )a.地方时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c.日出的时刻相同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纬度相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日出时刻随纬度而变化。【答案】 a7.国家足球队于2001年4月22日18点55分在我国西安和马尔代夫队进行“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小组预选赛”揭幕战,正在美国的中国球迷准时收看比赛的时间应该是纽约时间( )a.4月23日7点45分b.4月22日6点15分c.4月22日5点55分d.4月22日20点45分【解析】 此题为时区计算题,纽约位于西五区,与北京时间所在的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即相差13个小时,又由于纽约位于北京的西边,故二者相减即纽约观看足球赛的时间。【答案】 c8当北京时间为12时,则西安大雁塔的塔影指向( )a正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正北方【解析】明确北京和西安的相对位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从相对位置上看,西安位于北京的西南方,纬度位置在北回归线以北,因此,当120为正午时,西安的塔影位于西北方。【答案】b二、双项选择题9.昼夜更替的周期是( )a.一个恒星日b.一个太阳日c.23时56分4秒d.24小时【解析】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答案】 bd10.“”代表河水自外向里流入,“”代表河水自里向外流出,判断下面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图137【解析】 此题判断依据是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右岸冲刷严重,坡度较陡,南半球相反,然后再根据流水的运动方向判断。【答案】 ad11.北京时间是( )a.东八区的区时b.北京的地方时c.120e的地方时d.与世界时保持一致【解析】 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并不是北京所在的116e的地方时。【答案】ac 12.若甲地所处的昼弧长于夜弧说明甲地( )a.正午太阳高度角大b.昼长夜短c.处于夏半年d.处于春季【解析】 如题干所述昼弧长于夜弧说明昼长夜短属于夏季。【答案】 bc13.下图中实线表示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初始方向,虚线为偏转后的方向,正确的是( )图138【解析】 因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答案】 ad三、综合题14图中中心点为北极,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1)(2)小题。(1)甲地时间为(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2)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c长江中下游正值梅雨季节d罗马正值气候干热季节【解析】做题时,依据“晨东昼,昏东夜”或“晨西夜,昏西昼”,即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3)(4)题。(3)甲地时间为(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4)北京时间为( )a6月8时 b7月8时c6月20时 d7月20时晨线的东边为白天,昏线的东边为夜晚的辨图方法,知甲位于晨线东45。而晨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分别为6时和18时。因此,知(1)题答案为b。由晨昏线与极点相交,知日期为二分日,因此,第(2)题先排除c项;二分日,非冬非夏,d不正确。华北平原,小麦属于夏收作物,秋分日夏收已过,b错,因此选a。在日期分析图中,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一为0点所在的经线。若以特定图例而论,太阳直射0经线,全球日期相同,太阳直射180经线,则全球分为两个均等的日期范围,且以0经线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因此(3)(4)题答案显而易见。【答案】(1)b (2)a (3)c (4)b15.如下图所示,已知a点为东经75,地方时为3月21日正午12点,请完成下列要求。图140(1)在图中用彩笔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2)此时,上海的时间为 点。(3)用箭头在图中标出bc、ab、cd、da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春分日时太阳直射点的情况,昼夜半球的划分。因75e为3月21日12时,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和经线重合,从a点所在经线向西90为晨线,所以bc这条经线以西为夜半球,上海的时间为3月21日12点+454=3月21日15时。【答案】 (1)略 (2)15 (3)略16读下图回答:(1)崇明岛将长江口分为a、b两汊。两汊中,_的流量较大,原因是_。(2)最近几十年来,崇明岛以东沙洲群迅速扩大、增加,原因是_。(3)启东港今后发展趋势为_,理由是_。(4)崇明岛上c、d两个港口中,发展前途好的是_,理由是_。(5)上海港港区主要在市区的黄浦江两岸,海轮要经吴淞口进入黄浦江。长江口泥沙情况对上海港进出航道的影响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转偏向力对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答案】(1)b 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2)长江中上游山区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长江泥沙量增加,长江口沉积加剧(3)水道越来越浅,最后成为陆地 原因是北汊流量流速小,泥沙沉积多(4)c 因为d将位于新的北汊附近,汊口岛屿、沙洲阻挡,泥沙淤积多(5)崇明岛北汊将要消失,且位于右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泥沙不易沉积,因此,上海港前途更好。17.一轮船在太平洋海域由西向东航行。轮船至东十二区,一孕妇产下一女婴,时间是1998年12月31日11点30分。越过日界线后,又产下一女婴,时间是11点50分。11点55分,孪生姐妹出生的喜讯,通过电报向产妇在纽约(西五区)居住的父母和在北京(东八区)工作的丈夫传播。奇怪的是,“妹妹”的年龄却比“姐姐”的大。(1)何谓国际日期变更线?(2)你能说出孪生姐妹各自的生日吗?(3)你能说明“妹妹”比“姐姐”大的道理吗?(4)产妇的父母和丈夫分别在当地什么时间收到了电报?【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国际日期变更线的问题和区时的计算。在这地方要注意,东十二区在日界线的西侧,西十二区在日界线的东侧,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答案】 (1)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180这条经线作为划分日期的界线。为了避免一个行政区内使用两个不同的日期,日界线不完全沿180经线,而是一条折线。(2)第一个出生的女婴是1998年12月31日,第二个出生的女婴是1998年12月30日。(3)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1天,东十二区较西十二区早一天。第一个女婴出生地在东十二区,时间为1998年12月31日,第二个女婴出生地在西十二区时间为1998年12月30日。(4)1998年12月30日18点55分、1998年12月31日7点55分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教学媒体大地球仪1个、投影仪、投影片、带小孔的纸板。教学过程【复习】地球公转的特点、方向、周期。请每个学生利用地球仪进行演示。【旋转投影片】直射点移动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关系图。【提问】直射点位置和相应时间、节气名称。【导入新课】学生通过观察投影片的旋转,说出直射点位置和极昼极夜的关系。【提问】由于直射点的移动,会引起某地昼夜长短的变化。举例说明北京地区一年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变化?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随季节变化的现象?同学讨论、回答。【讲述】树叶凋零,人们衣着的变化都是随着气候的冷热变化而变化的。四季最主要的区别也体现在冷热的差异上,如春暖、夏热、冬寒。大家还知道一天之内也有冷热的变化,早晚凉,中午热。大家都知道这种变化与太阳的日出、日落密切相关。可是,一年中同样是中午,夏季和冬季的温度明显不一样。这又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内容。【板书】3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旋转投影片】12月22日的日照图。【讲解】观察某个纬度的昼夜长短变化的方法。【演示旋转投影片】分别演示从12月到次年6月之间和6月到12月的昼夜长短变化。【提问】北半球上半年昼和夜的长短是如何变化的?北半球下半年昼和夜的长短是如何变化的?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夏半年。夏半年,昼和夜哪个长?什么时候白天最长?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冬半年。冬半年,昼和夜哪个长?什么时候白天最短?学生回答并在上节课的表1中昼夜长短变化一栏用箭头表示。【板书】时间变化【旋转投影片】表示12月22日的日照图。【提问】从赤道到高纬度白天长短如何变化?【旋转投影片】表示6月22日的日照图。【提问】从赤道到高纬度白天长短如何变化?【旋转投影片】表示3月21日的日照图。【提问】从赤道到高纬度白天长短如何变化?【板书】【转入正午太阳高度】如果细心的同学还可以发现一年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同。【板书】(2)正午太阳高度【讲解】(1)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2)如何画正午太阳高度。【复合片投影片】北京地区直射点位置和正午太阳高度关系图。学生观察回答。(1)一年中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是如何变化的?(2)为什么正午太阳高度会变化?与什么有关?(3)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是否满足这一规律?学生在上节课的表1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栏用箭头表示规律。【板书】【旋转投影片】分别展示春秋分、冬至、夏至的日照图。学生观察回答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总结】读上节课的表1会发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与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是一致的。【转入四季的形成】昼夜长短的年变化使得一年中同一地区获得的日照时间不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会产生什么直接的影响?【实验】太阳高度与日照强度关系实验(暗室)目的:通过观察不同入射角度产生的光斑的面积和亮度的不同理解太阳高度与日照强度的关系。器材准备:投影仪、带小孔的纸板、地球仪。学生观察回答。【小结】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会直接影响太阳的辐射强度。由此可见,昼夜长短年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都会影响一年内地球接收太阳热量的多少,由此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投影片】四季成因的结构关系图。【板书】4四季更替(1)成因(2)四季的划分:略板书设计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方向2周期3速度4地理意义二、地球的公转3公转的地理意义巩固练习夯基达标1.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转,从极地上空俯视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答案:c2.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和夜b.地球上物体做水平运动时方向会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左偏c.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西边的地点总是比东边的地点先见到日出d.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赤道略鼓,两极稍扁解析: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即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的现象。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位于东面的地点总是比西面的地点先看到日出。物体水平运动发生偏转的规律是: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答案:d3.关于晨昏线(圈)所在平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晨昏线永远垂直于太阳光线 该面通过地球的地心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该面与南极圈相切 太阳直射赤道时,该面与地轴重合a. b.c. d.解析:晨昏圈是个大圆,晨昏线所在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因此晨昏圈所在的平面经过地心。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晨昏圈平面与南极圈相切,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晨昏圈平面与地轴重合,故选d项。答案:d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运动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 )a.在任何地方均偏转b.在极地不发生偏转c.在北半球自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时向东偏d.在南半球自高纬向中纬运动时向东偏解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纬度越高偏向越明显,只有赤道上不偏向。答案:c5.关于地球自转、公转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相反b.地球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c.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6634d.太阳既是地球公转的中心,也是地球自转的中心解析: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326,叫做黄赤交角。地球绕太阳公转,又绕地轴自转。答案:b 2007年2月18日,世界华人共同迎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完成67题。6.纽约的华人听到中国大陆撞响“农历猪年”第一声钟响为当地时间( )a.2007年2月18日0时 b.2007年2月18日11时c.2007年2月17日11时 d.2007年2月17日24时7.下列城市的居民,最早见到“农历猪年”曙光的是( )a.漠河 b.海口 c.上海 d.高雄解析:第6题,纽约为西五区,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时差为13小时,然后用北京时间减去13小时即是纽约当地的时间。第7题,2月18日,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日出时间越早;纬度相近的海口和高雄,东面要比西面早看到日出。因此选择d项。答案:6.c 7.d8.美国哈佛大学(42n,71w)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时间2月15日23时截止,直接以网络(email)传送。一位住在悉尼(34s,151e)的学生打算报名参加,假设当时网络传输没有任何故障,请问他最迟应在何时将作品发出( )a.2月15日上午8时 b.2月16日下午2时c.2月16日晚上8时 d.2月15日凌晨2时解析:本题较容易。哈佛大学位于西五区,悉尼位于东十区,因此悉尼的时间比哈佛早15小时,当哈佛大学于2月15日23时截止收件时,悉尼为15日23时+15时=16日14时。答案:b 某日一位来自r城的游客在北京一宾馆住宿,此时r城的日期和区时与北京都不同(见下图)。据图完成910题。9.根据推测r城的位置在( )a.东半球、东时区 b.东半球、西时区c.西半球、西时区 d.西半球、东时区10.r城可能是( )a.法兰克福 b.乌鲁木齐 c.开罗 d.纽约解析:第9题,根据图示r城时间(6:00或18:00),北京时间(7:00或19:00),且r城的日期和区时与北京时间都不同,推知r城时间应为18:00,北京时间为第二天的7:00。r城位于西五区,属于西半球、西时区。第10题,位于西五区的城市是纽约。答案:9.c 10.d11.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轨道为一正圆b.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速度最快,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c.北半球夏半年的时间比冬半年短,是因为与公转速度的变化有关系d.地球离太阳最远时为7月初解析:地球公转轨道为一近似正圆的椭圆;地球在公转轨道近日点时是1月初,为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夏半年时地球公转速度慢,而北半球冬半年时地球公转速度快,所以北半球夏半年应比冬半年的时间长一些。答案:d12.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a.地球的公转 b.地球的自转c.太阳的运动 d.地球公转运动和不变的地轴倾角解析:地球的公转运动和不变的地轴倾角是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答案:d13.在地球上,一年中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南的是( )a.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b.北回归线以北c.南北回归线之间 d.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解析:太阳直射最南端为2326s,因此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影子朝南,但6634s以南有极夜现象。答案:d14.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a.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b.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c.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解析:这是一道考查黄赤交角与五带分界线的关系题,有一定代表性,并可通过此题掌握规律。首先要清楚黄赤交角与热带、温带、寒带划分界线的关系:由于目前黄赤交角为2326;南北回归线的纬度也是2326;南北极圈的纬度为90-2326=6634。地球上五带的划分正是以这两条线为界,即南北回归线之间因其有太阳直射机会为热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是过渡地带。南北极圈以内,因其有极夜现象,为寒带。由此可以对此题进行判断和选择: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南北回归线的纬度降低,有太阳直射机会的地区范围缩小,即热带缩小;那么温带的范围就增大,故正确答案为a项。相反,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增大,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即热带增大;极圈的纬度降低,极圈内范围扩大,即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所以,通过此题,我们可以掌握这样的规律:热带和寒带范围是随黄赤交角的扩大而扩大,随黄赤交角的缩小而缩小,是同步的,而温带范围与其变化相反。答案:a 根据一页日历所提供的信息(图中的时间指“北京时间”),完成1516题。15.日历所示的冬至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2326n,6315e b.2326s,17645ec.2326n,17645e d.2326s,6315e16.在日历所示日期前后,地球公转速度及变化趋势是( )a.较慢,逐渐加快 b.较快,继续加快c.较快,逐渐减慢 d.较慢,继续减慢解析:考查地球公转的有关特征。12月22日冬至日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再根据时差计算,已知冬至为北京时间8时13分,可求出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在120e向东加上5645(12时-8时13分)15即得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冬至日前后地球正向近日点(1月初)靠近,故公转速度较快,并继续加快。答案:15.b 16.b 读下图,完成1719题。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来源:学.科.网z.x.x.k17.太阳直射点位于( )a.0 b.2326n c.20s d.20n18.甲地昼长为( )a.8小时 b.10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19.乙地夜长比甲地略短,且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乙地位于甲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解析:第17题,由图可知,北半球日出时间在6时前,说明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读图又可看出,70n以北极昼,从而确定太阳直射20n。第18题,甲地7:00时日出,昼长为10小时。第19题,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说明两地在同一晨线上,乙地夜长比甲地略短,乙地在甲地北侧。来源:答案:17.d 18.b 19.d 下图甲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米尔迪拉市(约34s,143e)建造的太阳能热力塔式发电站。它由200面大镜子和一个大铁塔组成,镜子聚焦,将太阳光反射至塔上,塔内产生的热量与天然气、水混合后发电,便形成了太阳能热发电,发电容量高达20万千瓦。而塔底镜子的数量还可以根据所需太阳能的多少随时进行调整。据此完成2021题。20.乙图中能正确表示米尔迪拉市12月份太阳升落视运动路径的是( )a. b. c. d.21.200面大镜子中朝北的镜面,在春分日时与地面的倾角最好是( )a.34 b.2326 c.5726 d.56解析:米尔迪拉市位于南半球,12月份是其夏季,昼长夜短,选。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获取最多的太阳辐射,应调整镜面与正午太阳光线相垂直,如图:镜面倾角与太阳高度h互余。米尔迪拉市约34s,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34,镜面倾角为90-(90-34)=34。答案:20.c 21.a22.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方是( )a.南极和北极 b.南、北极圈c.南、北回归线 d.赤道上解析:地球上赤道终年昼夜平分,是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地方。答案:d23.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a.自转线速度相同 b.地方时相同c.昼夜长短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解析:在同一经线上,地方时一定相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同一经线上的各地都相同;只有在春分和秋分的时候,同一经线上的各地才昼夜平分;同一经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答案:b24.地球上纬度相同的地方( )a.季节不同 b.角速度、线速度不同c.昼夜长短情况不同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解析:纬度相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季节相同,昼夜长短相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相同。答案:d 下图表示“杭州、雅加达、伦敦、拉萨四城市某日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及昼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526题。25.图中依次代表的城市是( )a.拉萨、杭州、伦敦、雅加达 b.雅加达、伦敦、杭州、拉萨c.雅加达、拉萨、伦敦、杭州 d.拉萨、雅加达、杭州、伦敦26.与城市相比,城市白昼较长,主要是因为(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季节变化 d.地势较高解析:第25题,从图中昼长看,有三个地区短于12小时,一个地区长于12小时;杭州、雅加达、伦敦、拉萨四城市中雅加达位于南半球,其余都在北半球;而同在一个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应是一样的;据此可判断是雅加达。南半球昼长夜短,则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全球越往北昼越短,其余三地中位置由南向北依次是拉萨、杭州、伦敦;故昼最短的是伦敦,是杭州,是拉萨。来源:学#科#网z#x#x#k第26题,杭州与拉萨纬度接近,但拉萨由于地势高则日出早、日落晚,使其昼比同纬度的平原更长。答案:25.b 26.d2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地球公转运行位置(1)a地的节气是_,在_月_日前后。(2)地球在c地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这时堪培拉的季节是_。(3)在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点,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点附近。(4)北半球极昼的日数和南半球极昼的日数是否相同?_。原因是_。解析:解答有关地球公转运行图的这类题目时,首先应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判断出地球运行过程中四个位置的节气或时间,北半球倾向于太阳一侧的应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或远日点附近,然后根据地球公转逆时针方向推断出其余三个位置的节气和时间,在此基础上解答题目所提的问题。由于地球公转速度近日点时较快,远日点时较慢,图中c点接近远日点(7月初),a点接近近日点(1月初),a、b、c、d四点公转速度较快的是a点,公转速度较慢的是c点。北半球出现极昼期间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故北半球极昼天数长于南半球。答案:(1)冬至 12 22(2)昼最长,夜最短 冬季(3)a 远日(4)不相同 北半球出现极昼期间地球公转经过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2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画出太阳光线。(2)ab是晨线还是昏线?_。e地正值地方时_时,此时“北京时间”为_时。东经7329的地方时是_时_分_秒。(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_。(4)与c地地方时相同的是_点。解析:第(1)题,太阳光线与晨昏圈平面垂直。因为图示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线应直射在北回归线上。第(2)题,地球自转自西向东,ab线是由白昼过渡到黑夜的线,是昏线。由于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是18时,e点所在经线为90e,北京时间应为20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秒钟。第(3)题,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n,经度的地方时应为中午12时,即0经线。第(4)题,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型宣传活动策划方案范本
- 陶瓷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技术路线分析报告
- 高校学生创业计划书范本
- 微波铁氧体器件调测工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焊管机组操作工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汽轮机运行值班员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环境复杂度对机器人协同影响分析报告
-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 B Your Friends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北京课改版北京出版社2007七年级上册-北京课改版北京出版社
- 粉末冶金成型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股权融资合同书
- 2025员工试用期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年税收和注册税务师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 DBJ51T214-2022四川省蒸压加气混凝土隔墙板应用技术标准
-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1
- 传感器技术-武汉大学
- 医学影像成像理论第四章 第四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大数据技术创新与实践
- (完整word版)广东省医疗机构门(急)诊通用病历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建设方案
- 钻孔桩钻孔及灌注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