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追求“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课改点滴反思课改三年一路风尘仆仆地走过,从一知半解到实践领会,多少也有些感受与收获。就说说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吧:多少年来,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性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以至漠视了学生生命个体的鲜活蓬勃与缤纷多彩,钳制了学生的活力与个性,压抑了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欲望,挫伤了学生探索和创造的信心与热情,学生成了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学习木偶。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不能否认过分强调教学过程的预设和封闭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教师似乎只想到自己怎样教,却忽视了学生怎样学,使课堂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也使课堂缺乏应有的生气和乐趣,因此课堂出现了“生态危机”。 当下课程标准、教材文本的全新出现、学生学习的强烈需求、课程改革的势在必行都倡导我们追求一种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正所谓“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和谐是最佳的组合,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人们的追求。而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则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统 一、亲和、融洽,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 解读文本敲开课堂生态和谐的大门 根据以往的经验,拿到一本教材我们总是先翻阅单元的训练重点、每课的课后练习,查阅手上的教学参考书,然后在各类教案集上寻找合适自己的教案;后来允许资源共享了,更多的教案是在邮件的传递中或者网络的下载中实现的。平日里繁重琐碎的工作几乎成了我们不用认真解读文本的最有力的借口。孰不知,一个语文教师若没有对自己手中的文本进行一番详尽的解读,那课堂任何的动态生成几乎是空谈,甚至可能连基本的预设都很难达成。尤其面对课改后的教材,课后要求宽泛了,练习少了,参考的教案集少了,连跟踪试卷也少了,留给教师更多的是对文本的解读,对教材的整合与超越。解读好文本,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就能利用教材,创设情境,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与作者、老师同悲同喜,同歌同泣,从而实现师生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理直气壮地说: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宽度直接影响了语文课堂的生态和谐。同样是古诗,简单地将文本再现是教,而重庆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中王自文老师的古诗两首却在充分研读文本之后科学地整合三维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整合教与学,从而达到在整合中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最大程度提高;同样的陶罐与铁罐,粗略钻研教材之后我们仅仅只是在精美的课件中多读、多演、多活动,而把文本中值得回味的语言文字忽略了;再次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时我们欣喜地发现了许多令我们忽略的东西如“朴素”一词的内涵,如文章中关于陶罐与铁罐的对话是那么鲜明、那么富有个性和童趣,这些不正是语文课堂所倡导的,不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吗?因此一个全新的教学设计应运而生:根据第二学段的学习要求与学生年龄特点,对教材大胆取舍,抓住“一写、一读、一演、一找、一填、一品、一听、一谈”贯穿课堂,使课堂充满和谐与活力;去年的树是一篇文质精悍意味深长的小短文,如果不多读几遍、多揣摩揣摩回味回味,我们很难发现文字中所蕴涵的悲伤的别离之情,那种对人类乱砍滥伐的声声控诉以及朋友间的那种真挚之情,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只能仅限于课文的内容、文字的本身,很难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丰富的精神内在,从而导致我们的教学依旧停留在蜻蜓点水的层面上,这样的局面难道说不是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密切的关联?类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但就在这不胜列举中我们也感到深深的愧疚: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语文教学的不再悲哀,老师们,花点时间在文本的解读上吧,相信迈好这第一步,敲开这个门,我们以后的步伐将会更扎实更坚定!把握命脉通向课堂生态和谐的绿色之路 语文的真谛是什么?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的命脉是什么?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是让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也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偏离了这条航道行驶中的船只也许就会南辕北辙。反思我们的教学,把语文课上成行尸走肉的思品课、自然课、科学课,比比皆是。反之,把握语文的本质,于读书处尽情地读,于写字时认真地写,于品位时深入地品,于交流时大方地交流,于背诵积累时朗朗地诵,大胆地表达,无疑能给学生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语文学习空间。瞧古诗两首的教学,一个“凉”能让学生品出诗歌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清凉、凄凉、悲凉;一个“泪”让学生悲切地感受到山河的破碎、城市的萧条以及人民的流离失所;一个“醉”又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国家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和昏庸无能。短短56个字,字字真情,教师惜字如金不放过任何一个值得推敲的字眼,把语文教学的真谛诠释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不得不惊叹,抓住语言文字,把握语文的命脉,原来课堂可以如此精彩,学生的学习可以如此出彩,教师与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如此程度的和谐与灵动! 寻找策略构建课堂生态和谐的途径 反思与展望: 1教师引导对话与学生自主探究相得益彰: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对话中,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我之间进行的交流,精神相遇,理性碰撞,但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文本有短有长,并非处处皆佳景,其中不乏有平淡之处。因此,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本风景中最有意义、有价值的部分,并选择好一个恰当的观察点,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难点、亮点以及最美的风景予以关注、欣赏、品位、思考。第三册教材称赞一课抓住“称赞”一词做为整堂课的切入点与突破口,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称赞之意、感悟称赞内涵、表达称赞之情、运用称赞之词,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首先从课题入手了解称赞的意思;初读课文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称赞?原来是小獾板凳做得粗糙,但做得很认真并联系课文理解粗糙的意思;然后联系文本学习为什么小刺猬要称赞小獾“在我有点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我已经会做椅子了”适机点拨泄气和自信;接着到文中去找找怎么称赞,用什么语言来称赞如“一个比一个好、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苹果”;最后通过读书谈谈称赞会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如文中所说“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以及小刺猬和小獾互换苹果和椅子时的真诚与友好。 2追求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同生:文章不是无情物,语言与精神是合二为一的,同构同生的。语文课堂应努力追求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的最佳平衡点,既不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机械枯燥训练,肢解了课文;也不因重人文熏陶而只让学生去感悟,虚化了语言的学习。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应有机结合,二者并举,训练之中有感悟,感悟之中有训练,并且因文因人而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这样一篇极易让教师在教学中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课文。教学中以“中华之崛起”为着力点,联系上下文、借助多媒体学习“中华不振”,引导学生学会从“伯父与恩来的交谈,从租界地的灯红酒绿,从外国人的耀武扬威以及妇女遭受不幸”的一系列事情中深入浅出地理解不振一词的含义,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国家落后遭受凌辱的那种凝重,进而明白恩来为什么立下如此志向。同时在学文的过程中紧紧抓住课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举一反三说一说租借地外的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对两个世界的鲜明对比,从而通过词语、句子的理解朗读来与文本同呼吸共命运3诗情与创意的珠联璧合:语文课堂在某种程度上是充满诗意的,但除了追求诗意外,教师和学生的创意更可以让课堂成为智慧的课堂、学习的乐园。尊重学生阅读实践中的多元感受,呵护他们在语文实践中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给予他们自主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多设计一些生动活泼有趣的语文活动,诗意的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身心放松,思想驰骋。走进童话世界一节有趣但并不成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利用各种媒体与渠道搜集整理了几组有关童话的资料;课上,在精心设计的“哈利波特与我同在、童话天地、作家资料袋、童话大舞台”等环节中学生自由地兴奋地充满个性地展示了经自己整理编排过的作家生平、中外童话、童话起源、童话剧等。我们不得不感叹:平日里的课堂太封闭太禁锢了,只是一个平台,只是一次异化了的读、说、写,只是一次策略的改变,就让学生找到了那种久违了的轻松,体会到了学习成功的喜悦。 这一个又一个的镜头在眼前闪过,似乎提醒我们,一个词语的理解、一个句子的体会、一段话的品味感悟、一次教学方式的变化、一次师生间的对话、一回语言与精神的感悟、一个珠联璧合的诗意课堂,都可以成为探索语文教学的策略之一。但水无源则竭流,木无本则不成材,任何一种策略都有赖于教师对文本的潜心解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诊科创伤性休克抢救技巧教程
- 检验科病原体检测实验规范
- 急诊科抢救危重疑难病例要点
- 2025合同订立必须遵循这些步骤
- 2025年家庭护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关于建筑工程贷款合同范本
- 2025贷款担保合同协议书
- 食品销售培训课件
- 胃镜检查前后指导要点
- 麻醉科术前镇静药物使用须知
- 派出所制度管理制度
- 文化遗产语义组织方法-洞察及研究
- 2025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 英语四级必考词汇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 2025年滨州无棣县润禹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房地产销售全流程解析
- 九年级数学上册专题练习五相似三角形的基本模型
- 劳动关系协调师
- 2025年物业管理成本控制计划
- 知识产权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