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课 题10.十六年前的回忆课 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书籍、抽屉、肥胖、魔鬼、苦刑、匪徒、拘留”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4通过体会描写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言行的句子,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指导学生读准后鼻音“刑、哼”;着重指导书写“魔、哼、舅”三个生字。3.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教学难点1初步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课前准备1搜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2查阅事件的时代背景。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学生阅读“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二、激情导入三、课题质疑,激发学习兴趣。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第三单元,请自读“单元导读”,看看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有什么特点?1. 同学们,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要祭奠过世的亲人,怀念离世的朋友。但老师认为我们更应该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勇士。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更为狼牙山的五壮士而激动。今天,让我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板书课题)1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2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课本寻找答案吧。1出示自读要求,布置学生自由轻声读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寻找自己心中疑问的答案。2检查读文情况,相机学习生字词并理解意思。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严峻、残暴、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李1. 学生阅读“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1齐读课题。X|k | B| 1 . c|O |m1. 学生自由谈心中的疑问。1.明确自读要求,并自由轻声读文,找出答案。2. 多种形式读词语,识记理解词语。五、品词析句,初步感悟“革命者”形象。六、回归整体,提升感情。七、结束语:大钊的哪些事?(一)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的顺序,默读三部分课文,划出描写父亲语言、行动、表情的语句,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眼前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革命者?(二)交流讨论:1 被捕前:“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这段话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特别关注?(从“坚决、不能轻易、哪能离开”这些词语中能看出父亲很倔强,为了革命,明知处境危险,也坚决不离开。)“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父亲为什么而忙碌? 思考: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 指导朗读。3被捕时:(方法同上) 读议句子,“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从这些语句中你知道李大钊是个怎样的人?指导朗读。1. 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再次感受这位坚强不屈、处变不惊、大义凛然的革命者的英雄气概。X|k | B| 1 . c|O |m1这样一位处变不惊、坚强不屈的革命者,在法庭上又表现出了怎样的英雄气概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作业活动设计(1)抄写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2)登陆网站,了解李大钊的其他故事。(3)课外阅读红岩烈火金刚敌后武工队等书籍。板书设计被捕前:高度负责 被捕时:处变不惊10十六年前的回忆 法庭上 (第二课时内容) 被害后教 学 反 思 、随 笔http:/w w w .xkb 1. com 课 题10十六年前的回忆课 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与崇高品质,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2、感受李大钊同志语言、神态、动作背后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锻炼学生概括及语言表达的能力。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回顾旧知,落实训练(二)自主阅读,初步感悟(三)研读品味,领悟学法(四)回归整体,实现增值 (五)再进文本,多面解读1.紧扣课后练习一,切入课文: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了哪些事?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主要内容?师:事情已经过去十六年了,为什么作者还能记忆犹新?这其中包含了她怎样的情感?而给你印象最深的又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我们仔细琢磨。课文较长,请静心读文,看看哪部分让你有感受,就在旁边写上批注。 1、明确要求,集体交流。 交流时,先告诉大家,你印象最深的是课文哪部分或哪句话,再说自己的体会、感受等。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还可以补充自己的感受或提出疑问。2、交流感悟,领悟学法。被捕前重点句段:第七自然段课件出示:“局势越来越严重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A、学生谈了体会后,师相机提示:文中提到“局势越来越严重”(板书:局势严重)你从哪些地方看出?B、激情引导:当时的局势如此严重,如果此时父亲离开了会有生命危险吗?可他是怎么说的?从中你体会到什么?)就带着这种语气读读父亲的话吧!指名读,小组读。师引读1:局势越来越严重,当朋友们看着他那忙碌的身影,想到形势的险恶,担心地劝他离开时,父亲坚决地说引读2:局势越来越严重,当母亲看着他那憔悴的面容,想到处境的危险,忧心地劝他离开时,父亲坚决地说 小结说话:在你面前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总结学法:刚才咱们抓住父亲的语言,感悟到一个革命者的高大形象,像这样能让你有所体会、有所感悟的句子就是含义深刻的句子,谁能说说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品读句子的?3、运用学法,研读品味 http:/w w w .xkb 1. com 按上面的学习方法,继续交流学习:你找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到什么?(1)被捕时的重点句:学生交流后,相机出示有关句子,并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从父亲的什么描写中有所体会的? “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小手枪,就往外走 。父亲保持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品读“严峻”:文中有个词最能表现父亲的神态“严峻”;A、做做“严峻”的表情;B、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说说你运用了什么方法体会的?(板书:身处险境)C、可父亲仍然“严峻”,能把“严峻”换成“严肃”吗?从中体会到什么?你能读出他的严峻吗?开火车读。感情朗读:面对敌人的残暴、丑恶,父亲就是这样不慌不忙,保持他那惯有的严峻态度,用我们的朗读把父亲的形象展示出来吧!分组读以上句子。(板书:不慌张)小结说话:在你面前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2)法庭上的重点语句:学生交流后,出示有关语句“父亲仍旧穿着慈祥的脸”你从父亲外貌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师提示:咱们一起看看李大钊的照片,(平头、戴眼镜、微笑、慈祥)再读读作者的描述,想像法庭上的样子,你体会到什么? (板书:身受酷刑)“父亲瞅了瞅我们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师提示:A 、哪两个词最吸引你的眼球?从这两个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你从父亲的神态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B、父亲为什么能如此“安定”、“沉着”?想象说话: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板书:心坚定) C、加上“因为所以”读读文22段。抓关键动作“望”深入探究。A、课文中哪个词描写了父亲留给亲人的最后一个动作?想一想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做这个动作的? (朗读相关语句,读出法官的“怒”与“狠”。)B、探究动作的背后。a、把“望”与上文的“瞅”对调一下,可以吗?为什么? b、探究父亲形象。我们来交流交流:透过这“望了望”,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父亲”。想象说话:如果他当时能说话,他会对谁说?说什么?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概括:(这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不忍心丢下年幼的孩子。所以,忍不住“又望了望我们”。)(这是一位有责任心的父亲他更不忍心把抚养三个孩子的重担压在妻子一个人的身上。)师深情引入资料:是啊,往后抚养三个幼子的重担就全落在妻子那单薄的肩头上了,这个比李大钊大5岁多的乡下女人质朴厚道,深明大义,28年来默默地为他分担了不少苦累忧愁,献出了最深沉、最伟大的爱。眼下她将面临的艰辛就可想而知了作为丈夫的李大钊怎么忍心把一切都丢给她一人扛呢?此时此刻,李大钊要传递的是自责、愧疚、感激、深爱、牵挂、眷恋让我们以朗读的方式,来为李大钊传递深藏在他内心的复杂感情。c、探究革命者形象。作为父亲与丈夫,李大钊是有责任感的,是深爱着他的家人的,他理当为自己的家庭挑起那份责任。可是,李大钊仅仅是一位父亲,一位丈夫吗?李大钊还是党的领导人。那么作为一位革命者,作为党的领导人,李大钊最后这一望又道出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呢?这是一个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者。C、提升情感 师:多么深刻的理解,多么了不起的李大钊。他对自己选择革命的道路无怨无悔,他坚信革命一定会取得胜利,为了革命,哪怕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也在所不惜。在绞刑架下,他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课件出示,师生齐声慷慨激昂地读):“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将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D、小结: 此时此刻,李大钊百感交集,将千言万语融入了最后这“望了望”里面。他的女儿李星华用如此朴实自然的语言,用一个简单的动作,抒写出了发自内心深处的那份最真挚的情感对生身慈父、对一位德高望重的革命先驱者的深切怀念。好一个“望了望”,它因承载了一位父亲的深情和一位革命先驱者的高贵而显得深沉,甚至神秘,读来意味深长。齐读句子。小结说话:在你面前的父亲是一位( )的革命者。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再次感受这位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者的英雄气概。(引读重点语句)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 X K b1.C o m1、在我们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卓越的革命者,在女儿的眼里,李大钊同志是一位伟大的父亲。课文的字里行间里无不流露出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敬爱。2、再次朗读课文,划出写“我”心里感受的句子,想一想:女儿眼里的父亲是一位怎样的父亲?3、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相关语句感受李大钊同志对孩子的慈爱及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与力量的父亲形象。4、父爱如山,身为革命者的李大钊不能像寻常的父亲与孩子共享天伦之乐,但父亲爱国、爱党的情怀却给年幼的女儿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因此,当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年后,女儿李星华回忆起这些往事,仍然如昨日般清晰。 1、就是这样一位孩子眼中的好父亲,战友眼中的好同志,却在1927年4月28日被北洋军阀张作霖杀害了,同学们自由读2930段,体会全家人的悲痛心情。2、连读第一自然段与后三自然段,感受女儿为父亲的遇难而痛苦,并深深地怀念父亲。说说写法上的特点:通过首尾呼应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3、找找文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前后照应的写法?(工友阎振山被捕前后)读读句子再次体会这种写法的作用。1、让我们再次回顾课文内容,请念板书。2、十六年过去,当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李星华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坚强的革命者,一位慈爱的父亲,也感受到女儿对父亲的敬仰与深深的怀念,带着感情读课题,也让我们记着这位革命者,这位父亲的名字1.概括主要内容。学生潜心读文,边读边思考边做批注,感受人物形象。师边巡视边指导批注及圈点勾画的方法。A.预设一:工友阎振三被抓。预设二:父亲早出晚归“那年春天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师相机提示:父亲为什么而忙碌?(板书:工作忙)预设三:父亲烧文件。“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师相机提示:平时慈爱的父亲为什么这样含糊?后来作者知道他为什么烧文件吗?请找出有关句子。告诉学生内容上有联系的句子就叫前后照应,能使文章结构更严谨。文中还有许多地方运用了这样的写法,大家学习的时候可以留意。B.从“坚决、不能轻易、哪能离开”这些词语中能看出父亲很倔强,为了革命,明知处境危险,也坚决不离开。生读:“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生读:“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创设语境反复朗读,感悟人物形象。预设:联系上下文,知道当时气氛紧张,敌人残暴。画出描写敌人的词句,同位互读句子,感受当时紧张气氛及敌人的丑恶。身受酷刑,仍沉着镇静望了望”:父亲在说完“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这番话的时候,做了“望了望”这个动作。父亲是在我的“多嘴”激怒了法官,法官怒气冲冲,拿起他面前那块木板狠狠地拍了几下的情况下“望了望”我们的。体会“望”的凝重http:/w w w .xkb 1. com 预设:他想嘱托妻子教育好孩子,让他们长大后像他们的父亲一样为革命工作。)这是一个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的革命者。(他想吩咐孩子在敌人面前要沉着冷静,不慌不忙,要勇敢、是坚强,沿着革命的道路走向胜利,去享受革命成功的快乐和幸福。师生齐声慷慨激昂地读:“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将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作业活动设计练笔:他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眼前的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缔造者,你想说点什么呢?拿起你手中的笔,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板书设计10.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捕前 局势严重 工作忙被捕时 身处险境 不慌张法庭上 身受酷刑 心坚定被害后 慈父遇害 痛断肠教 学 反 思 、随 笔课 题11*.灯光课 时1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X|k | B| 1 . c|O |m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2、积累语言。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体会革命前辈的崇高品质。教学准备熟读课文。教 学 互 动 设 计教学环节教 师 引 导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三、读写结合,深化“多好啊” x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五、延伸课外,提升情感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板书课题)1通过课前预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b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4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5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安排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2伟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换来了这盏照亮黑夜的灯,可是仅仅是照亮黑暗的灯吗?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多好啊”为题写一写,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段随想,可以是心灵的独白“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找一两本革命题材的书读一读2出一期缅怀革命先烈的小报。1.思考如今的幸福生活从哪来。2.板题。1.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2. 预设:“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两次。3. 默读,写下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4.交流讨论。学生汇报。5有感情地朗读。1.交流搜集的资料。2.实际上是照亮我们新中国的灯。3.以“多好啊”为题进行小练笔。前后呼应、以一句话贯穿全文、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等表达方式。记录作业。作业设计1找一两本革命题材的书读一读2出一期缅怀革命先烈的小报。板书设计灯光广场灯光一声赞叹(多好啊)幸福生活战场火光憧憬未来(多好啊)生命换取 教 学 反 思 、随 笔课 题12.为人民服务课 时第1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重点句子的课件。教 学 互 动 设 计教学环节教 师 引 导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同学交流,理清思路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1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发表的一篇演讲稿。(板书课题)相信同学们读后你会对“为人民服务”有一个正确理解和认识。1要求轻声读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2检查字词。X X|k | B| 1 . c|O |m3教师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4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疑问?准备与同学一起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1课文是围绕什么来讲的? 2文中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A、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B、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改正错的。C、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3引导各小组代表提出小组同学的疑问,准备下节课共同解决。1.解释为人民服务的意思。2.板题。1.自读课文。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注意生字要读准字音。xkb3.同学互相推荐读,4.默读课文,交流。1. 围绕“为人民服务”来讲的。2. 从三个方面讲了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3.学生可能提出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等一些问题。作业设计1抄写本课生字和新词。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1、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2、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改正错的。3、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教 学 反 思 、随 笔课 题12.为人民服务课 时第2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重点句子的课件。教 学 互 动 设 计教学环节教 师 引 导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一、质疑入手,品读课文。二、相互交流,突破重难点。三、领悟表达,积累运用。四、说演结合,提升素养。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呢,带着上节课疑问,我们再次走进文本,默读课文,找出体会深刻句子画一画,简单作一下批注,汇报时可结合自己熟悉事例来介绍。1根据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句子,谈自己体会。新课标第一网结合生活熟悉事例谈自己对生死观看法。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读好二段。同学们理解得很好,出示课件“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你怎样理解这段话?指读课文出示重点句子“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谈谈对此句话的理解。2读课文1段,谈谈各自理解。从“完全”、“彻底”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齐读1段。1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小学阶段首次接触的一篇议论文,说一说你领悟到什么?2“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会议上的一篇著名演讲,同学们赶快用自己喜欢方式把课文背诵下来。调查搜集新时期“为人民服务”事迹,在下次语文活动课中讲给大家听。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2小组内交换自己看法,准备在全班交流。1.学生可从李大钊或郝副营长等熟悉的事例谈谈对生死观的理解。读好二段。三层意思:1总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怕别人批评;2是阐述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或缺点;3只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去做。因为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是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要搞好团结,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2.读课文1段,谈谈各自理解。1.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2.用自己喜欢方式把课文背诵下来。说演结合。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2、完成作业本。板书设计完全彻底死的意义生死观为人民服务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团结、战斗寄托哀思,团结人民教 学 反 思 、随 笔课 题13.一夜的工作课 时1课时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词,能区分“浏览”与“审阅”、“询问”与“咨询”、“简单”与“简朴”。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教学重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的工作辛苦、生活简朴。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周总理的故事。教 学 互 动 设 计教学环节教 师 引 导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二、初读课文三、重点深究第二段四、继续学习第二段五、学习课文第三段1、师有感情地诵读有的人第一节。2、导入新课:学了一夜的工作(板题),同学们对这两句诗一定会有更深的理解。3、介绍作者何其芳,介绍周总理的身份及有关课文的资料。1、指名读课文,学习字词。2、理清文章脉络。3、再读课文,画出点明中心的句子1、默读课文,分别画出表现周总理劳苦和简朴的重点语句。相机出示有关的语句。2、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这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象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4、指导学生朗读这两部分,体会总理的高尚品质。xkb相机出示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2、“他一句一句的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3、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公鸡喔喔的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并体会周总理的品质。 “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是由“一夜的工作”而联想到的。总理这一夜的工作是他一生工作的缩影。1、听师诵读有的人第一节。2、读课题。3.了解作者何其芳。1、读课文,学习字词。2、分段,概括段意。3、画出点明中心的句子。1、自学课文。2、理解“陈设”、“极其”、“如此而已”,体会“一个”、“不大”,“两张”、“小”、“一盏”。强调了陈设极其简单。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极其简单的摆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3、工作的繁重与食物的简单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不仅表现了周总理生活极其简朴,也进一步突出了总理的劳苦,读起来令人感到周总理形象高大,品德感人4、学生朗读这两部分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1、“一叠”,数量词,一堆的意思。“一尺来高”,表明文件之多。短短的一个夜晚,要批阅一尺来高的文件,说明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紧张,工作量很大。2、说明周总理对每句话都认真思考,充分反映了周总理审阅文件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3、可见周总理是日以继夜的工作,工作劳苦。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自由朗读,谈谈读后的感想。新 课 标 第 一 网作业设计背诵课文5、6两段。板书设计工作量大 审阅认真 工作劳苦一夜的工作 工作时间长 陈设简单 夜餐简单 生活简朴教 学 反 思 、随 笔课 题回顾拓展三课 时第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过程与方法:积累革命诗歌。情感态度价值观: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教学重点1.总结本组课文的文法,并能再习作中灵活运用。2.激发学生阅读的革命为题材的小说。教学难点总结本组课文的文法,并能再习作中灵活运用。课前准备1.收集叶挺的资料。2.组织了解以革命为题材的书籍。教 学 互 动 设 计教学环节教 学 流 程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听写,检查改错二、学习“交流平台”三、学习“日积月累”四、学习“课外书屋”1听写“词语盘点”中的词语,注意把字写好,注意听写速度。2对照“词语盘点”检查改错。3全班交流:提醒容易写错的字词。1出示要求。(1)浏览本组教材,在小组里交流学习收获。(2)在全班交流学习收获,可以从内容、思想感情、写法、议论文特点等方面自由谈论。2了解课本“交流平台”中小林和小东交流了一些什么?3回顾学过的哪些课文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比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匆匆顶碗少年。)教师小结:在我们自己的习作中,也可以运用首尾照应的写法来表达我们的情感。“交流平台”也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读懂内容,要体会思想感情,了解人物形象,还要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1朗读囚歌,要求注意读正确,读流利。2叶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军事家,曾任新四军军长。后来被国民党长期囚禁,坚决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这首诗就是他在重庆被囚禁时写的。3引导学生谈读了囚歌的感受,体会叶挺的坚定信念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囚歌。(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回忆,还知道哪些革命诗抄?1引入“课外书屋”:从囚歌和狱中联欢引出小说红岩,进而引导读“课外书屋”的提示,了解像红岩一样的革命题材的小说有很多。2说说自己了解哪本小说,或者小说中的某个情节,某个人物形象,借以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3鼓励课外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生的好习惯。xkb1.1.把字写好。2.检查错字。3.全班交流。自由交流学习收获。2.了解交流平台内容。3.着重交流“首尾呼应”的写法。1. 朗读囚歌。2. 了解叶挺生平及囚歌写作背景。3. 谈读后感。了解教材最后“综合复习”中狱中联欢的对联。1. 了解革命题材的小说。2. 自由交流。3.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作业设计完成作业本,背诵囚歌。板书设计交流平台:课文所记录的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课文写法上的特点:“首尾呼应”教 学 反 思 、随 笔课 题口语交际三课 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 过程与方法: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 X k B 1 . c o m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教学重点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教学难点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课前准备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教 学 互 动 设 计教学环节教 学 流 程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一、创设交际情境二、提升交际能力三、全班互动交流1故事感染激发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2激发交流愿望a 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b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1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师生交流,学习技巧。(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a 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3生生交流,运用技巧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2师生倾听、评价小结: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1.听故事。2.交流。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2.交流。学生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升专考前冲刺练习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小区安全出入口的定期检查与保养
- 展览印刷制作手册
- 塑胶模具维护细则
- 社会工作实务案例分析与分享
- 商业地产项目选址规划方案
- 2024自考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考试黑钻押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PEP五年级英语听力测试卷
- 大学实习导师评审规定
- 2025年中国石雕工艺制品数据监测报告
- 数字经济与就业
- 2024年-2025年司法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解析
- 幼儿园护学岗职责
- 国开电大《组织行为学》形考任务1-4
- 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 【MOOC】化学与社会-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精细化工技术-大学专业介绍
- 餐饮财务问题的研究报告
- 慢性疾病运动干预中心服务要求(征求意见稿)
- 林同炎与美洲银行大厦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