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三四十年代诗歌.ppt_第1页
专题九三四十年代诗歌.ppt_第2页
专题九三四十年代诗歌.ppt_第3页
专题九三四十年代诗歌.ppt_第4页
专题九三四十年代诗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九 三四十年代诗歌 一 一般了解 中国新诗30年代后的发展与变化 卞之琳诗歌的创作特点 冯至诗歌的创作特点 七月诗派的形成与创作特点 4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的出现与创作趋向 九叶诗派的形成与创作特点 戴望舒诗歌的创作特点 艾青诗歌的创作特点 艾青诗歌对七月诗派的影响 穆旦诗歌的创作特点 二 重点掌握 1 臧克家在诗歌理想和艺术上 与新月诗派 现代派和中国诗歌会诗人有什么不同 A 在诗歌理想上 新月诗派 现代派的诗人更多地在建设纯诗的方向上做出了努力 而臧克家的眼光不是向内 而是向下 注视着苦难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饿线上的底层人民 B 在诗歌艺术方面 臧克家的诗不像新月诗人那样谨守诗歌的 三美 理论 而是突破了形式主义的藩篱 也不像现代诗那样朦胧晦涩甚至神秘 但又具有现代派诗人诗作的重暗示 意象的特征 C 在诗歌艺术方面 臧克家的诗不具有中国诗歌会诗歌那种标语化 口号化的特征 追求 运用的字句一定都是崭新的几乎是神奇的 然而又是人人能懂的 2 戴望舒诗歌走向成熟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哪些 A 我底记忆 以亲切自然的口吻 抒写的是诗人幽怨哀伤却真实的心境 意象日常生活化了 诗句的排列自由化了 B 此后 戴望舒在诗歌创作中体现了较明显的法国后期象征主义特征 擅长运用通感 隐喻等方式 追求 全官感 或 超官感 的表达效果 三 思考分析 1 1928年 戴望舒在 小说月报 上发表了 雨巷 这首诗被认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受到了叶圣陶等人的极力推荐 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 而他也因这首诗而被人盛赞为 雨巷诗人 这首诗和新月诗人朱湘的 采莲曲 相比 该诗在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的经营上丝毫不逊色 而且由于其情绪的自然流动 而更具别样的神韵 但戴望舒很快就对这首诗所流露出的倾向进行了反叛 创作出了 我底记忆 这样的诗作 对此 你是怎么看的 你更喜欢 雨巷 还是 我底记忆 为什么 三 思考分析 2 抗战开始后 艾青怀着 成为真的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 的雄心壮志 投身到了伟大的民族解放的时代洪流之中 开始了漫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 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在这段时期 他的创作与初期创作的 大堰河 我的保姆 等作品有什么异同 三 思考分析 3 40年代的艾青 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风格和浪漫主义 现代主义诗歌创作技巧融汇并获得了独立的创造品格 把历史使命感和艺术创新精神 诗歌的民族化与现代化融合在一起 构成了诗歌独特的包容特征 这种包容体现了40年代现实主义诗歌所能达致的丰富性 艾青正是以这样大气的品格 成为众多青年诗人学习的榜样 鼓励 启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