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1 专题1第3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课件(46张).ppt_第1页
苏教版必修1 专题1第3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课件(46张).ppt_第2页
苏教版必修1 专题1第3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课件(46张).ppt_第3页
苏教版必修1 专题1第3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课件(46张).ppt_第4页
苏教版必修1 专题1第3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课件(46张).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一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803年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他认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 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 中和了电荷 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 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电子在核周围做高速运动 就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转一样 1913年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他认为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一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3年 原子是实心球 葡萄干面包式 原子结构模型 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 1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二 原子的构成 决定元素的种类 1 质子数 2 中子数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3 电子数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 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中子不显电性 原子为什么显电中性 原子核内的 质子数 原子核外的 电子数 思考 二 原子的构成 质子 中子 电子的电性和电量怎样 1 电性关系式 质子数 电子数 2 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 二 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 元素的原子序数 比较al al3 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13 13 13 10 已知一个质子的实际质量为1 673 10 27kg 一个中子的实际质量为1 675 10 27kg 一个电子的实际质量为9 109 10 31kg 一个12c原子的实际质量的1 12为1 661 10 27kg 求质子 中子 电子的相对质量 1 007 1 1 008 1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小结 1 1836 0 00054 问题解决 p31 9 11 19 23 13 27 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 所得的数值 我们称之为质量数 a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m 原子 m c 12 m 质子 m 中子 m 电子 m c 12 m 质子 m 中子 m c 12 z m 一个质子 n m 一个中子 m c 12 z n a 二 原子的构成 1 电性关系式 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2 质量关系式 2 构成原子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三 原子的表示 ne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ne ar h o mg 几种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119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 10 第1层 第2层 2 8 电子离核越远 能量也就越高 1 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 原子的表示 为了形象地表示原子的结构 人们就创造了 原子结构示意图 这种特殊的图形 核电荷数为1 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 1 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 原子的表示 2 原子符号 元素符号 如 碳 12 12c 12c 6 或 6个质子6个中子的碳原子 碳 13 13c 13c 6 或 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 碳 14 14c 14c 6 或 6个质子8个中子的碳原子 a b c d e各代表什么 a 代表质量数 b 代表核电荷数 质子数 c 代表离子所带的电荷数d 代表化合价e 代表原子个数 新旧联系 阳离子 质子数 电子数 电荷数阴离子 质子数 电子数 电荷数 如 mg2 的质子数电子数 如 f 的质子数电子数 1 电性关系式 12 10 9 10 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2 质量关系式 四 构成离子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 a x a x n oh xn a s2 12 11 16 16 18 11 9 10 1 1 1 1 0 23 x 有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 1 arn 离子核内有x个中子 则rn 离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2 arn 离子核内有x个中子 则mgrn 离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1 元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氕 pie 氘 dao 氚 chuan 五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h d t 氢 重氢 超重氢 例1 例2 例3 例4 氢元素h 氯元素cl 氧元素o 碳元素c 1 元素 2 核素 具有一定质子数和一定中子数的一种原子 5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原子的别名 例1 例2 例3 例4 3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两同两不同 例1 a 特点 两同 两不同 质子数相同 元素符号相同 中子数不同 质量数不同 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完全相同 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b 性质 1 原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二 原子的构成 1 质子数 决定元素的种类 2 中子数 3 电子数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 决定同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 元素有 种 上述的粒子中有 种核素 其中互为同位素的有 总共可以组成 种氢分子 种水分子 1h 12c 16o 2h 1 6 8 1 8 1 8 6 17o 3h 18o 14c 8 3 18 6 六 相对原子质量 1 是各种天然同位素的加权平均值 1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ar cl 34 969 75 77 36 966 24 23 2 元素周期表中内最下面的数字为 3 使用 时取整数 除了cl外 35 5 a 核外有13个电子b 核内有6个质子 核外有7个电子c 质量数为13 质子数为6 核外有7个电子d 质量数为13 质子数为6 核内有7个中子 00全国高考题 d 1 课堂练习 2 据报道 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的一种碘治疗肿瘤 该碘原子的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 72b 19c 53d 125 b 3 某二价阴离子 核外有18个电子 质量数为32 则其中子数为 a 12b 14c 16d 18 c 课堂练习 4 和na 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微粒是 a nh4 b f c h2od nh3 5 某粒子用表示 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含质子数 a nb 所含中子数 a zc 所含电子数 z nd 质量数 z a a b 6 已知r2 的核内有x个中子 r的质量数为a 则mgr2 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 m a x ab a x 2 amc m a x 2 ad m a x 2 a d 6 今有az与a 1z两种微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一定相同 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b 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 两中微粒一定都有质子 中子 电子构成d 核电荷核 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 a x x 原子的构成是本节重点 我们需要掌握的关系式 小结 电性关系 质量关系 质量数 a 质子数 z 中子数 n 元素 核素 同位素 原子 核电荷数 z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阳离子 核电荷数 z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z 核外电子数 电荷数阴离子 核电荷数 z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z 核外电子数 电荷数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 即同位素 氧化镁的形成 钠离子na 氯离子cl nacl 2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结构决定性质 1 稳定结构 最外层为8e 的结构 he除外 如he ne等 2 不稳定结构 最外层不为8e 的结构 如 na mg al 最外层e 4时 容易失去e 最外层e 4时 容易得到e 特点 如 n o f 原子既不容易失去e 又不容易得到e 讨论完成下表 少于4 易失电子 不稳定 较活泼 多于4 不稳定 易得电子 较活泼 2或8 稳定 不易得失 较稳定 三类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结论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其化学性质 小结 1 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变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 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数目等于原子失去的电子的数目 mg mg2 失去2个电子 带2个单位正电荷 2 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变为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数目等于原子得到的电子的数目 o o2 得到2个电子 带2个单位负电荷 结论 1 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变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 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数目等于原子失去的电子的数目 m mn 失去n个电子 带n个单位正电荷 2 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变为带负电荷的阴离子 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数目等于原子得到的电子的数目 r rm 得到m个电子 带m个单位负电荷 问题解决 1 1 失1 2 失2 2 得2 7 得1 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最外层电子数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8 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化合价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目 失为正 得为负 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a b c c 课堂检测 1 用下面的结构示意图的字母填空 1 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2 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3 属于非金属原子的是 4 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课堂检测 2 19世纪末 人们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 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a 法国的拉瓦锡b 瑞典的舍勒c 英国的道尔顿d 英国的汤姆生 3 钠 镁 铝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反应时容易 氧 氟 氯等活泼非金属与活泼金属反应时容易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 不发生变化 但原子的 可能会发生变化 d 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