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doc_第4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认识“上”、“下”学习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能力。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位置中“上”和“下”的知识。(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上”、“下”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你们有信心学好吗?三、自学指导(第一次自学)1、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1页。2、师口述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1页,看图思考:这幅图中都有什么?你能回答书上的问题吗?3分钟后,看谁回答的最准确。四、先学过渡语:看书时,比谁看得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看书开始。1、看一看生认真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看完书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验收一下同学们自学的结果。2、引导学生回答书上练习。提出要求:回答问题要完整,其他同学要认真听。五、后教1、学生更正教师指导:认为他说的不对的同学,请到前面来说说你的观点。2、讨论师: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师:哪个对,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上下位置的相对性。师:这个同学错在哪里?(根据实际回答)3、小结:同学们,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位置呢?(学生畅谈)六、当堂训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上下的位置关系吧,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很多。学生找生活中上下的位置关系。板书设计: 位置上 下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认识“前”、“后”学习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能力。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位置中“前”和“后”的知识。(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你们有信心学好吗?三、自学指导(第一次自学)1、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2页。2、师口述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2页,看图思考:这幅图画的是哪里?他们在干什么?你能回答书上的问题吗?3分钟后,看谁回答的最准确。四、先学过渡语:看书时,比谁看得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看书开始。1、看一看。生认真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看完书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验收一下同学们自学的结果。2、引导学生回答书上练习。要求:回答问题要完整,其他同学要认真听。五、后教1、学生更正:教师指导:认为他说的不对的同学,请到前面来说说你的观点。2、讨论:师: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师:哪个对,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面向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前与后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师:这个同学错在哪里?(根据实际回答)3、小结:同学们,怎样才能完整地用前和后来说位置呢?(学生畅谈)六、当堂训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全做对吗?作业:1、2页做一做第1题。2、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上下的位置关系吧,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很多。学生找生活中前后的位置关系。板书设计:位置前 后课后反思:第三课时:认识“左”、“右”学习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能力。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位置中“左”和“右”的知识。(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你们有信心学好吗?三、自学指导(第一次自学)1、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3页。2、师口述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3页,看图思考:这幅图画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你能像他们一样分一分、说一说吗?3分钟后,看谁回答的最准确。四、先学过渡语:看书时,比谁看得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看书开始。1、看一看、说一说。生认真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看完书,说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验收一下同学们自学的结果。2、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便利条件分左右。提出要求:回答问题要完整,其他同学要认真听。五、后教1、学生更正:教师指导:认为他说的不对的同学,请到前面来说说你的观点。2、讨论 。师: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师:哪个对,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要启发学生注意:确定左右的位置要看自己的方向,方向不同的时候,所指的左右也不相同。师:这个同学错在哪里?(根据实际回答)3、小结:同学们,怎样才能完整地用左和右来说位置呢?(学生畅谈)六、当堂训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全做对吗?作业:4页做一做1、2题。板书设计: 位置左 右课后反思:第四课时:位置学习目标:1、能够在具体的环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位置的知识。(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能够在具体的环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活动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我们的空间观念,你们有信心学好吗?三、自学指导(第一次自学)1、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5页。2、师口述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2页,看图思考: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回答书上的问题吗?4分钟后,看谁回答的最准确。四、先学过渡语:看书时,比谁看得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看书开始。1、看一看。生认真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看完书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验收一下同学们自学的结果。2、引导学生回答书上练习。提出要求:回答问题要完整,其他同学要认真听。五、后教1、学生更正教师指导:认为他说的不对的同学,请到前面来说说你的观点。2、讨论师: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师:哪个对,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描述清楚小朋友的位置,行和列的区分。师:这个同学错在哪里?(根据实际回答)3、小结:同学们,怎样才能完整、准确地说位置呢?(学生畅谈)六、当堂训练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全做对吗?作业:1、6页做一做。2、练习一3、4、5题。板书设计:位置列行课后反思:第一课时:十几减9的减法目学习标: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出示目标,生齐读2、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吗?三、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书10、11、12页做一做的上面的内容,看图、看文字。书上10至11页的主题图,你们看懂了什么?从你看到的信息中,你能解决什么问题?看例1,想:你们可以通过什么办法知道还剩几个风车? 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四、先学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1、看一看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 2、 做一做(选择做一做中的第1、2、3、题)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119 169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错误。五、后教(议一议)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认为有错误的举手,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改正。2、讨论 看2道题的小棒摆的对吗,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错,为什么?看每道题的结果认为对的举手,如果错了,为什么错了?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还可以怎样计算?板书:想加算减,破十减。评正确率,改错。提问:怎样计算十几减9?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怎样计算呢?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六:当堂训练课堂作业(12页1、2、题,13页,练习二)12页2、3题(写在书上)练习二1、2、3题写在书上板书设计:十几减9计算十几减9,可以想加算减,还可以用破十减。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十几减几学习目标: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十几减几”(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出示目标,生齐读2、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吗?三、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书15页做一做的上面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看例2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左边的小朋友想求黑的有几条,用什么方法?中间的小朋友想求花的有几条用什么方法?右边的小朋友想出了什么方法,算出花金鱼几条,黑金鱼几条?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四、先学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1、看一看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2、做一做(第15页上的做一做中的第1题) 6+5= 7+8= 4+8= 11-5 15-7 12-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错误。五、后教(议一议)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认为有错误的举手,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改正。2、讨论 3名学生分别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错,为什么?看每道题的结果认为对的举手,如果错了,为什么错了?提问:还可以怎样计算?评正确率,改错。提问:怎样计算十几减几?板书:想加算减、破十减、连续减、点数结果。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几,我们可以用想加算减的方法,熟练了,算得快,还能用一道加法算式计算两道减法算式。当然你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六、当堂训练课堂作业(16页,练习三)第1、2题、板书设计: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第三课时:用数学学习目标: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能够用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用数学”(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出示目标,生齐读。2、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吗?三、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书19页上面的内容,看图、看文字。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计算?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1、看一看。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2、做一做(书上20页的做一做)树上有几只小鸟?(只) 跑了几只小鹿? (只)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错误。五、后教(议一议)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认为有错误的举手,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改正。2、讨论. 看做一做的列式对吗?让修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不同的答案)师:这个同学错在哪里?(差生说理由)第3小题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对学生的发现和与众不同的想法教师要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启发大家动脑筋想问题.提醒学生说一说单位名称。同桌互改。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用数学解决问题,学会的同学请举手,不会的同学说说你的困惑。 下面,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六、当堂训练(练一练)课本21页练习四:第1、2、4题。板书设计: 用数学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整理和复习(一)学习目标: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1、出示目标生齐读。2、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吗?三、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看书23页的内容,看减法表,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四、先学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1、看一看学生认真地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2、做一做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写出来。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错误。五、后教(议一议)1、更正观察黑板上的题,认为有错误的举手,指名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改正。2、讨论: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错,为什么? 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评正确率,改错。3、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什么?把你学会的知识告诉同学们?六、当堂训练课堂作业(24页,练习五)1、2、3、4题板书设计: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第五课时:整理和复习(二)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图意写出算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三、练一练1、出示检测要求:要求认真审题,细心做题,把字写端正。2、出示检测题。口算:12712412314816968136145计算:17839461167598546879比一比:118126137149127138116159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督促学生都在认真地做题。四、议一议1、同桌对改。教师出示检测题的完整答案,学生同桌对改,并统计做题情况,对全部做对的要给予表扬。2、讨论:同桌相互交流,兵交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限时2-3分钟) 过渡:都弄懂的同学请举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几道题。看每道题,请做错的同学举手,请其说出自己错在里?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让学生更正错题。过渡:下面,我们就运用今天复习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正确率高,字体又端正。五、练一练1、课本26页9题11题2、思考:我们一队有12个男生,老师让每两个之间插进一个女生的话,可插进多少个女生?板书设计: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第一课时:图形的拼组学习目标: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边的特点。2、通过动手,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能辨别、区分这两种图形。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的拼组”(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投影出示,生齐读) 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下面,请大家看书。 三、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27页例1的内容。1、想一想: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关系? 2、说一说:正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关系? 3、看例1后怎样做风车。 (6分钟后,比谁做题做得又对又快!) 师: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谁学得认真、效果好。四、先学 1、学生认真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地看书。2、下面,要考考你们,比谁做风车又快又好。学生独立看书,师巡视。 五、后教: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察折痕两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继续对折一次,观察折出的几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3、学做风车。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纸,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学生动手操作。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风车,进行评价。4、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什么?你想不想把你学会的知识告诉同学们?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图形的拼组学习目标: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2、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的拼组”(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1、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认识。2、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下面,请大家看书。 三、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27页例2的内容。1、想一想: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2、想一想:能不能用几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6分钟后,比谁做题做得又对又快!) 师: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谁学得认真、效果好。四、先学 1、学生认真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地看书。2、下面,要考考你们,比谁做得又对又快。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五、后教: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1)既可以用几个相同的图形拼学过的图形,也可以拼没学过的图形。拼完后,交流各自拼的情况,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2)用几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长方形)(3)几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六边形(或三角形)等。 2、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的关系,学校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六、当堂训练:请大家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完成作业,比谁做得又对又快。28页做一做。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第三课时:图形的拼组学习目标:1、使学生通过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形的拼组”(板书课题)二、揭示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图形。)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下面,请大家看书。 三、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28页例3的内容。1、想一想: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2、想一想:三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3、想一想:八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4、想一想:四个长方体,可以拼成什么图形?( 6分钟后,比谁做题做得又对又快!) 师: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谁学得认真、效果好。四、先学 1、学生认真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地看书。2、下面,要考考你们,比谁做得又对又快。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五、后教: 1、拿出每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师生共同操作。拼完后,交流各自拼的情况,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教师:通过学生自由拼摆,让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以及之间的关系。用几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六边形(或三角形)等。 2、教师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的关系,学校用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六、当堂训练:课堂作业1、课本P28“做一做”。通过用长方形纸做一个圆筒,让学生体会面可以围成体。2、课本P29第3题。3、课本P29第4题。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板书设计: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第一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学习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一个一个地或十个十个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来认识100以内的数。这节课大家一起先来数数和了解数的组成。(板书:数数 数的组成)二、出示目标(一)通过下面的学习,同学们要会数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三、自学指导1、下面,同学们看书31、32页图和文字。2、师口述自学指导。看图,读一读图上面的字,把你估计的小羊的只数写在书上。看完32页内容后,数自己的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每数十根捆成一捆,数到100;十根十根地数,数到100,将10小捆捆成一大捆。6分钟后,比谁能数得准确。四、先学后教自学时,比谁看的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1、读一读,说一说。生按要求自学,师巡视。完成任务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验一下你们自学的效果。2、出示例2: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从八十八数到一百。指名到实物投影处展示。(让刚才自学中有困难的同学去数。)3、拿出五十六根小棒。接着数到六十三,再接着数到七十二。(同桌互相数,有错误的提出来。)五、出示目标(二)同学们数数这么棒,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100以内数的组成。你有信心学会吗?1、下面,同学们看书33页例3。2、自己仿照书上的样子摆出35根小棒,并说一说:3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分钟后,看谁能说出其他数的组成。六、先学1、摆一摆,说一说。生按要求自学,师巡视。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找两人板演。)提要求:仔细观察,把字写规范。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发现错误板书于黑板上对应的位置。七、后教(议一议)1、更正。师: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举手。(用不同颜色的粉笔)2、讨论师: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为什么?师提问:第一题一盒表示有几支笔?有几盒?就是有几个十?旁边有几支笔?就是有几个一?3、不对的同学改一改。4、师:认为第二题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若错,为什么?5、师提问:为什么是2个十和4个一?6、小结: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老师还想告诉大家,数到整十数时一定要明白该是几十了。 7、下面,我们就用今天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八、当堂训练36页练习七的第1、2、3、4题。1、数出本班同学的人数。2、估一估,数一数。3、在下面各数的后面数出5个数来。二十六 五十八 七十九 八十七 九十五4、连线。板书设计:数数 数的组成( )个十和( )个一 ( )个十和( )个一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读数 写数学习目标: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100以内的数。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来读和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板书课题:读数 写数)二、出示目标 1、知道个位和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2、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三、自学指导1、下面,同学们看书34、35页例4例5和例6的内容。2、师口述自学指导。看例4的图和字,想一想,写数和读数时,什么时候小写,什么时候大写?写出例5计数器上表示的数。看例6的图和字,把重要的知识圈起来,多读几遍。6分钟后,我们对一对例5的数,说一说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四、先学自学时,比谁看的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1、看一看,写一写,圈一圈。生按要求自学,师巡视。看完的同学请举手。(指名把例5的数写到黑板上。)提要求:把字写规范。下面,老师来检验一下你们自学的效果。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发现错误板书于黑板上对应的位置。五、后教(议一议)1、更正。师:观察黑板上的数,发现错误的举手。(用不同颜色的粉笔)2、讨论师: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为什么?师提问: 这道题让我们写数还是读数?什么时候小写,什么时候大写? 计数器上个位上的珠子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呢?3、不对的同学改一改。4、师: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我们读数和写数时要从什么位起?( 指名读一读书上圈起来的内容,同桌互相读,齐读。板书:百 十 个 (右)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下面,我们就用今天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六、当堂训练35页做一做第1、2题。1、同桌互相说数、写数。2、看图写数。七、布置作业37页练习七第6、7、8题。板书设计:读数 写数百 十 个 (右)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课后反思:第三课时: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学习目标: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来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习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学会比较大小的方法。三、自学指导(一)1、下面,同学们看书38页图和文字。2、师口述自学指导。看图,按照数的顺序,在空格里填数。按要求涂色。思考: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5分钟后,我们一起看图说一说。四、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时,比谁看的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1、填一填,涂一涂,想一想。(提要求:仔细观察,把字写规范,涂色涂美观。)生按要求自学,师巡视。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验一下你们自学的效果。2、指名到实物投影处展示,全班订正。3、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有趣的排列规律?(指名说)4、师提问: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指名说)你能不看图就快速地说出来吗?)5、指名玩猜数游戏。生1:第*行第*个数是多少?生2:*。五、自学指导(二)1、师:我们不仅要弄清楚数的顺序,还要会比较数的大小。下面,请同学们看书39页内容。2、师口述自学指导。仔细看例题,思考:十位上的数相同时,比哪一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不同时,比哪一位上的数?3分钟后,看谁能做与例题类似的题。六、第二次先学自学时,比谁看的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生按要求自学,师巡视。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验一下你们自学的效果。2、做一做(39页例8下面做一做。找两人板演)提要求:仔细观察,把字写规范。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七、第二次后教(议一议)1、更正。师: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举手。(用不同颜色的粉笔)2、讨论师: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为什么?师提问:第一题中48和45十位上的数相同吗?那比哪位上的数?还有哪道题和它一样?第二题中68和78十位上的数相同吗?应该怎么比?哪道题和它一类?3、不对的同学改一改。4、小结:谁能说说怎么比较数的大小?(指名说,适时板书:十位相同,比个位,个位上哪个数大,那这个数就大。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上哪个数大,那这个数就大。)八、当堂训练 1、39页思考题。 2、42页练习八第1、2、3题。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48 45 68 78 69 69 48 45 68 78 69 6957 56 80 90 98 89 57 56 80 90 98 89课后反思:第四课时:比多少学习目标: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会了比较数的大小,今天这节课我就运用上节课的知识来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板书课题:比多少。)二、出示目标本节课同学们要学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些词来说明物体的多少。(板书:多一些 多得多 少一些 少得多)三、自学指导1、下面,同学们看书40页例9。2、师口述自学指导。看图,读文字,思考:什么时候用“多一些”这个词合适?什么时候用“多得多”?又是什么时候用“少一些”“少得多”呢?根据图画,你还能说哪些句子?同桌互相说一说。6分钟后,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四、先学后教自学时,比谁看的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1、读一读,说一说。生按要求自学,师巡视。完成任务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验一下你们自学的效果。2、说一说。指名读例题中的内容。指名模仿说句子。(生生交流,互相纠正。)说一说什么时候用哪个词合适?在书上补充两个句子。(如:花金鱼比黑金鱼多一些。黑金鱼比红金鱼少得多。)五、当堂训练下面,我们就用今天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课本40页“做一做”根据玫瑰的枝数,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各说一句话。枝数少于30枝的玫瑰有几瓶?多于30枝的有几瓶? 板书设计: 比多少多一些 多得多 少一些 少得多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学习目标: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和这样的减法。(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能掌握计算的方法,准确的算出得数。三、自学指导1、下面,同学们看书41页图和算式。2、师口述自学指导。仔细看图,把算式补充完整。思考:你是怎么算的?可以和同桌说一说。4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四、先学自学时,比谁看的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1、看一看,填一填。生按要求自学,师巡视。提要求:仔细观察,把字写规范。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验一下你们自学的效果。2、做一做(41页做一做第1题,找两人板演)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五、后教(议一议)1、更正。师: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举手。(用不同颜色的粉笔)2、讨论师: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为什么?师提问:第一题为什么用加法,你是怎么算的?3、不对的同学改一改。4、师:认为第二题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若错,为什么?5、师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你是怎么算的?6、同学们学会计算整十数加或者减一位数了吗?下面,我们就用今天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六、当堂训练1、出示口算题,抢答。20+8= 2+50= 36-6= 8+20= 49-9= 40+5= 48-8= 50+2= 45-5=2、课本43页练习八第5题。70+8= 40+4= 75-5= 83-3= 90+8= 30+7= 4+70= 67-7= 80+6=3、练习八第6题。有40个学生,3个老师。每人一瓶矿泉水,45瓶够吗?板书设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50+6=56 35-5=30课后反思:第六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学习目标: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座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来一起动脑、动手研究新问题。(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要通过把同样多的圆片摆在十位和个位上,得出不同的数,有没有信心?三、自学指导1、下面,同学们看书45页图和文字。2、师指导自学。看第一张桌子图。指名读:你们能用2个 表示不同的数吗?师提问:他们摆出了哪些数?怎么摆的?(指名说)师提问:怎么摆就能把能摆出的数都找到?(学生发现规律:都放在个位上,都放在十位上,分着放。)(板书:填表: 2 3)学生看第二张桌子图。思考:还能摆出哪个数?用3 个 可以摆出几个数?(指名说,板书:3 4)四、先学1、下面,我们一起继续研究,看看用4个 、5个 分别能表示哪些不同的数?能摆出几个?要求:女生用4个摆,男生用5个摆。生按要求独立完成任务,师巡视。五、后教(议一议)1、更正。指名到实物投影处摆一摆,说一说。2、不对的同学改一改。3、讨论 师:观察黑板上的表格,看看 的个数和摆出的数的个数用什么关系?4、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现在不用摆,你能说出用9个 能摆出几个数吗?都是哪些数吗?(指名说,学生自己摆一摆。)六、课堂小结 师: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研究的是什么?你都有哪些收获?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观察,善于动脑,发现规律,使我们的学习能提高效率。板书设计: 的数量 摆摆出几个数 摆出的数232、11、20343、12、21、30454、13、22、31、40565、14、23、32、41、50676、15、24、33、42、51、60787、16、25、34、43、52、61、70898、17、26、35、44、53、62、71、809109、18、27、36、45、54、63、72、81、90摆一摆 ,想一想 课后反思: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学习目标: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2、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3、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并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来认识人民币。【板书:人民币的认识】二、出示目标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学习目标: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请大家齐读一下。三、自学指导师:要达到这个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有信心吗?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46、47、48页,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人民币?认一认这些人民币。思考:1、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2、新版和旧版有什么不同?3、硬币和纸币有什么不同?4、47页的人民币和我们生活中的人民币有什么不同?8分钟后,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最多。四、先学师:下面自学开始,看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1)看一看学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2)做一做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下面就来检测大家的自学情况。(3)说一说。生活中买东西付款用人民币,坐公车要用人民币等。人民币有分的,角的,还有元的。有1分、2分、5分,有1角、2角、5角,有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新版和旧版人民币图案和大小不一样。1角和5角的有纸币和硬币。书47页的人民币左下角有一条斜线,是样币。(4)分一分。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呀,请你们按规律分一分。独立完成后指名(学困生)回答。(5)练一练。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按单位有元、角、分。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6)做一做完成书48、49页例2、例3和例4。五、后教(1)学生更正对不同的答案进行点评,重点说出理由。(2)讨论(3)同桌互改(4)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又掌握了哪些新知识呢?全班交流。六、当堂训练下面大家就利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完成48、49页做一做,练习九1、2题。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学习目标: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来学习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二、出示目标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学习目标】。请大家齐读一下。三、自学指导师:要达到这个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有信心吗?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50、51、52页,思考:1、1元人民币可以换成多少个1角?2、物品价格是怎样表示的?3、生活中你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吗?8分钟后,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最多。四、先学师:下面自学开始,看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1)看一看学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2)做一做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下面就来检测大家的自学情况。(3)说一说。1元人民币可以换成多少个1角?物品价格是怎样表示的?生活中你怎样计算人民币的有关问题?五、后教(1)学生更正对不同的答案进行点评,重点说出理由。(2)讨论(3)同桌互改(4)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你又掌握了哪些新知识呢?全班交流。六、当堂训练下面大家就利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完成50、51、52页做一做,练习九习题。板书设计: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1)元(2)角=(12)角 0.50元=5角 2.00元=2元 1.20元=1元2角 35.90元=35元9角 5角+8角 1元2角+8角 =13角 =12角+8角 =(1)元(3)角 =20角 =(2)元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学习目标:1、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请大家齐读一下。三、自学指导师:要达到这个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有信心吗?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57页,读一读图旁边的文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8分钟后,比一比谁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