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教案: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教案1.doc_第1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教案: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教案1.doc_第2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教案: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教案1.doc_第3页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教案:2.1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教案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编制人 郭毅波 课时 1 班级 时间 一课前准备搜集人类对植被破坏的相关资料和我国荒漠化产生的历史过程资料。学生讨论二出示尝试问题。知识点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一)防治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二)防治内容1.预防潜在的威胁2.扭转土地的退化3.恢复土地的生产力(三)防治的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四)治理的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三学生阅读课本,尝试以上问题。四尝试练习。选择题1.为实现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战略目标,国务院批准实施六大林业工程,其中与西北地区关系密切的有()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和长江中上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重点地区的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的基地建设工程a.b.c.d.2.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工矿开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据此完成35题。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原因是()a.水分差异b.热量差异c.地形差异d.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4.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是主要成因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d.建国以后,该地区荒漠化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5.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a.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b.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d.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6.在能源缺乏地区,荒漠化主要成因是()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农垦d.工矿开发。综合题1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我国这个地区荒漠化快的主要原因是_。(2)a地沙漠的名称是_,b地沙漠所在的省区是_。(3)土地荒漠化向东、向南扩展的原因是_。(4)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5)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荒漠化是自然的产物,更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结果。防治荒漠化应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核心,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措施,达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我们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努力学习,为把西北地区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的环境而做出自己的贡献。1b 2c 3c4c 5b6c 7b 8a 9b10a 答案:(1)过度垦殖、放牧和采伐森林(2)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自治区(3)该地区西部、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森林草原破坏严重,地面失去保护,在强大的西北季风作用下,向东、向南扩大(4)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5)营造“三北”防护林体系和退耕还牧、退耕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解析:位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少,气候干旱,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沙漠、戈壁主要的分布地区,自然生态条件最差,而且最为脆弱和最容易破坏。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草地退化、耕地退化、森林退化,其中以草地退化最为严重和普遍。除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