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理教案第十一章.ppt_第1页
邓理教案第十一章.ppt_第2页
邓理教案第十一章.ppt_第3页
邓理教案第十一章.ppt_第4页
邓理教案第十一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兴化中等专业学校赵传松 上海合作组织 第十一章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对世界主题和世界秩序的认识不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理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制定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的基础和依据 第一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一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二 维护和平是当代世界的根本问题三 促进发展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 一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 1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内 反映世界主要矛盾及其表现形态的特征 并对未来世界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问题 20世纪上半期 列宁认为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1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 邓小平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深思熟虑 基于对国际形势的正确分析和判断 提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论断 1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 所谓和平问题是指不发生世界大战 主要指世界的总体和平 发展问题主要是指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的世界各国的全面发展问题 邓小平对和平与发展这个命题曾集中和反复地做出多次精辟的论述 1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 江泽民指出 从总体上看 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主题没有改变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没有改变 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是机遇大于挑战 总体和平 局部战争 总体缓和 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 局部动荡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2 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提出具有坚实的科学依据 第一 和平的力量日益增强 第二 核武器的出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在某种程度上又是限制世界战争的重要因素 第三 大国关系深刻调整 国际总体安全形势不断缓和 2 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提出具有坚实的科学依据 第四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使得国家之间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国际协调和多边合作在全球和地区层面不断提高 成为制约战争的有力因素 第五 国家间以科技和经济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加剧 第六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核爆炸后的长崎 3 两大主题提出的重大战略意义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论断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 这是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重大突破 其次 这为端正中国外交指导思想 制定国家大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 维护和平是当代世界的根本问题 和平包括世界总体和平和局部和平 当代的和平问题 首先是指维护世界和平 防止世界大战和核战争的爆发 其次 还包括反对和制止局部战争和常规战争 针对军备竞赛 尤其接军备赛面进行全面 彻底的裁军活动 1 和平问题面临新的威胁 第一 核战争和核军备竞赛仍对世界和平构成巨大威胁 第二 局部战争此起彼伏 第三 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美国出兵伊拉克 1 和平问题面临新的威胁 第四 民族 宗教矛盾和边界 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第五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纽约时代广场 荷枪实弹 迎新年 美国纪念9 11 谴责恐怖主义 2 维护和平的途径 1 必须真正停止军备竞赛 根据公正 合理 全面 均衡的原则 实行有效的裁军和军控 直至彻底裁军 2 消除冷战思维 以互信 互利 平等 协作的新安全观建立稳定的国际环境 2 维护和平的途径 3 努力振兴发展中国家 推动多极化进程 增强制约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 4 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加强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以经济联系制约战争与冲突 2 维护和平的途径 5 世界各国要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 国际法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关系准则 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6 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反对一切侵略 扩张 颠覆和干涉的行径 建立和平 稳定 公正 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7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加强反恐怖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日本赴伊自卫队武器装备运抵科威特 三 促进发展是当代世界的核心问题 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目的 也是当前人类继续生存的条件 发展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以经济为核心的发展 也包括全人类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 发展问题面临巨大挑战 第一 粮食和水资源形势严峻 第二 长期战乱严重损害经济发展 第三 各国家和地区间的军备竞赛占用了大量资源 严重制约了世界的发展 1 发展问题面临巨大挑战 第四 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第五 新的全球性公共问题层出不穷 也给世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吸烟致命 但有人依旧嗜烟如命 在SARS流行的5月 一位多伦多医院的医生在休息时不忘抽上两口 禽流感 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气候恶化 2 促进发展的途径 1 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 反对战争 维护和平 为世界各民族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 2 促进发展的途径 3 发展中国家必须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 实现自己的繁荣和发展 4 推动南北对话 改善南北关系 缩小南北差距 加强南南合作 是谋求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二 新世纪中国国际战略主张三 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任务 一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 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2 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3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4 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5 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弱国无外交 二 新世纪中国国际战略主张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时代观外交目标外交策略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的中国街头 1972年2月21日 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总理检阅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 尼克松称赞说 中国仪仗队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一个 中国国际战略四项基本主张 1 谋求世界持久和平 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2 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国际战略四项基本主张 3 维护世界多样性 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中积极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4 以新安全观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三 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任务 1 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2 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外交3 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4 继续增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 三 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任务 5 坚持党际关系四原则 发展与各国 各地区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与合作6 继续广泛开展民间外交 会见切 格瓦拉 向世界输出革命 1996年武力震慑台独 1996年创建上海五国会晤机制 第三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一 国际旧秩序的内容和实质二 发展中国家最早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主张三 冷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四 中国主张建立和平 稳定 公正 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一 国际旧秩序的内容和实质 国际秩序作为一种历史范畴 总是与世界格局有内在的因果联系 格局主要反映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对比及权势分配结构的客观状况 国际秩序是指以一定世界格局为基础所形成的国际关系规范 运行程序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通常包括国际规则 国际协议 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要素 国际经济旧秩序 1 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 2 以不等价交换为特征的国际贸易体系 3 国际垄断资本占支配地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4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国际协调机制 国际政治旧秩序 霸权主义的表现形式有军事霸权 经济霸权和文化霸权 冷战时期更多的表现为以军事手段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在后冷战时期 则更多的表现为以军事实力为后盾 经济文化手段为主推行西方的经济模式 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国际旧秩序的实质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实质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国际剥削 国际政治旧秩序的实质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国际政治旧秩序 强权政治表现在以强凌弱 以大欺小 侵犯他国主权 军事干涉别国内政等 强权就是公理 是其思想基础 二 发展中国家最早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主张 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 实现经济独立和政治的客观需要 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 国际经济新秩序口号的提出 1955年4月在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1964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964年10月在开罗召开的第二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国际经济新秩序纲领的形成 1967年10月 77国集团第一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 阿尔及尔宪章 在1972年联合国第三届贸发会议上 77国集团提出了改革国际货币金融制度 打破海运垄断 维护领海主权 防止环境污染和实行国际技术转让等问题 国际经济新秩序纲领的形成 1973年9月 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正式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1974年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专门通过了 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 和 行动纲领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容 实行各国主权与经济权益平等的原则 改革世界生产 贸易和货币体系 根本调整世界经济结构 改革国际货币金融制度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内容 增加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转移 放宽和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 保护海洋资源和争取海运权 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三 冷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不同构想 美国谋求领导地位的 世界新秩序 蓝图西欧主张建立以西方价值观为基础的美 日 欧平起平坐的国际新秩序日本主张建立美日欧共同起主导作用的世界新秩序 四 中国主张建立和平 稳定 公正 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1988年9月邓小平就提出了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既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也需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中国主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保证各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共同受益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进步性 第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公平性 第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普遍性 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观 第一 政治上应该互相尊重 共同协商 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 第二 经济上应该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不应该造成贫富悬殊 努力建立互利互补 共同发展的新型国际经济关系 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观 第三 文化上应该互相借鉴 共同繁荣 而不应该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第四 安全上应该互相信任 共同维护 树立互信 互利 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 第五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要障碍和分歧 第一 在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张的 新 秩序 指的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 新 世界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强调 未来新世界并不是资本主义一统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