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切诺基越野车离合器设计【含CAD高清图纸 说明书】【LB3】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5546500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09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 关 键 词:
-
含CAD高清图纸 说明书
LB3
北京切诺基越野车离合器设计【含CAD高清图纸
说明书】【LB3】
北京
切诺基
越野车
离合器
设计
CAD
图纸
说明书
- 资源描述:
-
【温馨提示】====【1】设计包含CAD图纸 和 DOC文档,均可以在线预览,所见即所得,,dwg后缀的文件为CAD图,超高清,可编辑,无任何水印,,充值下载得到【资源目录】里展示的所有文件======【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的简洁性,店家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预览图,均为店主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后解压即可。======【3】特价促销,,拼团购买,,均有不同程度的打折优惠,,详情可咨询QQ:1304139763 或者 414951605======【4】 题目最后的备注【LB3系列】为店主整理分类的代号,与课题内容无关,请忽视
- 内容简介:
-
SY-025-BY-4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日期地点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地点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地点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SY-025-BY-5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填表日期2010年4月 18日迄今已进行 8 周剩余 8 周学生姓名张梦笔系部汽车工程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6-8指导教师姓名王瑛璞职称高级实验师从事专业汽车运用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北京切诺基越野车离合器设计学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已完成主要内容待完成主要内容(1)资料收集、调研,完成开题报告(2)熟悉车辆及离合器各参数,掌握设计方法及过程(3)离合器基本参数的选择,从动盘总成设计计算,压盘总成设计计算,膜片弹簧设计计算(1) 对数据的演算和修改(2) 图纸绘制(3) 完成所有设计内容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传力片的设计校核遇到了困难,扭转减震器的分析过程中得个别步骤理解不明确,对于涉及的总体进度进行的偏慢,在剩余时间内要努力提高效率,加快进程,准时完成所有设计内容。学生签字: 指导教师意 见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意 见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6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学生姓名张梦笔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W06-8指导教师姓名王瑛璞职称高级实验师从事专业汽车运用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北京切诺基越野车离合器设计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0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0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8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10得 分 X=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7毕业设计评阅人评分表学生姓名张梦笔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W06-8指导教师姓名王瑛璞职称高级实验师题目北京切诺基越野车离合器设计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5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5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得 分 Y=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 评阅人签字 : 年 月 日SY-025-BY-8毕业设计答辩评分表学生姓名张梦笔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W06-8指导教师王瑛璞职 称高级实验师题目北京切诺基越野车离合器设计 答辩时间月 日 时答辩组成员姓名出席人数序号评 审 指 标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与实际的结合程度102设计(实验)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03应用文献资料、计算机、外文的能力104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图纸质量,设计的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实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155毕业设计答辩准备情况56毕业设计自述情况207毕业设计答辩回答问题情况30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评语: 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9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张梦笔性别男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BW06-8设计(论文)题目北京切诺基越野车离合器设计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评分(X)评阅教师姓名职称评阅教师评分(Y)答辩组组长职称答辩组评分(Z)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五级分制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系部公章: 年 月 日注:1、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评分按百分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0.3X+0.2Y+0.5Z 2、评语中应当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能力水平、设计(论文)水平、设计(论文)撰写质量、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或写作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学生答辩情况等内容的评价。SY-025-BY-10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题 目北京切诺基越野车离合器设计类别Z学生姓名张梦笔系、专业、班级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BW06-8指导教师王瑛璞职 称高级实验师设计成果明细: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系部公章: 年 月 日备 注: 注:“类别”栏填写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SY-025-BY-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张梦笔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W06-8指导教师姓名王瑛璞职称高级实验师从事专业汽车运用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北京切诺基越野车离合器设计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的重要部件,它的构造特性与发展和传动系紧密相关。在我国,轿车和客车中装有自动挡的车款只占全国平均数的1/3;在商用车中更是多数采用手动变速器,采用手动变速器的汽车目前仍然是世界汽车的主流。因此,根据整车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离合器的结构形式选择、设计参数选取及设计计算对汽车的整车设计极其重要。设计一台匹配性好的离合器,就成为了汽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本设计题目要求学生利用计算机CAD软件完成北京切诺基越野车离合器的结构设计,包括主动部分、从动盘及膜片弹簧的设计以及相应零件的校核。通过设计可以使学生掌握汽车离合器结构设计原则,设计与专业关系紧密,可综合利用所学的专业课有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和CAD绘图等知识。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1、设计的主要内容(1)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压盘总成设计、从动盘总成设计、膜片弹簧的参数、尺寸、材料的选择及结构设计、操纵机构的设计;(2)运用CAD绘制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装配及零件 CAD工程图;(3)完成设计说明书。2、技术要求(研究方法)(1)通过文献资料,熟悉汽车离合器设计和CAD的相关知识,掌握汽车离合器设计计算方法。(2)调研,掌握汽车离合器设计过程。(3)确定汽车离合器各项参数,计算确定各元件的参数和尺寸,完成CAD图纸。(4)毕业设计说明书格式规范,设计思路清晰,方案选择合理,具有可行性,图纸绘制符合制图标准,结构合理,满足设计要求。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折合0号图纸3张;设计说明书达到1.5万字以上。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1)资料收集、调研,完成开题报告 第12周(3月1日3月14日)(2)熟悉车辆及离合器各参数,掌握设计方法及过程 第3周(3月15日3月21日)(3)设计方案确定 第45周(3月22日4月4日)(4)设计参数的选择、设计、计算 第610周(4月5日5月9日)(5)设计说明书定稿,完成图纸绘制 第1114周(5月10日6月6日)(6)设计审核、修改 第1516周(6月7日6月20日)(7)准备答辩 第17周(6月21日6月27日)五、主要参考资料1 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 王望予.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 陈家瑞.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4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5 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 张洪欣.汽车底盘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 7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 阎春利. 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6,3.9 张卫波. 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智能优化设计技术研究J.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7,1. 10 赵波. 汽车离合器的相关参数化设计与分析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7,2.六、备注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定表指导教师姓名王瑛璞职称高级实验师从事专业汽车运用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北京切诺基越野车离合器设计课题适用专业车辆工程课题类型Z 课题简介:(主要内容、意义、现有条件、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1、主要内容(1)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压盘总成设计、从动盘总成设计、膜片弹簧的参数、尺寸、材料的选择及结构设计、操纵机构的设计;(2)运用CAD绘制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装配及零件 CAD工程图;(3)完成设计说明书。2、意义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的重要部件,它的构造特性与发展和传动系紧密相关。在我国,轿车和客车中装有自动挡的车款只占全国平均数的1/3;在商用车中更是多数采用手动变速器,采用手动变速器的汽车目前仍然是世界汽车的主流。因此,根据整车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离合器的结构形式选择、设计参数选取及设计计算对汽车的整车设计极其重要。设计一台匹配性好的离合器,就成为了汽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3、现有条件汽车构造实验室;微机;AUTOCAD软件。4、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0号图纸(折合)3张;设计说明书1.5万字以上。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意见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好较好一般较差2对学生能力培养及全面训练的程度好较好一般较差3选题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实际的结合程度好较好一般较差4论文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好较好一般较差5课题预计工作量较大适中较小6课题预计难易程度较难一般较易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注:课题类型填写 W.科研项目;X.生产(社会)实际;Y.实验室建设;Z.其它。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材料题 目北京切诺基越野车离合器设计学生姓名张梦笔系部名称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W06-8指导教师王瑛璞职 称高级实验师教研室车辆工程起止时间2010.3.1-2010.6.25教 务 处 制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摘 要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中的重要部件,它的构造特性与发展和传动系紧密相关,本文针对切诺基汽车的各项参数,设计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离合器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压盘总成、从动盘总成、膜片弹簧三个部分。首先,对离合器各零件的参数、尺寸、材料、及结构进行设计,然后用Auto CAD工程图。 随着汽车运输的发展,汽车性能趋于高速化,载货汽车趋于大型化,要求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不断地提高,使离合器的使用条件也日渐恶化。因此,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及寿命,简化操作(在某些车型上以至向自动操纵发展),已成为当代汽车离合器的发展趋势。本文还重点研究了膜片弹簧在分离过程中的受力,对受力过程进行数学分析,并对其进行校核,以提高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使用寿命,使膜片弹簧离合器在工作过程中处于最佳状态。关键词:离合器;膜片弹簧;设计;压盘;从动盘ABSTRACTThe clut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utomobile power train, its characteristic and development hav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power train. Based on Beijing qienuojis parameter, this paper aim to design pushing type diaphragm-spring clutch.There are three main parts of the clutch design: driven disc design, diaphragm-spring design and the driving disc design. Firstly,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parameters, and chooses sizes and materials for the clutchs parts. Then draw the three-dimension-blueprint of the assembly and components. Finally transforms the three-dimension-blueprint into Auto CAD engineering pla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 car performance, auto high-speed tends to request the engine tends to large-scale, power and spee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conditions of use, make clutch is worsening. Therefore, to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transmission torque clutch, improve its use, simplify the operation reliability and life (in some models and automatic controlling to develop), has becom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automobile clutch.This paper also studies force exerted on diaphragm in the process of separation, and analyzing the process mathematically, then examines and calculates relative parameter. In conclusion, the design will prolong the lifetime of diaphragm-spring clutch, and makes the clutch in best state when its working. Key words:Clutch; Diaphragm-spring; Design; Pressure-plate; Platen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目 录摘要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 离合器的设计要求11.2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21.3 离合器的分类21.4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点21.5 离合器设计内容3第2章 离合器基本尺寸参数的选择42.1 离合器基本性能关系式42.2 离合器后备系数的选择42.3 摩擦材料中单位压力和摩擦因力的选择52.4 本章小结5第3章 离合器从动盘总成设计63.1 摩擦片的设计63.2 从动盘毂的设计83.3 从动片和波形弹簧片的设计93.4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103.5 本章小结13第4章 离合器压盘总成设计144.1 压盘的设计144.2 离合器盖的设计154.3 传动片的设计154.4 本章小结16第5章 膜片弹簧设计175.1 膜片弹簧初选175.2 膜片弹簧的分析185.3 膜片弹簧的校核205.4 膜片弹簧的材料以及制造工艺205.5 本章小结21第6章 离合器的滑磨及热工况226.1 工况分析226.2 约束条件276.3 本章小结28结论29参考文献30致谢31附录A32附录B35本科学生毕业设计北京切诺基越野汽车离合器设计 系部名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车辆工程 B06-8班 学生姓名: 张梦笔 指导教师: 王瑛璞 职 称: 高级实验师 黑 龙 江 工 程 学 院二一年六月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Bachelors DegreeDesign of BeiJing Cherokee Cross-countey Vehicle ClutchCandidate:Zhang MengbiSpecialty:Vehicle EngineeringClass:B06-8Supervisor:senior experimentalist:Wang Yingpu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0-06HarbinSY-025-BY-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张梦笔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BW068班指导教师姓名王瑛璞职称高级实验师从事专业汽车运用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北京切诺基越野车离合器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1、课题研究现状离合器作为汽车传动系中的重要部件,安装在变速器和发动机之间,用于分离或接合发动机与驱动轮的动力传递。随着汽车运输的发展,汽车性能趋于高速化,载货汽车趋于大型化,要求发动机的功率和转速不断地提高,使离合器的使用条件也日渐恶化。因此,增加离合器传递转矩的能力,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及寿命,简化操作(在某些车型上以至向自动操纵发展),已成为当代汽车离合器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汽车个零部件中离合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离合器设计的好坏也十分重要早期离合器的结构型式是锥形摩擦式的。其传递转矩的能力比相同直径的其他结构型式的摩擦离合器要大,但其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太大,引起变速器换档困难,且接合也不够柔和,容易卡住。因此,为浸在油中工作的湿式多片离合器所取代。但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的片与片间容易被油粘住(尤其在冷天油液变浓时),致使分离不彻底,造成换档困难。所以它又被干式所取代。多片干式摩擦离合器的接触面数多,使接合平顺柔和,保证了汽车的平稳起步。但片数多又使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较大,还是感到换档不够容易。另外,其通风散热性不好,易引起过热,加快了摩擦片的磨损甚至烧伤和碎裂。调整不当还会引起离合器分离不彻底。多年的实践经验使人们逐渐趋向于采用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它具有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散热性好,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尺寸紧凑,分离彻底等优点。而且只要在结构上采取一定措施,也能使其接合平顺。因此,它不仅极为广泛地用在轿车、中小型客车及载货汽车上,近年来在大型汽车(当发动机最大转矩小于1000N.m时)上的应用也日益增多。如今,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在结构设计方面已相当完善:采用具有轴向弹性的从动盘,提高了离合器的接合平顺性;加装扭转减振器,防止传动系的共振,减小了噪声;采用摩擦较小的分离杆机构等。另外,采用膜片弹簧作为压簧,可同时兼起分离杆的作用,使离合器结构大为简化并显著地缩短了其轴向尺寸。膜片弹簧和压盘的环形接触,可保证压盘上的压力均匀。由于膜片弹簧本身的特性,当摩擦片磨损时,弹簧压力几乎不会有变化,且可减轻分离离合器时所需要的踏板力。 2、选题目的和意义一款性能良好的离合器,对汽车的各项功能和安全性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结构形式。了解掌握压紧弹簧的结构形式及布置方法、压盘的驱动方式和分离杠杆的结构形式及分离轴承的类型,并学会它们的设计方法。根据整车的主要技术指标、发动机的最大转矩,来确定离合器的基本参数及各项书记的计算,并用CAD绘制成图。通过对离合器设计可以使学生掌握汽车设计原则和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设计与专业关系紧密,可综合利用所学的专业课有汽车构造、汽车设计、机械设计、工程材料和CAD绘图等知识。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设计的主要内容(1)擦找文献对离合器进行初步了解(2)正确选择离合器的结构形式(3)确定汽车离合器各项参数(4)运用CAD绘制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的装配及零件 CAD工程图;(5)完成设计说明书。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压盘总成设计;(2) 从动盘总成设计;(3) 膜片弹簧的参数、尺寸、材料的选择及结构设计、操纵机构的设计(4) 计算确定各元件的参数和尺寸(5)利用CAD画装配图、零件图。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摩擦离合器结构形式的选泽离合器基本参数的确定 其它主要零件的设计计算扭转减震器的设计计算suan算压紧弹簧的设计计算 绘制图纸形成研究成果四、进度安排(1)资料收集、调研,完成开题报告 第12周(3月1日3月14日)(2)熟悉车辆及离合器各参数,掌握设计方法及过程 第3周(3月15日3月21日)(3)设计方案确定 第45周(3月22日4月4日)(4)设计参数的选择、设计、计算 第610周(4月5日5月9日)(5)设计说明书定稿,完成图纸绘制 第1114周(5月10日6月6日)(6)设计审核、修改 第1516周(6月7日6月20日)(7)准备答辩 第17周(6月21日6月27日)五、参考文献 1 陈家瑞.汽车构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2 林明芳等.汽车优化设计M.吉林科学出版社,19913 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4 孙桓,傅傅则绍.机械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5 刘道春.现代汽车离合器技术拓展新天地M.城市车辆,2009. 6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 阎春利. 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6,3.8 张卫波. 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智能优化设计技术研究J.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7,1. 9 赵波. 汽车离合器的相关参数化设计与分析J.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7,2.10 朱茂桃,高翔.膜片弹簧离合器分离特性的研究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1996 ,1.11 张俊智,王丽芳,等.自动膜片弹簧离合器的接合控制J .清华大学学报,1999,5.12 刘道春.现代设计技术在汽车离合器行业研发中的应有J市场与应有,2007,7.13 杨小辉.片弹簧离合器分离特性的分析与计算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7.14 M.velardocchia and F.Amisano.R.FloraA linear thermal model for an automotive clutch,SAE2000-01-083415 Christopher C.Bostwick and Andrew Szadkowski.Self-Excited Vibrations During Engagements of Dry Friction Clutches,SAE982846六、备注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年 月 日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第1章 绪 论1.1 离合器的设计要求在任何条件下行驶,既能可靠的传递的发动机最大转矩,并有适当的转矩储备,有能防止传动系过载,接合时要完全,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动时没有抖动和冲击,分离时要迅速,彻底,从动部分转动惯量要小,以减轻换挡时的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便于换挡和减少同步器的磨损。应有足够的吸热能力和良好的通风能力,以保证工作时的温度不致过高,延长其使用寿命。应能避免和衰减传动系的扭转与振动,并且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和降低噪声的能力。操纵轻便,准确,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作用在从动盘的总压力和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在离合器工作过程中变化要尽可能小,以保证有稳定的工作性能。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动态平衡,以保证其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紧凑,质量小,制造工艺性好,拆装,维修,调整方便等。11.2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当离合器工作时,发动机飞轮是离合器的主动部件,带有摩擦片的从动盘和从动盘毂借滑动花键与变速器第一轴(离合器从动轴)相连。压紧弹簧将从动盘紧在飞轮端面上。发动机转矩即靠飞轮与从动盘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作用而传到从动盘上,在由此经过变速器的第一轴和传动系统中一系列部件传给驱动轮。压紧弹簧的压紧力越大,则离合器所能传递的转矩也越大。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需经常保持动力传递,而中断传动只是暂时的需要,所以汽车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和从动部分应经常处于接合状态。摩擦副之间采用弹簧作为压紧装置即是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欲使离合器分离时,只要踩下操纵机构中的离合器踏板,套在从动盘毂环槽中的拨叉便拨动从动盘,克服压紧弹簧的压力向右移动而与飞轮分离,摩擦副之间的摩擦力消失,从而中断了动力传递。当需要重新恢复动力传递时,为使汽车速度和发动机转速的变化比较平稳,应该适当控制放松离合器踏板的速度,使从动盘在压紧弹簧的压力作用下向左移动,与飞轮恢复接触,二者接触面间的压力逐渐增加,相应的摩擦力矩也逐渐增加。当飞轮和从动盘接合还不紧密,摩擦力矩比较小时,二者可以不同步旋转,即离合器处于打滑状态。随着飞轮和从动盘接合紧密程度的逐步增大,二者的转速也渐趋相等。直到离合器完全接合而停止打滑时,汽车速度才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2摩擦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取决于摩擦副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矩,而后者又取决于摩擦间的压紧力、摩擦因数以及摩擦面的数目和尺寸。因此,对于结构一定的离合器来说,最大静摩擦力矩是一个定值。当输入转矩达到此值时,则离压合器出现打滑现象,因而限制了传给传动系统的转矩,以防止超载。由上述工作原理可以看出,摩擦离合器主要由主动部分、从动部分、压紧机构和操纵机构四部分组成。主、从动部分和压紧机构是保证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并能传递动力的基本结构,而离合器的操纵机构主要是使离合器分离的装置。在保证可靠的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前提下,离合器的具体结构应能满足主、从动部分分离彻底,接合柔和,从动部分的转动惯量要尽可能小,散热良好,操纵轻便,良好的动平衡等基本性能要求。1.3 离合器的分类根据所用压紧弹簧布置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周布弹簧离合器、中央弹簧离合器和周布斜置弹簧离合器;根据所用压紧弹簧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圆柱螺旋弹簧离合器、圆锥螺旋弹簧离合器和膜片弹簧离合器。3膜片弹簧是一种由弹簧钢制成的具有碟形结构的碟形弹簧,主要有碟形弹簧部分和分离指部分组成。膜片弹簧两侧有钢丝支撑圈,借6个膜片弹簧固定钉将起安装在离合器盖上。再离合器盖没有固定到飞轮上时,膜片弹簧不受力,处于自由状态。此时离合器盖与飞轮安装面之间有一距离。当将离合器盖用连接螺钉固定到飞轮上时,由于离合器盖靠近飞轮,后钢丝支撑圈则压向膜片弹簧使之发生弹性变形,膜片弹簧的圆锥角变小,几乎接近于压平状态。同时,在膜片弹簧的大端对压盘产生压紧力,使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当分离离合器时,分离轴承作移,膜片弹簧被压在前钢丝支撑圈上,其径向截面以支撑圈为支点右移,膜片弹簧变成反锥形状,使膜片弹簧大端右移,并通过分离弹簧钩拉动压盘使离合器分离。1.4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点1、膜片弹簧具有较理想的非线性弹簧特性,弹簧压力在摩擦片的磨损范围基本保持不变,因而离合器在工作中能保持传递的转矩大致不变,相对圆柱螺旋弹簧,其压力大大下降,离合器分离时,弹簧压力有所下降,从而降低的踏板力。对于圆柱螺旋弹簧,其压力大大增加;2、磨片弹簧兼压紧弹簧与分离杠杆的作用,结构简单,紧凑,轴向尺寸小,零件数目少,质量小;3、高速旋转时,弹簧压紧力降低很小,性能稳定;而圆柱螺旋弹簧压紧力则降低明显;4、磨片弹簧以整个圆周与压盘相接触,使压力分布均匀,摩擦片接触良好磨损均匀;5、易于实现良好的通风散热,使用寿命长;6、磨片弹簧中心与离合器中心线重合,平衡性。21.5 设计内容由于膜片弹簧离合器,具有零件数目少,重量轻,非线性特性好,操纵轻便等优点,且制造膜片弹簧的工艺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本文将设计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本设计以北京切诺基汽车各项参数和性能为设计基础,所选定汽车发动机提供的最大转矩Temax为200Nm。第2章 离合器基本参数的选择2.1 离合器基本性能关系式离合器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传递力矩,因此离合器转矩容量是离合器最为基本的性能之一。通常它只能用来初步定出离合器的原始参数、尺寸,它们是否合适最终取决于试验验证。根据摩擦力矩公式 (2.1)式中:Tc离合器静摩擦力矩;后备系数;f摩擦因数;Z:摩擦面数;po单位压力;D摩擦片外径;c内外径之比。有了上面的关系式,对于一定的离合器结构而言,只要合理选择其中的参数,并能满足上面的关系式,就可估算出所设计的离合器是否合适4。2.2 离合器后备系数的选择后备系数是离合器一个重要设计参数,它反映了离合器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的可靠程度。显然,为可靠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和防止离合器滑磨时间过长,不宜选的太小;为是离合器尺寸不致过大,减少传动系过载,保证操纵轻便,不宜选的太大;当发动机后备功率较大、使用条件较好时,可选的小一些;当使用条件恶劣、需要拖带挂车时,为提高起步能力,减少离合器滑磨,可选的大一些;汽车总质量大,也应选得越大。在选择时,应保证离合器应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最大转矩、要防止离合器滑磨过大、要能防止传动系过载。其数值按表2.1选取,而设计本车的离合器其要求比较的大,初步选择为1.60。表2.1 离合器后备系数的取值范围车 型后备系数乘用车及最大总质量小于6t的商用车1.201.75最大总质量为614t的商用车1.502.25挂车1.804.002.3 摩擦材料中单位压力和摩擦因数的选择石棉基摩擦材料的密度小,制造容易、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受工作温度、单位压力、滑磨速度影响大,主要用于中、轻载荷的工作条件下,而粉末冶金材料的传热性好、热稳定性与耐磨性好、摩擦因数高,故在选择摩擦片材料是粉末冶金材料中的铁基5。初选po根据表2.2中可得:为0.5MPa,f为0.5。表2.2 摩擦材料中单位压力和摩擦因数的取值摩擦片材料单位压力po/MPa摩擦因数f石棉基材料模压0.150.250.200.25编织0.250.350.250.30粉末冶金材料铜基0.350.500.250.30铁基0.350.50金属陶瓷材料0.701.500.42.4本章小结 在离合器的基本性能关系式中我们得知要用到后备系数;摩擦因数;单位压力等一些参数。通过查阅资料,工具用书,图表等我能、我们可以对一些参数取值。为我们接下来的设计计算提供一定帮助。第3章 离合器从动盘总成设计3.1 摩擦片的设计摩擦片设计要求:摩擦因数较高且较稳固,工作温度,单位压力,滑磨速度的变化对其影响要小;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与耐磨性;密度要小,以减少从动盘的转动惯量;热稳定性好,在高温下分离出粘合剂力,无味,不易烧焦;磨合性能好,不致刮伤飞轮和压盘表面;接合时应平顺,而不产生“咬合”或“抖动”现象;长期停放后,摩擦面间不发生“粘着”现象。离合器摩擦片所用的材料主要有石棉基摩擦材料、粉末冶金摩擦材料和金属陶瓷摩擦材料。石棉基摩擦材料具有摩擦因数较高、密度较小、制造容易、价格低廉等优点。但它性能不够稳定、摩擦因数受工作温度、单位压力、滑磨速度的影响大,故目前主要应用于中、轻载荷下工作。由于石棉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有影响,对人体有害,故以玻璃纤维、金属纤维来代替石棉纤维。粉末冶金和金属陶瓷摩擦材料具有传热性好、热稳定性与耐磨性好、摩擦因数较高且稳定、能承受的单位压力较高以及寿命较长等优点,但价格较贵,密度较大,接合平顺性较差,主要应用于载荷质量较大的商用车上。摩擦片与从动片的连接方式有铆接和粘接两种。铆接方式连接可靠,更换摩擦片方便,适宜在从动片上安装波形片,但其摩擦面积利用率小,使用寿命短。粘接方式可增大实际摩擦面积,摩擦片厚度利用率高,具有较高的抗离心力和切向力的能力;但更换摩擦片困难,且使从动盘难以安装波形片,无轴向弹性,可靠性低。摩擦片材料:粉末冶金材料(其具有传热性好,热稳定性与耐磨性好、摩擦因数较高而且稳定、能承受的单位压力较高及寿命较长等优点)。摩擦片与 从动片的连接方式:铆接(因具连接可靠、更换摩擦片方便、适宜在从动盘上安装波形片而采用)。摩擦片基本尺寸的确定。摩擦片外径是离合器的基本尺寸,它关系到离合器的结构重量和使用寿命,它和离合器所需传递的转矩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公式3.1: (3.1)式中:Temax发动机最大转矩;后备系数;f摩擦因数;Z:摩擦面数;po单位压力;D摩擦片外径;c内外径之比得到D=240mm。计算离合器的外径D同时参考经验公式3.2: (3.2)式中:A参考系数;D摩擦片外径;Temax发动机最大转矩;A取47,计算得到D=234mm。初选D以后,还需根据摩擦片尺寸的系列化和标准化进一步确定6。查找标准(GB145774)的规定:表3.1 离合器尺寸选择参数表摩擦片外径D/mm发动机最大转矩Temax/Nm单片离合器重 负 荷中等负荷极 限 值225130150170250170200230最终确定:外径D=250mm;内径d=155mm,内外径之比c=0.620,单片面积F=30200mm2 。对摩擦片的厚度h,我国以规定了3种规格:3.2mm,3.5mm,4mm,这里选择厚度为3.5mm。(2)摩擦片的校核。在初步确定完摩擦片的基本尺寸后,要对摩擦片校核:1)摩擦片外D(mm)的选择应使最大圆周速度vD不超过6570m/s: (3.3) 式中:nemax发动机的最高转速(r/min);当nemax取6 000时,代入可得:vD=70 6570m/s。2)摩擦片的内外径比c应在0.530.70 范围内:c=0.6200.530.70。3)保证离合器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转矩,并防止传动系过载,应在1.21.75之间,代入式21:= Tc/ Temax=1.601.201.75。4)为了减少汽车起步过程中的离合器的滑磨,防止摩擦片表面温度过高而发生烧伤,离合器每一次接合的单位面积滑磨功应小于其许用值,即: (3.4)式中: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J/mm2); 其许用值0.4 J/mm2;W汽车起步时离合器接合一次产生的总滑磨功(J),可以根据下式计算: (3.5)式中:ne发动机转速,取2 000r/min;ma汽车总质量(kg),取1 200kg;rr汽车轮胎滚动半径(m);ig汽车起步时所用变速器档位的传动比;数值取3.8;i0主减速器传动比,取4.2。各个数值代入35式得到:W=14 983J。把W=14983J和摩擦片的各个数值代入式3.4,得:w=0.338J/mm2w=0.4J/mm2。 经过校核可知,摩擦片的设计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7。3.2 从动盘毂的设计从动盘数及干、湿式的选择单片干式摩擦离合器,这是因为结构简单,调整方便,轴向尺寸紧凑,分离彻底,从动件转动惯量小,散热性能好,采用轴向有弹性的从动盘时也能接顺平和等优点符合离合器的设计要求发动机转矩是经从动盘毂的花键孔输出,花键之间为动配合,在离合器分离和结合的过程中,从动盘毂就能在花键轴上自由滑动。我国生产的离合器,其从动盘毂花键多用SAE标准,其有关尺寸见表表3.2 从动盘毂花键的尺寸摩擦片的外径D/mm发动机的最大转矩花键尺寸挤压应力齿数n外径内径齿厚有效齿长160491023183209.81806910262132011.620010810292342511.122514710322643011.325019610352843510.228027510353244012.530030410403254010.532537310403254511.435047110403255013.0查表3.2,可选花键尺寸如下齿数n=10、外径mm、内径=28mm、齿厚=4mm、有效齿长l=35mm花键尺寸选定后应进行强度校核。由于花键损坏的主要形式是由于表面受挤压过大而破坏,所以花键要进行挤压应力计算,当应力偏大时可适当增加花键毂的轴向长度。花键的挤压应力sj: (3.6)式中:Temax发动机最大转矩;D花键毂的外径;d花键毂的内径;n花键毂的齿数;l花键毂的有效长度。从动盘毂一般都由中碳钢锻造而成,并经调质处理,其挤压应力不应大于30MPa。从动盘毂采用锻钢(40Cr),采用调质处理,表面和心部硬度在2632HRC。提高花键内孔表面硬度和耐磨度,可采用镀铬工艺;对减振弹簧窗口及从动片配合处,应进行高频处理。3.3 从动片和波形弹簧片的设计设计从动片,要尽量减轻其重量,并使其质量的分布可能地靠近旋转中心,以获得最小的转动惯量。为了减小转动惯量,从动片做的比较薄,一般在1.3mm2.2mm。根据设计的需要采用从动片的厚度为2mm,材料为中碳钢板(50号),表面硬度为3540HRC,结构采用分开式弹性从动片结构。波形片材料采用65Mn,厚度为0.7mm,硬度为4046HRC,并经过表面发蓝处理。3.4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1,扭转减震器的组成与功能扭转减震器主要由弹性元件、阻尼元件等组成。弹性元件的作用是降低传动系的手段扭转刚度,从而降低传动系扭转系统的某阶段固有频率,改变系统的故有振型,使其尽可能避开由发动机转矩主谐量激励引起的共振;阻尼元件的作用是有效地耗散振动能量。因此,扭转减震器具有如下功能;(1)降低发动机曲轴与传动系接合部分的扭转刚度,调谐传动系扭振固有频率。(2)增加传动系扭振阻尼,抑制扭转共振响应振幅,并衰减因冲击而产生的瞬态频率。(3)控制动力传动系统总成怠速时离合器与变速器轴系的扭振,消减变速器怠速噪声和主减速器与变速器的扭转及噪声。(4)缓和非稳定工况下传动系的扭转冲击载荷,改善离合器的接合平顺性。 2,扭转减震器的的扭转特性扭转减振器具有线性和非线性两种特性。单级线性减振器的扭转特性:其弹性元件一般采用圆柱螺旋弹簧,广泛应用于汽油机汽车中。当发动机为柴油机时由于怠速时发动机旋转不均匀度较大,常引起变速器常啮合齿轮间的敲击,从而产生令人厌烦的变速器怠速噪声。在扭转减振器中,另设置一组刚度较小的弹簧,使其在发动机怠速工况下起作用,以消除变速器怠速噪声。此时可得到两级非线性特性,第一级的刚度很小,称为怠速级;第二级的刚度较大。在柴油机汽车中,目前广泛采用具有怠速级的两级或三级非线性扭转减振器。3,由于发动机传到汽车传动系中的转矩是周期地不断变化的,从而使传动系统产生扭转振动。若振动频率与传动系的自振频率相重合会发生共振,影响传动系中零件的寿命。为避免共振,缓和传动系所受的冲击载荷,在许多汽车的传动系统中装设了扭转减振器,且大多数将扭转减振器附装在离合器的从动盘中8。a b图3.1 扭转减振器工作示意图a静止状态;b工作状态1、2减振弹簧;3从动盘本体;4阻尼片;离合器接合时,发动机发出的转矩经飞轮和压盘传给了从动盘两侧的摩擦片,带动从动盘本体和与从动盘本体铆接在一起的减振器盘转动。动盘本体和减振器盘又通过六个减振器弹簧把转矩传给了从动盘毂。因为有弹性环节的作用,所以传动系受的转动冲击可以在此得到缓和。传动系中的扭转振动会使从动盘毂相对于动盘本体和减振器盘来回转动,夹在它们之间的阻尼片靠摩擦消耗扭转振动的能量,将扭转振动衰减下来9。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计算着重于减振弹簧。(1)减振弹簧的材料。选用60Si2MnA弹簧钢丝。(2)减振弹簧个数Zj的选取。根据表3.3,由于D=250mm,所以Zj取6。表3.3 减振弹簧个数的选取摩擦片外径D/mm225250250325 325350350Zj466881010(3)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R0。减振弹簧的位置半径R0一般取(0.600.75)d/2,同时为了保证离合器可靠的传动发动机的转矩,减振弹簧位置直径2R0约小于摩擦片内径约50mm,所以取R0=55mm。(4)极限转矩Tj。极限转矩是指减振器在消除了限位销与从动盘毂之间的间隙时所能传递的最大转矩,即限位销起作用时的转矩。它受限于减振弹簧的许用应力等因素,与发动机最大转矩有关,一般可取:Tj=(1.52.0)Temax (3.7)式中:Temax发动机最大转矩;Tj极限转矩。本车取相应系数为2.0,所以Tj=400Nm。(5) 扭转角刚度kj 。为了避免引起传动系统的共振,要合理选择减振器的扭转角刚度kj,使共振现象不发生在发动机常用的工作转速范围内。kj取决于减振弹簧的线刚度及其结构布置尺寸:kj=KZjR02103 (3.8)式中:K每个减振弹簧的线性刚度(N/mm);Zj减振弹簧的个数;R0减振弹簧位置半径(m)。减振器的角刚度既要满足传递足够大的转矩的要求,又要满足为了避开共振而尽量降低其值的要求,这在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因此,减振器的角刚度kj的最后确定,常常是结构所允许的设计结果,设计时选kj为:kj 13Tj。由于设计的是越野车的发动机,常工作时的转速是较高的,且保证发动机的工作较稳定,所以选择kj较小,取kj=10Tj=4 000Nm。这样每个弹簧的线性刚度为K= kj/(KZjR02)=2.1106 N/mm。(6)阻尼摩擦转矩Tm。由于减振器扭转刚度kj受结构及发动机最大转矩的限制,不肯能够很低,故为了在发动机工作转速范围内最有效地消振,必须合理选择减振器的阻尼摩擦转矩Tm,一般可选:Tm=(0.060.17)Temax (3.9)式中:Tm阻尼摩擦转矩;Temax发动机最大转矩。按经验选Tm=0.12Temax=24N。(7)预紧转矩Tn。减振弹簧在安装时都有一定的预紧力。研究表明,Tn的增加,共振频率将向减小频率的方向移动,这是有利的。但Tn不应大于Tm,否则在反向工作时,扭转减振器将提前停止工作,故取:Tn=(0.050.17) Temax (3.10)式中:Tn预紧转矩;Temax发动机最大转矩。取Tn=0.10Temax=20N。(8)极限转角jj。减振器从预紧转矩Tn增加到极限转矩Tj时,从动片相对从动盘毂的极限转角jj为 (3.11)式中:jj 极限转角;R减振弹簧位置半径;Dl减振弹簧的工作变量。jj通常取3o12o,由于设计的乘用车的离合器,所以对发动机的平顺性要求较高,所以jj取9o。3.5本章小结从动盘对离合器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件它由摩擦片;从动盘毂;从动片;波形弹簧片;扭转减震器等部件组成。所以其设计的好坏对离合器的总体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对其各项结论精细的计算和校核,使其达到预期标准。第4章 离合器压盘总成设计4.1 压盘的设计压盘是离合器的主动部分,在传递发动机转矩时,它和飞轮一起带动从动盘转动,所以它必须和飞轮有一定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有应允许压盘在离合器分离过程中自由的做轴向移动,使压盘和从动盘脱离接触。压盘和飞轮间常用的连接方式有凸台式、键式和销式。但这些连接方式在离合器分离和结合的过程中,由于传力零件之间有摩擦,将降低离合器操纵部分的传动效率。为了消除上述缺点,在设计中采用传力片式。在离合器的基本参数选定后,压盘的基本尺寸应和摩擦片的外径和内径相同,确定压盘的厚度应符合下面四点要求。(1)压盘应具有较大质量,以增大热容量,减少温升。应用下式校核压盘的一次接合的温升: (4.1)式中:t压盘温升(oC);c压盘的比热容,铸铁:c=481.4J/(kgoC);m压盘质量(kg),经计算约为4.2kg;W汽车起步时离合器接合一次产生的总滑磨功(J),经上面计算得W=14 983J;g传到压盘的热量所占的比例,对于单片离合器压盘:g=0.5。根据式41得:t=3.7 oC8 oC。(2)盖的膜片弹簧支撑处应具有高的尺寸精度,否则回造成分离不彻底;(3)压盘应具较大的刚度。能使压紧力在摩擦面上的压力分布均匀并减少受热后翘曲变形,以免影响摩擦片的均匀压紧及与离合器的彻底分离8。(4)为了便于通风散热,防止摩擦片表面温度过高,可在离合器盖上开较大的通风窗口,或在盖上加通风扇片,本设计采用前者。与飞轮保持良好的对中,并要进行静平衡,压盘单件的平衡精度不低于1520gcm基于以上四点,选取压盘的厚度为12mm。由于压盘的形状较复杂,要求传热性好,具有较高的摩擦因数,所以采用灰铸铁,采用HT300,硬度为170227HBS,另外添加少量的金属元素(镍铁合金)以增加其机械强度10。4.2 离合器盖的设计(1)离合器盖结构设计要求。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否则将影响离合器的工作特性,增大操纵时的分离行程,减小压盘升程,严重时使摩擦面不能彻底分离。为此可采用如下的措施:适当的增大盖的板厚,使钢板厚度达到4mm;在盖内的圆周处翻边。离合器盖应和飞轮保持良好的对中,以免影响总成的平衡和正常的工作,其膜片弹簧支承处应具有高的尺寸精度。(2)离合器盖的材料。由于设计的离合器是乘用车用的,所以离合器盖的加工工艺为冲压制造,所以采用的是4mm的10号钢板冲压而成11。4.3 传力片的设计传力片的作用是在离合器接合时,离合器盖通过它来驱动压盘共同旋转,分离时,又可以利用它的弹性来牵动压盘轴向分离并使操纵力减小。传力片为3组,每组2片,每片厚度为0.8mm,由65Mn的弹簧钢带制成。在布置传力片时要注意,通常情况下传力片应该受拉力11。传力片的校核:用公式4.2计算传力片的有效长度: (4.2)式中:l传力片的有效长度;l传力片上两孔之间的距离;孔的直径。用公式4.3计算传力片的弯曲总刚度: (4.3)式中:E传力片材料的弹性模量;截面惯性矩;n为传力片数量;i传力片的组数;l传力片的有效长度。用公式4.4计算压盘和离合器盖组装时的最大应力: (4.4)式中:max最大应力值;W传力片的截面系数;n传力片数量;i传力片的组数; l传力片的有效长度;P传力片作用力的大小。带入数值计算得到913MPa离合器传扭时分为正向驱动和反向驱动,用公式4.5计算正向驱动时的最大应力: =204.5MPa913MPa (4.5)式中:max最大应力值;W传力片的截面系数;n传力片数量;i传力片的组数; P传力片作用力的大小;b传力片的宽度;l传力片的有效长度;h传力片厚度;R传力片的圆周半径;fmax传力片轴向变形力最大值;Temax发动机最大转矩。用公式4.6计算反向驱动时的最大应力: =823.5 MPa913MPa (4.6)式中:max最大应力值;W传力片的截面系数;n传力片数量;i传力片的组数; P 传力片作用力的大小;b传力片的宽度;l传力片的有效长度;h传力片厚度;R传力片的圆周半径;fmax传力片轴向变形力最大值;Temax发动机最大转矩。可见,传力片的设计符合要求。4.4本章小结通过资料的学习我们可知压盘的驱动方式有很多种如,传力销式;键式等。但是,在离合器分离时,由于零件间的摩擦将降低离合器操纵部分的传动效率。为了消除上述缺点,近年来广泛采用了弹性传动片的传力方式。所以本设计也采用此方式作为此压盘的驱动方式。第5章 膜片弹簧设计5.1 膜片弹簧的初选设计膜片弹簧,一定要初步选定其全部尺寸,然后进行一系列的验算,最后优选出合适的尺寸12。表5.1 膜片弹簧的主要参数的选用参考值基本参数常用范围一般范围外内径比 R/r1.21.31.21.35膜片钢板厚度 h(mm)23.424高厚比 H/r1.72.01.62.2外径厚度比 H/h759570100比值 R/r0453.55.0杠杆比(推式) (r1-rf)/(R1-r1)2.34.5-分离指的数目 n18-分离指舌尖切槽宽 1(mm)3.23.5-分离指舌根切槽宽2(mm)910-分离指舌部最宽处半径 re(mm) r-2-初始锥底角 a(o)1013915半径差值(mm)D1=R-R12417D2=r1-r0.5 306D3=rf-r00304图5.1 膜片弹簧的基本尺寸膜片的外径R的大小约为摩擦片的平均半径,即(D+d)/4,所以R的初选为106mm,根据表51和图51以及R的大小,选择膜片弹簧的以下数值1315:大端半径:R=120mm;碟簧部分内径:r=100mm;碟簧在自由状态下的内锥高:H=14mm;膜片钢板厚度:h=2.45mm;膜簧压盘加载点半径:R1=118mm;膜簧支承环加载点半径:r1=99mm;小端内径r0=25mm;分离加载半径:rf=35mm;分离指舌尖切槽宽:1=3.4mm;分离指舌根切槽宽:2=10mm;分离指舌部最宽处半径:re=75mm。5.2 膜片弹簧的分析图5.2 膜片弹簧的特征曲线膜片弹簧由于它的变形和载荷关系并不成线性关系,在压紧状态时,通过支承环和压盘在膜片弹簧上的载荷F1(N)集中在支承处,加载点相对轴向变形l1(mm)的弹簧的弹性特征如下式: (5.1)式中:材料的弹性模量(MPa),对于刚材料:E=2.1105MPa;m材料的泊松比,对于钢:m=0.3;H、h、R、r、R1、r1代表均是图51中的含义1618。当离合器分离时,膜片弹簧的加载点将发生变化,从支承环和压盘的加载点转移到支承环和分离轴承的加载点,设分离轴承的加载的力为F2(N),则有如下的关系: (5.2)把上式代入式5.1则F1与膜片弹簧末端变形l1关系为 (5.3)根据图5.2中的膜片弹簧的弹性特征曲线,M和N点为曲线的一阶导数点为0点,而中间的H点位曲线的拐点,即为曲线的二阶导数点为0点,所以: (5.4) (5.5)当=0时,得: (5.6)式5.6代入R、r、R1、r1得l1=2.16mm,即l1H=3.24mm而B点为膜片弹簧压紧状态的而l1B:0.8l1Hl1Bl1H则选l1B=3mm当=0时,得 (5.7)式57代入R、r、R1、r1得l1=2.25mm和4.28mm,即l1M=2.25mm,l1N=4.28mm。而A点为摩擦片在最大磨损的情况下的膜片弹簧的弹性变形,其:Dl=l1Bl1A=ZcDS0式中:Zc离合器的摩擦片摩擦片表面数目,单片Zc=2;DS0每个摩擦工作表面的最大允许磨损量,一般为DS0=0.51mm。根据摩擦片的特点,Dl=1.6mm,也就是l1A=1.4mm。而C点为离合器彻底分离的的点,其l1C略大于l1N,所以l1N=4.4mm。将l1B,l1A,l1C分别代入:得F1B=442.5N,F1A=453N,F1B=98.1N,得到压紧时的力为453N,分离轴承的分离终端时的用力为98.1N。5.3 膜片弹簧的校核在图5.1中,在点所受的应力是最大的,应对其进行许用应力的校核: (5.8) (5.9) (5.10)式中:stII点的弯曲应力(MPa);srII点的切向压应力(MPa);sjII点的当量应力(MPa);e中性点的半径(mm),e=(Rr)/ln(R/r);j离合器撤离分离时膜片弹簧相对于自由状态时的转角;F2分离时的分离轴承的力;sjI材料的当量应力的许用值,采用60Si2MnA时,sjI=15001700MPa19,20。经过计算代入,sjI=stIsrI=1785MPa352.8MPa=1432.2MPa sjI校核得知,膜片弹簧的设计在允许的范围内,设计是合理的。5.4 膜片弹簧的材料以及制造工艺材料使用优质弹簧钢(60Si2Mn),并进行热处理,特别要注意表面不能有伤痕。为了避免应力集中,在内圆周部位的下面要进行倒角。倒角的半径值为R=12mm;为了减少弹簧的离散性,同时为了控制支承点处的间隙,要求板厚有较高的精度;为了防止膜片弹簧在循环载荷的作用下,产生弹簧的弹力下降(疲劳变形),一般采用下面的方法处理:强压处理喷丸处理国内膜片弹簧一般采用60Si2Mn或50CrVA等优质高精度钢板材料。为了保证其硬度、几何形状、金相组织、载荷特性和表面质量等要求,需进行一系列热处理。为了提高膜片弹簧的承载能力,要对膜片弹簧进行强压处理,即沿其分离状态的工作方向,超过彻底分离点后继续施加过量位移,使其超过38次,以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从而使膜片弹簧的表面产生与使用状态的反方向的残余应力而达到强化的目的。一般来说,经强压处理后,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可提高膜片弹簧的疲劳寿命5%30%。另外,对膜片弹簧的凹面或双面进行喷丸处理,即以高速弹丸流喷射到默片弹簧表面,使表层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形成一定厚度的表面强化层,起到冷作硬化的作用,同样也可提高承载能力和疲劳强度。为了提高分离指的耐磨性,可对其端部进行高频淬火、喷镀铬合金和镀镉或四氟乙烯。在膜片弹簧与压盘接触圆形处,为了防止由于拉应力的作用而产生裂纹,可对该处进行挤压处理,以消除应力源。膜片弹簧表面不应有毛刺、裂纹、划痕、锈蚀等缺陷。碟簧部分硬度一般为4550HRC,分别指端硬度5562HRC,在同一片上同一范围内的硬度差不大与3个单位。碟簧部分应为均匀的回火屈氏和少量的索氏体。单面脱碳层的深度一般不超过厚度的3%。膜片弹簧的内、外半径公差一般为H11和h11,厚度公差为0.025mm,初始底锥角公差为10。膜片弹簧上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1.6m,底面的平面度一般要求小于0.1mm。膜片弹簧处于接合状态时,其分离指端的相互高度差一般要求小于0.81.0mm。5.5本章小结 通过初选,我们可以初步确定膜片弹簧的各个尺寸,用公式分析计算可得知初选的尺寸是否合理,最后通过校核,我们得到了符合本设计要求的膜片弹簧。第6章 离合器的滑磨及热工况6.1 工况分析图6.1给出的是汽车起步时的工作过程。在汽车起步前,首先要踩下离合器踏板使离合器主从动部分分离,在挂如变速器低档。这时,离合器主动部分的角速度与发动机的角速度一致,为点;从动部分经过传东西与车轮相连,其角速度为零。起步时死机逐渐放松离合器踏板并逐渐踏下油门踏板。这时,可将离合器的接合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图6.1 汽车起步时离合器的工作过程简图第一阶段:时间从0到,由于小于,故从动部分的角速度仍为零,汽车不动,但离合器开始滑磨。第二阶段:时间从到,此时由于大于,汽车开始起步,从动部分的角速度迅速上升,而发动机的角速度由开始上升到B点后变为迅速下降,到时刻,主、从动部分的角速度达到一致时候,离合器的滑磨停止,其整个接合过程结束。为滑磨时间。换算到离合器从动部分上的汽车阻力矩为: (6.1)式中 汽车总质量,1820;挂车总质量;车轮滚动半径,=0.31725m;汽车的行驶阻力系数,取=0.1;传动系的传动比,=3.7784.235=16;传动系的传动效率,=0.9;重力加速度。由式(6.1)可得=392.1Nm图6.2为研究汽车起步时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力学模型。其中为发动机旋转部分(主要是飞轮)和离合器主动部分的转动惯量;为汽车及挂车的总平移质量换算到离合器从动轴上的转动惯量(这里忽略了自离合器从动盘到驱动轮之间全部旋转件的转动惯量)。图6.2 摩擦离合器接合过程的力学模型为了确定滑磨功,先建立力学模型所示系统质量运动的微分方程: (6.2)其中可由下式确定; 而离合器从动部分的角速度为 (6.3)所以得: (6.4)飞轮的转动惯量: 初估算飞轮的质量为4.5。因此飞轮的转动惯量为0.041。滑磨功为 (6.5)式中 离合器的滑磨角,而 ,因此有, (6.6)相对于和求解这些方程的困难在于,和都是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的。为了相对的评价离合器的结构,先不考虑司机驾驶技能的影响,并假设离合器为瞬间接合及起步时离合器的摩擦力矩为常量。为了简化问题并求解式(6.2)的微分方程,也假设在离合器滑磨过程中和亦为常量。则可由求解式(6.2)得出系统主从动部分的角速度和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表达式。主动部分: (6.7) 从动部分: (6.8)当和的值达到完全一致时滑磨过程完毕。因此,使式(6.7)中的等于式(6.8)中的,则可求出滑磨时间为: (4.17)由上式可得出滑磨时间=1.3秒。在上述假设条件下,系统主、从动部分的角速度将与时间t成线性关系(图6. 3)。式(6.6)的积分相当于图4-6中所示的三角形OSD的面积,该面积的大小向大于滑磨角的值。因此,滑磨功可表达为: (6.10)式中 离合器的滑磨时间;汽车开始起步时离合器主动部分的初始角速度。,其中 为对应的发动机转速r/min,设=2000r/min。将的表达式及式(6.9)代入上式,则得 (6.11) 经过整理数据,L=31565.58J由图6.3可以看到,在发动机的高转速及变速器的高档位下起步,滑磨功会急剧增大,因为L;L1/的缘故。由式(4.12)也可知,因此L。由此可见汽车拖挂车时将使其离合器工作状况显著恶化。此外,汽车拖带挂车时,离合器的分离和接合次数也将增多,这将家具摩擦片的磨损。由上也可看出:离合器的后备系数越大,也就意味着较大,则滑磨功要减小。图 6.3 当,和为常量时和的变化情况按照式(6.11)计算的滑磨功式其最小可能值,它与接合是否平顺无关,可用于对各型号车的离合器工作状况的比较计算。离合器的滑磨功L与其从动盘摩擦面积之比, (6.12)称为离合器比滑磨功。它是离合器摩擦表面耐磨性的一项评价指标。当汽车用档起步且=0.1时,单片离合器比滑磨功的许用值为。经过计算,本设计中离合器比滑磨功为,符合单片离合器的单片离合器比滑磨功的许用值。在确定离合器的热工况时,通常是计算压盘的温度,因为飞轮的质量要比压盘的质量大得多,其温升相对不大。计算时假设它们不向周围散热。则热平衡方程式为: (6.13)式中 压盘的质量,初步估算为3;传到压盘的热量所占的比率。对单片离合器,=0.5;压盘的比热容,铸铁的比热容为481.4J/();温升,;滑磨功,J。则压盘的温升为9.84对单车,一次接合离合器的压盘温升不应超过10;计算所得的温升是汽车一次起步的结果。该算法可用于比较不同类型的热工况。在世界运行中,离合器的主从动盘的温升过程要复杂的多。在城市拥挤的交通条件下,对于模压石棉基离合器摩擦片来说,长时间作用的容许温度为200,而短时间作用的容许温度不应超过350。6.2 约束条件1、摩擦片外径D(mm)的选取应是最大圆周速度, (6.14)2、为了保证扭转减震器的安装,摩擦片内径d必须大于减震器弹簧的位置直径约为50mm,即3、滑磨功的验算,根据另一经验公式对上述的滑磨功值进行验算。 (6.15) 为单位摩擦面积滑磨功();为需用值(),对于本车:=0.40();W为汽车起步时离合器接合一次产生的总的滑磨功(J) (6.16)经过计算,符合要求。4、为了反映离合器传递的转矩保护自身过载的能力,单位摩擦面积传递的转矩应小于其许用值; (6.17)由表6.3,得=0.3。表6.3 单位摩擦面积传递转矩许用值离合器规格(D/mm)210(D/mm)210250(D/mm)250325(D/mm)325(D/mm)/10-20.280.300.350.40因此,符合要求。6.3 本章小结 而在汽车使用中,在交通繁忙的城市内,起步次数相当频繁,如果再加上换档时对离合器的使用,则离合器的接合次数相当频繁,滑磨相当严重。离合器滑磨的严重程度常用滑磨功的大小来衡量。离合器的滑磨功是指离合器接合过程中有多少机械能变成热能。离合器的滑磨功愈大,则零件的温升和磨损也会愈严重。滑磨功的大小表明了离合器摩擦表面磨损的严重程度。因此,滑磨与热工况正确分析对汽车的安全行驶十分重要。结 论本文针对切诺基汽车设计了一款推式膜片弹簧离合器,北京切诺基汽车发动机的最大输出转矩是离合器设计的主要依据。设计的膜片弹簧离合器,能够满足北京切诺基汽车在正常行驶中,保证汽车平稳起步、顺利换挡、防止传动系过载等基本要求。选择的离合器后备系数应适当增大,以保证对离合器的使用要求。最终确定摩擦片的尺寸为:外径250mm;内径155mm;厚度3.5mm。材料选用粉末冶金。膜片弹簧的尺寸,在经过初选后,仔细分析其受力,结合离合器的设计要求,最终确定尺寸为:大端半径120mm,碟簧部分100mm,碟簧在自由状态下的内锥高14mm,膜片钢板厚度2.45mm,膜簧压盘加载点半径118mm,膜簧支承环加载点半径99mm,小端内径25mm,分离加载半径35mm,分离指舌尖切槽宽3.4mm,分离指舌根切槽宽10mm,分离指舌部最宽处半径75mm。膜片弹簧要求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同样在膜片弹簧的制造中,也需要好的加工工艺。参考文献1 严正峰.汽车离合器行业发展战略探讨J.汽车与配件,2007,10:2224 2 蔡兴旺主编.汽车构造与原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67132 3 许石安主编.离合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1:51284 阎春利,张希栋.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6,3:33355 廖林清,曹建国. 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三次设计J.四川兵工学报, 1997,2:2426 6 司传胜.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化设计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4,12:3334 7 林世裕主编.膜片弹簧与碟形弹簧离合器的设计与制造.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48678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编.汽车工程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031299 余志生主编.汽车理论,第三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67190 10 李林,刘惟信.汽车离合器盖结构的最优化设计.北京汽车,1991,6:454911 林锋编.汽车离合器钢片的热处理.汽车工艺与材料,2001,5:121812 林明芳等.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汽车工程,1988,2:353813 高翔,朱茂桃,夏长高编.膜片弹簧疲劳强度可靠性计算方法膜片.1996:374414 高翔.膜片弹簧应力测试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 1997,5:35 3615 刘红欣.膜片弹簧应力分布的实验和有限元分析J力学与实践, 1997,(03):2628 16 苏军,吴建国.碟形弹簧特性曲线非线性有限元计算J力学与实践, 1997,(04) :182217 张卫波.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智能优化设计技术研究.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7(01):677018 Liu Weixin,Ge Ping,Li Wei. Optimal Design Torsional Dampers in Automobile Clutch.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D of Machinery.1991,Sept:1620,19 Li WeiLiu,Weixin. New Methods to Raise Accuracy for Road Unevenness Measurement. in:Ahmadian M ,edAdvanced Automotive Technologies.1993,12:657020 Ahern,Kathy,Manathunga,Catherine. clutch-Starting Stalled Research Students. 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2004,22 :237254致谢本文从选题、设计到说明书撰写的过程中,得到了导师王瑛璞老师全面、悉心的指导,在此,谨向导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过这次的设计,我更深刻地了解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的各方面知识,对汽车设计有了全新且比较全面的深刻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锻炼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向王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借设计完成之际,谨向在我的学习过程中为我授课的所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对向参加论文审阅、答辩的专家和老师表示诚挚的感谢。附录A对于手动挡的车型而言,离合器是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部件,它担负着将动力与发动机之间进行切断与连接的工作。在城市道路或者复杂路段驾驶时,离合器成了我们最频繁使用的部件之一,而离合器运用的好坏,直接体现了驾驶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对于车辆保护的好坏。正确使用离合器,掌握离合器的原理以在特殊情况下利用离合器来解决问题,是每个驾驶手动挡车型的车友应该掌握的。所谓离合器,顾名思义就是说利用“离”与“合”来传递适量的动力。离合器由摩擦片,弹簧片,压盘以及动力输出轴组成,布置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用来将发动机飞轮上储存的力矩传递给变速箱,保证车辆在不同的行驶状况下传递给驱动轮适量的驱动力和扭矩,属于动力总成的范畴。在半联动的时候,离合器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允许有转速差,也就是通过其转速差来实现传递适量的动力。离合器分为三个工作状态,即不踩下离合器的全连动,部分踩下离合器的半连动,以及踩下离合器的不连动。当车辆在正常行驶时,压盘是紧紧挤靠在飞轮的摩擦片上的,此时压盘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最大,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保持相对静摩擦,二者转速相同。当车辆起步时,司机踩下离合器,离合器踏板的运动拉动压盘向后靠,也就是压盘与摩擦片分离,此时压盘与飞轮完全不接触,也就不存在相对摩擦。最后一种,也就是离合器的半连动状态。此时,压盘与摩擦片的摩擦力小于全连动状态。离合器压盘与飞轮上的摩擦片之间是滑动摩擦状态。飞轮的转速大于输出轴的转速,从飞轮传输出来的动力部分传递给变速箱。此时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相当于一种软连接状态。一般来说,离合器是在车辆起步和换挡的时候发挥作用,此时变速箱的一轴和二轴之间存在转速差,必须将发动机的动力与一轴切开以后,同步器才能很好的将一轴的转速保持与二轴同步,挡位挂进以后,再通过离合器将一轴与发动机动力结合,使动力继续得以传输。在离合器中,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缓冲装置,它由两个类似于飞轮的圆盘对在一起,在圆盘上打有矩形凹槽,在凹槽内布置弹簧,在遇到激烈的冲击时,两个圆盘之间的弹簧相互发生弹性作用,缓冲外界刺激。有效的保护了发动机和离合器。在离合器的各个配件中,压盘弹簧的强度,摩擦片的摩擦系数,离合器直径,摩擦片位置以及离合器数目就是决定离合器性能的关键因素,弹簧的刚度越大,摩擦片的摩擦系数越高,离合器的直径越大,离合器性能也就越好。起步时需要有一定的半联动时间,以保证起步的平顺。坐新手开的车都有这样的体会,要么起步时熄火,要么是一颤一颤出去的,这些都是半联动技巧没有掌握好的表现。汽车在起步的时候,变速箱的二轴是静止的,当我们挂一挡以前,需要踩下离合器,此时变速箱的一轴与动力分开,通过同步器挂上一挡以后,一轴也同样变为静止。动力从飞轮出来是有一定转速的,此时与一轴存在巨大的转速差,这也就是为何起步时对于半联动的要求要比换挡时高得多的主要原因,离合器的前后部件一个静止一个运动。这样的转速差必须由半联动来消化,也就是动力开始的时候部分传递给一轴,使车辆能以较平稳的姿态起步,一旦车辆行驶起来,转速差就会变得很小,此时将离合器完全抬起,就不会有冲击了。坡道起步需要较高的半联动技巧。半联动可以消化发动机转速与车轮之间的转速差,也就是说可以有在动力已经传递到车轮上,但车轮并不运转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坡道。一般对于驾驶技术不熟练的驾驶员而言,在坡道起步时会拉起手刹,然后让离合器处于半联动状态,松下手刹,车辆保持静止,防溜车殃及后车。而车辆向后滑行的重力是由发动机提供的动力来抗衡的,而离合器则负责消除这里存在的转速差。车辆处于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就能很轻松的起步了,继续踩下油门踏板让转速进一步提升获得足够的扭力,车辆就顺利坡起了。此时对于半联动的技巧要求较高,如果半联动力度太弱,就可能在松开手刹时车辆向后滑动,容易造成新手的惊慌失措,如果半联动力度过强则容易是车辆加速过猛而撞到前车。所以对于新手而言,此时可以让发动机转速略高,并采用较大的半联动力度,使车辆有个向前走的趋势时,再松开手刹。新手驾驶的时候会存在一些离合器使用上的错误操作。作为新手,由于驾驶技术的不熟练,很难将油离很好的配合,导致在使用离合器的时候出现一些有损离合器的操作方法,而这些情况同样是出现在半联动的时候。避免离合器长时间处于半联动状态才能有效的保护离合器。有些新手刚上路时由于紧张,油离配合不好,害怕自己在起步时熄火灭车,于是就轰大油门而离合器却压得很低,半天也不全部抬起实现全联动,此时发动机的转速与一轴的转速存在巨大的转速差,而车辆则是慢慢起步的,这些巨大的转速差全部由离合器的半联动消化,这是非常毁离合器的做法。为了避免频繁的坡道起步,用脚半踩离合,这样能用半联动来控制车的行驶速度,也就是俗称闷着离合器走。整个过程离合器都是发生滑动摩擦的,这种长时间的滑动摩擦也会损害离合器。开车上路总喜欢把左脚放到离合器踏板上,从而导致不自觉的压下了离合器踏板,车辆长时间处于半联动状态。所有这些操作都会加速离合器片的磨损,对车辆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会造成损失。离合器是汽车上一个频繁摩擦的部件,它会随着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的增加而产生磨损,就会产生离合器打滑现象。对于有经验的驾驶员是可以提早发现的,比如判断离合器是否打滑我们可以在原地着车时挂入一挡,这时不要松手刹,然后慢慢抬离合器直至完全抬起,如果在离合器抬起时,发动机熄火这就证明你的离合器不打滑,反正如果离合器都完全抬起了而车还不熄火就证明你的离合器有问题了。还有就是在起步时明显感觉到离合器位置突然变高了,也是离合器打滑的前兆,再有就是我们在急加速时只是感觉发动机转速在不断升高,而车速却没有升高等等这些情况都是离合器打滑的征兆。当出现离合器磨损或打滑时我们要及时检查、更换,否则这会使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不能有效的传递给输出轴上,而是将动力损失在离合器片与飞轮之间的滑动摩擦上,并将相互之间的摩擦转变为热能消耗掉,这样会导致动力传输下降,同时还会费油增加用车的成本。附录BStick to the car, clutch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auto power system, it bears will power and the engine cut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ork. In urban road sections or complex, our most frequently used clutch became one of the components, and clutch, use directly reflects the driving of level, but also reflects the good protection for vehicles. Used correctly, principle of clutch clutch in special circumstances using clutch to solve problems, each block is driving the car manual should master enthusiasm.So-called clutch, just as its name implies is using from and close to deliver the amount of power. By friction clutch, shrapnal, pressure plate and dynamic output shaft, decorate in the engine and transmission between, used to be the flywheel storage engine torque to gearbox, ensure vehicles in different driving conditions apply to drive wheels, belong to the driving force and torque powertrain category. In half the time of the clutch, linkage power input and output power is allowed, namely through rotational speed to realize the amount of power transmission.The clut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working condition, not on the clutch type on the part of the clutch, under half step down, and the type of clutch type. When the vehicle in normal operation, the pressure plate is tightly packed on the friction of friction, pressure plate and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biggest slice, input shaft and the output shaft remains relatively static friction between both speed and in the same. When the vehicle, the driver started on the clutch pedal, clutch platen movement by pulling back, also is the pressure plate and friction slices, pressure plate and the separation of the flywheel no contact will not exist relatively friction.Finally, also is a type of clutch. At this time, the pressure plate and the friction in small type. Clutch disc friction slices with flywheel is sliding friction between state. The flywheel speed than the output shaft speed, the power transmission from the flywheel part to the gearbox. This engine and driving wheel is equivalent to a soft connection between state.Generally speaking, the clutch is started and shift in vehicles, at the time of transmission shaft and a second shaft rotation difference exists between the power of the engine, must be with a shaft cut, can be very good synchronizer will keep a shaft speed and synchronous, block into later, again with a shaft through clutch of engine power, power continue to transmit.In the clutch, and an indispensable buffering device, it consists of two similar to the flywheel disc disc playing together, in rectangular groove is decorated in the slots in the spring, the impact of fierce encounter between the two disks, spring, mutual happen elastic cushion external stimuli.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engine and clutch. In all parts of the clutch platen, intensity of spring,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clutch friction, diameter and clutch position number is the key factor decision clutch performance, the stiffness of hydropneumatic spring,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higher, the diameter of the clutch, clutch performance is better.When beginning to have time, to ensure the linkage of half started smoothly. Sit novice car have such experience, or remove, or started a quiver yishan, these are not good skills and linkage. The car at the start of the second shaft, gearbox, when we are still hang a block, need on the clutch, a transmission axis and power, through the synchronizer hang a block, a shaft also become motionless. Power is out from the flywheel, there must be a rotating shaft with great speed, which is why started to half of requirements than the shift much when the main reason, clutch before a stationary components, a movement.So the speed of the poor by half linkage to digest must, i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shaft, and give a part of the vehicle to a smooth start posture, once the vehicle, speed difference will become small, at this time will clutch,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