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安全现状分析研究.doc_第1页
土木工程安全现状分析研究.doc_第2页
土木工程安全现状分析研究.doc_第3页
土木工程安全现状分析研究.doc_第4页
土木工程安全现状分析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土木工程安全现状分析研究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Civil Engineering摘 要 以土木工程为主的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的主要贡献者。从 2003 年至 2012 年,全国建筑安全形势在总体上呈现好转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究其主要原因是建筑业安全文化的缺乏。安全文化,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被提出来以来,被证实是解决人因失误最有效的办法和手段。 本文对安全文化理论进行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建立了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模型,将安全文化分为三个层次:人、组织及环境,人的层面包括安全行为、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安全知识;组织层面包括安全信念、管理者的承诺、员工的参与、沟通交流、安全政策、规则和指导方针、安全培训;环境层面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法律、技术、项目环境和利益相关者。根据此模型针对施工单位工人、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设计调查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安全文化调查。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回收数据进行分析,提取主要的影响因子并计算其得分,根据此结果对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现状进行分析,发现:1)施工单位的安全文化整体水平不高,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安全意识还不错,但还有待提高。施工单位内的安全管理水平一般,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对施工单位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管理人员和工人对自己工作的认识均不够清晰,并且工程项目上存在很多影响安全的因素,需要加以重视;2)监理单位的安全文化整体水平较好,监理的安全意识较好,监理单位也很注重内部安全管理,履行自己的安全监督职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监理人员需要提高他们的专业/安全知识,同时,对业主与施工单位的负面影响应多加注意,因为这是影响安全监理的一个严重障碍。针对调查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建议:1)施工单位应健全项目安全管理组织,加强与各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交流,加强对管理人员及工人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专业知识及安全知识;2)监理单位应提高监理人员的安全管理业务素质,以增强监理人员的安全知识和专业知识,并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安全文化 因子分析法 影响因子 安全文化评价 Current Situation and Analysis of Civil EngineeringSafety CultureAbstract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lso i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gross national product and labor force. From 2003 to 2012, the security situa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in our country in general, showing a trend of improvement, but compared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situation is still very grim.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is that the lack of the safety culture. Safety culture has been prove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tu solve human errors since 1980s it was proposed. The paper developed a safety culture model,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y of safety culture theory and the analysis of China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ccident cases. The safety culture is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personnel,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The paper describe the personnel dimension from three aspects, safety attitude, safety behaviour and professional/safety knowledge; and the organizational dimension include safety value, safety policy, rules and guidelines, top managements commitment, employees involvement, communication and safety Training;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s made up of broad economic, legal, sociocultural, technological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safety management practice. The questionnaires of worker, managers and supervisors we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is model , and then 126 construction sites were surveyed across the country. The survey results were analyzed using Factor Analysis with SPSS software. the analysis show that: 1) the overall level of safety culture of contractor is not high, the awareness of managers and works is good, but managers and workers are not clear en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ir work and projects .The level of safety management within the contractor is general, in the meantime ,negative influences from stakeholders and the site environmen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2) the overall level of supervision safety culture is good, individual safety consciousness of supervising engineers is good and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Organizations also paysgreat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supervision. The main implications of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supervising engineers should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safety knowledge, and negative influence from the clients and contractor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Survey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suggest improvements to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civil engineering safety culture in China: 1) contractors should improve the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to strengthen communication with all stakeholders,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management and workers, improve their technical skills, professional and safety knowledge; 2) supervision units should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of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quality, to enhance the supervision of the safety of personnel knowledge and expertise,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unit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safety culture;Factor analysis;impact factor;safety culture evaluation 目 录第一章 绪论 . 1 1.1 课题来源 . 1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2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4 1.4 本文研究方法、内容和思路 . 5 1.4.1 研究方法 . 5 1.4.2 研究内容 . 6 1.4.3 技术路线 . 6 第二章 安全文化相关理论基础 . 8 2.1 安全文化 . 8 2.1.1 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 8 2.1.2 安全文化的定义 . 9 2.2 土木工程安全文化 . 10 2.3 安全文化模型 . 11 第三章 土木工程安全文化模型研究 . 18 3.1 我国土木工程安全事故案例 . 18 3.1.1 我国土木工程安全事故案例的选取 . 18 3.1.2 我国土木工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 18 3.2 土木工程安全文化模型 . 22 第四章 中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调查及研究方法的确定 . 26 4.1 中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调查 . 26 4.1.1 基于土木工程安全文化模型的调查问卷设计 . 26 4.1.2 安全文化问卷调查过程 . 29 4.1.3 调查问卷对象基本信息数据分析 . 30 4.2 研究方法的确定 . 35 4.2.1 研究方法的回顾 . 35 4.2.2 研究方法的确定 . 35 4.2.3 因子分析法 . 35 第五章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调查结果分析 . 40 5.1 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调查结果因子分析 . 40 5.1.1 施工单位工人调查问卷因子分析 . 40 5.1.2 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调查问卷因子分析 . 43 5.1.3 监理人员调查问卷因子分析 . 47 5.1.4 结论 . 50 5.2 对策建议 . 51 5.3 提高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建议意见 . 51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54 6.1 主要结论 . 54 6.2 创新点 . 54 6.3 展望 . 54 参考文献 . 56 第一章 绪论1.1 课题来源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战略与对策子课题一中国土木工程安全管理现状与问题。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土木工程是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建筑业包括房屋与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和其它建筑业。以土木工程为主的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的主要贡献者。2011 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 4311.1 万人,建筑业总产值 117734 亿元,建筑企业总数 70414个。2008 年至 2012 年五年来建筑业总产值不断提高,从 2008 年的 61144 亿元逐步攀升到 2012 年的 135303 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21.77%1。但是建筑业也是事故高发行业,每年施工死亡人数仅次于采矿业,在所有工业部门中居第二位。相关方都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了建筑项目的质量、时间和成本控制上。虽然法律对安全责任进行了要求,但是各参与方并没有对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许多建筑从业者都只是将安全文化简单的理解为安全标志及安全标语,而没有将其与全意识/行为联系到一起。 安全文化,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被提出来以来,被证实是解决人因失误最有效的办法和手段。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现有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下,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以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为目的;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2。从社会层面看,它指对人生命的尊重,对人价值的评价对事故的恐惧。从企业层面上看,它指一个组织在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共有价值观。从个人层面看,它指对他人,对家庭和对自身生命的责任感和价值3。 以往关于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施工企业的研究,本文将研究点放在土木工程行业上。对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安全文化的科学评价,有助于认识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现状及问题,有助于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建设,能够帮助确定应该把安全注意力至于何处,进而从理论层面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全文化建设途径,既能丰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又对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建设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安全文化研究现状 安全文化最初被关注,是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报告之后。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显示了技术的弱点,强调组织安全的必要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核委员会(INSAG)对高风险行业中的安全文化研究表明,糟糕的安全文化是事故致因的重要方面之一4。1988 年,国际核安全咨询小组(IAEA)在其“核电安全的基本原则”中,把安全文化列为基本的管理原则5。此后,安全文化日益受到实践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并在矿山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建筑业等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1986-1998 年期间,对安全文化的研究是以机构为主,只有极少数的学者关注了安全问题,且他们的研究反响不大。这一时期关于安全文化的著作主要是机构的报告,例如国际原子能核安全咨询小组的报告、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的报告,以及相关的机构组织的会议和论文集。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把安全文化理念引入到安全问题的研究中,标志着人们开始关注安全中的管理和文化问题,但总体上过分关注安全文化应该包括的细节,而很少提供可接受的总体标准,对安全文化与安全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的假定过于简单。 1998 年至今,是以学者为主导的研究阶段。杂志和中两期“安全文化”专刊的出现,开启了学术界研究安全文化的热潮。这一阶段的研究从以机构的报告为主要形式逐渐演变为以学术论著和论文为主要形式,并不断重视安全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安全文化研究的领域相对前一个阶段有所扩大,从原子能、核领域扩1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土木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的战略与对策子课题一中国土木工程安全管理现状与问题。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土木工程是建筑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建筑业包括房屋与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业和其它建筑业。以土木工程为主的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的主要贡献者。2011 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 4311.1 万人,建筑业总产值 117734 亿元,建筑企业总数 70414个。2008 年至 2012 年五年来,建筑业总产值不断提高,从 2008 年的 61144 亿元逐步攀升到 2012 年的 135303 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 21.77%1。但是建筑业也是事故高发行业,每年施工死亡人数仅次于采矿业,在所有工业部门中居第二位。 2 相关方都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了建筑项目的质量、时间和成本控制上。虽然法律对安全责任进行了要求,但是各参与方并没有对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许多建筑从业者都只是将安全文化简单的理解为安全标志及安全标语,而没有将其与安全意识/行为联系到一起。 安全文化,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被提出来以来,被证实是解决人因失误最有效的办法和手段。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现有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能力下,为维护安全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总和;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以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为目的;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2。从社会层面看,它指对人生命的尊重,对人价值的评价对事故的恐惧。从企业层面上看,它指一个组织在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共有价值观。从个人层面看,它指对他人,对家庭和对自身生命的责任感和价值观3。 以往关于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施工企业的研究,本文将研究点放在土木工程行业上。对我国土木工程行业安全文化的科学评价,有助于认识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现状及问题,有助于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建设,能够帮助确定应该把安全注意力至于何处,进而从理论层面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全文化建设途径,既能丰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又对我国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建设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国外安全文化研究现状 安全文化最初被关注,是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报告之后。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显示了技术的弱点,强调组织安全的必要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核委员会(INSAG)对高风险行业中的安全文化研究表明,糟糕的安全文化是事故致因的重要方面之一4。1988 年,国际核安全咨询小组(IAEA)在其“核电安全的基本原则”中,把安全文化列为基本的管理原则5。此后,安全文化日益受到实践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并在矿山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建筑业等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1986-1998 年期间,对安全文化的研究是以机构为主,只有极少数的学者关注了安全问题,且他们的研究反响不大。这一时期关于安全文化的著作主要是机构的报告,例如国际原子能核安全咨询小组的报告、英国健康安全委员会的报告,以及相关的机构组织的会议和论文集。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把安全文化理念引入到安全问题的研究中,标志着人们开始关注安全中的管理和文化问题,但总体上过分关注安全文化应该包括的细节,而很少提供可接受的总体标准,对安全文化与安全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的假定过于简单。 1998 年至今,是以学者为主导的研究阶段。杂志和中两期“安全文化”专刊的出现,开启了学术界研究安全文化的热潮。这一阶段的研究从以机构的报告为主要形式逐渐演变为以学术论著和论文为主要形式,并不断重视安全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安全文化研究的领域相对前一个阶段有所扩大,从原子能、核领域扩4 素19。安全培训方面,Fong 和 Fang 论述了建筑工人的安全知识对建筑业安全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该文讨论了知识的普遍来源并建立了一个关于知识来源的理论模型,通过分享安全知识的文化等来提高受雇者的安全知识水平,从而整体提高建筑业的安全表现20。Dingsdag et al 通过分析认为对前线工人来说,最有影响力的是安全管理人员的言行,因此提高这些人员的安全文化水平非常重要,以此为参考点,提出了应注重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和内在职业技能21。在其他方面,Chinda 和 Mohamed 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影响安全文化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他们随安全表现的共同影响22。Teo 和 Fang 从实践出发,建立一个与安全氛围相关的模型,找出能提高安全文化和安全性能的安全氛围的测量方法,并且分析了新加坡与香港安全氛围因素结构的异同23。 在土木工程全面安全文化方面,Gambatese 和 Hinze 等人提出了安全设计的概念,由于在很多情况下设计方案决定了施工现场潜在的危害和安全隐患,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要延伸设计师的责任,设计师应考虑其设计在施工中的安全问题24 25 26。Blair 认为,从全面管理的角度看,所有人都对安全负有责任:业主、设计方、承包商、政府以及保险公司等27。Geller 认为,TSC 要求建筑业的所有人员,无论职务大小,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并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因此,安全管理观念应该改变,安全管理应该包括安全参与,并且让所有人认识到安全的内在价值而不仅仅是具有一定的优先权,同时还应该发展持续安全培训的制度28。为了实现 TSC,Griffiths 提出了 10 条原则,认为应该使用安全文化,而不是立法,这也促进安全和健康的发展,将行为安全的方法应用于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能够减少工人的人为失误,从而避免大部分的安全事故29。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国内安全文化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安全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文化的评价和行业安全文化建设方法上。 在安全文化评价方面,国内学者郝育国分析了海运安全文化的实施层次,探讨了海运企业安全文化实施的方法,提出了海运企业安全文化的 10 个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来对此作定量分析30。李爽在采用多元回归及因子分析方法对安全文化系统的影响因素做了探索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得出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水平的等级判断标准43。王亦虹在对现有文献资料、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与范畴,基于人因失误理论构建了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体系,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适用的评价模型,并进行论文目标企业安全文化评价的实证研究42。 在行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方面,祁光发提出了“12345”安全文化系统工程,从行业层面出发,创建了“1 个”严为特征、2 个抓为重点、3 项工作为途径、4 个规范为核心、5个“开展为动力”的安全文化系统工程31。杜学胜以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绩效的促进作用,对当前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化建设模型,将持续改进模式引入安全3 展到其他高危、高风险领域6。 目前学术界对安全文化的定义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最频繁被各学者引用的是国际核设施安全顾问委员会(ACSNI)1993 年提出的“安全文化是个体或组织的价值观、态度、认知、胜任力以及行为模式的产物,它决定了组织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承诺、风格和效率7。Cox 认为安全文化反映了员工拥有的与安全相关的态度、信念、认识、价值观8。Hale 认为安全文化为组织共有的态度、信念和认识;安全文化对规范和价值进行界定,决定了组织在风险和风险控制系统的相关方面如何行动和反映9。Cooper 将安全文化定义为所有的组织成员为改善日常安全,在注意和行动方面能够被识别的努力程度;它影响员工和组织的健康和安全绩效相关的态度和行为10。关于安全文化的定义大多是概括性的,多数定义认为对安全的态度、价值、信念是安全文化定义的重要方面。 关于安全文化的性质,大多数的研究认为安全文化的观念来自于组织文化,从组织文化的角度看,安全文化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影响员工和组织持续的健康和安全绩效相关的态度和行为10。安全是组织的关键要素之一,设定了工作场所中安全操作的基调。安全文化通常被看作是组织管理活动中与安全相关的能力11。Pidgeon 认为安全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非随时都在变化12。Richter 和 Koch 发现,文化并非是凝固不变的,文化在社会现实面前被不断地创造和被创造,因此应该在特定的环境中去理解安全文化,随着社会关系和物质条件的发展安全文化会相应地发生变化13。 对于安全文化的评价取决于对安全文化的定义。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在安全文化有形化框架的基础上建立了定性评价的指标,这套指标可以较全面的评价安全文化,了解核运营组织自身在组织指导安全文化上的缺陷。该指标体系由四部分组成: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单位、运营单位和设计单位,共包括 143 项14。美国能源部研制了一套“安全规则测量系统”,该系统以测量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的理解能力为主要内容,包括了安全意识、安全程度的自我评价、信息交流、领导和管理、顾客关系等 13 个方面 88 个状态。每一个状态都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通过五级打分制,得到被测试者的对每一个状态的赞同和反对的程度15。韦格曼等人在分析了大量安全文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对安全文化的评价至少包含了 5 个因素,即组织的承诺、管理层的参与、员工的授权、奖惩的制度和报告的系统16。 (2)国外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外关于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建设,二是土木工程全面安全文化(TSC)。 在土木工程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集中在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和安全培训方面。安全行为方面,Huang 侧重研究改善安全管理的方法,认为不安全的行为可以被纠正,安全的行为可以通过有效反馈来巩固17。Wadick 研究发现渐进式学习是一种为低文化建筑工人创造 OHS(职业健康安全)学习的好方法,这种方法使得工人们有一种使整个有安全文化的强烈愿望18。Enshassi 和 Alqumboz 研究得出,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项目是在个人行为-组织行为-安全文化的交互框架下实施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了引起不安全个人行为的根源是不完备的知识,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影响组织行为的关键因1 5 文化建设,并将安全氛围、安全标杆学习、安全管理系统及行为安全程序融合在一起,重点突出了企业各级管理层的安全领导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并对模型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32。杜学胜研究了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探讨企业安全文化对其安全绩效的影响,对当前煤矿企业在建设安全文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型, (2)国内土木工程安全研究现状 我国对土木工程安全文化方面的系统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持续繁荣和建筑安全事故的频发,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逐渐有了较大的发展。国内学者对建筑安全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安全文化的评价和安全文化的建设上。2005 年张仕廉等编著的建筑安全管理强调把建筑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个系统考虑,通过研究系统内部各个对象、管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性、有效性来发挥出系统的整体功能,其中安全文化建设被作为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被提出33。方东平和陈杨从文化和安全的定义入手,结合建筑业的特点,讨论了建筑业安全文化的内涵,对施工企业安全氛围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讨论了企业如何进行安全文化建设、持续提高企业安全文化4。 在建筑业安全文化评价方面,国内学者主要研究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评价,刘芳在已有的安全文化评价方法中选取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作为评价方法,构建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改进的多级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模型,并介绍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34。赵丽艳给出了一套定量化的指标体系,并结合可拓评价理论,建立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多级可拓评价模型,将可拓评价理论应用到安全文化的评价中,对评价人员有一定的实际意义35。郝东灵认为通过对安全文化的评价,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准确预测安全走势,有助于安全生产的针对性管理和安全文化自身的建议,能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并给出了一套定量化的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检查表法理论,建立了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IAHP-SCL 模型36。 在建筑业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简军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条件下,将安全文化理念应用到建筑业安全问题的解决上,通过构建建筑安全文化建设系统,以达到为系统性地解决我国建筑业安全问题起到促进参考作用,最后还对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投入所产生的效益作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37。张玉通过总结比较其他行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建立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模式,并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初步探讨安全文化评价方法,最后根据系统工程方法提出促进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化发展的思路38。杨杰对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途径进行了研究39。陈雪飞和徐志探索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进行项目管理和安全文化有机结合的研究工作40。 1.4 本文研究方法、内容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本文广泛参阅了管理学、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行为学、建筑安全管理、建筑安全技术等理论和知识。研究方法主要有: 6 (1)文献研究 通过研究国内外安全文化研究现状,认真分析相关定义、内涵及模型,在此基础上使作者建立的土木工程安全文化模型更加科学,在一些研究问题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2)案例分析 本文通过对中国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找出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并且得出我国安全问题的特点,结合此特点建立的安全文化模型更准确,更贴合实际。 (3)问卷调查法 调查者通过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是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一般情况下,调查问卷的填答有邮寄、当面作答和追踪访问几种方式,本文采用当面作答方式进行调查。 (4)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将描述某一事物的多个变量提炼为描述该事物的少数几个潜在变量(latent variable),使得对某一事物的描述更加系统、明确。 1.4.2 研究内容 论文内容分为六章: (1)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土木工程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了,阐述安全文化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总结目前国内外对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现状及对土木工程建筑业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现状。并提出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2)相关理论基础。首先讨论安全文化的发展起源及定义,接着给出土木工程安全文化的定义与作用,研究安全文化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