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我的母亲.doc_第1页
教案 我的母亲.doc_第2页
教案 我的母亲.doc_第3页
教案 我的母亲.doc_第4页
教案 我的母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胡适山东临清第三高级中学语文组 魏淑娟 教材分析我的母亲是新课标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教材第一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因此,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把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设计说明鉴于以上思考,本文教学时应从三个角度展开,也就是分三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远处看课文,读标题,了解作者,对课文及作者作一般性的了解。 第二个环节,立足课文,感知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在,为训练语文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熟读全文,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成为本文的重点。第三个环节,立足课文向外看,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语文素养。这三个环节的安排由易到难,由课文向课外拓展,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第一个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从比较中了解本文在内容与写作方面的特点。第三环节是在第二环节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完成的,由胡适的作品延伸到他的学术成就,由他对母亲的感情延及他的文化。学习目标1熟读全文,理解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3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课前预习生字词翳(y):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文绉绉(zh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学习过程【导入】 从古到今,都与很多关于母亲的作品、歌曲诗词等。让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他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1962年在台湾病逝。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在当时都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冯顺第,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第大。为了家人,冯顺第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第只有23岁。【诵读,整体感知文章】1.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本文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忆,回忆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申请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2.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敬爱之情。【文本研习】1.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她是我的慈母兼任严父。2.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体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 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 慈祥 谆谆教诲 严格督学 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严格 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宽容善良 能忍能让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容忍温和听了五叔的牢骚话,当面质问,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正直刚烈3. 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到了什么?童年的性格特征和童年往事母亲与家人的相处4. 课文标题是“我的母亲”,而开头3段只有一句话提到母亲,其内容好像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童年的性格特征和童年往事: 作者是把母亲作为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所以开头写了童年的经历.这样写,也是为下文写母亲做铺垫。母亲与家人的相处: 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即“身教”。开头3段写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性格特征,不仅为写母亲起到了铺垫作用,而且与结尾相呼应。5.列课文结构提纲追念自己童年往事写母亲三方面的事 对我的管教(严师慈母) 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当家之难) 除夕之夜如何对付大哥的债主(宽容隐忍) 如何处理妯娌之间的矛盾(仁慈温和)不受侮辱,要五叔赔罪(捍卫名节,有刚气) 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宽容善待体谅等品性)【拓展与探究】(任选一个)1.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结尾作者自白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自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作者写此文时,年已四十,而且已是大学者和文化名人了,但他说“混了二十多年”,用词极为谦逊。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而胡适先生的文风正是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2. 结合自己的母亲在自己成长历程中对自己的影响谈谈自己的母亲,通过这个问题明白了什么? 对爱我们的父母应多些理解和体谅,应有一颗感激的心,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自我反思】你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借鉴的地方?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选取生活中的具体典型事例集中塑造人物形象【相关名言】母亲名言一个人可以没有任何关于朋友、情人或者从各个领域所带来的爱,但是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没有母爱,也不会任何时候都不在母爱的关怀下成长。夸美纽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老舍 我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走上革命的道路一朱德 胡适的名言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小结】课文记叙了我小时候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也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来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比较阅读】 附散文:母亲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母亲 肖复兴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来,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望着这陌生的娘儿俩,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忐忑不安地偷偷看她和她的女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硬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她呀” 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邦邦的水泥地,不在我那样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没事了,她才舒了一口气。 没过几年,三年自然灾害就来了,只是为了省出家里一口人吃饭,她把自己的亲生闺女,那个老实、听话。像她一样善良的小姐姐嫁到了内蒙古。那年小姐姐才18岁,我记得特别清楚,那一天,天气很冷,爸爸看小姐姐穿得太单薄了,就把家里惟一一件粗线毛大衣给小姐姐穿上,她看见了,一把给扯了下来:“别,还是留给她弟弟吧,啊!车站上,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在火车开动的时候,向女儿挥了挥手。寒风中,我看见她那像枯枝一样的手臂在抖动,回来的路上她一边走一边叨叨:“好啊,好啊。闺女大了早点寻个家好啊,好!”我实在是不知道人生的滋味儿,不知道她一路上叨叨的这几句话是在安抚她自己那流血的心。她也是母亲,她送走自己的亲生闺女,为的是两个并非亲生的孩子,世上竟有这样的后母?望着她那日趋隆起的背影,我的眼泪一个劲往外涌。“妈妈!”我第一次这样称呼了她,她站住了,回过头来,愣愣地看着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又叫了一声“妈妈”,她竟“呜”的一声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多少年的酸甜苦辣,多少年的委屈,全都在这一声“妈妈”中融解了。 母亲啊,您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么少 这一年,爸爸因病去世了,妈妈先是帮人家看孩子,以后又在家里弹棉花,攫线头,她就是用弹棉花攫线头挣来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望着妈妈每天满身、满脸、满头的棉花毛毛,我常想亲娘又怎么样?!从那以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家的日子虽然过得很清苦。但是,有妈妈在,我们仍然觉得很甜美,无论多晚回家,那小屋里的灯总是亮的,橘黄色的灯光里是妈妈跳动的心脏。只要妈妈在,那小屋便充满温暖,充满了爱。 我总觉得妈妈的心脏会永远地跳动着,却从来没想到,我们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妈妈却突然地倒下了,而且再也没有起来。妈妈,请您在天之灵能原谅我们,原谅我们儿时的不懂事,而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什么都可以忘记,却永远不能忘记您给予我们的一切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感叹:读罢全文,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竟感动得泪流满面,彻夜难眠。 文中的养子受后母大多的呵护和关爱,而他却如此执拗而冷漠地对待后母,以至于他觉得“我永远也不能原谅自己”。这位母亲是生活的强者,她有一种风骨,一种品味一种神圣的母爱所支撑的耐心。她不动声色地把一大堆关怀和体贴挥霍在你面前,你心中。要你承受,这细微。偷偷摸摸地吞嚼你的五脏六腑,总有一天你会蓦然觉得无地自容。 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向缺乏心存感激的心态。我们的互动互助欣慰多数人都认为是应该这么做的。人际关系中任何一个举动,比如文中的母亲的付出,她可做可不做,也就是说可以付给你,也可以付给别人。做了就是一种支付。我们应该学会这种谦让为人的品质。 读了这篇散文,我们都很有感触,母亲是天底下最神圣的一个称呼。【课后反思】胡适的我的母亲是一篇人物传记,传记是以塑造人物为核心的,如何带领学生来挖掘人物形象我考虑了良久,由于本文语言通俗易懂,我就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边阅读边思考,基本上解决了问题。最后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时有些不知从何说起。其实这也可当做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不必拘泥于一种回答。教师应注意适当引导。 我的母亲学案 (胡适) 学习目标1熟读全文,理解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3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生字词翳(y):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文绉绉(zh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学习过程导入了解胡适及他的母亲。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1962年在台湾病逝。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在当时都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冯顺第,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第大。为了家人,冯顺第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第只有23岁。诵读,整体感知文章。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文本研习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2.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体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格? 3.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到了什么?4.课文标题是“我的母亲”,而开头3段只有一句话提到母亲,其内容好像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5.列课文结构提纲 拓展与探究(任选一个)1.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2结合自己的母亲在自己成长历程中对自己的影响谈谈自己的母亲,通过这个问题明白了什么?自我反思你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借鉴的地方?相关名言母亲名言一个人可以没有任何关于朋友、情人或者从各个领域所带来的爱,但是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没有母爱,也不会任何时候都不在母爱的关怀下成长。夸美纽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老舍 我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走上革命的道路一朱德 胡适的名言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 附散文:母亲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母亲 肖复兴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 那一年,我的生母突然去世我不到八岁,弟弟才三岁多一点儿,我俩朝爸爸哭着闹着要妈妈。爸爸办完丧事,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他回来的时候,给我们带回来了她,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爸爸指着她,对我和弟弟说:“来,叫妈妈!”弟弟吓得躲在我身后,我噘着小嘴,任爸爸怎么说就是不吭声。“不叫就不叫吧!”她说着,伸出手要摸摸我的头,我扭着脖子闪开说就是不让她摸。 望着这陌生的娘儿俩,我首先想起了那无数人唱过的凄凉小调:“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两三岁呀,没有娘呀”我不知道那时是一种什么心绪,总是忐忑不安地偷偷看她和她的女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从来不喊她妈妈,学校开家长会,我硬是把她堵在门口,对同学说:“这不是我妈。”有一天,我把妈妈生前的照片翻出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以此向后娘示威,怪了,她不但不生气,而且常常踩着凳子上去擦照片上的灰尘。有一次,她正擦着,我突然向她大声喊着:“你别碰我的妈妈。”好几次夜里,我听见爸爸在和她商量:“把照片取下来吧!”而她总是说:“不碍事儿。挂着吧!”头一次我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好感,但我还是不愿叫她妈妈。 孩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大人的心操不完。我们大院有块平坦、宽敞的水泥空场。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我们没事便到那儿踢球、跳皮筋,或者漫无目的地疯跑:一天上午,我被一辆突如其来的自行车撞倒重重地摔在水泥地上,立刻晕了过去:等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大夫告诉我:“多亏了你妈呀!她一直背着你跑来的,生怕你留下后遗症,长大了可得好好孝顺她呀” 她站在一边不说话,看我醒过来便伏下身摸摸我的后脑勺,又摸摸我的肚子。我不知怎么搞的,第一次在她面前流泪了。 “还疼”她立刻紧张地问我。 我摇摇头,眼泪却止不住。 “不疼就好,没事就好!” 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从医院到家的路很长,还要穿过一条漆黑的小胡同,我一直伏在她的背上。我知道刚才她就是这样背着我,跑了这么长的路往医院赶的。以后的许多天里,她不管见爸爸还是见邻居,总是一个劲埋怨自己:“都赖我,没看好孩子!千万别落下病根呀”好像一切过错不在那硬邦邦的水泥地,不在我那样调皮,而全在于她。一直到我活蹦乱跳一点儿没事了,她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