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第三节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课时1实验探究 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2 能够通过实验数据 总结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内容索引 自主预习梳理 重点知识探究 当堂达标检测 自主预习梳理 一 方案一借助恒力做功探究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1 原理由钩码通过滑轮牵引小车 当小车的质量比钩码大得多时 可以把钩码所受的当作小车受到的牵引力 如图1所示 图1 改变钩码的质量或者改变小车运动的 也就改变了牵引力做的功 从而探究牵引力做的功与小车获得的速度间的关系 距离 重力 2 实验步骤 1 按如图1所示安装好实验仪器 2 平衡摩擦力 将安装有打点计时器的长木板的一端垫高 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 填 不挂 或 挂上 钩码 接通电源 轻推小车 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为止 3 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连在小车后端 用细线绕过滑轮连接小车和钩码 4 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先 再 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 关闭打点计时器电源 5 改变钩码的数量 更换纸带重复 4 的操作 不挂 间隔均匀 接通电源 释放小车 3 数据处理 1 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 选纸带上第一个点及距离第一个点较远的点 并依次标上0 1 2 3 2 测出0到点1 点2 点3 的距离 即对应的小车的位移s1 s2 s3 利用公式vn 求出点1 点2 点3 对应的瞬时速度v1 v2 v3 3 确定此纸带所挂的钩码的重力g 利用wn 分别求出小车的位移为s1 s2 s3 时牵引力所做的功w1 w2 w3 4 先对测量数据进行估算 或作w v草图 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的关系 如果认为是w v2 或其他 然后以w为纵坐标 v2 或其他 为横坐标作图 从而判定结论 4 注意事项 1 平衡摩擦力时 不挂钩码 轻推小车后 小车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 计算牵引力做功时 可以不必算出具体数值 只用位移的数值与符号g的乘积表示即可 gsn 二 方案二借助橡皮筋变力做功探究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1 原理使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如图2所示 图2 改变橡皮筋的条数 若n条 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一条橡皮筋做功时的 测出小车被弹出后的速度 能够找到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速度的关系 n倍 2 实验步骤 1 按如图2所示安装实验仪器 2 平衡摩擦力 3 第一次先用一条橡皮筋做实验 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v1 设此时橡皮筋弹力对小车做的功为w 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入表格 4 换用2条 3条 4条 同样的橡皮筋做实验 并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和第一次相同 测出v2 v3 v4 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分别为2w 3w 4w 将数据记入表格 3 数据处理 1 速度数值的获得 实验获得的是如图3所示的纸带 为探究橡皮筋弹力做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 需要测量的是弹力做功结束时小车的速度 即小车做的速度 所以 应该在纸带上测量的物理量是图中间隔均匀的点a1 a3间的距离s 小车此时速度的表达式为v 其中t是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 图3 匀速运动 2 计算橡皮筋弹力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 2w 3w 时对应的v v2 v3 的数值 填入表格 3 逐一与w的一组数值对照 判断w与v v2 v3 的可能关系或尝试着分别画出w与v w与v2 w与v3 w与 间关系的图象 找出哪一组的图象是直线 从而确定功与速度的正确关系 4 注意事项 1 实验时选择粗细 形状 长度 材料完全相同的橡皮筋 2 每次实验时都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即保证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都保持一致 3 实验中不必算出功的具体数值 只要测出以后各次实验时做的功是第一次实验时的多少倍即可 4 平衡摩擦力时 不要拴橡皮筋 但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 5 打出的纸带上的点间距并不都是均匀的 应选取点间距均匀部分来求小车的速度 重点知识探究 一 借助恒力做功探究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例1为了探究 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组装了如图4所示的装置 备有下列器材 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 导线 复写纸 天平 细沙 他们称得滑块的质量为m 沙和小桶的总质量为m 当滑块连接上纸带 让细线跨过光滑滑轮并悬挂空的小桶时 滑块处于静止状态 要完成该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图4 1 要完成本实验 还缺少的实验器材是 毫米刻度尺 2 实验时为保证滑块受到的合力与沙 小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 沙和小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 实验时为保证细线拉力等于滑块所受的合力 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答案 沙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 平衡摩擦力 3 在满足 2 问的条件下 让小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 如图5所示为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的一部分 图中a b c d e是按时间先后顺序确定的计数点 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标注在图上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在b d两点间对滑块进行研究 合力对滑块做的功为 vb vd 用题中所给的代表数据的字母表示 答案 图5 mg s2 s3 例2某学习小组做 探究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的实验装置如图6所示 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的 沿木板滑行 这时 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用2条 3条 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 第3次 实验时 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 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根据打点计时器所打在纸带上的点进行计算 二 借助橡皮筋做功探究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图6 1 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 还需要导线 开关 刻度尺和 选填 交流 或 直流 电源 解析 答案 解析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 交流 2 实验中 小车会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阻力 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a 放开小车 能够自由下滑即可b 放开小车 能够匀速下滑即可c 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 能够自由下滑即可d 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 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解析 答案 解析平衡摩擦力时 应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系在小车上 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 小车以及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力和小车的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 故d正确 3 若木板水平放置 小车在两条橡皮筋作用下运动 当小车速度最大时 关于橡皮筋所处的状态与小车所在的位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橡皮筋处于原长状态b 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c 小车在两个铁钉的连线处d 小车已过两个铁钉的连线 解析 答案 解析木板水平放置 未平衡摩擦力 放开小车后 小车做加速运动 当橡皮筋的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大小时 小车的速度最大 此时橡皮筋仍处于伸长状态 b正确 4 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 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 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 应选用图7纸带中的 填 a g 或 g j 部分进行测量 解析 答案 图7 解析从纸带上看 纸带的g j段打点比较均匀 所以应选用纸带的g j段进行测量 g j 例3在做 探究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的实验时 小车的质量为m 使用橡皮筋6根 每次增加一根 实验中w v v2的数据已填在表格中 1 试在图8中作出相应关系图象 图8 答案见解析图 解析 答案 解析将表中的数据分别描在题图甲 乙所示的两个坐标系中 然后在图甲中用平滑曲线连接 在图乙中用倾斜直线连接 并且使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曲线上或对称分布在直线两侧 如图甲和乙所示 2 从图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w v2 解析从乙图看出w v2 解析 答案 当堂达标检测 1 借助恒力做功探究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质量为1kg的重物自由下落 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运动过程 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为6v 50hz的交流电源 如图9所示 纸带上o点为重物自由下落时纸带打点的起点 选取的计数点a b c d e f g依次间隔一个点 图中未画出 各计数点与o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31 4 70 6 125 4 195 9 282 1 383 8 501 2 单位为mm 1 2 图9 1 求出b c d e f各点的速度 并填入下表 解析 答案 1 181 571 962 352 74 同理 vc 1 57m s vd 1 96m s ve 2 35m s vf 2 74m s 1 2 2 求出重物下落时从o点到图中各点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 g取9 8m s2 并填入下表 解析 答案 0 691 231 922 763 76 解析重力做的功由w mg s求出 同理 wc 1 23j wd 1 92j we 2 76j wf 3 76j 1 2 3 适当选择坐标轴 在图10中作出重物重力做的功与重物速度之间的关系图象 图中纵坐标表示 横坐标表示 由图可得重力所做的功与 成 关系 答案 图10 重力做的功w重物速度的平方v2重物速度的平方v2正比 答案如图所示 1 2 2 借助橡皮筋做功探究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 为了探究对物体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现提供如图11所示的器材 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 沿长木板滑行 请思考探究思路并回答下列问题 打点计时器交流电频率为50hz 解析 答案 图11 1 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是 见解析 解析将长木板有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 使小车匀速下滑 1 2 2 当我们分别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 2条 3条 并用来进行第1次 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吹塑工具采购合同范本
- 员工众筹协议合同范本
- 合同履行应急预案
- 2025年河北廊坊市第二十中学招聘合同制教师3名备考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东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浓缩500题)附参考答案详解(b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云南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6国网陕西省高校毕业生提前批招聘(约450人)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a卷)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带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6秋季国家管网集团浙江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2026国网贵州省电力校园招聘(提前批)笔试模拟试题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课件】墨的工艺讲解
- JB T 7392-2006数字压力表行业标准
-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大全
- 志愿服务证明(多模板)
- 全球数字金融发展
- 旅游企业综合实训报告总结
- 初中历史期中考试分析报告
- 日本建筑介绍课件
- GB/T 15622-2023液压缸试验方法
- CONSORT2010流程图(FlowDiagram)【模板】文档
- 雾化吸入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