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复习1. 病毒1、 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P32、 病毒是什么样的生物?P3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1、他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3、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三、病毒有哪几类?分别举例说明。P4根据寄生的生物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乙肝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力的植物病毒,如番茄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力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2细菌一、细菌是什么样的生物?P5、在土壤、空气、水以及动植物的身体内外,都可以找到细菌,它们无处不在。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生物,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二、细菌的分类,举例说明。P5细菌和人类的关系如何?P6 p5大多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根瘤菌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成化肥供豆科植物利用,制醋、制味精、制沼气、生物制药等也都需要细菌的作用,总之,细菌在食品加工和工业生产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循环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少数种类的细菌对人类的危害也比较大,如腐生细菌能使食物腐败变质3馒头发霉了1、 馒头发霉的实验怎样做?实验材料:新馒头、塑料袋、实验过程:1水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把一块馒头烤干;在另一块馒头上滴上几滴水,用塑料袋分别将两块馒头包好,放在温暖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2温度对馒头发霉的影响:取两快大小和新旧程度相同的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包好,一块放在温暖的地方;另一块放在冰箱中冷藏。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中滴上水的馒头发霉了而烤干的没有发霉;2中放在温暖的地方的馒头发霉了而放在冰箱中的馒头没有发霉。实验结论:温暖潮湿是馒头发霉的因素。二、真菌是什么样的生物?P8真菌可以使人类及其它生物患病,也有许多真菌对于人类史有益的。参考课本p8-p94食用菌1、 野外采蘑菇注意什么问题?P102、 蘑菇的结构如何?P103、 食用菌有哪些?P114、 如何识别有毒蘑菇有什么特征?P12一看颜色。有毒蘑菇一般菌面颜色鲜艳,采摘后易变色。二看形状。无毒的 蘑菇通常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柄下部无菌托,上部无菌轮;有毒的蘑菇往往菌盖中央呈 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柄上有菌轮、菌托,菌柄细长或粗长,易折断。三看 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毒的一般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 ,菌面 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往往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四闻气味。无毒 蘑菇一般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常有怪异味。自我检测一:填空1 病毒是由( )构成的外壳和( )组成的核心构成。所以说,病毒是一种 原始的生物。 根据病毒所寄生的细胞不同,我们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 )和( )细胞里的(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 )细胞里的(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 (细菌)细胞里的( )病毒,也叫( ) 。 19 乙肝病毒属于(动物病毒)2.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 )里,所有病毒要比( )小得多。 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水)(伤口)(血液)(蚊虫叮咬)等。 3. 细菌根据形态不同,可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4.面包放久了,超出了保质期就会生长出( ) ,它与蘑菇属于同一种生物类别,也是微生物的一种。蘑菇的形状像一把“小伞” ,其中的“伞柄”叫( )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的 是( ) 。 馒头发霉的条件是(温暖、潮湿)4 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也需要一定的(温度)(空气)和(水分)等 条件。我们能够享受到美味的蛋糕,主要归功于(酵母菌) 。5. 土壤中的动植物尸体和残体,最终将消失并变成植物需要的营养素,这归功于( )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生物是(细菌) 二:实验探究“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和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同一个暖气片上(冬季) ,过一段时 间观察到前者出现了一些霉点,后者没有变化。由此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在潮湿的环境下食物更容易发霉。 2 把装有湿馒头的两个塑料袋分别放在冰箱的保温柜里和室内(夏季) ,过一段时间后, 发现室内的馒头出现了霉点,冰箱的保温柜里的馒头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实验你能得出 什么结论? 答:在温暖的环境下食物更容易发霉。 3.在此实验的启发下,请你能设计一种防止食物发霉的储存方法。 答:由此可以看出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下保存食物能够延缓食物发霉的时间。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复习5蜡烛的变化1、 探究蜡烛变化的探究实验方法有:1、用小刀切块,放在铁片上加热,再冷却。2、点燃。2. 点燃的现象是: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为看清点燃时的变化,可把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会在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烟尘、水蒸 气) 。 3.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光、热、二氧化碳、 水蒸气、烟尘等。 熔化的现象是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 例子: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根据产生的变化, 只改变形态的有蜡烛熔化、 折纸、 小麦磨成粉、 铁熔化、 木头破碎、 泥塑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的有:蜡、木燃烧,鸡蛋和面制成面包,铁生锈,泥烧成砖,石头烧成石 灰 。6食盐和水泥1、 食盐和水泥的探究实验怎样做?一)、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食盐的变化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三角架、食盐、火柴、酒精灯、蒸发皿、水实验步骤: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把食盐水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角架上,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2)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蒸发皿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二)、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水泥的变化实验材料:烧杯、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锤头、火柴、水实验步骤:将水泥倒入蒸发皿中,往蒸发皿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用酒精灯加热水泥浆,观察现象。取部分凝固的水泥块,用锤头敲碎,加水搅拌,看能不能再和(huo)成水泥浆实验现象:(1)往蒸发皿中的水泥加水再干燥后,凝固成水泥块。(2)不能再和(huo)成水泥浆实验结论:水泥加水再干燥后,水泥凝固成水泥块;水泥块敲碎后,加水不能重新成为水泥浆;水泥加水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可逆变化。2、 生活中有哪些是可逆变化,哪些不是可逆变化?P173、 物质变化与人们的关系如何?P187铁生锈了1、 铁生锈的探究实验:“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实验需要准备:长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 实验方法: (1) 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二)把铁钉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地方,并编号烘干 1、空气,2、装满水,2、半瓶水, 4、盐水,5、碱面溶液、醋溶液同时放入相同铁钉,相同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半瓶水的铁钉要露出水面。) (三)观察记录铁生锈的情况:水中,轻微;一半水、一半空气,严重;空气中,轻微;醋、 碱、盐、水中,严重生锈;油中无锈。 实验结论:铁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碱盐的情况下容易生锈。2、 怎样防止生锈P21:油漆,涂油,镀铬锌,挂搪瓷8牛奶的变化1、 牛奶变化的实验怎样做2、 怎样做牛奶胶水P23自我检测 一、填空 1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_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块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_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_。 2玻璃碎裂的现象中,玻璃改变了_,但没有产生_;通过一定的手段还可以恢复_。牛奶和醋混合后,既是产生_的变化, 又是_的变化。 在自然界,水是以三种状态存在的,分别是_、_和_。水的三态变化是由_变化引起的。水的冰点温度是_ _,沸点温度是_ _。 3在自然界,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分别是_、_和_像食盐、食糖、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于水中之后,通过蒸发掉水分,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_变化。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_变化。4铁在_、_、_ _的环境中容易生锈。4.在农村,一到冬天,农民伯伯就把不用的锄头擦上油,包起来,这样做是通过隔绝_而防止_的。菜刀在切了有水或有酸性的东西后容易_。二、选择题1下列变化中。只有物体形态变化的是( ) 铁生锈 纸做成纸杯水泥做成地砖2.下列变化中。既有形态改变,又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金属热胀冷缩 煤炭燃烧3.下列因素中,能使岩石变为岩浆的是( )。 风化作用 温度和压力4.0至100之间,其形态能够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是( ) 陶瓷 水 铁块5.下列物品在常温环境中能够产生新物质的是( )。玻璃杯 铁勺 水3.关于铁生锈的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 )A是一种常见现象 B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C是一种不可逆变化4.下列做法不是为了防止生锈的是( )A轴承涂油 B车圈镀铬 C铅笔盒上漂亮的图画5下列物质,具有不可逆性变化的是( )。 植物种子 水6.下列的哪些变化属于可逆变化( )A花生到花生油的变红 B西瓜到西瓜汁的变化 C玻璃到玻璃杯的变化4.下列的哪些属于不可逆变化( )A.树到椅子的变化 B水到冰的变化 C食盐到食盐水的变化三、实验探究(一)、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实验目的:观察蜡烛的变化实验材料:蜡烛 、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实验步骤:点燃蜡烛,观察现象。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实验记录表:名称实验方法现象蜡烛点燃蜡烛燃烧。越来越少,生成烟、水和二氧化碳蜡烛加热溶化,会变成液态蜡(二)、鸡蛋与醋反应实验实验目的:观察鸡蛋与醋反应的现象。实验材料:鸡蛋1个、烧杯1个、醋。实验步骤:烧杯中倒入四分之三醋。将鸡蛋放入醋中。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鸡蛋皮变软。实验结论:鸡蛋放入醋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新物质生成,鸡蛋皮变软说明鸡蛋皮发生变化,转化成别的物质。 第四单元太阳 地球 和月亮14白天与黑夜一、历史上人们对于昼夜变化的认识。P41古希腊学生托勒密的地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二、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P42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在自西向东绕地球不停的转动着。一、 探究昼夜产生模拟实验的做法P42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注意地球仪不要转动得太 快。调整手电筒与地球的距离,光线照亮半个地球即可。调整后,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观察实验现象。,为了观察更 清楚,首先确定一观察点(北京、上海都可以) 。通过模拟实验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15昼夜与生物一、昼夜更替对于动植物的影响昼夜更替是有规律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昼夜更替也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这就是生物钟二、昼夜对于人的影响。P44三、昼夜对于动物的影响,请举例说明。P46四、昼夜对于植物的影响 举例说明。P4516、四季更替一、 四季最主要的差别是什么。P47温度二、 四季更替的原因是什么?P48三、 模拟四季更替的实验使怎样做的?P48四季更替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 实验步骤:1在桌子上画一个圆,把地球仪放在画好的轨道上运动。 2手电筒在中间始终照着地球仪。 3地球仪在转动过程中倾斜角要保持一致。 实验现象:地球仪上的南北半球接受手电光的照射程度不断变化。 实验结论: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 不变。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南北半球 接受阳光的照射程度也不断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的变化。四、 二十四节气分别是哪些?P4817弯弯的月亮1、 什么是月相?P492、 月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P503、 模拟月相的实验使怎样做的?18日食和月食1、 日食是怎样形成的?p522、 月食是怎样形成的?p523、 模拟月食和日食的实验怎样做?P51-p5219登上月球1、 月球的温度、月地距离、引力等是怎样的?p542、 人类对于地球认识的经历了怎样的过程?p553、 我国的探月计划是什么样的p55自我检测1、 填空 1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得多,大约相当于地球引力的_。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除地球外,太阳的行星还有_、_、 _等,其中,_离太阳最近。 哥白尼的 为建立完善的宇宙概念奠定了基础。2. 是有规律的, 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 也呈现 出规律性的变化。像喜鹊、燕子等动物喜欢在白天活动,我们称它们为 ,像 等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 我们称它们为夜行性动物。 无论昼行性动物还是夜行 性动物,都是根据_来安排他们活动、休息和生殖的时间的。 1418 世纪,植物学家_对植物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不同植物开花时 间是不同的,而且发现同类植物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开花,从而编排出一个 “_”。3.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 分为二十四节气,并编写了 节 气歌。4. 月球围绕 转;地球围绕 转。当 转到 和 中间,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就会发生日食。当月球转到 背着太阳的一面,三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月球就处在 的影子里,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就被 挡住 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月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_。日食总是发生在农历的_。10月食时总是月亮的_ 边先变暗。 5. 天文学家 _提出: 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 太 阳才是地球、月亮等天体运行的中心。实际上,地球也在运动。 12地球围绕_自_向_公转,公转时,地轴是_的,而且_ 保持不变,公转周期为_。 地球自_向_绕_不停地旋转着,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 周的时间大约是_。 6. 从地球看月球,月球有时圆,有时缺,人们所看到的月球_的 形状叫月相。 7. 当早晨醒来时,人体会发生_、_加快等一系列的变化,傍晚时分,体温会比清晨时升高约_血压也从清晨起床时的_升至晚上 的 _; 夜 里 心 跳 频 率 和 _ 开 始 下 降 。 这 是 人 类 长 期 _,_形成的规律。 二、选择。(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 1天体运行论一书的作者是( ) 希腊学者托勒密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2产生月食的原因是( )。 月亮被黑云遮挡 月亮被太阳遮挡 地球遮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3月球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 )。 海 平原 山 4四季更替产生的原因是( )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月亮公转 5( )开创了人类对月球科学探测的先河。 (1)伽利略 (2)哥白尼 (3)亚里士多德 6发射机器人登上月球是中国登月计划的( ) (1)第一期 (2)第二期 (3)第三期 7下面关于月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2)月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 (3)月球本身不发光,它只反射太阳的光 (4)我们看到的月光证明了月亮本身发光 (5)月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8一年中,日出较早的季节是( )。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9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是 A太阳 B月球 C木星 判断。(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三、判断 1地球公转会带来四季变化更替。 ( ) 2地球公转是太阳围绕地球运动。 ( ) 3地球上的昼夜交替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 ) 4到目前,科学家们探究获得的普遍认识是: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 也没有生物。( ) 5太阳与月亮的大小很相近。( ) 6夏天天气特别热,因为这时候地球离太阳最近。( ) 7昼夜更替是一种自然现象,与生物的关系不大。 ( ) 8月相就是月球的形状。( ) 9、 月球表面高低不平, 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 阴暗的部分是平原。 ( ) 10月相是由于月球接受太阳光的面积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 11 月相变化是月球自转过程中发生的。( )12说一种物体是静止的是相对的,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画图。 三、画图 1、月食的形成示意图。 月食的形成示意图。 示意图 )、2、日食的形成示意图。 日食的形成示意图。3、一个月的月相图 4、 问答题 1试分析四季更替的成因。 答:由于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并且倾斜角度不变,这样就造成在地球公转过程中, 地球上同一地点受到的太阳的照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 有时太 阳高度比较大,有时太阳高度比较小,有时太阳高度居中,太阳高度 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气温的变化,这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在地球上同一地点 就会出现冷热的变化,这就是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原因。 2 请解释地球的公转。 答: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 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3哥白尼的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哥白尼的日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日心说又叫太阳中心说, 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他所著的 天体运行论 一书中提出来的,主要内容是: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水星、金星、地球、火 星、 木星、 土星等都在圆形的轨道上匀速围绕太阳运行。 2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沿圆形轨道每个月绕地球旋转一周 3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一周, 因而出现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哥白尼的日心说为建立完善的宇宙概念奠定了基 础。4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答: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 的一个月。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同 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转。因此,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就会有时面向地 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部分向着地球。月相变化就是这样形成的。 5日食是怎样产生的? 答: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为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三个天 体大致成一条直线的时候,就会发生日食。 6月食是怎样形成的?答:月球围绕地球转,地球围绕太阳转。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三 个天体大致成一条直线时, 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 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被 地球挡住了,这时就会发生月食。 7. 中国月球探测计划是什么? 答: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工程是向月球发射月球探测卫星; 第二期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 第三期发射机器人登上月球。 这个计划约耗 时二十年。 如果没有昼夜更替,世界将会怎样?8 如果没有昼夜更替,世界将会怎样? 答:如果没有昼夜更替,各种生物的生物节律将会被打乱,无法很好的安排作 息时间,不利于各种生物的生存。9假如去月球旅行,应该做哪些准备? 去月球旅行,应考虑做好衣服、饮食、行走、心理等方面的准备,还应带一些工具, 以便考察。 四季更替带来了哪些变化 带来了哪些变化?10 四季更替带来了哪些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季风的周期性变 化、生物的节律性变化等。11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 的一半。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上 就产生了昼夜交替,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5、 实验题1、昼夜变化的原因 【实验材料】地球仪、手电筒、大头针。 【实验步骤】 1用手电筒的光代表太阳光把地球仪照亮。观察地球仪上是否分成了明暗 两部分,思考哪边是白天,哪边是黑夜。 2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观察:同一个地方(如插有大头针的地方)是否 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分别在什么位置时是早上、正午和傍晚? 【实验记录】 1地球仪上分成了明暗两部分,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 阳”的那面是黑夜。 2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同一个地方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当这个地方转 到刚被光照射到时是早晨,正对着“太阳”时是正午,转到刚被光照不到时 是傍晚。 【实验结论】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 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自转时,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那 面是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旧村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机器设备购销合同
- 环保清洁能源供需分析
- 北京市农作物种子买卖合同BF2篇
- 部队司机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期中专题复习-词汇句型训练-2025-2026学年 译林版2024 英语七年级上册 解析卷
- 河南省三门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6届湖南省洪江市部分学校高三理科班9月份物理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xx建行演讲稿(4篇)
- 多源文献融合与考证-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资料
- 单用途卡资金管理制度
- 酒驾科目一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林区施工防火管理制度
- 国际贸易学(第五版)课后题参考答案 金泽虎
- 化药口服固体制剂连续制造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 2025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大纲
- 数电 第三章 门电路学习资料
- 单位食堂劳务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5三门县国企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汽车维修试车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