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小松 课件(16张).ppt_第1页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小松 课件(16张).ppt_第2页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小松 课件(16张).ppt_第3页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小松 课件(16张).ppt_第4页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小松 课件(16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草一木总关情 咏物诗鉴赏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颜色美 轻柔美和形态美 进而赞美春天 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温故知新 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 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 又用 暗香 点出梅胜于雪 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 咏物诗的相关知识 一 概念 咏物诗指那些以某一客观事 物 为集中描写对象 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 咏物明志或咏物喻理 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或讽喻现实 或书写个人身世 品格和志向 常以物象为题 即咏 题 赠 赞 物 花中四君子 岁寒三友 松 竹 梅 梅 兰 竹 菊 常见的咏物诗的意象 咏物诗词的分类 从主题思想来看 咏物诗有以下三类 1 托物抒情理想愿望 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 2 托物言志 即诗歌所描绘的物象只是作者抒情的载体 作者借以表达人生态度 生活的理想 或者批判丑恶的现象 或表达作者的观点 如 子规 等 3 直写物事 无寄托 单纯赞美事物的某种品格 如 赏牡丹 咏物诗词和写景诗词的区别 1 从描写对象上 咏物诗中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 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 而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 没有主次之分 2 从作用上 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其它诗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 渲染一种气氛 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咏物诗词的鉴赏步骤 1 找所咏之物2 分析物的外在特征 声音 形态 色泽等 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如梅花 高傲 孤芳自赏等 3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寻找物与作者的共通点 揣摩诗人的情志 即品味诗人将什么感情寄托于物 或者将物赋予什么象征意义 如陶渊明咏菊 抒写自己闲适 不慕富贵的心境 陆游咏梅 表明自己坚守正义的气节 4 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从整体构思看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具体常用手法 比喻 象征 拟人 对比 双关 反衬 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等 拓展 手法的理解托物言志 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 感情 而是采用象征 比兴等手法 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种手法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 象征 指借具体事物的特征 寄寓作者的深邃思想 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 或情志 的手法 象征物的本体意义和象征义没有必然联系 它是用一般来表现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情感 在文章中不会出现本体 由易变难 比喻 可比喻抽象的物也可比喻具体的物 它是针对某一句 且在句中往往会出现本体 由难变易 范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按鉴赏步骤赏析诗歌 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 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 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 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 年年长自清 所咏之物 山泉外在特征 得天地之声色 具有满涧平池之能 第三 第四句 内在品格 山泉恬淡自然 清高自守 从最后两句可得出 作者所托之情 淡泊清高 任性自然的情怀 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原题目 这首诗中的 山泉 具有什么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 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 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 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 任性自然的情怀 探究 以杜荀鹤的 小松 为例 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诗人简介杜荀鹤 846 904 晚唐诗人 出身微贱 早年连败文场 后以诗取悦朱温 使朱温为其通关节于礼部 大顺二年 891 登进士第 后又经朱温荐其为翰林学士 主客员外郎 思考 这首诗描写的小松有什么特点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现诗人什么情感 1 一 二句中的刺头 的 刺 字 准确地勾勒出小松起初埋没在 深草里 和 蓬蒿 中 而 出 字写出它不甘埋没 这两句把小松的坚强不屈性格 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 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四句有两个 凌云 前一个 指未长成的小松 其内在品格尚未显现 被人小看 后一个 指长成后的松树 这时候人们才知道它高 2 用了托物言志手法 借 小松 形象来象征像作者那种出身低微的士人形象 赞扬了士人这种不甘埋没 具有强大生命力 坚强不屈的精神 同时也批评 时人 的目光短浅 1 1 c 2 a2 毛泽东和陆游的 卜算子 咏梅 比较阅读答案 1 两首词都题为 咏梅 可词中并未见 梅 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是咏梅的 毛词从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一句 联系生活常识 在 悬崖百丈冰 的严冬季节 而 犹有花枝俏 的非梅莫属 且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四句 更把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表露无疑 陆词 无意苦争春 只把春来报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也把梅花 严冬开放 春天绽绿 的特点与梅花虽落犹香的高尚品格 尽现读者眼前 课后习题 2 比较两首词的异同 从对象品质特点 情感 手法上区分 相同点 1 题材上都是写梅花 2 都运用拟人手法 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 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 都赞美了梅花高尚的品格 4 都用梅花自比 不同点 1 对象品质特点 陆词 生长在黄昏风雨中的驿外断桥边 孤寂 高洁 寂寞高洁 孤芳自赏 毛词 生长在寒冷风雪中的悬崖边 积极 乐观 美丽 积极 坚贞 不是愁而是笑 2 情感区别 陆游的孤寂凄凉 借梅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死亦流芳之情 毛泽东的 不畏严寒 表达了自己乐观向上的情怀 3 感情基调不同 陆游 低沉孤高 毛泽东 积极乐观 充满信心 比较高昂 咏物诗特点归纳 1 既然咏物 要实写其特征 或写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