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必修二《张衡传》教案7.doc_第1页
鲁人版必修二《张衡传》教案7.doc_第2页
鲁人版必修二《张衡传》教案7.doc_第3页
鲁人版必修二《张衡传》教案7.doc_第4页
鲁人版必修二《张衡传》教案7.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衡传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张衡传是第四册第四单元中的文章篇目。本单元教学的内容是古代人物传记,均为史记汉书等正史中的人物传记。针对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的要求,高一教学就是在初中对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既要落实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培养文言语感,又要让学生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掌握传记这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多样的叙事写人手法,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把握人物身上的闪光之处,体会作者对笔下人物的感情倾向。首先,本单元全部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文言文,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落实文言文教学的目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因此,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必须了解并梳理归纳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知晓常见的古文化常识,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并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其次,本单元的几篇文言文均是历史人物传记,从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角度来讲,要求学生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够掌握传记体裁的基本特征,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把握多种写人叙事的手法,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二、教材分析张衡传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后汉书是断代史,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南北朝时南朝宋范晔撰。本文是一篇典型的人物传记,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其间贯穿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如在眼前。叙事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作者将张衡一生中在政治、文学、科技等领域中的大事交代得清楚详明,有条不紊,并详细描述了他在科技领域中的发明地动仪。本文不仅是学生进行文言文学习、传记文体学习的重要载体,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三、学情分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归纳整理文言知识:要求学生熟读课文,能概括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归纳整理,如每篇课文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重要的实词和虚词、特殊句式。每课的练习所列的词语只是举例性质的,并且有所侧重。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动手整理。第二是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内涵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了解写作特点。本单元的三篇文章分别是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班固的苏武传、范晔的张衡传。这三篇传记的传主,廉颇是军事家,蔺相如和苏武是政治家,张衡是科学家,他们或以政绩、品德名垂青史,或因惊世发明流传千古,都能令后人景仰、追慕。从他们身上,也可以约略反映出具有多种写人叙事手法的中国古代传记的大致面貌,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传记文学的丰富多彩。【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后汉书有关知识,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2、基本能力目标:掌握记人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3、思想教育目标:了解张衡一生在科学、文学、政治等方面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析语句,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难点:掌握叙述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课型】:新授【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预习设计】 :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2)正读音。 (3)参考有关资料,了解后汉书及张衡。 (4)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流程图】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疏通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诵读课文,纠正字音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积累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及相关文化常识掌握记人叙事的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掌握写人叙述的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掌握并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和文化常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明确目标】1了解后汉书以及张衡的相关背景知识2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结构,理解课文内容3. 积累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教学步骤】:一、导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候风地动仪的模型。早在1800年前,张衡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候风地动仪。这个仪器早已毁于西晋战乱之中,现在陈列的候风地动仪模型,是现代科学家王振铎等人根据张衡传中对候风地动仪的介绍说明用木料制成的。1959年党和政府重修张衡墓时,郭沫若在墓碑上题词道:“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上亦罕见。”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一下后汉书中对张衡的记载与评价。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一)文学常识张衡传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后汉书作者范晔,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历史学家。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二)复习有关史书的体例(以连线题形式出现,巩固基础知识)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如西汉司马迁的等。断代史: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如汉书、后汉书等。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国别体: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史记、三国志等。(三)读准字音善属(zh)文 连辟(b) 逾侈(ch) 帷幄(wi w) 辄(zh) 蟾蜍 (chn ch) 迁徙(x) 篆(zhun) 伺(s)者 骘(zh) 契(q)约 倚(y)靠 骸(hi)骨 璇(xun) 三、整体感知(一)教师诵读课文,学生复述课文大意(二)学生复述后,教师加以补充明确明确:作者主要从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才能、科学成就、政治才干四个方面介绍张衡。重点记述了他在科学方面的成就候风地动仪。按时间顺序叙事。四、理清层次(一)学生齐读,思考各段要点,理清文章层次。(二)学生小组讨论,试抓住关键语句概括各个层次。(三)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并加以明确明确:第一部分( 1节 ):介绍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第二部分(2-4节):介绍张衡的科学成就。第三部分(5-6节):介绍张衡的政治才干。(四)补充张衡的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张衡生平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制图学家、诗人、汉朝官员,为我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正确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并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为了纪念张衡的功绩,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联合国天文组织曾将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五、解释重要词语,疏通文意(以学生疏通为主,老师点拨为辅)(一)第一部分:张衡品格和文学才能指明学生朗读课文1、重要词语衡少善属文:擅长,善于;连缀游于三辅:游历、游学,指考察、学习通五经,贯六艺:通晓,全面透彻地理解举孝廉不行:古:不去应荐 今:不可以连辟公府不就:召;就职奇其才:以为奇时天下承平日久:名词作状语,当时2、重要虚词乃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于是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才3、特殊句式 :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判断句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被动句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介宾短语后置句4、结合语句,分析张衡有哪些品格和才能?明确: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矫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不慕名利;敢于讽谏。 5、深入探讨(答案多元,言之成理即可)认识了张衡的品格和文学成就,对你有哪些启示?广泛学习不要骄傲自满敢于讽谏(二)第二部分:张衡的科学成就。齐读课文1、重要词语安帝雅闻衡善术学:素常公车特征拜郎中:古,特地征召;今,事物、事情的特点、标志再迁为太史令:两次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施关发机:枢纽,关键;拨动其牙机巧制:形制,构造寻其方面:古,方向;今,相处或并列的几点之一妙尽璇机之正:形容词作名词,正确的道理2、通假字员径八尺:“员”通“圆” 傍行八道:“傍”通“旁” 形似酒尊:“尊”通“樽”, 杯,酒杯3、重要虚词以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用 验之以事:用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用4、特殊句式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介宾短语后置句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介宾短语后置句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介宾短语后置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句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 介宾短语后置句5、第二部分中每一段都写了什么内容?明确:第二段写张衡善机巧,拜郎中,迁太史令,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以记叙为主。第四段从时间、名称、质地、大小、形状、功用、验证等方面介绍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辅以记叙。(第三段略)(三)第三部分:张衡的政治才干默读课文1、重要词语时政事渐损:损害时国王骄奢:古,指封建社会贵族的最高封爵;今,指某些国家的统治者宦官惧其毁己:诽谤皆共目之:递眼色衡下车:官吏初到任上下肃然:古,指恭顺老实的样子;今,指恭敬的样子上书乞骸骨: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2、一词多义为 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成为 以为吉凶倚伏:认为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担任 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做3、通假字收禽:“禽”通“擒”,捕捉4、特殊句式讽议左右。 省略句,介宾短语后置句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省略句5、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张衡的政治才干?明确:一是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上疏陈事,讽议左右,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二是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作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卓然政绩。六、齐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赏析人物形象,了解传记文学的写作特点,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2、积累文中涉及的古文化常识3、学习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专研的精神。【教学重点】掌握叙述、说明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处理方法。【教学难点】归纳总结文中涉及的古文化常识【教学过程】一、 导入: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疏通了文意,也了解了文章的大概内容,哪位同学能够选择几个恰当的词语对张衡的品格、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给予评价。明确:可贵的品格、辉煌的科学成就、卓越的文学才能、杰出的政治才干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作者是如何将一位博学多才、从容淡泊的文人学者形象展示给读者的。二、 总结要领,引导思维 (一)从传记中可以看出张衡一生中经历了哪几位皇帝?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写? 明确:四位皇帝:东汉章帝、和帝、安帝、顺帝。 不难看出,写人物传记多按时间顺序组材,本文也是以时间为经线来写的,时间虽长,但叙事清晰。 (二)张衡的博学多才,传记中是如何反映出来的? 明确: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个方面的成就,又突出交代了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在科技方面,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张衡为人,详写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他“上书气骸骨”,避害全身,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文学成就较略。 (三)小结人物传记的写法 1、以时间为顺序组材,概括人物的生平2、突出人物重要活动,详略安排得当(四)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突出特点,请同学找出这样的句子或段落细细品味明确:重点看第四段,尤其是关于候风地动仪的介绍,主要由学生完成。文章按以下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说明): 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这一段可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我们结合课文的特点,总结了人物传记的写法,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以便今后在传记的写作中借鉴。三、文化常识(归纳并补充)(一)官职专名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3、大将军:位比三公,邓骘位在三公之上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设公车令 5、郎中: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6、太史令:兼管天文和国史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8、国王:指河间王;国,诸候国 9、尚书: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 (二)与官职有关用语1、举:推荐,(举孝廉: 被举荐任官) 2、行:去应荐,(举孝廉不行:被举荐任官不去应荐)3、辟:征召,召来授官,(连辟公府:屡次被公府征召)4、就:就职,任职,(不就:不任职)5、召:召请来授官,(累召:屡次召请)6、应:应职,接受官职,(不应:不应职)7、拜:任命,授给官职,(拜为上卿:任命为上卿)8、迁:调动官职;左迁,降职贬官,(再迁为太史令:两次调动官职做太史令)9、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两次调动官职,又做了太史令)10、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调动提升)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出为河间相:离京做了河间相)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衡下车:张衡初到任)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任职三年)14、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除臣太子洗马:封臣为太子洗马)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上书乞骸骨:上书朝廷,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三)学校1、太学:最高学府(观太学) 2、观、游:指游学,考察学习(游于三辅,观太学) 3、庠、序:学校,(谨庠序之教) 4、国子监:明清最高学府,入监读书称监生,(老监生) 5、教授、博士、直讲、助教:教学人员,(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四、学习本文,你得到哪些启示?(创新点) 明确:自由发言,有理即可如:品德和人格是在学业上成功的基础; 要跻身世界科技先进行列,必须要有民族自信心; 学习要注重社会实践; 一个人的潜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五、课后作业一词多义(一)观 1、观太学 考察学习 2、大王见臣列观 殿堂 3、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像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