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合作探究“冷雨”“听雨”中蕴涵的丰富而深沉情感,领悟作者的乡愁情结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2、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预习要求:1、课前收集有关雨的诗句。2、熟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语句和你有疑惑的地方。3、思考: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从文中找出依据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直接出示课题听听那冷雨师:雨是大家熟悉的自然现象之一。春雨绵绵、秋雨潇潇。雨落在地上,有时也落在人的心上,引人遐想,勾人情思。文人笔下的雨更是词句优美,意象多端。谁能来给大家吟几句关于雨的诗句?请23位学生回答。教师幻灯展示以下诗句: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归纳:心喜而雨润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归纳:心乐而雨酥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归纳:心苦而雨寒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归纳:雨作为抒情物象贯穿一生一世过渡:何时暖,何时寒?心暖时暖,心寒时寒。(前三首可能学生会讲到,教师只是强调一下,蒋捷的词是为了和课文的呼应。)二、解题(再次呈现课题)师:当你面对“听听那冷雨”这个题目时,会获得哪些信息?会产生哪些疑问?(请12位学生回答)信息:内心凄凉、乡愁等。疑问:他是怎么“听雨”的?听到了什么?为什么选择“听雨”,而不是看雨或思雨呢?为什么选择“雨”,而不选择风或雪?为什么“雨”的前面加了“冷”?过渡:同学们对这篇文章有太多的问题,这是一篇值得大家静下心来细细阅读的文章。三、意象探究师:这节课我们不妨来探究一个问题,也许它会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究竟作者为什么要选“雨”作为情感的寄托,而不选风或雪?从中又寄托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自由朗读课文14节,从文中找出依据来。【pp3展示问题】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的潇潇冷雨中去探求答案吧。学生自读文章。圈划文中的关键词或语句。预设:1、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追问:想到了什么?)2、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断”的是什么,“连”的又是什么?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此处可以扣住“二十五年”补充介绍余光中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明白那种思念缘何而来。)3、“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这“雨”已不是大自然的雨了,而是汉民族语言中的方块字,对“雨”字的赞美,其实在赞美什么?)4、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之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那“土腥气”又让作者嗅出了什么?5、雨意迷离的情调(这种情调作者用了中国诗词的意趣、宋代山水画的意趣去表达映衬。其实表达的是“月是故乡明,水是故乡甜,人是故乡亲“呀。教师小结:“雨”能让身处异乡的余老先生想到什么?想到气象报告、太初有字,让人想起“江南、春雨、杏花”,想起中国的诗词、中国的山水画。可见选择连绵不断的“雨”作意象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永恒的家园之思、难解的文化之结。(幻灯展示)教后补记:学生的回答基本在预设之内,有一学生认为“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这一句的表达读起来特别亲切,很能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心情之切。当时请同学们再齐读了一遍,思考“为什么这句话会这么亲切有味?”明确:叠词和通感的运用。这个环节完成得比较顺畅,是否简缩些,留出更多的时间给下一个环节。四、补充介绍作者的经历和文化情结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语录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他在2003年度散文获奖感言中说“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五、语言品读师:余光中先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濡染,心中有浓得化不开的中国情结。余先生庆幸,无论时光怎么流转,中国怎么变化,历史怎么发展,总会有一些东西会穿越时空,千秋传递,中国的文字就是其中重要的元素。他说:我倒当真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我尝试在这一类作品里,把中国的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叠去,为了试验它的速度、密度和弹性。我的理想是要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如果中华文化是一个大圆,宏美的中文正是其半径,但愿我能将它伸展得更长。余光中炼石补天蔚晚霞师:今天我们读到他的这些文字,应该是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的丹,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听雨部分(5-11节),选出你喜欢的语句来读一读,并简单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请四五位学生回答,特别好的语句不妨全班齐读品味。)预设:1、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诗词的化用以及想表达的情感)2、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比喻、拟人的运用)3、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叠词的节奏美、音韵美)4、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无标点的长句与第二段的短句“杏花。春雨。江南。”的比较,体会语言的形式如何为表达绵绵不绝的乡愁情感服务。)5、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背后的情感是什么?)教师小结:文中这样的语句比比皆是,余先生用他那支生花的妙笔,为我们充分展示了中国语言的魅力,通过对雨的细腻感受的描写,委婉地传达出了一个漂泊异国他乡者的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深依恋和赞美。教后补记:当时采用的是一个小组学生轮下去说,也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寻找与思考时间,所以学生说的句子只有以上的第2、5句是与我的预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污水处理厂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轻型钢结构防腐蚀施工方案
- 电梯师傅考试题库及答案
- 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环保管理方案
- 2025年焊锡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选煤厂生产线自动化控制设备选型方案
- 废水零排放系统技术研究与应用方案
- 离婚双方子女抚养及财产分配协议
- 离婚协议附带财产分割及债务偿还标准合同
- 专业市场租赁合同范本及市场品牌形象提升协议
- 大学创意写作(第二版)课件 第七章 微短剧剧本与短视频脚本
- 职场餐桌礼仪知识培训课件
- 《绿色建材》课件
- 个人述职报告范文汇总参考模板
- 超星尔雅学习通《经济与社会如何用决策思维洞察生活》章节测试答案
- 如何防范企业网络入侵与黑客攻击
- 剑桥Think第一级Unit+1+Welcome课件
- 华为财务管理(6版)-华为经营管理丛书
- 横河CS3000工程师培训资料
- LY/T 3355-2023油茶
- DB15-T 2241-2021 数据中心绿色分级评估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