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 辛亥革命课件(共42张).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 辛亥革命课件(共42张).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 辛亥革命课件(共42张).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 辛亥革命课件(共42张).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1 辛亥革命课件(共42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父孙中山 13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含义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一 武昌起义 一 武昌起义的背景与条件1 时代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2 社会基础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3 经济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甲午战争后登上了历史舞台 5 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6 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7 军事基础 同盟会组织了一些列的武装起义 推动了革命高潮 1901年签订的 辛丑条约 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社会矛盾尖锐 1899年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清末 新政 与 预备立宪 1 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民族危机严重2 根本目的 维护统治3 直接目的 平内乱 消外患 固皇位4 客观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 经济 阶级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情况 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 戊戌变法 1898年6月 为挽救亡国灭种危机 光绪帝颁布变法令 开始了103天的戊戌变法 这是中国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初步尝试 康有为 梁启超 光绪帝 慈禧太后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1 条件 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命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2 武器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3 中心 上海东京4 代表人物 章炳麟陈天华邹容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与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1894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1905年8月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骨干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 时间 1905年8月 地点 日本东京 成员组成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 机关刊物 民报 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前提 核心 民权主义的补充 探究一 为什么称同盟会为资产阶级政党 而兴中会等却只称为革命团体 因为同盟会有明确的纲领 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浙皖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 黄兴 有利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地区兵力空虚 1911年5月 清政府发布的 铁路国有 法令 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 川汉铁路 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风潮 二 武昌起义的过程及影响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1911年10月11月 成立湖北军政府1911年10月12日 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影响 武昌起义后全国先后有15个省区响应 脱离清政府 宣布独立 清政府土崩瓦解 湖北军政府成立 黎元洪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 二 中华民国成立 1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1911年底 孙中山回国 被各省代表推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 孙中山宣誓就职 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定都南京 以五色旗为国旗 五色旗代表汉 满 蒙 回 藏五族共和 材料 南京临时政府成员临时总统 孙中山外交部长 王宠惠陆军总长 黄兴教育总长 蔡元培参谋本部总长 黄兴秘书处秘书长 胡汉民法制局长 宋教仁印铸局长 黄复兴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 各部次长除1人外 其余都是同盟会重要骨干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探究二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政策中未涉及到哪方面的改革 为什么 南京临时政府出台的政策中未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 因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较弱 所以表现出妥协性与软弱性 1912年1月5日 临时政府发布了 告各友邦书 在这一文告中 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负责偿还清政府所借一切外债和剩余赔款 保护列强在华的各种特权 王宠惠 原因在于取得列强的支持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春 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无种族 阶级 宗教之差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 临时大总统 国务员 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 以参议院行之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 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 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3 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4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5 实行责任内阁制 自由平等 主权在民 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 维护共和制度 性质 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 辛亥革命的结局 一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袁世凯 1 南北议和辛亥革命爆发后 清政府统治摇摇欲坠 为挽救局面 清政府被迫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 主持军政 袁世凯一边命北洋军猛攻汉口 汉阳 威逼武昌 但又停滞不前 另一边向南京临时政府提出议和 列强扶植袁世凯为他们的新代理人 一面向清政府制造非袁世凯不能收拾残局的言论 一面向南京临时政府施加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 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软弱 缺乏实力 立宪派等的拥护 对清 逼宫退位 对革命派 迫孙让位 依托 在军队中的影响 袁世凯能篡夺革命成果的原因 袁世凯的自身条件 政治手腕 军权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孙中山希望争取袁世凯 原因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宣统帝 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 清朝覆灭 2 清朝覆灭 1912年2月13日 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 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接着 南京临时政府推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 篡夺果实 二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 辛亥革命的性质 中国近代史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 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推动力量 探究三 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也有人说它失败了 你怎么看 为什么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权 胜利 失败 教训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练一练 1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 兴中会b 同盟会c 光复会d 共进会 b 规定 中化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