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必修1:第1单元1劝学 学案.doc_第1页
鲁人版必修1:第1单元1劝学 学案.doc_第2页
鲁人版必修1:第1单元1劝学 学案.doc_第3页
鲁人版必修1:第1单元1劝学 学案.doc_第4页
鲁人版必修1:第1单元1劝学 学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本课话题坚持朗读课文中的名段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要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说明客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和“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积累生活中的素材拳王阿里33岁那年与挑战者弗雷泽进行第3次较量。在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筋疲力尽,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然而他拼命坚持着,因为他心里知道,对方肯定和自己一样,如果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就有胜出的可能。于是他竭力保持坚毅的表情和永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还存有旺盛的体力,阿里的教练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念头,便使眼色暗示阿里。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果然在关键时刻,对手认输了。卫冕成功的阿里还未走到擂台中央,便眼前一黑,双腿无力地跪倒在地上。弗雷泽见此情景,如遭雷击,并为此抱憾终生。背诵相关名言警句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金樱格言联璧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苟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木直中绳() 以为轮()槁暴()()参省() 须臾() 跂而望矣()舆马() 舟楫() 蛟龙()跬步() 骐骥() 驽马()锲而舍之() 金石可镂() 爪牙()二螯() 蛇鳝()【答案】zhngrugopxngyqyjjiokujnqiluzhoosh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以为轮,其曲中规()2虽有槁暴()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君子生非异也()【答案】1.“”通“煣”,用火烤木使弯曲2.“有”通“又”3.“知”通“智”4.“生”通“性”,资质,禀赋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假(2)而(3)备(4)于(5)利【答案】(1)假:动词,凭借,利用/动词,借/动词,假装(2)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递进/连词,表修饰(3)备:动词,具备/名词,准备/副词,完全(4)于:介词,从/介词,比/介词,引出对象,不译(5)利:形容词,锋利/形容词,快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木直中绳,以为轮()_2其曲中规 ()_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_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_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_7用心一也 ()_【答案】1.“”,使动用法,用火烤木使弯曲2.“曲”,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弧度3.“日”,名词作状语,每天4.“高”,形容词作名词,高处5.“水”,名词作动词,游水6.“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7.“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以为轮,其曲中规古义:今义:认为。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学问广博精深。3而神明自得古义:今义: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4蚓无爪牙之利古义: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贬义)。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今义:托付;把思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答案】1.把做成。2.广泛地学习。3.自然得到。4.鸟兽的爪子和牙齿。5.托身,安身。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译文:2木直中绳,以为轮。()译文: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译文: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译文:【答案】1.状语后置句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出来,但是比蓝草颜色更深;冰,水变成的,但是比水温度更低。2省略句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烤木使它弯曲,把它做成车轮。3判断句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的原因,是用火烤使它这样的。4定语后置句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常识速览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荀子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法家思想家韩非、李斯的老师。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为荀卿。他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性,有积极意义。作品有劝学天论性恶王制等。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善,是人为的。他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只有懂得了礼义,人性才能改变。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学习“积善成德”,成为君子。整体感知本文节选的四段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学习对于君子成长的重要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积累、坚持、专一,从而论证了“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作者反复论述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积累获得的,勉励人们要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文脉梳理_【答案】弥补不足方法态度文本层析一、阅读课文第13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对第2自然段五个比喻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b第二个比喻“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c第三个比喻“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d作者在三个比喻的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解析】a项,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答案】a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证明“君子善假于物”的一组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 b c d【解析】和都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从见、闻、行(路)、渡(河)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证明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是“善假于物”。【答案】d3第13自然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b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的观点。c“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自身内部的努力。d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子文章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解析】c项,“凭借了自身内部的努力”的理解不正确,应是“凭借了外界条件”。【答案】c二、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4以下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都体现学习要积累的观点的一组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abcd【解析】说的是坚持,说的是专一。【答案】c5对文本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选用了十个比喻,有正面设喻,有反面设喻,生动形象地阐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是积累、坚持和专一。b本段首先强调一个“积”字,获得丰富的知识,要积累;养成崇高的道德情操,也要积累,从每个善良的行为做起。c在阐述学习要坚持不懈时,作者用“蚯蚓”和“螃蟹”作了鲜明的对比,增加了说理的分量。d本段大量运用短句,既富有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解析】c项,作者用“蚯蚓”和“螃蟹”作鲜明的对比,目的是证明学习要专一。【答案】c话题互动话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两人的说法是不是矛盾?学生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学与思要结合起来。荀子否定思考,他反对只靠坐在房间里苦思冥想的学习方法,主张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证明了空想式的学习不如“善假于物”式的学习。我的观点:【参考答案】其实两人说的都有道理。“学而不思则罔”是说你学了而不去思考不去分析也是枉然。“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说自己曾经尝试整天思考,可是没有什么结果,还不如就此好好学习。荀子本身就是圣人了,可是停止了学习专心思考,结果一无所获。所以他们讲这个话所对的人不一样,意思也就不一样。孔子是对学生讲的,荀子是说自己的。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形象生动的比喻论证课文用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五个比喻来证明学习的重要性。用了“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五个比喻证明学习的作用;用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骐骥一跃,驽马十驾,朽木不折,金石可镂,蚓,蟹”十个比喻,证明学习应有的方法和态度。2写法指导怎样恰当运用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通过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这种方法能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形象生动、浅显易懂,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和理解。使用比喻论证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学会联想和想象,要注意从一个高度上去认识问题。(2)找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3)要恰当地描绘相似事物(喻体)的特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本体)。(4)注意无论怎样比喻都要扣紧主题。3迁移应用请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心,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答案】(示例)不应认为个人力量渺小,而不去承担改造社会的责任。社会好比一个人的身体,而我们每个人就好比它的一个细胞,只有每个细胞都发挥了作用,整个身体才会健康,生命才会存在。一个人比之社会是小的,但一个人的作用却是不能忽视的,个人力量是小的,但个人的精神却往往能在社会中折射出夺目的光彩。大多数的人民群众也许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更没有记下他们的功勋,但他们贡献了全部的光和热。正如无数无名的星星才聚成了浩瀚灿烂的星空,没有它们,夜空将是何等暗淡。我们每个人就是社会的一颗无名星星,如果大家都存在那种个人力量太小的思想,而不愿奉献光热,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吗?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专一铸就成功荀子结合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接着连设四个比喻,“登高而招”而“见者远”,“顺风而呼”而“闻者彰”,“假舆马者”能“致千里”,“假舟楫者”能“绝江河”,这些比喻从见、闻、行、渡四个方面展开论证,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荀子看来,学习还要像“积土成山”“积水成渊”那样不断积累,像“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那样坚持不懈,像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那样用心专一。崇高的德行是要经过长期积累才会具备的,一个人只有不断行善,才会形成美德,才会得到智慧,才会具备圣人那样崇高的思想道德。【应用角度】“专一与成材”“恒心”“善假于物”“学与思”“学习的重要性”等。2精彩应用人有恒心万事成“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告诉我们:要有所成就,就需持之以恒。“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成就事业,我们亦需具备持之以恒的品质,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德国诗人席勒说:“只有恒心才能使你达到目的。”一个人在确定奋斗目标之后,若能持之以恒地奋斗,终能成功,世上无数的成功者即为明证。晋代书法家王献之练字用尽18缸水,终成一代书法大师;李时珍历时27年,钻研文献近千种,作札记数百万字,多次离家远行,亲身实践,历尽千辛万苦,收集成千上万个单方,终著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马克思花了40年时间,呕心沥血著成资本论;居里夫人历经十多年的实验,从几十吨沥青矿渣中提取出了几克镭。成功者的最大奥秘在于持之以恒地走完从想到做这段距离。人有恒心万事成。佳作领悟善假于物鸟儿敢横渡大洋,凭的是一根树枝;乌鸦能喝到瓶中的水,靠的是几粒石子;即使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鲲鹏也要借助风的力量。这不禁让我想起两千多年前教导众生的荀子老先生,他的声音仍回荡在岁月的秋风中:“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是啊,成功与否的确在于能否善假于外物。遥想当年,乌江畔上,曾经气吞山河的项羽此时被团团围住,四面楚歌,虞姬挥泪自刎,此情此景何等惨淡?然而造成这番景况的不在别人,只在项羽不善假于外物。想当年楚军人才济济,然而项羽却刚愎自用,事事不听劝谏,最终导致韩信等人纷纷离去。徒留下老臣范曾,虽被称为亚父,却有志难抒,单就鸿门一宴即可见一斑。反观汉家刘邦,本一市井无赖,何以成就千秋帝业?恰是他的善假于外物,用人得当。在汉朝建立时,刘邦感慨万分:若论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及子房;若论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若论拥兵百万,攻城拔寨,吾不及韩信。得此三子,得天下也。刀光剑影、烽火战鼓,褪去了历史的浮影,但唯一不变的是善假于外物而成功的真理。宋代朱熹有一首哲理诗是这样写的:“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是啊,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大战船一分一毫。如今江河里的春水涨起,巨船犹如一根羽毛轻轻地漂浮在水面上了。这莫不是对那些不善于借助客观外物之人的讽刺。这不管是朱熹的偶然所得,还是他的人生体验的精华再现,都以轻松的方式告诉了我们:善假于物,事半功倍!再看今日雄霸财富巅峰,操纵世界各种潜在力量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其发迹史亦是一个如小鸟飞越大洋般的传奇。当年由于犹太人的身份而处处受歧视迫害的家族创始人梅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