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学案).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学案).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1:第13课 辛亥革命(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 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1了解武昌起义爆发前的社会背景。2知道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革命纲领。3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评价。4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其教训。 一、武昌起义1背景(1)政治: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2)经济: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条件阶级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思想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等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组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军事发动一系列的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时机清政府“铁路国有”引起保路风潮,清政府调湖北新军镇压,湖北防务空虚3.爆发(1)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2)新军炮兵、步兵闻风响应,12日,占领武汉三镇。二、中华民国成立1成立民国: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以五色旗为国旗。2颁布约法(1)时间:1912年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3)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4)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1结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袁世凯一面命令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提出议和。(2)列强以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为手段,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3)革命营垒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攻击革命党人。(4)孙中山被迫妥协,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5)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6)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功绩(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3)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4)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阐释 “革命”一词的古义是变革天命,最早见于周易:“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日本人在德川幕府末期、明治时期借用汉字旧词“革命”意译西方术语“revolution”,后被流亡日本的中国政治家及留学生传回中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前代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所谓国民革命者,一国之人皆有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即皆负革命之责任。”点拨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1)有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2)建立了从中央本部到各地支部的组织系统。(3)推举产生了公认的革命领袖。 思考 下图是广州的某烈士纪念碑,纪念哪一历史事件中的烈士?这一事件有何影响?提示: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烈士。为辛亥革命做了军事准备。 阐释 辛亥革命和武昌起义的关系(1)从狭义上讲,武昌起义发生于农历辛亥年,它又是革命党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重要革命斗争,故称辛亥革命。(2)从广义上讲,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点拨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几个层面。而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而地主阶级的统治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仍广泛存在,封建思想在国民头脑中还根深蒂固。因此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结论是错误的。 主题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其评价 核心必记1特点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了参议院权力;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程序。2评价(1)进步性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和弹劾权的规定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国民拥有一系列权利自由的规定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它的颁布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2)局限性它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史料印证材料一“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一体现出主权在民的思想,并以法律形式来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材料二“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反映出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构架遵循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思考:材料三中的“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提示: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因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而失败。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对点巩固1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解析:选d 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而临时约法是在1912年3月份颁布的,a项错误。清王朝结束的标志是宣统帝下诏退位,b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后并未废除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是遵守执行,c项错误。故选d项。主题二全面评价辛亥革命 核心必记1从革命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2从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一次深刻的现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现代化。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3从文明史观看: 辛亥革命结束了帝制,建立了共和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重大成果;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巨大成果;它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物质文明也取得重大成果。孙中山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从社会史观看:以剪发辫、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面貌为之一新。5从整体史观看:辛亥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世界(首先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中国与世界已紧密地相联。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伟大智者。史料印证材料一 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凭借。第一件叫做民族精神的自觉,第二件叫做民主精神的自觉。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材料一中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民族、民主精神的觉醒。材料二 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子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材料二反映出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革除了社会陋习,改变了社会风气,促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材料三 章开沅认为:应该了解孙中山辛亥革命之前的100年,特别是辛亥革命怎么来的,孙中山的纲领怎么来的,它都是有依据的。同时还要盘点辛亥革命后的100年。还要研究从现在开始,往后的100年。马敏三种视野拓展辛亥革命史研究思考:根据材料三分析,对辛亥革命史的研究过去是什么视角?又提供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什么新视角?提示:视角:短时段的革命史视角。新视角:进行贯通的长时段研究。对点巩固2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巨变。这主要表现在( )a它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b它创立了民主共和制度c它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d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选b 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在于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随堂达标验收题组一 武昌起义120世纪初,某人在其原著作中写道:“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据此推断,此人可能是( )a林则徐 b洪仁玕c康有为 d邹容解析:选d 由“20世纪初”可排除a、b两项。由“自由”“革命”等关键词可以看出,其主张通过革命的方式建立民主政体。而康有为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反对革命,故排除c项,答案为d。2“此一省亦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革命党人为改变这种现象而采取的最主要行动是(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兴中会c发动黄花岗起义 d成立南京临时政府解析:选a 这句话是孙中山于1905年说的,这表明革命党人已认识到建立统一资产阶级政党指导革命运动的迫切性,因此答案为a。3“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这是中国近代革命党人黄兴为其领导的某次革命活动所写的挽联。该革命活动是( )a武昌起义 b四川保路运动c黄花岗起义 d金田起义解析:选c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黄兴领导”“七十二健儿”“黄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发生于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答案为c。题组二 中华民国成立4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该观点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a发动了武昌起义b终结了清朝统治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d颁布了临时约法解析:选c 依据题干中“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创建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5“国”是汉字中写法比较多的一个字。下面是关于“国”的四种写法,其中出现在辛亥革命时期的应是( )a b c d解析:选c 从字形来看,a项中有“王”,b项中有“八土”,d项中有“八方”,反映了在王权或皇权专制体制下人们对国家的理解,以君主或疆域为主;c项中有“民”,反映了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的思想,与辛亥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相符,故选c。6有人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袁世凯量身定做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 )a三权分立 b总统制c主权在民 d责任内阁制解析:选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其实行专制和独裁。题组三 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7有人曾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辛亥革命“不结果实”主要是指( )a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b三民主义反帝不明确,反封建不彻底c三民主义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d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解析:选a 辛亥革命推翻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