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碱金属元素的结构与性质学习目标定位1.知道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特点。2.能说出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性。3.初步学会根据原子结构的特点,推测元素的化学性质。一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1参考元素周期表,完成下列表格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原子半径/nm碱金属元素锂li3120.152钠na11130.186钾k19140.227铷rb37150.248铯cs55160.2652.通过分析上表可知,碱金属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是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不同点是电子层数和原子半径不同,其变化规律是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归纳总结1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有1个电子,很容易失去,因此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是1价。2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1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b单质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除锂外均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d化合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答案d解析锂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且锂在自然界中也不能以游离态存在,a、c项不正确;失去电子发生的是氧化反应,b选项错误。2锂(li)是世界上最轻的金属,它属于碱金属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li同一主族的都是金属元素bna比li多一个电子层cli、na、k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dli是碱金属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答案d解析锂在第a族,该族中还有非金属元素氢,a选项错误;li、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b选项错误;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最外层有8个电子,c选项错误。二碱金属元素的性质1碱金属与o2反应(1)已知1.4 g锂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可生成3.0 g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lio22li2o。(2)钠、钾与氧气的反应:将一小块na和k分别投入热坩埚中,观察现象。2碱金属与水反应按下列实验操作完成实验,并填写下表:碱金属钾钠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轻微爆炸声,反应后的溶液加酚酞变红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反应后的溶液加酚酞变红结论钾比钠的活动性强实验原理2k2h2o=2kohh22na2h2o=2naohh23.碱金属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物质名称颜色和状态密度/gcm3熔点/沸点/锂银白色,柔软0.534180.51 347钠银白色,柔软0.9797.81882.9钾银白色,柔软0.8663.65774铷银白色,柔软1.53238.89688铯略带金色光泽,柔软1.87928.40678.4碱金属单质具有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沸点低的特点。在碱金属内,随着元素原子核电荷数的增加,单质的熔点和沸点逐渐降低。碱金属单质也有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也很好,液态钠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归纳总结1碱金属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1)相似性(r表示碱金属元素,不考虑放射性元素)原子都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化学性质活泼,它们都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及水反应。碱金属与水反应的通式为2r2h2o=2rohh2。(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它们和氧气的反应越来越容易,生成的氧化物越来越复杂;它们和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碱金属都具有还原性,它们由弱到强的顺序是linakrbcs。2碱金属单质物理性质变化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钾反常),熔、沸点逐渐降低。3元素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或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3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钾元素比钠元素的金属性强b钾和钠的焰色分别为紫色和黄色c碱金属都能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并放出氢气d碱金属的熔点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升高答案d解析d项,碱金属的熔点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4下列各组比较不正确的是()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b还原性:knali,故k可以从na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钠c熔、沸点:linakd碱性:liohnaohkoh答案b解析a中锂的活泼性比钠弱,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b中还原性,knali,但k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na,而是先与h2o反应;c中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熔、沸点逐渐降低,即linakrbcs;d中从li到cs,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即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理解感悟(1)因na、k都是很活泼的金属易与h2o反应,故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相对不活泼的金属。(2)碱金属单质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是其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的必然结果。1随着碱金属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碱性逐渐减弱c单质熔、沸点逐渐升高d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答案a解析随着碱金属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大,碱性逐渐增强,单质熔、沸点降低,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2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叙述正确的是()a钾与氧气或水反应比钠的反应剧烈,铷、铯的反应更剧烈b碱金属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减小c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依次减弱d碱金属元素的阳离子的氧化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依次增强答案a解析b项,碱金属的密度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增大趋势(钾反常);d项,碱金属元素阳离子的氧化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依次减弱。3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以下各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比koh的碱性强b铯与水或酸溶液反应剧烈,都生成氢气ccs的还原性比na强,故na的氧化性强于csdal的金属性大于cs的金属性答案d解析a项,cs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1,电子层数比k的多,故cs的金属性比k强,则csoh的碱性比koh强;b项,cs与na性质相似,其与水或酸反应更剧烈,都生成h2;c项,cs的还原性比na强,单质还原性越强,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弱,所以na的氧化性强于cs;d项,因为cs的金属性强于na,na的金属性强于al,所以al的金属性弱于cs。4根据金属钠、钾与水反应的现象,推断锂、钠、钾、铷、铯各1 g分别与足量的水反应,其中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写名称,下同);相同条件下,放出氢气的体积最大的是_;生成的碱碱性最弱的是_(写化学式)。答案铯锂lioh解析碱金属元素从lics金属性依次增强,故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cs;等质量的碱金属与足量水反应,摩尔质量越小的,与水反应放出h2越多,故应是锂放出h2最多。40分钟课时作业经典基础题一、碱金属结构和性质的变化规律1以下关于锂、钠、钾、铷、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soh单质熔点最高的是铯它们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且都比水轻它们的还原性依次增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a b c d答案c解析单质熔点最高的应是li,密度呈增大趋势,k出现反常,rb、cs的密度比水大,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应依次减弱。2下列关于锂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判断中,错误的是()与水反应比钠剧烈它的原子半径比钠原子小它的氧化物暴露在空气中易吸收co2它的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和钠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是强还原剂锂应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li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2o2a bc d答案a解析li与na同属碱金属元素,性质相似,但又有差异,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可知,li的金属性比na弱,与水反应不如na与水反应剧烈,与o2反应只能生成li2o,不能生成li2o2;其阳离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且li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小,不能保存在煤油中,应保存在石蜡中。3下列对碱金属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组合是()li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碱金属单质常温下呈固态,取用时可直接用手拿碱金属单质中还原性最强的是钾碱金属阳离子,氧化性最强的是li碱金属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都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从li到cs,碱金属的密度越来越大,熔、沸点越来越高a bc d答案a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来解答。锂的密度比煤油的小,放在煤油中锂会浮在油面上,不能隔绝空气,在实验室中,锂通常保存在石蜡中,故不正确,备选项中有的可选,b、c项被排除;因为碱金属能与手上的汗液反应,生成强碱,损伤皮肤,故不正确,即也可选,d项被排除;碱金属中,还原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依次增强,故不正确;从li到cs,碱金属的密度越来越大(钾反常),但熔、沸点越来越低,故不正确。4.右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a还原性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c熔点d原子半径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的性质呈递增趋势,而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二、推测碱金属的性质5已知金属钾有如下性质:钾的密度比水小钾的熔点低钾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钾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以上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中的()a b c d答案d解析类比钠与钾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钾、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相似,但钾比钠活泼,与水反应更剧烈。6铯是一种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soh是一种可溶于水的强碱bcs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氧化物cs2occs与水反应,能发生爆炸,并放出o2d加热cs2co3,可生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由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推测cs及其化合物的性质。7金属元素钫(fr)在自然界中含量极少。它的21个已知同位素都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预言其性质,其中不正确的是()a在已知碱金属元素中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氧化物fr2o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极强的碱d其单质的熔点比金属钠的熔点低答案b解析根据“fr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是它属于碱金属元素;二是它在周期表中处于碱金属元素的最下方。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规律可以知道它的金属性非常强,所以与氧气反应时得到的是复杂的氧化物。三、金属的活动性比较8下列物质中,金属性最强的是()a钠 b镁 c铝 d硅答案a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性:liohnaohkohrbohb金属性:rbknalic和酸反应时fe能失2e,na失1e,所以fe的金属性强于nadrb不易与水反应放出h2答案b解析因为金属性linakrb,所以碱性liohnaohkohrboh,rb比k更易与水反应,b对,a、d错;反应时失电子数目多金属性不一定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na在fe的前面,所以na的金属性强于fe的,c错。10钠和锂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中,能较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a都是金属元素 b原子半径相差不大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化合价相同答案c解析钠和锂是同主族元素,在结构上都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结构的相似性导致了它们性质的相似性。能力提升题11甲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乙元素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丙是元素周期表第a族中金属性最弱的碱金属元素。由此推断:(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周期;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族;丙元素的名称为_。(2)甲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乙单质与丙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四a锂(2)2k2h2o=2k2ohh24lio22li2o解析甲的原子序数是19,甲是钾元素,乙是氧元素,丙是锂元素。12某同学为验证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准备了如下药品:溴水碘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硝酸水钠镁条铝条钾(1)准备选用的药品是_。(2)所做的实验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判断依据_。答案(1)(2)2na2h2o=2naohh2、2k2h2o=2kohh2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推断钾比钠活泼解析钠、钾与水反应的共同点:都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熔化为一个闪亮的小球,有“嘶嘶”的响声;不同点: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反应可产生火焰,并发出轻微的爆炸声。13最新报道,我国科学家通过与多个国家进行科技合作,成功研发出铯(cs)原子喷泉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标志着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知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a族,根据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下列内容:(1)铯的原子核外共有_个电子层,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市中医院儿童皮试技术操作考核
- 美宜佳公司实习报告
- 关于XX村住宅小区基坑支护项目施工方案分析报告 施工交底记录
- 汽车配件加工试题及答案
- 饲料生产车间安全防护措施方案
- 企业发展经理年终总结报告
- 岗位轮换制度设计试题
- 机电专业实操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石炉筹建试题及答案
- 蓄水调节池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方案
- 2025年低压电工(电工操作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2025现金从业人员反假货币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福建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厦门技师学院招聘事业单位人员36人(10月)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医疗设备投放协议书
- 阿坝州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四川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公共基础知识真题模拟试卷
- 国企中层干部竞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海城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招聘真题
- 医学检验科PDCA质量改进案例解析
- 河北单招考试九类职业适应性测试测试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