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张开想象的翅膀灰椋鸟磨课思考 5月是学校“112模式”主题教学活动月,我奉组长之命承担本次活动四语组的展示课任务。说实话,虽曾多次参加过优质课竞赛,承担过观摩课、示范课,但教了十几年初中,已经习惯于针对初中孩子的年段特点上课,如今新到高手如云的名校工作,深感压力大,任务重。 胸中有丘壑接到任务后我做了三件事情,完成准备工作,做到“胸中有丘壑”。一是裸读文本。研读文本,吃透文本是备课的第一步。不凭借任何资料,裸读文本,走进作者,深入到文本的字里行间,触摸文本的脉络,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灰椋鸟一文主要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壮观景象以及归林后喧闹热烈的场面。作者欲扬先抑,先写了灰椋鸟的“不好看”,接着,层层铺排,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温馨和归林后的热烈、喧闹,让我们跟着走近灰椋鸟,发现了这不起眼的小鸟的好看之处。归林”和“闹林”这两小节里,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神奇力量,使得徐秀娟从心灵深处对灰椋鸟产生翻天覆地的情感变化?在我看来,主要有四点:生命的壮观、生命的热烈、生命的情感、生命的美好。这样的发现,也足以让我们动心如果我们有体贴的爱心,就能进入万物的内心;如果我们能心如镜子般明澈,就能照见生命平等的真理。天地万物,相互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是大美。二是背诵课文。我认为老师特别是上公开课的老师必须能背诵全文。这是非常有益的,在背的过程中,我进一步真正深入地去感受到了文本的语言魅力与表达特点:本文语言优美,拟人手法和比喻、排比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形象,好词佳句扑面而来,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灰椋鸟的壮观。作者将灰椋鸟归林的活动与自己内心涌动的感情同时描写,情真意切,情理贯通。反问让人在思考中体味明理,文章层次清楚,有情有趣。第四自然段按时间先后顺序先写看到的再写听到的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是让学生学习表达此构段方式的最好范例。三是大量搜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接着我大量阅读有关灰椋鸟的资料。从中我较为深入和全面地去了解了这篇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创作意图及其内涵、表现手法等,此时也阅读了许多关于灰椋鸟的教学设计,博采众长。 千敲而万击在磨课过程中教案三易其稿,三次试讲。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期,在同组老师和领导的指导下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朗期。第一次设计与试教。最初经过研读,我抓住“生命”、“和谐”两个关键词,以“林鸟人”三个板块为序设计了教案。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完成认识灰椋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会生字的任务。第二课时设计的标题为“感受生命壮观 ,感悟和谐之美”,分为五个环节。一是复习导入。二是读林,感受生命之蓬勃:此环节出示文中关于“林”的句子中的关键词,让学生读短语,感悟刺槐林的美丽与生机勃勃。三是读鸟,感悟生命之壮美:此环节整体感受壮美,赏读生命之壮观,品味生命之热烈。四是读人,感悟生命之和谐:正因为千千万万人对生命的至爱、敬畏,才会有生命的蓬勃、壮观、热烈,我们的生命之树才能常青,才能创造出和谐美丽的世界。五是拓展升华。讲解徐秀娟的故事,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自己以为创新的一个设计,拿到自己班上一上,只上到了第三环节的“赏读生命之壮观”部分,效果很差,听课教师也如坠入云雾中。罗晖主任下来说,你太注重内容的分析,学生的朗读不够。这让我想起上次常规课时执教的莫泊桑拜师,罗晖主任当初也给予我很多指导,她说上语文课要注重朗读,以读代讲,不要注重内容的分析理解。梅娇艳老师说这个设计太深,学生理解不了,想从几个词让学生感悟生命的蓬勃,学生跳不上去。王彩霞老师说呈现的公开课必须是完整的,有激情导入,整体感知,文本细读,总结拓展。综合上述老师的意见,我想那此节课只能上第一课时了。只有第一课时能完成此任务,做到长文短教。第二次设计与试教。我静下心来,抛开原来的思路,再次构思教学设计:打破常规,长文短教,直奔重点,感受灰椋鸟归林时场面的壮观、喧闹,体会作者对鸟类的热爱;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将看到的和听到的写得具体、生动的;指导方法,内化语言,学以致用,学习造较复杂的比喻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具体设计为:一、歌曲导入,揭示新课课前多媒体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师深情导入:同学们,刚刚我们听到的是一首老歌,名字叫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中那个为了救一只丹顶鹤不慎陷入沼泽的女孩,名叫徐秀娟。徐秀娟一生爱鸟,不惜为鸟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她生前写过的一篇关于鸟的文章,题目就叫灰椋鸟。二、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师边板书课题边指导学生书写。认读点拨带木字旁的生字“槐、椭、栖”及组成的词语。三、出示图片,认识灰椋鸟引导学生读灰椋鸟外形的句子,设疑:就是这种再普通不过的不好看的鸟,在徐秀娟的笔下却那么富有生气,尤其是在灰椋鸟归林的时候。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课文具体描写了灰椋鸟归林时的情境的段落。2、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的4、5自然段,初步感受一下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 指名学生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当时的场面,并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五、渗透学习方法,品读第4自然段(多媒体出示学习方法)自学提示读:默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 画:画出你喜欢的描写鸟的句子。思:边读边思,你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学生自学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集体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六、学习作者表达方法,尝试熟读成诵指导学生弄清楚本段的表达顺序,先写看到的,再写听到的,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多媒体出示:)第4自然段表达顺序作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从“一开始”写到_。从“一小群”写到_。从“先回来的鸟”写到_。师生合作朗读第四自然段。七、品读第5自然段,把文字变成画面师范读五自然段,学生抓拍画面并命名,取诗意名字。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体会作者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反复引读“百鸟争鸣”图。引导到最后一自然段“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家园”。八、总结全文,设疑激趣这句话是徐秀娟说的,她热爱鸟,把鸟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可是她一开始喜欢灰椋鸟吗?她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吗?这篇文章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有怎样的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5月29日,星期三第二节课,借407班上了一节课前无任何接触的真实课堂。不做任何铺垫的真实课堂是我一直孜孜追求的,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组长请来了王校长、罗主任亲临指导,本组的同仁也再次来把脉问诊。上完课后,觉得407班的孩子们很给力,基本跟着预设的节拍走得很稳很扎实。只是我的最大弱点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看不到小手如林的场面。王校长和罗主任就我的这节课给予了详细地指导,每个环节该如何设计,如何处理。如初步感受词语的板书问题、主问题的设计、构段方式的理解、朗读的配乐,歌曲的放置位置,教学中情绪的调控等,可谓处处是温暖的关心,指导的精心、点拨的细心。老师们下去也给我提了很多意见。如梅老师说的话筒的问题,声调的问题,罗艳老师说的合作朗读的加工问题。我将领导及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牢记在心中,晚上连夜进行了修改。第三次设计与正式亮相。由于时间紧迫,改点有点多,而且拘囿于原来的设计,所以只对第五自然段的主问题进行了更改,前面板书课题环节简化,认识灰椋鸟环节稍作改变,第四然段构段方式做了改变性的指导,板书也来了个彻底的颠覆。重点部分五自然段学完之后来了个回照。正式的公开课是5月30日在408班借班上课,其他部分还好,有点遗憾的是重点部分五自然段学完之后与四自然段关于场面描写的回照总结有点弄巧成拙。 磨砺中升华三次设计,在阵痛中新生。第一次设计未考虑到学段特点,拔高主题,以主题视角设计不切实际。回观后两次的课堂,较为成功,总体思路一致,充分体现“112”模式的理念,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浏览、默读、各种形式的朗读中品味语言、体味情感,感受壮观与热烈,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大美。二是极为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品读第四自然段时,给学生以明确有实效的自学方法的指导,做到授之以渔,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三是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此课有很多想象点,我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的思维。创设语文环境,带学生进入情境,激发想象,强化感受,发展思维和语言。如理解“排空而至”的情景时,我做好铺垫分步骤一步一步将学生引入那壮观的画面中。先找句。让学生到具体描写排空而至的句子。“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其次品词。抓住队列之浩大“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抓住鸟儿之多“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荡荡”进一步来感受。再次指名学生示范朗读,让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天空中的情景,说画面。最后才老师边总结边出示“图片”,让学生在惊叹之中,欢呼之中感受“排空而至”的壮观情景。而不是一开始就合盘托出照片让学生感受其壮观。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文本空白,在教学语文课本的同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空白进行想象填补,或对言犹未尽的语段结尾进行想象延续。其他如让学生想象鸟儿的倾诉、呼唤、应和,如想象作者的欢呼,如想象“如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等。四是学习内容与学习表达并重。课程标准是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性质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言文字学习的根本目的。课标在学段阅读目标中明确提出“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可见,学习表达是阅读教学固有的重要任务。此课教学中,在第四自然段学习完之后,引导学生回顾发现本段构段方式,通过师生合作朗读体会构段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保全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数字化的合同管理:未来的合同签署与存储方式
- 2025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劳动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爱婴医院理论考试及答案
- 2025关于科技公司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签订租房合同的五大注意事项》
- 《2025员工试用期合同协议》
- 2025年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第二批录用人选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旋转雾化器安装施工方案
- 英语名著阅读真题及答案
- DB11-T 344-2024 陶瓷砖胶粘剂施工技术规程
-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解读》课件
-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 锅炉节能器施工方案
- 《食品厂员工绩效方案》
- 工程人员驻场服务方案
- 汽车智能技术与应用 教案全套 朱升高 项目1-10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介绍- 车载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
- 产品方案设计模板
- 企业合规经营规范手册
- 骨与关节运动学基础-运动链(康复护理技术)
- 2.2中国的气候季风气候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学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