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复习与巩固【学习目标】1、掌握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3、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化学反应限度。【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化学能与热能要点诠释: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其中断键吸收能量,成键放出能量。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的关系: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吸热反应)。3反应中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放热反应常见的放热反应: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2co是吸热反应)(2)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co(g)h2(g) 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3)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能量变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放热反应吸热反应 类型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遵循能量守恒原理能量利用 燃料充分燃烧减少污染 新能源的开发4中和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5能源的分类:形成条件利用历史性质一次能源常规能源可再生资源水能、风能、生物质能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沼气不可再生资源核能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工业余热、酒精、汽油、焦炭等要点二、化学能与电能1原电池要点诠释:(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构成闭合回路。(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a.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b.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c.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7)原电池的应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原电池;金属的腐蚀。2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只要求了解正负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和其用途)要点诠释:(1)干电池(一次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如:cuzn原电池、锌锰电池。(2)充电电池(二次电池):两极都参加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使用。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3)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应,如h2、ch4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等)。要点三、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1化学反应的速率要点诠释:(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单位:mol/(ls)或mol/(lmin)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以上所表示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重要规律:a.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b.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外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要点诠释:(1)化学平衡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反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g)yb(g)zc(g),xyz。【典型例题】类型一:关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问题例1、在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我们通常做下面的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或三合板)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约10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_。(3)如果实验中没有看到“结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三个或三个以上原因):_;_;_;_;_;_。(4)如果实验中没有看到“结冰”现象,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说明该反应吸热?(要求答出两种方案)_。(5)实验中即使不“结冰”,提起烧杯的时候,发现烧杯与玻璃片也“粘在一起了”,原因是:_。(6)试用简单的方法说明烧杯与玻璃片之间是因为“结冰”而粘在一起的:_。【答案】(1)2nh4clba(oh)28h2o=bacl22nh3h2o8h2o(2)使反应物迅速混合而充分反应,使温度迅速下降(3)药品用量太小ba(oh)28h2o晶体研成粉末,反应太慢没有立即迅速搅拌环境温度太高玻璃片上加水太多氢氧化钡晶体失水(4)用皮肤感受,感觉很凉;用温度计来检验,发现温度降低。(5)因为水排开了烧杯底部与玻璃片之间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和玻璃片粘在了一起(6)看烧杯和玻璃片之间是否能够发生相对滑动,若不能,则是由于结冰而粘在一起【解析】本题是教材实验的拓展探究,对实验成败的关键以及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跨学科知识也进行了综合考查。要想证明该反应吸热,不一定要通过“结冰”现象,还可以是“人的感觉”、“温度计”等,但是无论通过什么方式,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让反应快速进行,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使体系温度得到明显的下降。通过“结冰”现象推断反应吸热时,容易出现一个假象,因为即使在不结冰的情况下,由于水排开了烧杯底部与玻璃片之间的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和玻璃片也可能粘在一起,当然这种假象可以通过烧杯和玻璃片之间是否能够发生相对滑动来验证,如果是大气压的作用,它们之间可以发生相对滑动;如果是结冰的原因,它们之间不能发生相对滑动。举一反三:【变式1】对于放热反应2h2o22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h2o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h2和o2具有的能量相等【答案】b【解析】2h2o22h2o是放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变式2】x、y两元素的原子,它们分别获得一个电子后,都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此过程中x放出的能量大于y,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ax的还原性大于ybx的还原性小于ycy的氧化性小于xdy的氧化性大于x【答案】a、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稳定性与能量之间的关系。x、y获得电子达到稀有气体的稳定结构时,x放出的能量大于y,说明x结合电子的能力强于y,则x的失电子能力小于y。类型二:原电池原理及原电池的构成例2、铜锌原电池(如下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zn-2e-=zn2+ b电池反应为:zn+cu2+= zn2+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答案】bc 【解析】在原电池中,活泼的金属材料作负极,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材料作正极。该电池中,zn作负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cu作正极,正极反应为:cu2+2e-=cu,则a项不对;两个半反应相加,得出电池反应为:zn+cu2+= zn2+cu,则b项正确;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则c项正确;d项,因zn失电子,生成zn2+,为使znso4溶液中电荷保持电中性,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则d项不对。举一反三:【变式1】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l氧气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是:o2+4e+2h2o=4oh【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电池原理。原电池中h移向电池的正极,a项错误;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乙醇的燃烧方程式,c项正确,用c项的方程式进行判断,有0.4mol的电子转移,消耗氧气为0.11mol,b项错误;酸性电池不可能得到oh,d项错误。类型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例3、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金属状态c(h2so4)/moll-1v(h2so4)/ml溶液温度/金属消失的时间/s反应前反应后10.10丝0.550203450020.10粉末0.55020355030.10丝0.750203625040.10丝0.850203520050.10粉末0.85020362560.10丝1.050203512570.10丝1.05035505080.10丝1.150203410090.10丝1.150304440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4和5表明,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 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 (填实验序号);(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 ,其实验序号是 。(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 。【答案】(1)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 表面积越大 1和2(2)3和4(3)开始反应温度 6和7(4)一定量的金属跟足量的硫酸反应放出的热量相同【解析】比较表中实验1和2、实验4和5,其他条件都一样,只是金属状态由丝变成了粉末,金属消失的时间就少了很多,反应速率变快很多,也就是说明金属固体的表面积越大,速率就越快。同理,比较表中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点评】本题考查了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举一反三:【变式1】把镁条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里,产生h2的速率可由下图表示。在下列因素中:盐酸的浓度;镁条的表面积;溶液的温度;cl-的浓度。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a b c d【答案】c【解析】镁条和盐酸反应产生h2,mg+2h+=mg2+h2,其反应的实质是镁与h+间的置换,与cl-无关。在镁条的表面有一层氧化膜,当将镁条投入盐酸中时,随着氧化膜的不断溶解,镁与盐酸接触面积不断增大,产生h2的速率会加快;溶液的温度对该反应也有影响,反应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也会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h+浓度不断减小,反应速率会逐渐减慢。答案为c。类型四: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例4、可逆反应:2no22no+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爷爷与小树课件
- 疫情安全培训课件
- 白杨礼赞游戏课件
- 渤海保险销售培训大纲
- 安全示范班组培训
- 保育技能提升培训
- 广东高等数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 篮球试卷考试题及答案
- 课件昏迷处理
- 镁精炼工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北师大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4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真题带答案分析
- 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 课件 Unit 1 Culture
- 油管的上扣扭矩表
- 1:10000地形图更新与建库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1
- 丹佛斯变频器modbus通讯
- (中职)氯碱PVC生产工艺及设备8项目八 PVC生产教学课件
- 115个低风险组病种目录
- GB∕T 33425-2016 化工产品中防结块剂抗结块性能的评价方法
- 常州豪爵铃木班组长任职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