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必修2 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 教案.doc_第1页
鲁科版必修2 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 教案.doc_第2页
鲁科版必修2 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 教案.doc_第3页
鲁科版必修2 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 教案.doc_第4页
鲁科版必修2 第一章第2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 教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元素周期表中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解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化学史知识,能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发展的;任何科学发现都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成功。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在元素周期律之后,所以就为学生理解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带来了方便,并能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看似简单的元素周期表,其实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史,通过本节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更深地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认识周期表的结构和原子结构的关系,为下一节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做好铺垫,更应该通过相应的化学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发展的过程。同时应该在元素周期表教学中多补充扩展一些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比如碱土金属、过渡金属、氧族、氮族等一些较为具体鲜活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强化元素周期表的功能和价值。 2学情分析: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并会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知识,但对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数、主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2难点: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利用图片、录像、小实验等形式介绍其他元素。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多媒体辅助,制作预习学案。板书设计一、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由左到右排成一个横行。 2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到下排成纵行。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情景导入展示周期表,简单介绍门捷列夫发现周期表的历史。1869年,化学界发现的元素已达63种,关于各种元素的性质的资料,积累日益丰富。为了寻找元素的科学分类方法,门捷列夫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在每一张卡片上都写上了元素名称、原子量,能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主要性质,筐里逐渐装满了卡片。门捷列夫把它们分成几类,接下来的日子,把元素卡片进行系统地整理。1869年2月,门捷列夫终于在化学元素符号的排列中,发现了元素的性质都是按照原子量的增大而规律性变化着,从而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设计思路】 每节课都有每节课的故事,化学史的介绍能使学生认识到元素周期表的功能和价值。【学生活动】各小组请将120号元素编成一个表格。要求:能体现原子序数递增;相同电子层数的原子在表中进行归类;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能进行归类。【交流讨论】小组成果展示,交流你们排布的依据是什么?【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在实践中对元素周期律理解更加深刻,对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学习有帮助。【阅读思考】展示一张周期表,思考周期表中周期和族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设计思路】在之前学生活动的基础之上,开门见山,直接进入周期表结构的学习。【小结、板书】同一周期: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递增的元素从左到右为同一周期;同一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元素从上到下为同一族。【阅读思考】周期表中有多少周期?每周期有多少种元素?以第2、3周期为例分析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何相同之处?它们是怎样逐渐变化的?【概括展示】周期【设计思路】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不仅了解周期表的结构,更能联系原子的结构与周期表周期的关系。【深入探究】在周期表中有两个特殊的位置,镧系和锕系,阅读课文第14页倒数第二段,说出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什么位置?结构上有何特点?【观察思考】在周期表中共有多少列?分为哪些族?【概括总结】族(18个纵行)【设计思路】通过阅读、观察、交流、研讨,改变了学生学习的被动状态,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深入探究】在所有族中,以第1列、17列为例分析同一组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的相同之处。它们又是怎样递变的?【设计思路】建立起用原子结构的观点理解、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族的特征。【教师点拨】介绍a族碱土金属的性质和焰色反应;a族氮族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副族和第族过渡金属的特点。【设计思路】使学生认识到周期表的内涵极其丰富,也进一步丰富学生元素化合物知识,产生学好周期律和周期表的兴趣。【学生活动】(1)每人找到你所熟悉的元素,描述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根据周期表结构,推测原子序数为85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哪一周期?哪一族?【设计思路】初步利用已学知识认识元素与周期表的关系,会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巩固对元素周期表结构的认识。学会利用周期表的结构特点推测一定原子序数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下一节学习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做好准备。【深入研究】通过元素周期表,你能得到关于铁元素的哪些信息?【小结】通过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的位置、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的类别、相对原子质量、价层电子排布、是否为人造元素、是否为放射性元素等信息。【设计思路】补充铁的信息图片,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明白周期表还有更大的功能。【阅读思考】 阅读教材第13页倒数第一自然段,通过周期表,我们还可以了解元素的哪些信息?【结论】(1)通过周期表,我们还可以对元素进行分区,如硼、硅、砷、碲、砹和铝、锗、锑、钋的交界处画一条虚线,虚线的左侧为金属元素,右侧为非金属元素;位于虚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2)通过周期表,还可以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认识它们的性质。【知识拓展】元素周期表是不是只有我们所熟悉的这一种呢?【设计思路】理解元素周期表只是元素周期律的表现形式,可以有多种表现。也可以通过学生查找资料,使学生明白还有多种表现形式。【概括整合】元素周期表结构教学反思应该说元素周期表背后的故事很丰富,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既要注重精选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又要注意将学习资料有效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使学生既能通过资料认识化学与社会的联系,又能通过资料来更好地学习科学的知识,获取科学的方法,发展科学的态度。此外,学生活动有多种表现,例如120号元素的编排,不同小组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教师对这些不同点要有所预期,对学生的认识发展情况还应有更充分的了解,预想到一些学生发展的困难点,学生活动时产生的困难教师要给予恰当的引导和帮助,据此设计恰当的问题线索、有效的证据线索,创设合理的活动、有意义的情景和素材。课堂作业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周期表是按原子量逐渐增大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b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都是同一族c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d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答案:d2某一周期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a只有x1 b可能是x8c可能是x2 d可能是x1或x11或x25答案:d3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属于第七周期a族, 称为类铅元素。下面关于它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预测正确的是()。a类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b其常见价态为2、3、4c它是金属d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小答案:c4.右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a、b、c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b的质量数,b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为第二周期的元素bc为a族元素c三种元素都为非金属元素db是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非金属答案:c5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曾在1999年宣布用86kr离子轰击208pb靶得到118号元素的一种原子,其质量数为293。其后,反复实验均未能重现118号元素的信号,因此该实验室在2001年8月宣布收回该论文。但是科学家们相信,完整的第七周期包含的元素数目与第六周期相同。若118号元素将来被确认,则下列预测合理的是()。a它的中子数是118 b它是第八周期元素c它是活泼的金属元素 d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是8答案:d6已知下列元素的半径为:原子nsosi半径r/1010m0.751.020.741.17根据以上数据,磷原子的半径可能是()。a1.10 1010 m b0.801010 m c1.201010 m d0.701010 m答案:a7. 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x是最活泼的金属元素 by的最高正价为7c. 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 d3种元素的单质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答案:c8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xyzw原子半径/pm1601437066主要化合价235、3、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元素的金属性:xnamg2al3(1)f17(2)si、ge(3)fnamg2al310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1)6和14号元素的原子,它们的_相同,_不相同;14号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为第_周期第_族。(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6,此元素的元素名称是_,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3)写出一个由1、7、17号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答案:(1)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3a(2)镁 (3)nh4cl教学资源1相关资料从德贝莱纳到纽兰兹道尔顿提出科学原子论之后,许多化学家都把测定各种元素的原子量当作一项重要工作,并逐渐明确了原子价(化合价)的概念。这样就使元素原子量与性质(包括化合价)之间存在的联系逐渐展露出来。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就提出了“三元素组”观点。1862年,法国矿物学家尚古多提出一个“螺旋图”的分类方法。1865年,英国工业化学家纽兰兹提出了“八音律”。从“三元素组”到“八音律”(期间包括多位化学家的探索)都从不同的角度,逐步深入地探讨了各元素间的某些联系,使人们一步步逼近了科学的真理。在这些探索者中,迈耶尔第一个区分了主族和副族元素。迈耶尔著述近代化学理论近代化学理论(第一版)的一大贡献是发表了迈耶尔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律与迈耶尔相似,以先行者提供的借鉴为基础,门捷列夫通过自己顽强的努力,于1869年2月编成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他在论文元素性质和原子量的关系中指出:(1)按照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2)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或是原子量相近(如pt,ir,os),或是依次递增相同的数量(如k,rb,cs)。(3)各族元素的原子价(化合价)一致。(4)分布在自然界的元素都具有数值不大的原子量值,具有这样的原子量值的一切元素都表现出特有的性质,因此可以称它们是典型的元素。(5)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特征。(6)应该预料到许多未知元素将被发现,例如排在铝和硅后面的、性质类似铝和硅的、原子量位于6575之间的两种元素。(7)当我们知道了某些元素的同类元素的原子量后,有时可借此修正该元素的原子量。(8)一些类似的元素能根据其原子量的大小被发现出来。门捷列夫对于各种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十分了解,并清楚多种原子量的测定方法,这些知识使他对周期律怀有坚定的信念。而他在周期表中留下空位,并详细预言尚未发现元素的种种性质,则是他在揭示元素周期律的道路上迈出的最出色、最具胆略的一步。预言的元素被发现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在分析比里牛斯山的闪锌矿时发现一种新元素,他将新元素命名为镓,以表达他对他的祖国法兰西的热爱,并把测得的关于镓的主要性质公布了。不久他收到了门捷列夫的来信,门捷列夫在信中指出:关于镓的比重不应该是4.7,而是5.96.0。当时布瓦博德朗很疑惑,他是唯一手里掌握金属镓的人,门捷列夫是怎样知道镓的比重的呢?1876年9月,布瓦博德朗重做了实验,将金属镓提纯,重新测定,结果镓的比重确实为5.94(现代值为5.91),这结果使他大为惊奇。他认真地阅读了门捷列夫的周期律论文后,感慨地说:“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了,事实证明了门捷列夫这一理论的巨大意义。”下表是个最有力的说明。类铝(1871年门捷列夫的预言)镓(1875年布瓦博德朗发现镓后测定)原子量约为68比重约为5.96.0熔点应很低不受空气的侵蚀将在酸液和碱液中逐渐溶解其氢氧化物必能溶于酸和碱中能生成类似明矾的矾类可用分光镜发现其存在原子量为69.7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