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作业).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作业).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作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的经济政策一 单选题1学者韩养民认为,秦统一六国后,原来六国贵族的后裔成为豪强地主,到西汉中期以后,汉政权培植起来的地方大姓也逐渐加入进来。该说法能够成为一家之言的制度因素在于a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分封制b宗法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c井田制与土地私有制并存d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并发展2水浒传第二回这样描写史家庄,“前通官道,后靠溪冈。一周遭杨柳绿阴浓,四下里乔松青似染。草堂高起,尽按五运山庄;亭馆低轩,直造倚山临水。转屋角牛羊满地,打麦场鹅鸭成群。田园广野,负佣庄客有千人;家眷轩昂,女使儿童难计数。”这一庄园情景说明a自耕农阶层生活富足安康b土地兼并导致财富高度集中c农村经济呈现出封闭状态d农业为养殖业提供服务3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商业环境的艰难使经营者重视经商技巧b重义轻利的观念被社会各阶层全面认可c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的地位相对低下d封建经济日益繁荣使商业竞争更趋激烈4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下图所示的防夷措施。材料反映清政府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d严格限制外商贸易5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d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特定的人群而非特定行业6下表主要总结了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的情况,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a土地经营制度的变化b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形成c历代赋役制度的改革d农民的经济地位不断提高7宋人袁采在袁氏世范中告诫子弟说:“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子弟之流荡,至于为乞丐、盗窃,此最辱先之甚。”这反映出a工商业者的社会价值观b传统抑商思想影响深远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d宋代商业政策较为宽松8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最合理、论证最严谨的是a甲b乙c丙d丁9(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 表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10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11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12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13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重本抑末)此所以抑并兼、长廉耻也。今富商大贾,多放钱货收税与封君比入。”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a东汉初年金融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东汉初年商人与封君勾结,中央集权削弱c东汉初年商人经济实力强,桓谭建议厉行重农抑商d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政策,桓谭描述的现象不存在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b3【答案】c4【答案】d5【答案】c6【答案】a7【答案】b8【答案】d9【答案】a10【答案】a11【答案】d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