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 赤壁赋 学案 (1).doc_第1页
苏教版必修一 赤壁赋 学案 (1).doc_第2页
苏教版必修一 赤壁赋 学案 (1).doc_第3页
苏教版必修一 赤壁赋 学案 (1).doc_第4页
苏教版必修一 赤壁赋 学案 (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苏教版必修一 赤壁赋 学案1.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rn x) 举酒属客(sh) 窈窕(yo tio) 旌旗蔽空(jn)b桂棹(zho) 冯虚御风(pn) 嫠妇(l) 横槊赋诗(shu)c渺渺(mio) 倚歌而和(h) 扁舟(bin) 用之不竭(ji)d枕藉(ji) 酾酒临江(sh) 渔樵(jio) 山川相缪(lio)2. 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驾一叶之扁舟 b.倚歌而和之 c.自其变者而观之 d.取之无尽,用之不竭3.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同声相应,唱和)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往下游走)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缭,盘绕)4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徘徊于斗牛之间虽一毫而莫取b杯盘狼籍如怨如慕c凌万顷之茫然客亦知夫水与月乎d驾一叶之扁舟可怜体无比5下列句子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b汝心之固,固不可彻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既望: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既:已经。望:阴历每月十五日。b 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 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d 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六宿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7将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固一世之雄也月出于东山之上而今安在哉客有吹洞箫者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何为其然也a/b/c/d/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寐。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有改动)【注】巉(chn)岩:高而险的山岩。蒙茸:茂密的乱草。冯夷:水神名。畴昔之夜:在这里指昨夜。畴昔,往日。(1)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b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c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d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既:已经b听其所止而休焉 听:听任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适:恰巧d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顾:只是(3)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b.c.d.(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后赤壁赋是苏轼初游赤壁三个月后再游赤壁时所作,前赋着重写水,后赋着重写山,前赋着重写秋景,后赋着重写冬景。b后赤壁赋写的也是月夜游赤壁,但描绘的不再是江上明月,而是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c前赋谈玄说理,以议论为主,寓悲愤于旷达之中;后赋则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以抒怀。d后赤壁赋抒发了作者坚忍不拔、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壮志豪情。从文中即可看出作者的这种精神风貌。(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霜露既降,木叶尽脱。译文:_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译文:_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译文:_【参考译文】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起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已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看看这四周的景色很是愉快,于是一边走一边吟诗,互相唱和。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息,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捕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像松江的鲈鱼。可是从哪里能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就是为你的临时需要准备的。”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才过了多久呀,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像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最高处我攀到鹘鸟的高巢,最低处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深宫。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发出长长的啸声,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刮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任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展开的双翅像车轮,好像穿着白衣黑裙,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我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这次赤壁游玩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哎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9.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襟危坐危:端正b逝者如斯 逝:往c固一世之雄也 固:原来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享有(2)对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何为其然也苏子愀然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虽我之死,有子存焉a相同,不同b相同,相同c不同,不同d不同,相同(3)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b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d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4)作者引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诗,主要想说明的是()a明月当空,星辰稀疏,乌鸦和喜鹊都不见了,这是对当时环境的具体描绘,作者在此用它暗示环境。b写明月其实是在写人,作者借用它意在说明自己心境纯洁如明月,行事如明月,光明正大,襟怀坦荡。c诗的作者一生求贤若渴,“明月”即“贤才”,“贤才”若当空明月,可望而不可即。而乌鸦、喜鹊则似贤才择主,犹豫再三而选择良枝。作者从客的悲凉,抒写自己的达观。d乌鹊南飞表现的是作者的失落,作者追求的东西未得到,故伤感痛苦。这种士大夫失意后的落寞,让人读之心神俱悲,难以掩卷。(5)翻译下面句子。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译文:_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译文:_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任环,字应乾,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历知黄平、沙河、滑县,并有能名,迁苏州同知。 倭患起,长吏不娴兵革。环性慷慨,独以身任之。三十二年闰三月御贼宝山洋,小校张治战死。 环奋前搏贼,相持数日,贼遁去。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已而复至,裹疮出海击之。怒涛作,操舟者失色。环意气弥厉,竟败贼,俘斩百余。 夏连战阴沙、宝山、南沙,皆捷。擢按察佥事,整饬苏、松二府兵备。倭剽掠厌,悉归,惟南沙三百人舟坏不能去,环与总兵官汤克宽列兵守之。数月,贼大至,与旧倭合,掠华亭、上海。环等被劾,得宥。逾年,贼犯苏州。城闭,乡民绕城号。环尽纳之,全活数万计。副将解明道击退贼,论前后功,进环右参政。贼掠常熟,环率知县王铗破其巢,焚舟二 十七。未几,贼掠陆泾坝,都督周于德败绩。环偕总兵官俞大猷击败之,焚舟三十余。贼犯吴江,环、大猷击败之莺胫湖,贼奔嘉兴。顷之,三板沙注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其别部屯嘉定者,火爇之,尽死。 论功,荫一子副千户。母忧夺哀。贼屯新场,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兵攻之,中伏,保靖彭翅等皆死,环停俸戴罪。贼平,乞终制,许之。逾二年卒,年四十。给事中徐师曾颂其功,诏赠光禄卿,再荫一子副千户,建祠苏州,春秋致祭。环在行间,与士卒同寝食,所得赐予悉分给之。军事急,终夜露宿,或数日绝餐。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将士皆感激,故所向有功。(选自明史任环传,有删节)注三板沙:明代地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b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c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d寻犯太仓环驰赴之尝遇贼短兵接身被三创几殆宰夫捍环出死之贼亦引去(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隋唐科举考试设进士科,其时凡举人试于礼部合格者,称为“进士”。明、清之制,殿试后赐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皆通称为“进士”。b“迁苏州同知”“擢按察佥事”“进环右参政”中的“迁”“擢”“进”三个词语,在古代都是晋升官职的意思。c荫:庇荫,庇护。封建时代官僚的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封赏。“封妻荫子”中的“荫”就是此意。d母忧:母丧的婉辞。文言文中常有“丁父忧”“丁母忧”的说法,即遭逢父亲丧事和遭逢母亲丧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环一向精明能干。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时就很闻名,后来率领士兵多次打败入侵的倭寇,立下汗马功劳,也多次因功而升职。b任环虽作战勇敢,也曾因犯错而受罚。先因同总兵官汤克宽未敢出击滞留的三百旧倭寇而遭弹劾,后因攻击倭贼时中了埋伏,被停了俸禄。c任环勇于担当,敢于冲锋陷阵。倭寇进犯江南沿海,苏州府长吏不熟兵事,任环甘愿承担抗倭大任,在宝山洋与倭贼短兵相接,身负重伤。d任环能够与士兵同甘共苦,并且激励部属的斗志。他常与士兵同寝共食,所得朝廷赏赐悉数分给下属;军事紧急,彻夜露宿,有时绝食好几天。(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顷之,三板沙贼夺民舟出海,环、大猷击败之马迹山。 尝书姓名于肢体曰:“战死,分也。先人遗体,他日或收葬。” 【参考译文】任环,字应乾,今山西长治人。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曾历任黄平、沙河、滑县知县,在任期间皆以精明能干闻名,因而升调苏州同知。倭寇进犯江南沿海,苏州府长吏不熟兵事。任环性情慷慨,甘愿承担抗倭大任。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任环率兵阻击倭寇于宝山洋,其小校张治战死。任环率兵奋力向前与敌拼杀,相持数日,倭寇逃走。不久倭寇侵犯太仓,任环率兵乘快马疾驰前线,与贼相遇,短兵接战,身负三处重伤几近死去,其随行宰夫(指行军厨师)保护任环突出敌围而自身战死,倭寇见状亦引众散去。没多久倭寇复来,任环包扎过伤口便率兵出海迎敌。此时海涛狂作,船工心存恐惧。任环执意前行且声色俱厉,结果大败倭寇,俘获、斩首百余级。紧接着任环又率兵在阴沙、宝出、南沙阻击倭寇,皆获全胜。故被提拔为按察佥事,专管整饬苏州、松州二府兵备。倭寇劫掠满足,全部退去,唯独南沙岛三百倭寇因战船坏损不能离去,而任环同总兵官汤克宽却陈兵固守营地未敢出击。数月后,海上倭 寇复来,与南沙岛三百旧倭寇合兵,剽掠华亭、上海。任环等因此遭弹劾降罪,但不久被赦免。次年,倭寇侵犯苏州城,城门紧闭,城外的百姓绕城哭号。任环随即开城纳入百姓,经查活着进入城里的百姓不下几万人。彼时其副将解明道出城击溃倭寇,此役结束,明朝廷论议近年任环抗倭功绩,遂升迁任环为苏、松两府右参政官职。倭寇攻掠常熟县,任环率常熟知县王鈇袭击倭寇老巢,焚毁战船二十七艘。数日后,倭寇攻袭陆泾坝,守军都督周于德战败。任环同总兵官俞大猷率军击败敌军,焚毁战船三十余艘。倭寇进犯吴江,任环与大猷大败倭寇于莺臆湖,倭寇逃往嘉兴。不久,三板沙倭寇抢夺民船出海,任环、俞大猷在马迹山打败倭贼。另有屯驻在嘉定的倭寇,放火烧杀,全部焚死。此役论功,授任环一子为副千户。任环之母病故,其服丧期限未满(明廷 规定,当官者为父母守丧须满三年限期,此间不得居官到任),明廷即命任环离乡奔赴前线迎敌。此时倭寇驻兵新场,任环与都司李经等率永顺、保靖二县官兵攻击倭贼,不想中了埋伏,保靖县彭翅等纷纷战死,任环被停俸以期戴罪立功。新场倭寇最终被任环剿平后,其上疏请求继续为母守孝服丧,明廷准其请求。两年后,任环病故。给事中徐师曾向明廷赞颂任环的抗倭功绩,朝廷遂下诏追赠任环为“光禄卿”,再授其另一子为副千户,并于苏州府建造祠堂,春、秋祭享。任环于行伍期间,常与士兵同寝共食,所得朝廷赏赐悉数分给下属。军事紧急,彻夜露宿,有时绝食好几天。其曾将姓名写在肢体上,并对士兵说:“战场战死,乃军人本分。(不过)父母给的身体,将来或许(要靠这来辨认)收殓。”将士听罢都非常感激,因而其部属在战场上拼杀屡建战功。三、高考初体验【2016高考新课标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 杜甫 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注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儿。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战争 美迈尔尼 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住进了医院。我的军旅生涯就此黯然结束。我对自己很失望,对这场战争也很失望。 一天深夜,我想给一位朋友打电话。接线生把我的电话接到了一位妇女的电话线上,她当时也正准备跟别人通话。 “我是格罗斯文诺8829,”我听见她对接线生说,“我要的是汉姆普斯特的号码,你接错了,那个倒霉蛋并不想跟我通话。” “哦,我想是。”我忙插嘴。 她的声音很柔和,也很清晰,我立刻喜欢上了它。我们相互致歉后,挂上了话筒。可是两分钟后,我又拨通了她的号码,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要通话,我们在电话中交谈了20多分钟。 “你干吗三更半夜找人说话呢?”她问。 我跟她说了原因,然后反问:“那么你呢?” 她说她老母亲睡不好觉,她常常深夜打电话与她聊聊天。之后我们又谈了谈彼此正在读的几本书,还有这场战争。 最后我说:“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 “是吗?好了,就到这里吧,晚安。祝你做个好梦。”她说。 第二天整整一天,我老在想昨晚的对话情形,想她的机智、大方、热情和幽默感。当然还有那悦耳的口音,那么富有魅力,像乐曲一样老在我的脑海里回旋。到了晚上,我简直什么也看不进。午夜时,格罗斯文诺8829老在我脑海里闪现。我实在难以忍受,颤抖着拨了那个号码。电话线彼端的铃声刚响,就马上被人接起来。 “哈罗?” “是我,”我说,“真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继续谈昨晚的话题,行吗?” 没说行还是不行,她立即谈起了巴尔扎克的小说贝姨。不到两分钟,我们就相互开起玩笑,好像是多年的至交。这次我们谈了45分钟。午夜时光和相互的不认识,打破了两人初交时的拘谨。我提议彼此介绍一下各自的身份,可是她婉言谢绝了。她说这会把事情全弄糟,不过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我一再许诺为她保密,直到战争结束。于是她说了一些她的情况,17岁时她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以后一直分居。她今年36岁,唯一的儿子在前不久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死了,年仅18岁。他是她的一切。她常常跟他说话,好像他还活着。她形容他像朝霞一样美,就跟她自己一样。于是她给我留下了一幅美丽的肖像。我说她一定很美,她笑了,问道:“你怎么知道的?” 我们越来越相互依赖,什么都谈。我们在大部分话题上看法相似,包括对战争的看法。我们开始读同样的书,以增加谈话的情趣。每天夜晚,不管多晚,我们都要通一次话。如果哪天我因事出城,没能通话,她就会埋怨说她那天晚上寂寞得辗转难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来愈渴望见到她。我有时吓唬她说我要找辆出租车立刻奔到她跟前。可是她不允许。她说如果我们相见后发现彼此并不相爱,她会死掉的。整整12个月,我是在期待中度过的。我们的爱情虽然近在咫尺,却绕过了狂暴的感情波澜,正平稳地驶向永恒的彼岸。通话的魅力胜过了秋波和拥抱。 一天晚上,我刚从乡间赶回伦敦,就连忙拿起话筒拔她的号码。一阵嘶哑的尖叫声代替了往日那清脆悦耳的银铃声,我顿时感到一阵晕眩。这意味着那条电话线出了故障或者被拆除了。第二天仍旧是嘶哑的尖叫。我找到接线生,请求他们帮我查查格罗斯文诺8829的地址,起先他们不理睬我,因为我说不出她的名字。后来一位富有同情心的接线小姐答应帮我查查。 “当然可以。”她说,“你好像很焦急。是吗?嗯,这个号码所属的那片区域前天夜里挨了炸弹,号码主人叫” “谢谢,”我说,“别说了,请你别说了。” 我放下了话筒。(沈东子译,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以“1941年9月,我在伦敦被炸伤”开头,不仅是为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更是为了强调这是作者的一段亲身经历。b“我有好多年没这样畅快地跟人说话了”,话中有话,既委婉地表达了“我”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又为两人进一步交往作了铺垫。c得知事情真相时“我”只说了句“别说了,请你别说了”,就放下了话筒,这看似不合常情的表现,背后传达的却是难以言说的悲哀。d接线生的失误让两人相识,心灵的需要让他们相恋,无情的轰炸让他们永别,小说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设计自然而又精巧。e小说不仅描写了战时一对普通恋人的悲欢离合,也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画卷,表现了民众的必胜信念。(2)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3)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四、能力拓展阅读赤壁赋翻译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节选自北史薛聪传薛聪,字延智,方正有理识,善自标致,不妄游处。虽在暗室,终日矜庄,见者莫不懔然加敬。博览坟籍,精力过人,至于前言往行,多所究悉。词辩占对,尤是所长。遭父忧,庐于墓侧,哭泣之声,酸感行路。友于笃睦,而家教甚严,诸弟虽昏宦,恒不免杖罚,对之肃如也。未弱冠,州辟主簿。太和十五年,释褐著作佐郎。于时,孝文留心氏族,正定官品,士大夫解巾,优者不过奉朝请,聪起家便佐著作,时论美之。后迁书侍御史,凡所弹劾,不避强御,孝文或欲宽贷者,聪辄争之。帝每云:“朕见薛聪,不能不惮,何况诸人也?”自是贵戚敛手。累迁直阁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直阁如故。聪深为孝文所知,外以德器遇之,内以心膂为寄。亲卫禁兵,委总管领,故终太和之世,恒带直阁将军。群臣罢朝之后,聪恒陪侍帷幄,言兼昼夜。时政得失,预以谋谟,动辄匡谏,事多听允。而重厚沈密,外莫窥其际。帝欲进以名位,辄苦让不受,帝亦雅相体悉,谓之日:“卿天爵注自高,固非人爵之所荣也。”又除羽林监。帝曾与朝臣论海内姓地人物,戏谓聪日:“世人谓卿诸薛是蜀人,定是蜀人不?”聪对曰臣远祖广德世仕汉朝时人呼为汉臣九世祖永随刘备入蜀时人呼为蜀臣今事陛下是虏非蜀也。帝抚掌笑日:“卿幸可自明非蜀,何乃遂复苦朕?”聪因投戟而出。帝曰:“薛监醉耳。”其见知如此。二十三年,从驾南征,兼御史中尉。及宣武即位,除都督、齐州刺史,政存简静。卒于州,吏人追思,留其所坐榻以存遗爱。赠征虏将军、华州刺史,谥曰简懿侯。魏前二年,重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延州刺史。巩固提高练习参考答案1. b解析:a项“属”读zh,“窕”读tio;c项“渺”读mio,“扁”读pin;d项“樵”读qio。 2. a 解析:a项为“的”,其余几项均为代词。3. c解析:下:攻下。7.a解析: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8. (1)b解析:首先,通读文章,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有时可借助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如本画线句中的“矣”“者”。(2)d解析:“顾”意思是“回头看”。(3)b解析:a.“于”都是介词,表处所;b.“者”,用在时间词后,表示“的时候”,可不译;代词,指“的地方”;c.“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d.“以”都是连词,表目的关系。(4)d解析:对后赤壁赋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拔高之嫌,本文重点表现的是苏轼的豁达胸怀与慕仙出世的思想。(5)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已完全脱落了。解析:既:已经。脱:脱落。才过了多久呀,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解析:曾:才。几何:不久。识:认出。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任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解析:中流:江心。听:听凭、听任。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哪里。【参考译文】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起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已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看看这四周的景色很是愉快,于是一边走一边吟诗,互相唱和。过了一会儿,(我)不禁叹息,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捕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像松江的鲈鱼。可是从哪里能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就是为你的临时需要准备的。”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才过了多久呀,以前的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像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最高处我攀到鹘鸟的高巢,最低处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深宫。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发出长长的啸声,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刮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任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展开的双翅像车轮,好像穿着白衣黑裙,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我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这次赤壁游玩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哎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9. (1)c解析:固:本来。(5)客人你知道那江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像这样滚滚流去,却始终未曾流走;时圆时缺就像月亮,可是最终没有消减或增长啊。至于天地之间,万物都有各自的主宰,假如不是我所有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敢取用。10.(1)b 解析:该题中名词是解题的关键“太仓”“ 之”“ 贼”“ 短兵”“ 身”。(2)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