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824,申论80公考历程及心得.doc_第1页
行测824,申论80公考历程及心得.doc_第2页
行测824,申论80公考历程及心得.doc_第3页
行测824,申论80公考历程及心得.doc_第4页
行测824,申论80公考历程及心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测824,申论80公考历程及心得 行测82.4,申论80公考历程及心得回想过去自己公考前几个月都在挤出时间去复习,在忐忑中一天天地努力争取哪怕0.5分的进步。 如今终于不用再为公考而纠结了,算是对前几年辛苦经历的忆苦思甜吧,也和大家交流一下备考心得,写下自己的考试历程和心得。 如果这些历程和心得还能帮到大家,我将感到莫大的欣慰。 历程11年开始参加公考,第一次考试算是裸考吧,只看过09年的行测和申论试题一次就去参加考试了,呵呵,结果可想而知了,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 12年开始认真看书了,买了行测某宝典5本和申论两本。 刚开始看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工作又累,看到那么多数字,那叫一个晕啊,决定放弃这两部分,把精力都放在言语和判断理解。 说也奇怪,理论和例子方面随便看了一下便没心思看了,就只做后面的习题。 可能是以前语文比较好吧,这两部分可以做到八到九成对,只不过时间耗得得很厉害。 申论方面则真的看不下,只是背了万能八条和背了几篇范文,就这样又上考场了。 真正考试时,做完言语和判断以及常识,时间已经剩下不多了,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题目我都没看,直接在答题卡上乱蒙了。 成绩出来后,又一次失望了。 13年省考,有过前两次的失败,加上自己的小生意也不做了,已经瞎玩了几个月了,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 首先,端正了自己的心态,没有受到前次失败的影响,也没有觉得自己考了两次有什么经验优势。 经过踏踏实实的复习,终于以职位第一名(行测82.4,申论80)进入面试了,并一举通过。 啰嗦了那么多,下面谈谈心得。 13年的复习我是分模块来复习的。 行测除了常识,其他四部分我哪个都不放弃了。 特别是资料分析,狗日的,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后发现没想象中那么难,反而觉得很多是送分题,心里直后悔以前惧怕资料分析。 我觉得有个人概括资料分析很贴切快速的浏览,然后迅速列出式子,最后偷工减料地计算。 我就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练习的。 最后15分钟全做完,仅错一题。 言语部分,我复习了93年-12年的高考成语(呵呵,考试好像碰到),数量关系,认真学习每一个考点的内容,熟悉每一种常考的解题方法。 浓度问题,路程问题,边端问题等等,所有解题方法熟练于心常识我没有专门复习,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刻意去复习看过也记不得。 推理判断,甩掉复杂的理论。 比如说甩掉了什么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啊,我只记哪个关联词是前推后,哪个关联词是后推前,其他的是什么条件不记。 这样的效果是做题速度快很多申论(更新再写,呵呵)关于做题,我只做真题,模拟题一概不做。 有位老师说得好,每年的真题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拿出来考的。 我做完了05年-11年几乎所以省市、国考的试题真题。 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越做越快,越做正确率越高,有时候真的达到一看试题就知道大概考什么知识点的,这可能就是大家所说的题感吧。 而模拟题呢,我们不能保证它的质量。 (说不定就是一帮半懂不懂的家伙喝完酒后东凑西凑乱写出来的,然后美其名日xx年必做模拟试题,什么什么公务员考试研究委员会研制)最后我想说说备考资料。 书本没变,12年考试我还是用11年买的书,晚一年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以及一些理论知识方面的,想政府报告啊,理论热点,半月谈月评等等。 我自己有打印机,看到好的就打,打印了就看(据我自己计算,打印成本也就四五分钱一张)还有的就是真题,各省市历年的试题。 另外我还有一套某图的视频课程(某图和某公的我都有,只是某公的没怎么看,个人感觉没有某图的好)。 说实话,你还别说,这课程还真的挺有用的,比自己看书好很多。 可能是他们的几位老师教导公考很多年了,他们所说的确实有很有道理,我觉得挺有水平的。 比如说教数量关系的李委明,上面我不是说资料分析要偷工减料地计算吗,怎么偷工怎么减料呢,我这功夫就是跟老李学的,什么数字特性啊,什么根据选项估算啊,有时候觉得很神奇,有时候觉得很有趣,呵呵。 言语部分我原来基础比较好,正确率比较高,只是做题时比较耗时间。 看了顾婓老师的教学后,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什么关系复句法啊,什么主旨句法,什么总分法啊,真的很受益。 按照他的方法,有时候10秒就可以解决一道题。 判断推理呢,蔡金龙老师没有一句理论,比如说什么是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什么事假言推理等等,只有做题的方法前推后,后推前,削弱或加强的靶子在哪,该怎么打,怎样打是强加强或强削弱,怎样打又是弱加强或弱削弱。 另外,关于视频还是一段插曲,自从我知道了QZ后,我看到了大家的一些视频分享,我才知道还有这么便宜的教学视频。 只可惜,网上视频不是缺这个就是缺那个,等啊等,找啊找,耗费了很多时间(也耗费了很多电费,呵呵),甚至影响到复习,也找不齐也找不全。 最后想想几十块钱也就一两本书的价格就买了一套,(准准准高清吧,观看效果很不错,学习效果也很不错,呵呵)现在想想,便宜视频提供者他们也是经过劳动付出才有了这些视频的,几十块钱给他们还是值得的,省了自己很多功夫。 (呵呵,谁叫俺钱不多,俺钱多就去买某图官网几千块的了。 )考试做题顺序首先,我把资料分析放前面,因为资料分析题是最具有确定性的,也就是说我们只要不马虎完全能够断定自己是做对了的。 熟练掌握估算、速算等技巧,控制好时间,资料分析就是最稳定的送分题目。 再次,把判断推理放在言语之前,因为推理题的确定性也要比言语题高很多,尤其图形和逻辑,争议或歧义的情况较少,。 而言语题,尤其选词填空,模棱两可的情况较多。 所以把言语往后放,就是逼自己在时间所剩不多的情况下,少纠结,果断选,最大限度压缩时间。 接着是常识,常识基本上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再纠结也没用,所以不要在常识上耽误时间。 最后,数量关系题放在最后,因为一开始就做的话,容易导致花很长时间琢磨一道题的情况,这样很容易陷入得分陷阱,就是虽然你做对得分了,可是你不知不觉耗去了很多时间,影响了后面你会做题目的做题时间,到最后总分反而更低了。 啰嗦了很多,希望对你们有用,希望我们能成为同事(呵呵,中国公务员就是一很大很大的单位,祖国公务员都是同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