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达标训练(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基础题组】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2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速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对此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c人体稳态不会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d人到高原后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3如图是作用于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四大系统模式图,图中1、2、3、4分别是()a消化、循环、泌尿、呼吸b循环、呼吸、泌尿、消化c呼吸、泌尿、循环、消化d消化、循环、呼吸、泌尿4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5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不可能含有有毒物质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hpo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6在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不起直接作用的是()a肝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7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中活性最高,在血浆中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细胞的代谢过程和内环境的稳态是互为因果的8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种实验材料c从加入盐酸或naoh后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溶液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能力题组】9分别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10如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bc段变化的原因()a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b乳酸与血液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d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11下图表示实验条件下,三种海蟹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浓度,它们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 0.5 mol/l),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在较低浓度的海水中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是甲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abc d12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造成人压着没事,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的情况。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b有些刚被救的伤者,其内环境稳态已经遭到破坏,影响了正常的生命活动c因严重缺水,幸存者体内血浆渗透压升高d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遇难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13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_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最后由大肠排出的是_。(2)呼吸系统可以吸入_,排出_。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_系统和_系统的参与。(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_ _。(4)人体细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_才能完成。(5)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调节网络。14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a表示_系统,b表示_系统,c表示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系统。(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的调节下进行。(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共穿过_层生物膜。15在航天飞机的飞行过程中,地面指挥中心对宇航员的生理状况进行了实时监测。如图1、图2和下表是实际测得的三项生理指标,请分析后回答问题:液体胃液唾液血液肠液胰液ph0.91.56.87.47.78.0液体的ph(1)上述三项生理指标哪几项是正常的_;属于内环境指标的是_。(2)某病人胃口不好,医生常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该注射液配制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葡萄糖浓度为_mg/dl,nacl为_(质量浓度),不能过高或过低,原因是_。(3)由图2可得出的结论是_。(4)从表格看出,不同消化液的ph存在明显差异,这反映了什么问题?_。课时达标训练(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1解析:选d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清中,其液体部分属于内环境,a项正确;血浆中含有co2、尿素等物质,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等物质,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内环境,b项正确;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回淋巴的量较少,c项正确;内环境的稳态不仅仅是血浆化学成分的稳定,还包括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d项错误。2解析:选c人体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但外界剧烈的环境变化也会影响人体的稳态。3解析:选a呼吸系统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故4是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可排出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故3是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将另三大系统相联系,故2是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故1是消化系统。4解析:选b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酸碱度、体温和渗透压等的相对稳定,但是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5解析:选d内环境中既含有对组织细胞有用的成分,有时也可能含有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的成分;内环境的ph主要由h2co3 和hco来维持;细胞代谢的场所在细胞内。6解析:选d内环境稳态是每一种成分及理化性质都保持相对稳定。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ph等。在本题中,肝脏调节血糖浓度,肾脏排出废物都与渗透压有关,肺排出的co2能调节血液的ph,因此a、b、c都对内环境稳态起作用。7解析:选b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每一个理化性质对健康人而言都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所以a选项不符合要求。而稳态的维持对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来讲是必要条件,如温度和ph的变化将影响细胞内酶的催化活性,机体内的稳态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此c、d选项错误。血浆中转氨酶数量变化可以作为诊断肝脏功能的一项指标,因为转氨酶在肝脏中含量最高,但如果肝功能异常,细胞膜通透性增大,就会使细胞内大分子蛋白质进入组织液,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使血浆中转氨酶的数量高于正常人,以此作为诊断肝功能是否正常的依据。8解析:选da、b两项描述的是本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而以ph为纵轴。结果显示,生物材料中加入盐酸或naoh后的变化情况与缓冲溶液很接近。9解析:选d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从而使ph稳定在7.357.45。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开始时由于受缓冲物质的影响,血浆ph相对稳定。但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超过其调节能力时,数值就会急剧变化。10解析:选d内环境中h2co3/nahco3是一对缓冲物质,分别呈酸性和碱性,乳酸达到一定量后开始被碱性物质缓冲生成co2和乳酸钠,以降低乳酸的含量。11解析:选a随着海水浓度的改变,血液的浓度变化越小,说明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越强,反之就越弱。乙种海蟹随着海水浓度的升高,血液浓度呈直线上升,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弱;甲在海水浓度低时能维持血液浓度相对稳定,故调节能力强于乙;丙在海水浓度低于正常海水浓度(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 mol/l)时,血液浓度变化不大,基本能够维持平衡,说明丙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最强。12解析:选d渗透压是溶液中溶质分子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颗粒的数量,它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有关。废墟下的幸存者因严重缺水,导致体内血浆渗透压升高。13解析:细胞与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直接参与完成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桥梁。细胞、内环境与外界物质交换还需要神经、体液和免疫的调节才能正常进行。答案:(1)消化未被吸收的物质(2)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呼吸循环(3)尿素、水和无机盐等代谢废物(4)内环境(5)神经体液免疫14解析:内环境是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同时借助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如呼吸系统吸入o2排出co2,消化系统消化吸收食物从而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泌尿系统排出细胞代谢废物。(1)由图可知a吸入o2排出co2,为呼吸系统;b吸收养料,为消化系统;c排出代谢废物,为泌尿系统。(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所以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3)乳酸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易分解成co2和h2o,co2经呼吸排出体外,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4)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5)外界中的o2进入红细胞首先需要穿过肺泡壁的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进入毛细血管(1层细胞,2层生物膜),然后再进入毛细血管内的红细胞(1层生物膜),共5层生物膜。答案:(1)呼吸消化泌尿循环(2)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3)降低nahco3(4)神经体液免疫(5)515解析:正常血糖的浓度为80120 mg/dl;人体正常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关系考试题及答案
- 篮球机构考试题及答案
- 矿灯房考试题及答案
- 科技创意考试题及答案
- 酒楼消防考试题及答案
- 铸管制芯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地勘掘进工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酒精原料粉碎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结原料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锚链热处理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秋人教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 SOP考试题及答案
-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办法
- DDI:制造业人才发展成功实践手册
- 电力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 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一)(危险化学品无机产品部分)
- 德瑞斯D600变频器说明书
- 2025年抗菌药物授权培训
- 风力发电征地协调方案(3篇)
- 2025-2030年中国锂电池回收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汽车制动器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发展战略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