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张掖市13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参评课的研究.doc_第1页
对张掖市13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参评课的研究.doc_第2页
对张掖市13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参评课的研究.doc_第3页
对张掖市13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参评课的研究.doc_第4页
对张掖市13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参评课的研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张掖市13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参评课的研究李 海1 葛立功2(1河西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2张掖市教育局,甘肃 张掖 734000)摘 要:通过对张掖市五县区选送的13节小学数学优质课参评课的课堂观察、教案、说课稿和课件的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三维目标,在张掖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师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体现。关键词: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中图分类号:G424.25 文献标识码 :A一、问题的提出甘肃省张掖市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2002年,当时首先从甘州区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开始。至2005年,全市五县一区已全部进入新课改。新课程实施3至6年时间以来,各县区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实施,在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手段教学等方面,都经历着教育范式的变革。2008年5月8日和9日,由张掖市各县区选送的13名小学数学教师,在甘州区劳动街小学参加了由张掖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暨甘肃省全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课选拔活动。笔者有幸受邀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之一。这13节参评课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张掖市小学数学新课程实施的现状。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以2008年5月8日和9日在张掖市甘州区劳动街小学参加优质课评选暨甘肃省全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课选拔活动的13节参评课为研究对象。2研究方法通过课堂观察,教师教案、说课稿和多媒体课件分析,对这些参评课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通常将对文献的定量研究称为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和量化描述的研究方法,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1近年来,我国有学者将这种研究方法应用于教育科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将对13节课的课堂观察、教师教案、说课稿和多媒体课件做为研究文献进行研究,以期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有所创新。三、研究结果1参评教师县区来源情况13位参评教师来自张掖市五县一区。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表1:13位参评教师县区来源统计表县区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肃南县人数4222212上课教师个人情况我们对13位参评教师的个人情况做了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表2:13位参评教师个人情况统计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学校职称初始学历及毕业学校1顾晓君女36临泽县城关小学(县城)小学高级中师,张掖师范学校2窦素芸女39肃南县红湾小学(县城)小学高级中师,张掖师范学校3王 和男39民乐县新丰小学(农村)小学高级中师,张掖师范学校4郇玉君女36山丹县南关小学(县城)小学高级中师,张掖师范学校5张红琴女32山丹县城关小学(县城)小学高级中师,张掖师范学校6贾丽萍女38高台县解放小学(县城)小学高级中师,张掖师范学校7陈玉娟女35甘州区北街小学(城市)小学高级中师,张掖师范学校8王 燕女31甘州区金安苑小学(城市)小学高级中师,张掖师范学校9冯晓琴女27临泽县倪家营小学(农村)小学一级中师,张掖师范学校10温玉琨男29甘州区西关小学(县城)小学高级中师,张掖师范学校11李雪琴女38甘州区西街小学(县城)小学高级中师,张掖师范学校12陈丽媛女25民乐县洪水小学(县城)小学一级中师,张掖师范学校13胡潇燕女29高台县国庆小学(县城)小学一级中师,张掖师范学校从统计看出,在性别分布上,13位参评教师中,男教师只有2人,占授课教师的15%,女教师有11人,占85%(图1),性别结构很不合理。在年龄分布上,25至30岁的教师有4人,占31%,30岁至40岁教师有9人,占69%(图2)。图1:授课教师性别结构图2:授课教师年龄结构 在城乡分布上,城市(包括县城)小学教师有11人,而农村教师只有2人(图3)。所以建议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从职称结构来看,小学高级教师有10人,小学一级教师有3人(图4)。而这些教师的初始学历都是中师,且全部毕业于张掖师范学校,最早的毕业于1988年,最迟的毕业于2000年。这说明张掖师范学校对张掖市的小学教育师资培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图3:城市农村教师结构图4:授课教师职称结构3参评的13节课的课堂教学情况及特征我们对13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统计,主要统计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创设、小组合作学习、课件使用等情况。(1)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创设情况这13节参评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创设情况统计如表3所示。表3:13节课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创设统计表教师姓名教学内容情境创设情况顾晓君分一分(一)(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利用投影出示两个小朋友分草莓、芒果、猕猴桃的情景图,导入新课。窦素芸植树问题(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件出示情境图,谈话引出课题。王和认识分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用课件创设情境:笑笑和淘气在分苹果中遇到问题,引入课题。郇玉君真分数假分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应用课件播放故事分数娃娃的争吵,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张红琴分一分(一)(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应用分苹果(实物)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贾丽萍三角形的分类(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通过复习锐角、直角、钝角的特征,初步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来导入新课。陈玉娟分数的基本性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应用电脑投影出示猴妈妈分月饼,故事导入新课。王 燕三角形的分类(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利用“和三角形交朋友”的游戏复习三角形的分类并引入新课。冯晓琴读统计图表(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创设情境: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学校要求各班排大合唱,请大家说说自己最喜欢穿的衣服的颜色。温玉琨植树问题(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谈话交流、提示课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李雪琴平均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课件播放学生投球比赛的录像视频,揭示“平均数”的概念,导入课题。陈丽媛认识角(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利用电脑投影出示小兔的新房,请学生找出学过的图形,导入新课。胡潇燕认识分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创设情境:丁丁和当当到郊外野餐,碰到了一些数学问题,咱们一起去和他们解决好吗?即教学内容从小学二年级至五年级数学,教材版本有北师大版和人教社版两种,这说明学校有了一定的教材选择自主权。在教学情境创设方面,每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这些教学情境都以学生的生活或学习经验为背景,富于生活情趣和挑战,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在导入情境的方法上,8位教师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情境,占62%,5位教师以谈话或游戏的形式导入,占38%。(2)小组合作学习情况我们对13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表4:13节课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情况统计表教师姓名小组合作学习情况顾晓君小组合作探究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怎样折出它的二分之一并涂色,并探究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窦素芸小组合作,构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王和小组合作学习解决:涂一涂、折一折、创造分数。郇玉君四人一组讨论、合作解决利用学具涂色认识四分之七张红琴学生利用手中的不同形状的纸折一折再涂一涂,写出自己创造的分数。学生交流、把自己自主获取的数学知识与同学一起分享。贾丽萍小组合作学习解决教师准备的两个信封内的问题与要求,讨论、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陈玉娟学生自主发现、操作体验、小组合作学习分数的性质。王 燕让学生量一量、加一加、拼一拼、折一折,通过动手操作学习,先独立思考,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交流并与其它同学分享。冯晓琴小组合作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绘制统计图,然后由组长向全班汇报。温玉琨小组合作用学具解决:在一条20米长的小路的一侧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李雪琴学生小组活动交流:生活中见过的平均数,了解教师提供的信息,谈对平均数的感受。陈丽媛学生在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比一比、做一做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感官协调参与认识角,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进行全班交流,深化认识。胡潇燕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即每位教师都注重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和汇报。(3)多媒体课件使用情况我们对13节课的多媒体课件使用情况做了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表5:多媒体课件使用情况统计表教师姓名课件使用情况顾晓君应用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深化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解决教学难点问题。窦素芸应用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并进行新知探究以及问题的深化。王和应用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并将课件做为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辅助工具。郇玉君应用含有音、视频文件的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巩固反馈知识并进行拓展练习。张红琴教师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鼠标,在电脑上完成问题。利用课件解决疑难问题。贾丽萍应用课件进行新知探究以及问题的深化。陈玉娟应用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并进行新知探究和疑难问题的突破。王 燕利用课件中的量角器量几个三角形的内角并求和。课件出示“三角形的争吵”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兴趣。冯晓琴应用课件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并且利用课件进行练习。温玉琨利用课件创设学生在校园植树的情境,出示学生在教学楼和综合楼之间的小路上植树的情境图。李雪琴应用课件导入新课,并出示挑战性的问题,提供有趣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陈丽媛应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然后运用多媒体演示角的实物,再除去实物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取角的本质属性,引出角的图形,帮助学生清晰建立角的表象。胡潇燕应用课件揭示课题,解答疑难问题。即每位教师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授课。多媒体课件成为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工具、解决和突出重点难点问题的工具、课堂练习的工具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工具等。另外,从课堂观察我们发现,每位教师都注重对学生学习的积极鼓励、肯定和精神奖励,其中有三位老师用一些小礼物奖励表现好的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顾晓君老师用“北京奥运福娃”贴画奖励学生,非常富有时代气息,学生表现出了很好的学习状态。并且,每位老师都表现出相当好的教师素养,气质、人格、情感等非智力因素都表现突出,教师尊重学生人格,很容易与学生形成情感交流和互动关系,课堂教学目标落实很顺利。四、结论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2,“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张掖市五县区选送的13节小学数学优质课参评课我们看出,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在张掖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有的教师甚至做出了创造性的工作。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师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体现。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学生活化、情境化,富于启发性;学生的学习趣味化、合作化,富有挑战性;师生的教与学互动性强,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学生表现出很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