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作业.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作业.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练)作业.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精练】一、选择题1(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5月)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明朝时对数学理论的研究处于停顿乃至衰退状态,但实用数学普及程度却超越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民间出现了大量内容浅显、切近实用的数学书籍,书中将公式和法则编成口诀,使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推广。材料中明朝数学的演变a.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c. 推动古代数学向纵深发展 d. 表明明代数学成就落后于西方【答案】a2(四川省自贡市六中2017届高三5月测试文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宋元的工匠们将规矩工整的楷书广泛用于副书并加以改造,在明朝中期形成了以“横轻竖重、四角整齐”为特征的宋体字。宋体字的形成a. 实现了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 b. 阻碍了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c. 利于印刷业发展和文化传播 d. 标志着活字印刷术正式诞生【答案】c【解析】依据题意可知宋体字四角整齐,横轻竖重,适合做印刷字体,结合北宋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相关知识可知它有利于印刷业的发展和文化传播,故c项正确。a、b两项在题文中没有相关表述;d项错误,不符合史实。3(河南省2017届高三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元代农学家王祯曾说:“言农夫之耕,当先利其器.”他还认为任何器具的制作都是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其意在说明我国古代科技发展a. 注重实用性 b. 优先服务于农业 c. 满足了社会生产 d. 讲究“天人合一”【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言农夫之耕,当先利其器.”可知肯定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是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体现了古代科技的发展注重实用性,a项正确。b项错在“优先”,材料没有涉及科技“优先”服务于农业的信息,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古代科技发展满足了社会生产的相关信息,排除c。d项“天人合一”与材料“任何器具的制作都是出于人的需要,是为人服务的”不符,排除。所以选a4(山东省日照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a. 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 b. 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c. 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 d. 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答案】a【解析】古代天文学向着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方向发展,就使得天文与政治和人事联系密切,而减少了其作为自然界的事物的本来趋势,所以会使得古代天文学缺少对天文天象自身发展规律的探究,故选a。5(四川省成都市9校2017届高三第四次联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国出现了福建等三大印刷中心。这种状况表明a. 经济重心南移到珠江流域 b. 政治制度取得突破性进展c. 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 d. 手工行业分工呈现精细化趋势【答案】c6(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书坊自经史子集事类,州县所试程文,专刊小板,名曰夹袋册,高价竞售,专为怀挟(夹带)之具,则书不必读日期矣。”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肯定了书坊在普及知识上的贡献 b. 商品经济渗透到科举考试中c. 反映的内容与印刷术发展有关 d. 反映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科举和书坊。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反映书坊印刷科举考试时用的小抄,是不利于认真读书的,是不利于普及知识的,是在批判而非肯定书坊的作用,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高价竞售足以证明商品经济的确渗透到科举考试中,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书坊印刷小抄反映的内容的确与印刷术发展有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书坊坊印刷小抄是用于进行科举考试舞弊的,也从侧面反映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7(2016-2017学年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历史试卷)2013年,被誉为中国“第五发明”的珠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一:汉代徐岳撰数术记遗中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运算方法)材料二: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的店铺里绘有算盘。关于材料解读比较合理的是a. 珠算开始出现在汉代,普及于宋代b. 珠算在北宋开始使用于经济活动c. 珠算有其独特的运算方法和实际的运用价值d. 材料二是艺术品,不足为证【答案】c8(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3月)历史试卷)民国时期某教科书写道:“第一本用活版印出的重要书本,则是在一四五四年出版的圣经。后来中国的棉纸,被阿拉伯人引入了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各处把文艺复兴的种子,散遍于穷乡僻壤了。”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为a. 知识工具的进步有利于欧洲思想解放b. 民国时期对西方的认识浅陋且不科学c. 印刷术发展是造纸术革新的必要前提d. 中华文明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起源【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不是探讨印刷术和造纸术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未反映,排除。9(山东省潍坊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英国学者李约瑟指出:“到明朝末年的1644年,中国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明显差别,它们已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这说明当时a. 中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b. 西学东渐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c. 东学西传彬响到西方科技发展方向 d. 中国知识界深受西方进步思想影响【答案】b二、非选择题10(2016届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高三上期开学考历史试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代的中国,他们苦心经营,完成最完美的社会形态,犹如一个典型的模范社会中国创造了为今日人们已知的,最高级的世界文明中国的伟大吸引了我,使人感触良多这个国家的伟人们,跟我们德国人比起来,代表更高一层的文化水平一些君子型的人物代表一种非常高尚社会的典型。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尽管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纸、印刷术和瓷器,但我们还不能认定中国是一个工业上善于发明的民族。尽管他们在艺术上有创作的天才,发展他们自己的艺术形式,而且达到非其他民族、非任何时代所可比拟的完美境界。但在1912年以前,他们仍然满足于古代的经济方式,嘲笑那种可以增加效率、节省人力的政策。虽然他们是世上第一个使用煤炭作燃料的民族,虽然他们早于公元前122年即有小量的开采煤矿,但他们并没有发明什么机器来节省人力。以致至今仍有大部分的矿产资源未开采。虽然他们早知道如何制造玻璃,但他们却宁愿自西方输入这些东西。在举止方面,中国比较喜欢彬彬有礼的传统规矩和学问,而不欣赏刺激的、变化的科学和财阀政治。中国在对世界所贡献出的许多伟大的文化中,对于物质技术生活的贡献最弱。接编自(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大纲 评价上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某一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观点:(2分)观点1:中国创造了灿烂的古代,建立了完美的社会形态和高水平文化。 观点2:中国古代虽然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方面发展缓慢。表态:(1分)我赞同观点一或观点二。论证:(8分)赞同观点一。主要史实: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就建立了封建制度,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代表当时世界科技的先进水平,后来传入欧洲 ,促进了欧洲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复兴;中国儒家思想不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传入欧洲,有利于启蒙运动的兴起等。赞同观点二。主要史实:中国古代虽然创造了辉煌的科技和文化,但是这些大多是古代经验的总结,不具有近代科技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