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作业).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作业).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作业).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作业).doc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精测】(总分6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康有为在研究儒学的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a. 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b. 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c. 损害了孔子的威严 d. 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答案】d2(安徽省巢湖市烔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处的初衷应是批次留学时间留学初衷第一次晚清的留学热潮第二次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第三次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科技救国第四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建设国家第五次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a. 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创业立业 b. 实业救国、创业立业、富国强兵c. 创业立业、实业救国、富国强兵 d. 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创业立业【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中国大量留学生出国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民国初期留学热潮目的在于实业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量学生留学苏联,目的在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建设强调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的目的是创业立业,适应全球化的需要。综上所述,排除bcd,所以选a。网3(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近代有人写道:“中国之人震【惊】于格致(自然科学)之难,共推为泰西(欧美)绝学,而政事之书,则以吾中国所固有,无待于外求者。不知中国之患,患在政事之不立,而泰西所以治平者不专在格致也。”对以上论述理解正确的是a. 认为中国政治制度非常完善 b. 学习西方科技困难重重c. 指出“中体西用”的局限性 d. 揭露了西方制度的缺陷【答案】c4(江苏省镇江市2017届高三三模(最后一卷)历史试题)“我们当时认为,中国自汉以后学问全要不得的,所以专读各经的正文和周秦诸子。既然外国的学问都好,却是不懂外国话,不能读外国书,只好拿教会的几部译书当宝贝。再加上我们主观的理想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材料中的“新学”a. 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 b. 主张“绝对平均主义”c. 提倡“中体西用” d. 倡导“维新变法”【答案】d【解析】“我们的新学就是这三种元素混合构成”即经学,诸子学,西学,把儒家思想和西方学说结合起来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符合“维新变法”思想的特点,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5(安徽省郎溪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纽约时报清国上海,(1891年)12月28日讯:“今年20岁的大清国皇帝陛下,目前正由两个受过英美教育的北京国子监学生负责教授英语,而这件事是由光绪皇帝颁布诏书告知全国的。”以上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 近代化教育体制的逐步普及 b. 光绪帝已初步具备维新思想c. 统治阶层求新变革以应时局 d. 统治阶级上层认同西方文明【答案】c6(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841年,魏源参与浙江抗英,失败后愤而著述圣武记,颂扬清朝开国以来重大的军事行动,总结武备之道,此后又撰述海国图志,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反映了a. 向西方学习成主流思潮 b. “中体西用”思想开始萌发c. 经世致用影响学术著作 d. 魏源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抗英失败后愤而著述圣武记,体现其对当时军事行动的不满,总结经验教训;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体现其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抵御外来侵略;故是“经世致用”的主张影响学术著作,c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先进中国人刚刚开始向西方学习,尚未形成主流思潮,排除。“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派的主张,排除b。魏源仍然属于封建士大夫,其根本思想观点不变,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7(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二文综历史试题)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宣称,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因此,“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这种说法a. 缺乏事实依据且毫无价值 b. 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c. 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d. 成为人们向西方学习的障碍【答案】b【解析】a表述不恰当,错误;“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有利于减少西学传播的阻力,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故b正确,d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c错误。8(湖南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前演练卷(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新学伪经考初刻于1891年秋七月,1894年遭清政府禁毁,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中再刻并进呈光绪皇帝,不久再度遭禁毁。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 是西学东渐的开山之作 b. 屡遭禁毁实际影响有限c. 其“伪经”系指今文经 d. “新学”之“新”并非新旧乃是国号之意【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学伪经考一再遭到禁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学伪经考是为了宣传维新思想的,而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因此,这体现的不仅仅是学术的新旧而是指政体的改变,故d项正确,bc项错误;从鸦片战争后,中国就逐渐向西方学习,故a项错误。9(山东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康有为在上清帝第六书中说:”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于祖宗之法乎?夫使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殆不待辩矣。”这表明康有为的主张a. 触动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 b. 阐明了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合理性c. 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 d. 明确了彻底变革政治制度的必要性【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来看,康有为提出 “稍变祖宗之法”说明他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所以a项错误;也能说明作者并未表明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合理性,以及彻底变革政治制度的必要性,所以b、d项错误;他提出变法是为了“守地”,说明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所以c项正确。10(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5月押题考试文综历史试题)1905年后,中国报刊杂志中“国民外交”一词增多。如“国民为外交之主体”,“扫除其所谓专制的朝廷外交之误想,一变而为立宪的国民之外交”等。“国民外交”的流行表明了当时的中国a. 政府外交逐渐转向被动 b. 近代国际观念深入发展c. 形成反帝反封建的潮流 d. 传统外交观念开始动摇【答案】b11(福建省泉州市2017届高三适应性练习(三)文综历史试题)1902年,梁启超写文章分辨了中国儒学“仁政”与西方近代“自由”的区别,认为“以孔孟之贤,其仁政之说,不能禁暴君贼臣之鱼肉人民”,是因为“治人者有权,而治于人者无权”,强调“仁政”已经完全过时,应被“自由”取代。这表明梁启超a. 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b. 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c. 根本否定了儒家思想d. 主张推翻君主制度【答案】a【解析】据材料“其仁政之说,不能禁暴君贼臣之鱼肉人民强调仁政已经完全过时,应被自由取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梁启超对于传统“仁政”思想的批判,故a选项正确;维新变法在1898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b选项错误;儒家思想内容不仅仅限于“仁政”思想,故c选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推翻君主制度的主张,故d选项错误。故选a。12(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冲刺模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在“西人以动力横绝五洲”之际以实现“制夷”的目标。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a. 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 b. 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c. 实现了从“师技”到“师道”的转变 d. 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答案】a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1小题,总共12分。)13(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四校高二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探索救国之路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时间主张1864年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指国都),外则布满江湖之间(建议)购求西人机器,先制夹板火轮,次及巨炮兵船,然后水路可恃,海疆可安。1906年孙中山讲到: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1910年张謇提出“棉铁主义”,主张以发展棉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来振兴实业。认为优先发展这两种工业,即“操经济界之全权”,可减少对外贸易逆差。1930年毛泽东说: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如果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就会明白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建立了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21年后,以北京大学为先导,掀起了五四运动。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状况及主张。(8分)(2)请概述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的相同点。(4分)【答案】(1)李鸿章: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落后于西方。提出学习西方科技,维护海防。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形势高涨,清朝面临统治危机。主张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实现民主政治。张謇: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但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外国大肆倾销等问题。倡导轻工业与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