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1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a 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b 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c 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d 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答案】a【解析】【详解】2近代西方有人把中国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制度的创立当时主要是为了a 抑制世家大族,加强中央集权b 形成重学风,提高官员素质c 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制度d 追求公平公正,缓和阶级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魏晋时期由于实行九品中正制度,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场,为了抑制世家大族,加强中央集权,隋唐时期创立了科举制度,利用才能选官,故a项正确;形成重学风,提高官员素质是科举制对于后世的影响,故b项错误;科举制度是选官制度,很难实现防范武将专权,故c项错误;追求公平公正属于科举制度影响,不是目的,故d项错误。3唐代皇帝将老子李耳追认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嵌列子,考试形式和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 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c 积极应对佛教思想的冲击d 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答案】d点睛:李唐王朝的统治者们推崇道家思想,并不仅是为了攀附门第,更为重要的是看到了道家的思想变化能服务其统治者的作用。隋末的战乱,使社会元气大伤。大乱之后,李唐王朝选择了“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道家思想为其政治方针。这种做法不仅能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的发展,也能弥补儒家思想的不足,更好的为巩固其统治服务。4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君臣相见的礼节在不断地完善b 封建等级制度越来越趋向森严c 皇权独尊,专制政治走向极端d 相权逐渐削弱,君权不断强化【答案】d【解析】由材料中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可知,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呈现出了皇权不断的加强,相权不断的衰落的趋势,中央权力越来越向皇帝集中,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君臣相见的礼节在不断地完善,而是强调相权逐渐削弱,君权不断强化,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等级制度的信息,而是强调相权逐渐削弱,君权不断强化,b项错误。军机处的设置是专制集权走向顶峰的标志,与材料不符,故c错误。5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制科写道,“御史张现兄弟八人,其七人告皆进士(科)出身,一人制科据第,亲故集会,兄弟连榻,令制科者别坐谓之杂色以为笑乐。”材料可以论证a 进土科在科举中地位尊贵b 制科考中者穿着异于他人c 唐代的科举考试尚不完善d 科举考试具有形式化特征【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亲故集会,兄弟连榻,令制科者别坐,谓之杂色以为笑乐”来看,制科出身明显不如进士科,可以看出进土科在科举中地位尊贵。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穿着,而是身份地位,排除b项;c、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6唐太宗时期编撰氏族志,将皇族定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土族为第三等,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宗法观念日益淡化b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c 科举制进一步推行d 地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答案】c7根据下图隋朝时的三省六部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这一制度建立于秦朝b 该制度完善了中央集权c 这个制度取消了相权d 该制度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答案】b【解析】【详解】8唐代官吏选定后,要呈报门下省审议,称为“过官”。如门下省认为选用不当,则驳回重选,即使是皇帝的旨意,也不能通过。唐代的“过官”制度a 削弱了皇帝权力b 降低了决策机制的效率c 加强了中央集权d 利于防范官员权力滥用【答案】d【解析】门下省属于三省之一,三省制度本质上是加强皇权的制度,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决策机制的效率问题,而是说明官员选任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能说明中央集权加强,故c错误;官吏选定后的“过官”制度,有利于制约官员权力滥用,故d正确。故选d。9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在吴、楚、赵、齐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王国中的高级官吏由中央任免。上述做法a 扩大了王国辖区的范围b 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c 形成郡国并行地方体制d 为汉武帝推恩令提供了借鉴【答案】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将吴、楚、赵、齐四国旧地分封皇子13人”,学生可以发现,这导致王国越分越小,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汉武帝推恩令的史实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0秦汉时期,三公九卿虽然各有执掌,分工清晰,但当时职无常守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官吏既可能有职而无权,也可能有实权而未授职务。这主要表明秦汉时期a 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 b 中央官僚体制受到冲击c 官员选拔注重实践能力 d 世袭贵族势力干政严重【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皇权至上,皇帝对官员有任免权力,以致出现“职无常守”,这表明秦汉时期君主专制统治得到巩固,故a正确;“职无常守”是维护专制统治的策略,不能说明官僚体制受到冲击,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秦汉时期的官员选拔标准,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贵族干政,而是强调君主专制,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职无常守官吏既可能有职而无权,也可能有实权而未授职务”,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1阅读表格中信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a 法律强化封建伦理道德b 封建法律对家庭关系的干预c 各个朝代的法律太过严酷d 古代法律内容没有多大变化【答案】a12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a 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b 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 市民阶层的普遍文化心理倾向d 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答案】a【解析】由材料“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可以得出,宋代比较注重君臣关系的相关内容的记载,体现了士人企图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a符合题意;理学的核心在于维护皇权,与材料所述无关,b不正确;c“普遍”的说法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舆论的作用的相关信息, d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宋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这从实质上反映出士人企图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二、非选择题(每题12分,1小题,总共12分.)13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政治文明发展史,古代的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封诸侯,斑赐宗彝(宗庙礼器),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藵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於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于燕。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分天下以为36郡,郡置守、尉、监。(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巨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请回答:(东汉)斑固汉书诸侯王表(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三种政治制度?(2)结合材料一分析,受封者共有哪几类?这一制度的实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对比材料一、三,材料反映的两种形式相似的制度在性质上有何不同?(4)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材料反映的两种制度建立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案】(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西汉初年:封国制(或“郡国并行”制)。(2)三类:先代贵族、同姓(姬姓)王族和异姓功臣。影响:初期扩大了疆土,有利于巩固统治;但后期弊端不断,为分裂割据埋下隐患,不利于维护统治。(3)前者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后者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4)原因不同:秦朝实行郡县制,是鉴于西周实行分封制带来的弊端,诸如导致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分裂等。汉初实行封国制,是因为汉高祖错误地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认为秦是不行分封,“孤立而亡”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解析】(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从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回答;第二小问结合分封制影响从积极和消极角度思考回答。(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都是地方制度,要从社会性质不同角度分析回答。【点睛】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类别分封制郡县制建立基础血缘关系按地域划分传承制度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环境监测技术员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护理学专业技术水平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际经济贸易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广告文案策划师执业资格评定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外事翻译阿拉伯语面试模拟题及详解
- 2025年地热能技术员初级面试问题集锦
- 四川精致教学课件制作
- 2025年安全知识面试题及答案解析宝典
- 2025年市委党校教师招聘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集
- 2025年员工安全技能竞赛规则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 房产营销策划面试题库
- 2025-2030矿山机械跨境电商新模式拓展及品牌出海战略报告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课件
- GB/T 23483-2009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股指期权风险管理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过去分词公开课--完整版PPT课件
- 书法的章法布局(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