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 涉江采芙蓉 教案 (2).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 涉江采芙蓉 教案 (2).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 涉江采芙蓉 教案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涉江采芙蓉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十九首的相关文学常识。2.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3.通过分析意象,体悟诗歌的意境。4.掌握本诗以乐景衬哀情和主客移位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把握体悟诗歌的情感。教学难点:掌握本诗主客移位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教学设想:1. 设计学案让学生通过预习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有关知识。2. 涉江采芙蓉很简短,情感比较明了,意象也比较容易理解。所以设计学案让同学们先去思考自己最想了解什么,课堂上好有针对性的解决。3. 这首诗的难点应该是其表现手法,即诗人是怎样来表现他思念的情感的,手法一以乐景衬哀情,学生比较好理解;手法二主客移位,这一点学生不好把握。所以设计了诗歌鉴赏的拓展环节,让同学们比较熟练的掌握本诗的主客移位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4. 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总感觉到它异常单纯,等到再三涵咏、品味,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很微妙的婉曲的表现手法之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首旨意很单纯但手法却很婉曲的诗歌涉江采芙蓉。板书:涉江采芙蓉2、 解读诗歌,合作探究1. 齐读诗歌,学生展示并合作探究学案中“课文探究”中的问题。(以下为预设环节)2. 诵读诗歌,把握本诗的情感。方法:请找出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词。预设:所思 望旧乡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明确:本诗的情感主要是思念心上人、思念家乡的忧伤之情。情绪低沉,黯然神伤。板书:情感:思念的忧伤 思乡怀人3. 品读诗歌,找出意象,分析意境,引出本诗的第一个重要表现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明确: “芙蓉”意象:荷花、莲花。君子之花(例爱莲说里“出淤泥而不染”),佳人之花(例徐志摩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爱情之花(“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芳草、兰泽”意象:兰与芳草指的是江边的芬芳馥郁的水草。屈原的作品中使用了大量的香花香草,屈原对香花美草赋予善与美的高洁品性。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清幽、高洁、芳香的意境。如此美好的清幽的意境却是抒发思念的忧伤之情,这种表现手法叫以乐景衬哀情。举例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板书:意象:芙蓉 兰泽 芳草 意境:清幽 高洁 芳香 手法:以乐景衬哀情4. 研读诗歌,合作探究:本诗的主人公是谁?是谁在思念?请找出相关的动作描写。引出本诗的第二个重要表现手法:主客移位。预设:涉江采芙蓉之“采” 还顾望旧乡之“还顾”“望”男主人公 本诗全为实写,写他采花送花望乡思人。男主人公 但前四句是他想象家乡的情人在采莲,并思念他的情境,后四句则是他自己在想心事,故前四句是虚写。女主人公 前四句是女子在采莲,后四句是她在想象外地的男子正在思念他。教师补充: 诗歌欣赏需要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即诗歌的二次创作。不管这首诗歌的主人公是谁,言之成理皆可。借助学案我们了解了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和创作背景。古诗十九首是文人创作,主要是抒发文人士子的人生苦闷和离别乡思之情。 采莲是江南的风俗,是女子的乐事;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还顾望旧乡”的应该是游子较合适。这首诗就应该是两个画面,两个人物。如果主人公是女子,那么“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则是女子想象中的外地男子正在思念自己。如果主人公是男子,那么“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几句就是男子想象中的情人在思念自己。5. 齐背诗歌,老师介绍本诗主客移位的表现手法。如上所述,明明是自己在思念对方,却写对方在思念自己,这种表现手法就叫“主客移位”。主客移位:就是移情于景,移情于人的写法,也称“对写”。明明是主人公对对方有所举动,作者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下笔,把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婉曲含蓄。作用:使感情的抒发更加委婉贴切,淋漓尽致,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找出下列诗歌从对方落笔的地方,掌握“主客移位”这种写作手法,体悟诗歌的情感。 移情于景: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后三句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这种主客移位的手法,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移情于人: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依虚幌,双照泪痕干。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同意。此诗用了对写法。诗人深陷长安,不写自己望月思家,却写妻子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无限的深情都从这想象描写中流出。两地相思,悲苦难言。诗中情景,为月夜独有,因此前人的评价是中肯的。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涉江采芙蓉这一首诗歌,它的主题是思乡怀人,抒发了思念的忧伤痛苦,这样“单纯”的情思可却被作者表达得非常的委婉曲折。诗人大胆想象变换空间从对面落笔,运用主客移位的手法,使整首诗含蓄不尽,意味深长。通过课外几首诗歌的阅读,希望同学们能掌握主客移位这种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板书设计: 情感:思乡怀人的忧伤之情涉江采芙蓉 意象:芙蓉 兰泽 芳草 意境:清幽 高洁 芳香 手法:以乐景衬哀情 主客移位学生提出的问题:1.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2. 最后一句诗蕴含了哪些故事和作者的情感?3. “还顾.”与“涉江.”中的主人公是否是同一人?4. 既然已经同心又为什么说忧伤呢?5. “还顾”中的“还”读什么?6. 涉江采芙蓉的中心情感?7. 作者为什么用“芙蓉”这一意象来写?用这意象有什么作用?意思是什么?感情是什么?8. 诗歌中的“同心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