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作业1.doc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作业1.doc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作业1.doc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二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作业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第十三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邓小平说:“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a必须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由于“人家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c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解析邓小平的这次谈话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此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b、c、d三项都只是材料的表象。2(2018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的基本国策。首先开放的是(b)a浦东b经济特区c14个沿海城市d沿海经济开放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是经济特区、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3(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79年1月,一封关于香港厂商要求回广州开设工厂的来信摘报送到了邓小平同志的办公室,邓小平读后当即表示:这种事,我看广东可以放手干。“放手干”的第一步是(a)a设立经济特区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开发浦东地区解析“放手干”的第一步即对外开放的第一步。1980年国家正式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a项正确;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时间是1984年,b项错误;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c项错误;浦东属于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d项错误。4(2018湖南学业水平测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逐步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闽东南地区(厦、漳、泉三角区)在对外开放的战略步骤上属于(d)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江开放港口城市d沿海经济开放区解析沿海经济开放区指的是1985年起在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等地区开放的区域,故选d项。5(2018长沙高一检测)从1988年起,中国政府先后在一些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的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经济技术开发区(a)a具有人才、技术、知识密集等特点b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c仅分布于沿海开放城市d是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富裕、最发达的地区解析b项指经济特区,应排除;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内地也有分布,排除c项;d项指沿海经济开放区,排除。故选a项。6(2018南通高一联考)1985年1月,国家决定把长江三角洲开辟为经济开放区,1988年4月又决定扩大该开放区的范围。国家作出该决定的主要目的是(d)a建设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b配合浦东开发的进程,发挥其龙头、辐射作用c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树立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d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并带动内地开发解析国家把长江三角洲的开放范围扩大,说明是要深化对外开放,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a项应该是经济特区的设立,b项浦东的开发是在1990年,c项是经济特区的设立,故排除a、b、c三项。7(2018南京高一联考)198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海南省及其筹建工作的通知:为有利于海南的统一开发建设,中央和广东在海南的企业、事业单位,原则上下放给海南省。这一措施(a)a促进了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b开始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c标志着海南经济特区的建立d启动了沿海经济开放区建设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于1988年,而材料所述通知是在1987年下发的,主要内容是增强海南管理自主权,这有利于海南省的改革开放,故选a项,不选c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1978年就已开始,不选b项。海南属于经济特区,不属于沿海经济开放区,不选d项。8(2018广东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是开发开放(a)a上海浦东b大连、青岛c深圳、珠海d海南岛解析根据选项中几个地区的开放时间可知,a项正确。9(2018广州高一检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下列省市区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是(b)a天津珠海上海海南b深圳上海海南上海浦东新区c珠海上海上海浦东新区海南d深圳海南上海上海浦东新区解析1980年开放深圳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上海,1988年开放海南,1990年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新区。10(2018江西重点高中高一联考)下面为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表中信息反映出我国(c)对外贸易(进出口)1980年1990年2000年2012年381.41154.44722.938671.2引进外资(已利用外资)1984年1990年2000年2012年270.51 028.95 935.611 329.4a基本形成了外向型经济b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提高c对外开放步伐逐步加快d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解析材料无法体现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无法得出基本形成外向型经济的信息,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情况,不能说明在全球化中的地位提高,b项错误;材料反映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数额不断增长,说明对外开放步伐加快,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外开放的情况,不是市场经济体制,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11(2018南昌高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措施典型代表意义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开放14个沿海城市烟台、青岛等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黄金海岸”,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活力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等地区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上海浦东带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材料二区位优势是什么?我觉得它应该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依托的国际与国内市场及所处的交通、能源大环境等方面。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是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我国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摘自罗木生区位优势对经济特区的影响(1)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对外开放的局面?解析本问原因,需结合中国的国情、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趋势进行回答。答案形成开放格局的原因: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需要改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作重心转移,并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世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国际形势趋于缓和。(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外开放为什么首先选择在广东、福建两省试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解析本问原因,由材料二中的“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即可得出。特点结合所学可以回答。答案原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点线面结合。(3)英国卫报曾发表了题为如果20世纪止于1989年,那么21世纪则始于1978年的文章。作者马丁雅克提出“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解析“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实际是在表达中国1978年作出的决策对21世纪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答案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并逐步融入世界,影响了世界格局,成为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都是大中城市。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二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经济体制十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开放14个沿海城市的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