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 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1课时 学案.doc_第1页
人教版选修1 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1课时 学案.doc_第2页
人教版选修1 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1课时 学案.doc_第3页
人教版选修1 第四章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1课时 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第一课时大气污染的危害问题导学活动与探究1酸雨的成因、危害与防治1请根据你的学习,讨论交流,分析酸雨的形成原因是什么?2请互相讨论交流,酸雨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酸雨?迁移与应用通过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某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ph,得到下列数据:时间开始8 h16 h24 h32 h40 h48 hph5.04.84.54.34.24.04.0请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酸雨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使大气中_气体增多,与降水结合而形成的。请写出酸雨形成的主要化学方程式:_。(2)酸雨对高等植物的影响表现在:_。_。_。(3)大气污染一方面影响动植物生长,另一方面对人类_系统危害最大,影响呼吸过程的_,常见疾病有_。(4)解释酸雨放置时ph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5)请根据所学的化学、生物知识,对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建议(至少三条)。1正常的雨水也不是呈中性的,而是显酸性的,但酸性非常弱,这是由于h2o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h2co3所致。2大气中烟尘、o3都是反应的催化剂。硫氧化物经反应后形成硫酸型酸雨,氮氧化物经反应后形成硝酸型酸雨。我国主要为硫酸型酸雨。3硫酸型酸雨的成因还可表示为2so2o22so3,so3h2o=h2so4。活动与探究2臭氧空洞的成因请认真阅读课本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分析臭氧层受损的原因是什么?并写出相关的反应。迁移与应用分析南极上空臭氧总量变化示意图,判断下列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987年南极哈雷湾上空臭氧总量变化a臭氧层被破坏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地表热带范围扩大b使用冰箱、空调释放大量氟氯烃化合物,造成臭氧层空洞c臭氧层破坏主要集中在寒冷的冬季,臭氧含量低于300du即可认为形成了空洞d臭氧层空洞,将会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带来的危害大气中臭氧层的破坏或损害,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大量增加,损害动植物的基本结构,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危害海洋生命,使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异。强烈的紫外线辐射还能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诱发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活动与探究3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实验方法:如图所示,取两只250 ml的锥形瓶,一只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另一只内是空气,用带温度计的单孔橡胶塞塞住瓶口,但不要太紧。把它们排放在实验桌上,底部各放一块黑色木板或纸板。在锥形瓶上方用功率为100 w的灯泡均匀地照射,观察锥形瓶内温度的变化。温室效应实验装置图注意:两支温度计的型号要相同,最大量程100 为宜。瓶口不要塞得太紧,以免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将瓶塞和温度计弹起。灯泡不要直接照射温度计,灯泡要置于两个锥形瓶的正中间,使两个锥形瓶的受热程度相同。根据上述实验,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到什么结论?思考与交流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有哪些?其主要来源是什么?请互相交流讨论。防止温室效应加剧的措施1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例如,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发展核能和氢能等;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限制并逐步停止氟氯代烷的生产和使用;控制煤矿、稻田和垃圾填埋场等场所排放的ch4;控制人口增长等。2除去或回收温室气体。这种方法由于受到成本和技术等的限制,目前不太容易实行,但也是人类努力的方向。答案:【问题导学】活动与探究11答案: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主要是由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转化而来: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3no2h2o=2hno3no2答案:(1)酸雨的危害酸雨给人类带来种种灾害,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例如:酸雨会使湖泊的水质变酸,导致水生生物死亡;酸雨浸渍土壤,会使土壤变得贫瘠;长期的酸雨侵蚀会造成森林大面积死亡;酸雨对人、畜的健康也有直接影响,酸雨渗入地下可使地下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增加,饮用这种水会危害人、畜健康;酸雨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石材类文物以及电信电缆等的腐蚀。(2)酸雨的防治首先,要从消除污染源着手,研究开发能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核能等),这既有利于合理利用化石燃料这一有限的资源,又能从根本上防止酸雨的产生。其次,要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对含硫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处理,以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对燃煤、工业生产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硫废气进行处理或回收利用。此外,还需要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国际间合作,全人类共同努力减少硫酸型酸雨的产生。迁移与应用解析:酸雨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它的酸性较强。大气污染主要影响植物的叶片和人与动物的呼吸系统。对污染的防治方法一般是控制污染源和对污染进行处理。答案:(1)硫氧化物、氮氧化物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3no2h2o=2hno3no(2)使植物叶面受损,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植物的矿质代谢有害元素毒害导致植物死亡(3)呼吸外呼吸咳嗽、哮喘、肺气肿等(4)雨水样品中的so2和h2so3不断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而生成h2so4,随着时间的延长,h浓度增大,ph下降;氧化完全后,形成h2so4稀溶液,ph不再变化。(5)控制污染源;寻找并使用清洁能源;大力开展绿化,适当种植柳杉等树木;使用无铅汽油,淘汰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机动车;使用微生物脱硫;改进工艺流程;加大环境管理力度等。活动与探究2答案:(1)原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氟氯代烷和含溴的卤代烷烃等与臭氧作用,使其受到破坏。如氟氯代烷在紫外线照射下分解出氯原子,参与反应:clo3cloo2o3o2oclooclo2总反应:2o33o2反应结果是o3变成了o2,cl在其中起了催化作用。反应中一个氯原子能破坏约10万个o3,哈龙分解产生的溴原子破坏臭氧的能力更强。此外,ccl4、ch4、喷气式飞机在高空飞行排出的氮氧化物如n2o、no以及大气中的核爆炸产物等也会破坏臭氧层。迁移与应用b解析: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氟氯烃的释放,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臭氧层空洞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但臭氧的含量低于200du才形成空洞,c错;形成臭氧层空洞后,辐射到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含量将会增高,但并不会使热带范围增大,a错;臭氧层空洞不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d错。活动与探究3答案:盛co2气体的锥形瓶内温度较高,盛空气的锥形瓶内温度较低。说明co2具有温室效应,是温室气体。思考与交流答案:温室气体主要来源co2化石燃料燃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