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 第九单元 第4课 戊戌政变 课件(30张).ppt_第1页
人教版选修1 第九单元 第4课 戊戌政变 课件(30张).ppt_第2页
人教版选修1 第九单元 第4课 戊戌政变 课件(30张).ppt_第3页
人教版选修1 第九单元 第4课 戊戌政变 课件(30张).ppt_第4页
人教版选修1 第九单元 第4课 戊戌政变 课件(30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第4课戊戌政变 新知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高频考点巧解密 创新演练大冲关 主旨概括 甲午战争的惨败 既暴露了清政府更加软弱腐败 又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饱受痛苦和屈辱的同时 开始进行反思 认为只有向西方学习 实行君主立宪制 发展资本主义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才能寻求救亡图存之路 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连续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 1898年 光绪帝颁布 定国是诏 宣布变法 但因其触及顽固派利益 变法运动遭到扼杀 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救国救民的近代化道路上艰难地前进 学法指导 1 学习本单元 要注意把握戊戌变法的产生与时代背景的必然联系 2 通过掌握戊戌变法的过程和意义 认识中国近代化发展道路的曲折性 3 要注意把戊戌变法同中国古代 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改革 革命进行比较 4 要注意联系日本明治维新的有关史实 比较二者有何异同点 思考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而戊戌变法却走向了失败的原因 一 新旧势力的交锋1 背景 新政措施的推行 遭到势力强烈抵制和反对 2 双方交锋措施 1 旧势力 解除支持新政的光绪帝老师的军机大臣职务 任命亲信荣禄为 控制京津地区 守旧 翁同龢 直隶总督 大部分中央和地方官员对新政抵制 荣禄等人暗中勾结 密谋由训政 以达到结束光绪帝主政 扑灭新政的目的 2 新势力 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名尚书及四名侍郎的职务 任命谭嗣同等 拉拢 却不识其真面目 游说列强支持落空 慈禧太后 军机四卿 袁世凯 拓展升华 光绪帝和维新派拉拢袁世凯的原因一是面临危险形势 光绪帝和维新派没有自己可依赖的军队 不敢发动群众 二是因为袁世凯掌握新建的陆军 三是袁世凯当年把康有为的 万言书 递交到督办军务处 并参加了强学会 四是在变法运动达到高潮时 袁世凯派徐世昌到北京与维新派联系 二 百日维新的失败1 导火线 1 谭嗣同带密谕夜访 企图逼慈禧太后彻底交权 2 9月20日 光绪帝接见了 2 过程 1 9月21日 慈禧太后和守旧势力发动政变 宣布 囚禁光绪帝 2 下令捕杀谭嗣同等 3 除被保留下来之外 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 袁世凯 伊藤博文 临朝听政 戊戌六君子 京师大学堂 3 结果 百日维新 宣告失败 三 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1 失败原因 1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 而十分强大 2 主观原因 既缺乏坚强的 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和极少数帝党官僚 对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封建顽固势力 光绪帝 帝国主义列强 组织领导 2 教训在当时的中国 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又坎坷的 3 历史意义 1 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 维新派以 救亡图存为目标 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 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初步尝试 他们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改良主义 变法图强 变革社会制度 3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一次的潮流 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 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成为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思想解放 中华文明 拓展升华 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 发展起来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变法的失败 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一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教训是什么 1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和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力量对比悬殊 2 具体原因 1 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 2 脱离群众 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 依靠无实权的光绪皇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 4 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幻想 3 教训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1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维新派企图通过 和平 合法 的手段 进行自上而下的有限改革b 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c 没有广泛发动人民群众d 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解析 以上四个选项都是维新派失败的原因 其中a b c三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在具体问题上的反映 其根本原因为d 答案 d 二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 从时代背景分析 变法运动是在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开始的 尤其在甲午战争失败于邻国日本后 帝国主义对中国瓜分豆剖 亡国灭种绝非危言耸听 所以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 变法是爱国的 是进步的 2 从变法的内容看 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看 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看 推行资本主义是中国的出路 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3 从变法运动的过程看 上书 演讲 办团体 宣传变祖宗之法 兴民权 学西学 这样必然要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斗争 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 所以说 变法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其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 2 从促进近代化的角度看 戊戌变法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a 确立了维新思想的主导地位b 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c 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 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d 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解析 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注意对近代化的含义的理解 a项是当时的积极影响 b项是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 d项表述与本题不符合 答案 c 示例 2011 浙江高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当时很闭塞 严家弄又在乡下 像 戊戌政变 这样的大事 我们也不知道 可是皇帝和皇太后 驾崩 就不同了 地保 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注 严家弄 作者故居所在地 原为杭州城郊 夏衍 懒寻旧梦录 材料二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 太危险了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 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 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 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 进步 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 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 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 马士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1 材料一中 这样的大事 我们也不知道 反映了戊戌变法运动的什么情况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二中 皇帝的方向 是什么 分析为什么说维新派 是以好心肠扼杀了 进步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这一历史改革 第 1 问解答时注意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乡下 这样的大事 我们也不知道 皇帝和皇太后 驾崩 通知 等 乡下 意指农村 联系史实可知 戊戌变法对当时的农村影响较小 从而得出 戊戌变法未得到广大群众支持等信息 由此组织答案 第 2 问应注意材料二中最后一段文字 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 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 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意指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存在激进的 操之过急的心态 对变法结果及当时的情形估计不足 由此结合所学知识 理解 皇帝的方向 以及分析维新派扼杀了 进步 的原因 答案 1 普通民众连戊戌政变都不知道 更不要说整个戊戌变法运动了 由此可见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 严重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2 救亡图存 变法图强 原因 维新派缺乏经验 计划轻率 急于求成 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 结果适得其反 探究示例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 三分钟慷慨派 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 以 成事不说 为由纷纷散去 但是 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 以至于成为一场 现代化 运动的先声 在 忧时七上皇帝书 的感召下 身不逢时的年轻国君在颐和园和一位秀才共谋国事 但是 这场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 却在京城菜市口的刑场上划上了 休止符 问题生成 1 解释 已成定局的悲剧 指什么 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 指什么历史事件 有何影响 2 这场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的现代化运动 失败的原因何在 3 文中没有用 划上了句号 而是酌字 划上了 休止符 这里的深层含义何在 探究思路 第 1 问结合图片内容分析出 马关条约 及公车上书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第 2 问从客观 主观两个方面归纳出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第 3 问从戊戌变法的影响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