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安塞腰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潘集中学 王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至16自然段。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3理解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1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2理解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1、(多媒体导入安塞腰鼓精彩场景并解说)1990年,在北京亚运会上,一场充满民族风格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这就是产生于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它是激荡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象征。2、今天,我们来学习安塞腰鼓,从文字中去领略它的风采和魅力。(简介作者及安塞腰鼓)二、整体感知1、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场面和气势。2、生字词学习(课件出示)。给红色字注音亢奋( ) 晦暗( ) 羁绊( )蓦然( ) 冗杂( ) 烧灼( )叹为观止( ) 戛然而止( )3、谈谈你对安塞腰鼓的感受。(可用文中的词语和句子)鼓响前 的 时候, ( )的腰鼓腰鼓表演的 时候, ( )的腰鼓鼓声止后的 时候, ( )的腰鼓4、寻找美感:作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展示安塞腰鼓的美,试用“ 美,你看(听) 。”句式来说。并说说这些句子为什么美?三、理清脉络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2、按上面的顺序将课文分三段第一段(1-4) 第二段(5-17) 第三段(18-20)四、学习第一段 鼓响之前1、自由读2、讨论:腰鼓表演开始前,你看到了什么背景 一片高粱地后生 茂腾腾 朴实 沉稳而安静腰鼓 呆呆地 这时给你的感觉怎样?(静)3、开头的静态描写有什么好处?(为后面的文章蓄势,高粱地是边沿的背景,“那咝溜溜的南风”是助阵的声势,那“沉稳而安静”的表情显示着表演者的成竹在胸,这些都为后面热闹激烈的表演做好了铺垫)4、齐读第一段五、初学第二段1、浏览第二段(5-17),有一句话在其中出现了多次,在文中找出来。(“好一个安塞腰鼓!”)2、四句“好一个安塞腰鼓!”分别是说安塞腰鼓“好”在哪里?(讨论后板书:场面、声响、后生、舞姿)布置作业:1、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