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诗宋词鉴赏菩萨蛮 学案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读 书陆游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清 明王禹傅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注】元元:人民、百姓。14下列关于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陆诗首句是说,就算没有五亩由园依然归隐,透露诗人不追求名利的情操。b陆诗前两句属于间接抒情,表意含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c陆诗的三、四句细节描写真实,油灯的意象比较典型,整体表意平中见奇。d王诗第三句写邻家也来借新火,可见邻家比诗人家还要穷,心酸溢于言表。e陆诗浅易平淡,王诗平淡质朴,但是在立意上陆游一诗更关注百姓疾苦。15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答案】14bd15陆诗:塑造了一位年老仍坚持苦学,并且读书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士人形象。从诗歌的最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虽年老但仍坚持读书,但从第二句“本意在元元”可知,他读书为民的心志。王诗:寂寞清贫但又喜好读书的知识分子形象。从诗歌的前两句可以看出,诗人是寂寞的,生活又是清贫的;但最后一句则可以看出诗人又是喜好读书的。【解析】1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的题目,要求分析两首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注意结合诗句从人物的言行等分析,第一首可根据“本意在元元”“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概括“年老仍坚持苦学,并且读书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士人形象”;第二首根据诗中的“无花无酒”“兴味萧然”“读书灯”概括“寂寞清贫但又喜好读书的知识分子形象”。点睛:此题考核欣赏诗歌形象的能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明确形象的属性,是“闺中女子”还是“戍边战士”是“落魄书生”还是“漂泊江湖的游子”等,然后分析人物的情绪是“壮志难酬”还是“寂寞无聊”等,还要分析人物的具体的行动、生活的环境等,一般为“在什么环境下的,做什么事情、内心充满什么情绪的什么形象。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赠裴十迪王维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澹然望远空,如意方支颐。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欣欣春还皋,淡淡水生陂。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请君理还策,敢告将农时。【注】指还归时需带的手杖等行装。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一二句点明写作缘由,“日夕”语出陶潜诗“山气日夕佳”,夕阳西下,风景独好,诗人情不自禁想邀朋友一起赋诗。b三四句着“望”“支”二字,写出诗人观景之姿态;“澹然”一词则显现出诗人观景之心情。c五六句写春风轻拂,惊醒百草,篱笆之中,兰蕙丛生。两句以静写动,赋予春景以生机与活力。d傍晚时分田家走家串户,来到诗人那儿闲聊,与诗人“把酒话桑麻”,说明诗人已完全融入田园生活。e这首诗语言清新素雅,朴实醇厚,写景真切自然,融情于景,表现诗人醉心自然、乐归田园的情怀。15苏东坡以“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来评价王维诗的特点,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cd15这首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是鲜明的,诗人通过描绘出一幅幅动静结合、色彩相衬、意境优美的田园春景图画,表现出醉心田园、恬淡自在的意兴和情怀。凝望长空图。诗人支颐凝望远空,恬淡自在。春草兰蕙图。春风徐徐,百草萌发;篱笆之中,兰蕙丛生,全景、近景结合,一动一静,生机盎然。 田家闲语图。傍晚时分,迷蒙隐约 ;农夫串门,与诗人倾心交谈 。春水荑萼图。池塘春水荡漾,岸边嫩芽萌发,枝上花蕾含苞。【解析】15试题分析:这是到分析诗歌的内容的题目,要求回答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答题时注意概括诗中描述了那些画面即可,如“澹然望远空”“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暧暧日暖闺,田家来致词”“桃李虽未开,荑萼满芳枝”分别描绘了凝望长空图、春草兰蕙图、田家闲语图、春水荑萼图。点睛: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意概括,诗意概括是诗歌鉴赏常考的内容,有的概括诗歌的情节,有的概括物象的特征,有的概括人物的活动、心理等,答题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意象、重要的场面,景物进行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小题。 石 湖文征明石湖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芳草自生茶磨岭,画桥横注越来溪。 凉风袅袅青萍末,往事悠悠白日西。依旧江波秋月坠,伤心莫唱夜乌栖。【注】 石湖:苏州一带最有味道的风景区,旁有茶磨岭,越来溪流入湖中。夜乌栖即乌夜栖,是一支古老的乐府歌曲,以乌鹊夜栖反衬人生无着落之感。14以下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颔两联,动静结合,虚实相济,视角转换间,颇能呈现诗人流连春日山水,一副沉醉其中之态。b此诗中没有浓重的色彩,也未具体描摹声音,这也正是此诗的“清丽”所在。c白日西,意味着一天时光的流失,诗人在观景之中也不由得想起悠悠往事。d凉风起,日西斜,江波秋月,尽是诗人在宁静的夜晚所遇,内心始终宁静如一。e诗人自赏石湖秀美的景致,望见湖面月影便也想起此月与去年秋月一般无二,其中也流露出对时光转瞬即逝的感慨。15请简要分析首联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答案】14ad15示例1: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答“视听结合”“远近结合”也可)首联所写的是:诗人远望石湖,湖中是水汽缭绕(烟波浩渺),雾气迷茫,岸边花儿绽放,花丛之中鸟儿啼叫声不断。描写出石湖一派生机盎然,表达了诗人对此处春景的喜爱。示例2:乐景衬哀情。首联所写的是:诗人远望石湖,湖中是水汽缭绕(烟波浩渺),雾气迷茫,岸边花儿绽放,花丛之中鸟儿啼叫声不断。作者借此处的无限春光(勃勃生机)来衬托自己慨叹时光流逝、人生无所着落之怨。【解析】15试题分析:题干是“请简要分析首联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是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答题时先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在诗句中,诗人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本诗首联“石湖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其中“石湖烟水望中迷”是远景,从视觉的角度写诗人远望石湖,湖中是水汽缭绕(烟波浩渺),雾气迷茫。“湖上花深鸟乱啼”是近景,从听觉的角度写岸边花儿绽放,花丛之中鸟儿啼叫声不断。所以这一联运用了视听结合、远近结合来写景,描绘了诗人远望石湖,湖中是水汽缭绕(烟波浩渺),雾气迷茫,岸边花儿绽放,花丛之中鸟儿啼叫声不断的一派生机盎然乐景,表达了诗人对此处春景的喜爱,同时也借此无限春光(勃勃生机)来衬托自己慨叹时光流逝、人生无所着落之怨。所以在抒情上是采取寓情于景(或者说“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答题时,从写景技巧和抒情技巧上任选一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并指出作用即可。点睛:赏析诗句,答题时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第二步,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在诗句中,诗人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第三步,指出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情 诗曹植微阴翳阳景, 清风吹我衣。 游鱼潜渌水, 翔鸟薄天飞。眇眇客行士, 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 今来白露晞。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 凄怆内伤悲。注释:黍离:出自诗经,是东周人缅怀故都之作,后借指故国之思。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之意。处者:指役夫的家人。式微:出自诗经,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意为家人期盼役夫早归。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诗属于古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色彩鲜明,境界开阔,意象飞动,景中含情。b诗中三、四句,鱼“潜”鸟“薄”,静动映衬,“潜”、“薄”这两个动词的妙用,充分显示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及其精湛准确的艺术表现力,堪称“诗眼”。c三、四句与五、六句,自由的鱼鸟与身不由己的役夫形成对比,突出了役夫深受徭役之苦的悲惨命运。d“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两句、“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两句,平仄声律和谐妥贴,文字对仗工整自然。e诗的最后两句“慷慨对嘉宾, 凄怆内伤悲”,与曹操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所抒发的感情有相似之处。15本诗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找出三种,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案】14ae15对偶诗中八、九句对仗工整,“始出”对“今来”,“严霜结”对“白露晞”,突现了时间的变化,表现役夫的离愁。反衬诗中第三、四句用游鱼和翔鸟的自由,反衬了五、六句役夫的不得归,突出了役夫被迫离家服徭役的凄苦境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身处政治逆境内心备受压抑的痛苦。白描诗的的前四句直接描绘了天气微阴,清风吹衣,鱼潜鸟飞的情景,未加雕琢而自然真实。用典九、十句用诗经中典故,描绘了战乱年代人们内心的感伤和期盼,将历史和现实交织在一起,时间的厚重增添了情感的厚重,历史深沉感油然而生。直抒胸臆结尾两句“慷慨对嘉宾, 凄怆内伤悲”直接抒发了自己内心凄怆的伤悲心情,为百姓的凄苦生活,也为自己内心的压抑。这种伤悲便面对嘉宾也难以抑制,语势雄浑,情感鲜明而厚重。乐景衬哀情诗中以“游潜鸟飞”自由自在的乐景衬托了徭役不得归的哀情,突出了役夫被迫离家服徭役的凄苦境遇,以乐衬哀,更见其哀。【解析】15试题分析:题干“本诗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找出三种,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这是考查诗歌艺术手法。答题时要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释,最后分析艺术效果。诗中“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两句,色彩鲜明,境界开阔,诗人用鱼鸟的自由自在的乐景衬托了徭役不得归的哀情,反衬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运,同时也是作者处在动辄得咎的政治逆境身心备受压抑中对自由、解放的热切憧憬。三、四句与五、六句,自由的鱼鸟与身不由己的役夫形成对比,衬托出役夫深受徭役之苦的悲惨命运。“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两句,平仄声律和谐妥贴,文字对仗工整自然,“始出”对“今来”,“严霜结”对“白露晞”,表现役夫的离愁。诗中“游者”、“处者”两句,运用典故,映照出时代的动荡,男女之怨旷。游者,指役夫。黍离,指诗经王风黍离篇,是一首哀伤宗周覆灭诗。这里取其感伤乱离、行役不已的意思。处者,指役夫家中的亲人。式微,指诗经邶风式微篇。旧说是黎国诸侯被狄人所逐,寄居卫国,臣子劝归之作。这里取其劝归之意。通过典故的运用,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深化了人民在封建徭役制度重压下痛苦不安的悲剧意蕴。点睛: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衬托),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乐景衬哀情、哀景衬哀情);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对塑造人物形象,表情达意的作用。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人游蜀马戴别离杨柳陌,迢递蜀门行。若听清猿后,应多白发生。虹霓侵栈道,雨雪杂江声。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10请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1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尾联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尾联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点。【答案】10颔联写想象中离别后友人改变的容颜,颈联写想象中友人的艰险旅途。 11送人游蜀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以景结情):通过想象锦城的美好春景,劝慰友人不要因别离和路途遥远、艰险而悲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用“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直接劝慰友人不要因为分别而忧伤。【解析】11试题分析:本诗尾联“过尽愁人处,烟花是锦城”意思是走过让人忧愁的地方,繁花似锦的地方就是成都了。诗人为友人描绘出成都美丽的画面,通过这两句诗告诉友人,虽然路途艰难,但是蜀地风光优美,借景抒情,表达出对友人的安慰之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尾联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直抒胸臆,劝慰友人。 六、阅读下面这首词作,完成下面小题。生查子(宋)经孝祥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注】延:嫌。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两句变代了女主人公的外貌特点,从韦庄的“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可知远山眉往往含有愁情。b“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阵阵寒气袭入了女主人公的住处,直接写出了女子独处深闺的无聊和內心的寂寞。c“明月忽飞来”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绘了月亮如天外飞来,在女子深居寂寞之际,忽然拨云而出。d“花影和帘卷”一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将帘幕和照在帘幕上的花影一同卷起来的情景,通过对动作的描写来表达出女子想要看月的心理。e从词中写景来看,先是写傍晚时的霞明,然后写深夜时的烛暗,最后写忽然之间的月明。15“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14bc15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杯延玉漏迟”表面上是写酒杯嫌漏壶漏的慢,实则是将女主人的情感转移到了酒杯上,写女主人嫌时间过得慢,长夜难耐的心情。“烛怕金刀剪”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蜡烛害怕再被剪刀剪的心境,展现了女子一晚上独对孤灯,把烧焦的烛芯剪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安全专项考试题及答案
- 消防证考试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林业局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 合同审查与风险管理记录单样本
- 白银中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
- 券商面试笔试题库及答案
- 青协志愿者协会笔试题及答案
- 泵出租合同(标准版)
- Excel 基础操作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五年级《欧洲民间故事》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派车单(标准样本)
- 少先队大队委申请表
- 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2021年版(原文格式版)
- 浦东机场手册
- 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比较课件
- JGJ保温防火复合板应用技术
- 《认识液体》-完整版PPT
- 《跳长绳绕“8”字跳绳》教学设计-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 幼儿园绘本:《闪闪的红星》 红色故事
- 小学生符号意识与模型思想的发展与培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