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 汉 市 小 学 语 文 课 教 案学 校: 五里界小学教 师: 年 级: 四2012 2013学年度 下 学期第 1 课 少年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少年总第 1-2 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会认5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少年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充满无限希望的精神风貌。4.通过阅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作为少年的自豪感。教学重点理解比喻句教学难点理解诗意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准备练习本教 学 过 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1.毛泽东说过,你们少年儿童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同学们,从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2.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写的诗歌少年。教师板书课题 1、诗人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 检查预习情况: 1.谁会读? 认读生字词如“刃、乳”、读通诗句如“冈”。 2.谁会理解?识记“未”。 读了诗句,你懂得了什么?如:作者说少年像什么?请同学们快速在课文中画出来(如:太阳 源泉 小树 小鹰 乳虎 刀刃) 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相机理解少年朝气蓬勃、奋勇向前、生机活力、志向远大、充满力量、充满锐气的特点)3、 生生互动,共同提高练习朗读1. 领读,请一名学生读每节的第一行,其他学生齐读后两行2. 分男女生读课文,女生读课文一、三、五节;男生读二、四、六节;第七节男女生合读。3. 比赛朗读,每小组读一节。诵读后评议。4. 自由诵读,加上恰当的动作。5. 讲诗中的“少年”换成“我们”,自豪地读课文。四、学生主动,学会创造1.指名读最后一节,问“英秀”可以换成那些词?(英雄、英豪、英才、英明、英俊、新秀、优秀)这里用“英秀”好在哪?2.你觉得少年还像什么?试着写几句。3.背一背作业设计一、读读写写 源泉 嫩绿 乳虎 刀刃 未来二、根据课文做题1.少年像初升的(),是因为少年具有()特点;2.少年像( )展翅,是因为少年具有()特点;3.少年像初生的( ),是因为少年具有()特点。三、你觉得少年还像什么?试着写几句。四、选做题A组词未( ) 愿( ) 虚( )向( )末( ) 源( ) 虎( )像( )AA课外搜集描写少年的名言,写一写。板书设计太阳 源泉(高山) 小树 少年 像 小鹰 乳虎 英秀(人中) 教学反思第 2 课 小松树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第1-2节总第 3 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6个字,会认4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顺序教学难点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准备作业本教 学 过 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唱歌曲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小松树,学生齐唱。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板书课题。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一)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生词。2.开火车论读课文。(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来。2.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按小松树的成长过程将课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2):幼小的小松树渴望长高。第二部分:(3-6):“长高了许多”的小松树所看到的美景。第三部分:(7-10):一两年后,小松树看到了更广的天空,更远的森林。第四部分:(11):小松树明白了“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的道理。3.小松树在不同的阶段看到了什么?画出有关内容。4.学习12自然段。指名读,知道了什么?感情练读,评议三、学生主动,学会创造1.练习复述课文。2.当小老师教一教生字,并比一比谁写得好。第 2 课 小松树 教学内容学完课文,完成作业。总第 4 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6个字,会认4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理解“只有长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感受小松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小松树的成长教学难点理解“只有长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图片学具准备练习本教 学 过 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复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刚剐长出的小松树是那么(生:嫩),那么(生:矮),就连龙骨草也长得比他(生:高得多),他巴不得(生:一下就长高),了解龙骨草的(生:后面有什么)。 2.有感情地齐读第12自然段。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1.自由朗读课文第311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与刚长出时相比,小松树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用“”在文中画出相应的句子。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1)小松树的样子变了,越长越高。(相机朗读有关内容)(2)小松树看到的景物变了,他看得越来越远。“现在他看到了苍翠的蕨草他现在看到的只不过是湛蓝湛蓝的一小块。”A教师朗读句子,学生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B你能用彩笔描绘出这时的小松树所看到的情景吗?(学生画图,教师巡视,全班交流评议。) C师:刚长出的小松树,看到的只有龙骨草,一两个月后,他看到了这么多、这么美的景物,是因为他(生:长高了许多),这让他多么(生:兴奋、高兴)。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年,两年,越往高处长,天空就越宽广,越辽阔。”“这时,他望见还是森林。森林,森林”A自由朗读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松树看到的情景是怎样的。B读一读,比一比,说说哪一句好,为什么?望得更远,还是森林,森林,森林望得更远,还是森林。C指导有感情地朗读。(3)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用词的变化:从开始的“看”到后来“眺望、望见、望过去”说明松树在长高。4.小松树在成长,变得越来越高,看得越来越远,但小松树有一点没变。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后思考,用“”在书中作上记号。(1)学生默读课文,独立思考,教师巡视点拨。(2)全班交流:小松树的想法没有变,具体表现在小松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投有变。出示句子:“他还像从前那样,看着,寻思着:树后面又有些什么呢?“那么,森林后面还有什么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表现小松树的好奇。小松树盼望快点长高的迫切心情没有变。“一个月,两个月,他看哪,想啊,长啊终于长高了许多。”“他看哪看,想啊想,巴不得一下就长得更高更高!”激发想象:小松树会想些什么呢?抓住莺点词“巴不得”“一下就”体会小松树盼望快点长高的迫切想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松树迫切的心情。“小松树看到了这些,虽然很高兴,但并不满足。”“然而,他还要往高处长,不停留。”指名读句子,说说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不满足、不停留”感受小松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指导有感情地朗读。5.梳理小结:从小松树成长过程中的“变”与“不变”,你明白了小松树为什么能“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高的一棵树”吗?(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正是由于小松树总想知道“后面有些什么?”总是巴不得一下子长得更高,“不满足。不停留”,所以他才能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高的一棵树。6小松树已经长成这座森林中最高的一棵大树了。想象一下,这时小松树望见了什么?三、学生主动,学会创造拓展训练。1.小松树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明白了(生齐读:只有长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2.果你是小松树,请你自豪地给大家讲一讲你是怎样想的。3.背古诗登鹳雀楼,说说这首诗中的哪两句与小松树明白的道理是差不多的。4.在高处,我们的确能看到更远处的事物。你从这个简单的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想到了什么?5.学生交流,教师总结。6.师生共同梳理文章写作顺序。引导学生按小松树的成长阶段,分组分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一、拼一拼,写一写。oimu xinyn lioku(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蘑()辽()艳()越()磨()迂()绝()起()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森林()的蕨草()的鲜花()的蘑菇()的蓝天()的树四、选做题A与父母、朋友交流自己学习第2课后的收获。AA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描写自己在校园、公园或其他地方看到的景物。板书设计2小松树时间 刚长出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如今样子 矮、嫩 长高了许多 往高处长 最高的大树看到龙骨草蕨草、蘑菇、野花、树、一小块蓝天宽广、辽阔的天空、森林更远的地方想到后面有什么巴不得一下就(不满足,不停留)只有站得更高,才能望得更远。教学反思第 3 课 小溪流的歌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1-3自然段总第 5 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2个字,会认9个字。理解“清亮、清脆、阻止、阻碍、汇合、汇集”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3.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第2段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朗读全文时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准备练习本教 学 过 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同学们,春天积雪融化,听,小溪传来汩汩的流水声,这是小溪流在唱歌呢?那么它在唱什么歌呢?相机板书课题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检查预习情况。(1)认读生字词。(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划出描写小溪流唱歌的句子。想一想怎样分成四段。阅读课文13自然段。(1)围绕课后1(1)自学课文13自然段,读读划划。(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溪流?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导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朗读此段)(3)自读第二自然段,并思考课后2。指名读,问:这是什么段式?小溪流是怎样玩耍的?(划出有关动词)出示有关动词,认读: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 (指导读好这些词,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小溪流的可爱、顽皮)齐读第2自然段。(4)指名读第3自然段,回答课后1(1)。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齐读第3自然段。(5)指名读13自然段。三、学生主动,学会创造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朗读比赛。2.扮演小老师教一教生字词第 3 课 小溪流的歌 教学内容学完课文,完成作业总第 6 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3、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教学重点小溪流不怕险阻教学难点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准备作业本教 学 过 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1)指名读第一段。(2)说说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挡,它是怎样继续前进的。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阅读课文2,3两段。(1)默读第2段,思考课后1(2)。 (2)读后讨论。小溪流和枯树桩是怎样对话的?指名分角色读,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响亮有 力,意志坚强)枯树桩和枯草是怎样劝小溪流的?结果又如何呢?从小溪流的话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样的精神? 指导读对话。(3)齐读第9自然段。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的奔流,结果是怎样的?(汇成大江,冲向海洋)指导读这一自然段。三、学生主动,学会创造1.总结全文,问:学了课文,你认为应该向小溪流学些什么?(不断进取,永不停息,为人们做有益的事。)2.想象小河长大后还会有哪些经历?写一段话四,作业设计1.多音字 磨 吓 处 2.抄写词语 昼夜 玩耍 考虑 疲倦 卵石3.从小溪流唱着歌不断向前奔流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设计 山谷不分日夜 奔拐弯的地方不知疲倦 冲海洋教学反思 游园不值 教学内容古诗诵读游园不值总第 7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意思,感受春天美好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赞美春天以及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 2.画一画,展现出一片春色满园的景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讲读法教具准备图片学具准备作业本教 学 过 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解题:游园不值 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 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1.听录音,听示范朗读。 2.随录音磁带播放小声朗读,体会读音的准确性。 3.指名读,其他同学想句子的意思,勾画出不懂的词语。 4.用投影仪演示课本上的插图,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诗句的意思,字的意思。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指名逐句理解,每句诗的大意是: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地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院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5.有感情地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老师范读,指导有节奏,读出重音。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6.启发想象: 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 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 a、有柳树,有美丽的,各色的花。 b、有蝴蝶,有蜜蜂。 c、有浓郁的花香。 三、学生主动,学会创造7.学生讲完后,自己动手设计,画画。 8.将满园的春色展现出来(打在投影仪上)。 9.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来描写园中的春景。 编儿歌或诗:老师示范 春色满园绿青苔, 鸟语花香蝶蜂缠, 花红柳绿笑开怀, 红杏出墙引客来。 10背诵诗句。 11.小结: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今天通过学习和体会诗意,也使我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美好的春景。 作业:背诵、默写游园不值板书设计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教学反思教学本节,学生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但是个别学生要单独辅导。 语文乐园一 教学内容语文乐园一总第 8-9 课时教学目标1.读一读八个词语,正确读出字音;2.读一读,说一说,通过成语接龙形式积累成语;3.写一写,背一背,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4.理解“鹏程万里”的本意和比喻义;5.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反复的修辞作用;6.练习口语交际,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词句教学难点具有一定表达能力教学方法练习法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准备作业本教 学 过 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谁知道“机敏过人”意思?才思敏捷机智超过一般人。今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机敏过人。板 语文乐园一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一)我来试试 读一读1. 同座试读这八个词,互听看跟自己有何不同?2. 同座互相评议。3. 开火车读。(集体正音)读一读,说一说。1.让学生复习背过的有关的成语,再让学生独立读这些词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自己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背诵。2.引导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这类词语,如,“人来人往”“往XXX”“XXXX”。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留心这样的词语,多积累这样的成语。3.结合本次练习,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动物成语、花草成语等,开展语文活动,给学生提供学成语、用成语的机会,进一步激发积累成语的兴趣,使课内课外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写一写、背一背。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2.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读一读”安排的是读短文鹏程万里。阅读短文,要求学生能概括短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写出自己的感想。短文主要鲲鹏与晏雀志向与能力的不同,作者希望同学们学习燕雀的高远。1.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思考:“这篇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学生在与同学交流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尤其是最后一段的感慨,明显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完短文,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再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可以谈对故事的看法,也可以谈对作者感慨的理解;可以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方面谈,也可以从自身的体验方面谈,更可以联系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谈。(二)探究与发现这次学习主要是学习拟人句1.太阳出来了,太阳向着她微笑。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她微笑。学习句子的表达方式,照样字也写一些2.森力后面还是森林,再望过去,还是森林,望得更远,还是森林,森林,。那么,森林后面还有什么呢.?很明显,这个句子要注意,“还是”“还是”的连接作用。三、学生主动,学会创造口语交际本次“口语交际”旨在培养学生有理有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围绕一个话题分正、反两方阐述完全不同的看法。要使学生能展开讨论,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帮助学生选择一个设和自己的职务。可以用书中的话题,也可以由学生确定话题,使争论的话题更有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辩论的欲望。2选定话题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一方所持的观点准备材料。参加辩论前,各方要充分交流每个人的看法,梳理材料,达成共识后分配任务,或推选辩论主要代表。3辩论的时候,要求学生不仅要阐明自己的观点,还要注意倾听对方的发言,适时抓住对方发言的漏洞进行反驳。不能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能力。4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辩论不仅要讲“理”,还要讲“礼”,培养学生文明的语言习惯。板书设计读一读八个词语,正确读出字音;读一读,说一说,通过成语接龙形式积累成语;写一写,背一背,积累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理解“鹏程万里”的本意和比喻义;读一读,想一想,体会反复的修辞作用;练习口语交际,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反思 第一次作文指导课 教学内容以“我不”总第10-11 课时教学目标1. 以“我不”为题,自由习作;2. 写出自己的心里话;3. 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点自己的感受教学难点把感受写真实、具体教学方法说一说写一写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准备作业本教 学 过 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 有位学生在自己微博上写道:我不想回家 你们想知道是为什么吗?今天,以“我不”为题,自由习作。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1.读题思考: 图上男孩在什么情况下说“我不怕” 图上小女孩什么时候说“我不同意”(引导学生思考,在遇到困难时候或者对别人意见不同意时候,敢于说“不”)2.教师出示下水作文我不想回家3.提出作文要求:1. 以“我不”为题,自由习作;2. 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三、学生主动,学会创造1.练习说话2.集体评议3.写一写,题目自定。第一次习作讲评课 教学内容修改“我不”习作总第 12-13 课时教学目标1.写出自己的心里话;2.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点写自己的心里话教学难点把内容写具体教学方法讲评法教具准备学生范文学具准备作文本教 学 过 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 同学们写了“我不”为题的习作,内容很真实,从中看出你们不怕困难、爱动脑筋。下面,我们通过修改,把作文写得更好。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1.出示胡雅诗的习作我不想打针 思考:她的这篇习作好在哪?(如:真实,具体) 哪些地方不好?(题目可以改为“我不怕打针了”)2.出示夏守国的习作我不向困难低头思考:他的这篇习作好在哪?(如:能给人好的启迪,激发人们不怕困难,引用句子用得好) 哪些地方不好?(举例子不够,用词不够生动)3.小结:修改“我不”习作,一要能给人启迪,使人受到教育;二要举例子,引用好词佳句。三、学生主动,学会创造以“我不”为题,修改习作板书设计一要能给人启迪,使人受到教育;二要举例子,引用好词佳句。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教学反思第 4 课 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学内容学习给家乡孩子的信总第 14 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3、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掌握书信的格式。4、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的关怀,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让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语句,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教学难点领悟让生命开花的含义。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准备作业本教 学 过 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1你对作者巴金了解多少。(巴金爷爷是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的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家乡孩子想念他,都写信给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2质疑:引出课文。二 、师生互动,共同参与。1默读,说说这封信的主要内容。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勾划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指名读生字,找新词,理解词语。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奉献:恭敬地交付,呈献。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4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爷爷带来了温暖。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爷爷带病写了这封回信,代替他和孩子们见面。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写巴金老人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写巴金老人希望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三 、 学生主动,学会发展。1指名读。家乡孩子写40封信,给巴金怎样的感受?文中找答案。(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2朗读巴金爷爷感谢孩子们的话,你有何体会?(说明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爱是非常真挚的。) 3 精读第二段(1)87岁的巴金爷爷写容易吗?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有关句子。(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2)画出最能表达巴金爷爷思念孩子们的情感的句子。 (3)理解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体会巴金思念孩子们但力不从心的思想感情。 4理解多么多么表达的强烈感情,并口头造句。 5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四、指导写字1 教师示范。2学生描红五、作业1朗读课文,练习感情朗读一至二自然段。2抄写第 4 课 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总第 15 课时教学目标理解重点句子意思,体会巴金关怀下一代的感情。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意思。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准备作业本教 学 过 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1、听写词语。2、巴金多么想念孩子们呀,力不从心的他用书信和孩子们交谈,他说了些什么?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 1、巴金是普通人吗?他只把自己当作普通人说明了什么?(我们从巴金爷爷的介绍中已经知道了他是五四以来的著名作家,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游记等文学作品,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要为社会添更多的光彩!为别奉献更多的爱,巴金爷爷虽然是享誉世界的文坛的名人,但他却把自己当作普通人、平凡的人。他希望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更有意义。可见他品德多么高尚啊!2、巴金为什么写作?理解课文后回答。(以写作来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用不是而是造句)3、巴金在信中怎样评价自己的一生,同时双表达了什么希望?(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生命开花结果。)4、理解让生命开花的含义。(开花并非指自然意义上的开花,而是指人生放出光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以作为理解巴金爷爷这句话的最好注释。“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1)我们生存需要什么?我们比生存需要多得多的是什么? ( 2)文中哪一句表达了让生命开花的意思。(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5、指导朗读有关语句(读出对老人的崇敬)6、小结:让生命开花说是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三、学生主动,学会发展。 1 引读:体会爷爷珍惜生活,让生命开花结果的美好感情。 2 感情朗读。 3 用亲切的语气把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真诚关怀的感情读出来 4 书信的格式分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5 对照课文,指明书信的五个组成部分。 6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7 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四、 作业 1、造句:多么多么不是而是2、课后4(1)巴金爷爷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声誉,但他认为自己浪费了不少时间,而87岁的他知道时间是有限的,他要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自己的人生放出光彩,把爱、同情、精力和时间为自己生存所花的能有多少,更多的时间都给予了别人,而为别人活着,生命才有意义。 (2)为着社会,为着他人,活着才有光彩,正如巴爷爷一生恪守的信条: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他。正是这样不断地释放自己的能量,贡献自己的精力,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向社会提供了无限的精神食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板书设计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巴金让生命开花结果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孩子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学习理解重点词句,但是对书信格式不是蛮熟悉,要指导第5 课 万年牢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第一部分总第 16 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2个字,会认8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万年牢”的意思。3、结合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做人的道理。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做人道理。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举例理解父亲说的做人道理。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准备作业本教 学 过 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2 检查字词:多音字:把(ba) 闷(men) 削(xiao)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3 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 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1)为什么叫万年牢?(2)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亲在制作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3)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能经久不衰。2第二处万年牢指什么?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意讲实在是万年牢。(1)什么是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2)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 3第三处万年牢指什么?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4能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三学生主动,学会创造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所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第 5 课 万年牢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体会万年牢的意思。总第 17 课时教学目标体会万年牢的意思,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重点体会万年牢的意思。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说的话,明白做人道理。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准备作业本教 学 过 程一 教师调动,激发兴趣 1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2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3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4检查字词:多音字:把、闷、削。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5 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 6 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二师生互动。 1 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的是什么呢?“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2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深入体验你是怎么理解父亲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三学生主动,学会创造结合实际,举例理解父亲说的做人的道理,从中受到启迪:做事要认真,做人要实在。板书设计万年牢糖葫芦万年牢做生意万年牢做人万年牢教学反思学生对三次出现的万年牢理解不够深刻,要联系上下文第 6 课 巨人的花园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总第 18 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在悟读中初步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其心理变化,明白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具准备小黑本学具准备作业本教 学 过 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 1、师:大家喜欢读童话故事吗?今天就投你所好,我们来学习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一个有趣的童话。 2、揭题,齐读。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 1、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词认读: 洋溢、允许、喧闹、破损、增添、训斥、叱责、凋谢、脸颊、拆除、 发脾气、北风呼啸、隆冬来临、绽出绿芽 说说:你知道的词语的意思。 (2)、重点句子: 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 换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三、学生主动,学会创造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这些字词,并思考:你觉得故事中的这个花园怎么样?为什么? 2、交流个体感悟。(生的几种可能:漂亮、神奇、变化多端)第 6 课 巨人的花园 教学内容继续学习课文,完成作业总第 19 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重点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准备作业本教 学 过 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趣 1、具体说说花园的神奇变化: 2、学生自由交流。二师生互动,共同参与 3、根据提示,规范说话: 当巨人外出,孩子们玩耍时,花园 ;而当巨人回来,禁止孩子们玩耍时,花园却 。再当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玩耍时,花园又 ;而当巨人训斥孩子们离开时,花园却又 。 4、随机点拨对比朗读:( 1)、描写花园漂亮的语句,读出花园的美。 (2)、描写花园因为巨人的行为而变得寒冷、荒凉的语句。( 3)、描写花园又有了春意的语句。 4)、描写花园又变成了冬天的语句。 5、师引: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可是不知同学们想过没有,同样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不同呢?(三)冬天性格的巨人和春天性格的孩子内容的对比读 1、学生各抒己见,说说原因。 2、点拨,梳理:花园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变化,是因为花园里人的不同。 3、随机引导去感受体会巨人和孩子性格的不同。 4、巨人的性格: (1)、师: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一次地进入他的花园,态度是怎么样的?认真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点拨: 态度:生气 相关语句: “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理解“四处逃散”,想象理解巨人吓坏孩子们的情景画面。 、读好这句话的语气,正确把握巨人的生气程度。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理解“纷纷逃窜”,想象巨人伤害了可爱的孩子的情景场面。 、正确把握此时巨人的生气程度。 “喂!你赶快滚出去!” 理解“叱责”,想象此时此刻的巨人发怒的情景。 (3)、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这充分体现巨人性格的语句。 (4)、你觉得巨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学生主动,学会创造 1孩子们的性格: (1)、结合课文,学着上述学法,找找,读读,品品,悟悟。 (2)、交流,畅谈看法。 (3)、引导梳理:孩子们有着春天般美好的性格,会给人带来温暖。 结合文中语句朗读。 (4)、随机理解重点句: 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 想象补白:小男孩会对巨人说些什么? 2巨人醒悟前后的言行对比读 3、再一次朗读感受巨人醒悟前的冷酷、无情。 4、找读描写巨人醒悟后言行的语句:重点句: (巨人说:)“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5、梳理揭示寓意:不要自私,要学会爱,快乐只有和大家一起分享了,才会真正快乐四、美读小结 1、师引读最后一小节:是的,从此以后,巨人的花园再也不变化了,它永远成了孩子们的乐园。而巨人则和孩子们成了好朋友。瞧,他们多快乐! 2、齐读最后一小节。板书设计自私时 风狂雪飞 / 巨人的花园 与人共享快乐 无私时 花开遍地教学反思学生对表演童话剧兴趣浓,但是表演只是读课文。要从课本解脱出来第 课古诗泊船瓜洲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泊船瓜洲总第 20 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泊船、数重、游子、寸草心、三春晖。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3理解诗句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诵读法教具准备小黑板学具准备作业本教 学 过 程一教师调动,激发兴 1、板书课题:泊船瓜洲王安石同学们,一提起家乡,我们都会感到特别亲切,诗人王安石也是如此,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齐读课题。2、哪个同学愿意起来介绍一下王安石。3、你背过哪些王安石写的诗,并说说你的体会。4、下面我们来看这首泊船瓜洲。二、 师生互动,共同参与 1 理解题目。(出示全诗)(1)“泊船”是什么意思?(停船靠岸。)“瓜洲”是在什么地方,(出示挂图,指名找出瓜洲所在地。)(2)“泊船瓜洲”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2 检查预习。指名朗读。(可多请几位学生个别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注意以下多音字的读音:数重:读chng,不读zhng(重量)。还:读hun,不读hi(还好)。 3 理解诗句意思。小组合作学习(1)先自己对照注释默读,思考,再小组互相说说每句诗的意思。(2)小组合作画一幅简图,图上要标有京口、瓜洲、钟山。 4 讨论、交流。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出示标有京口、瓜洲、钟山地名的简图,并说全诗意思。“京口瓜洲一水间,两岸只隔数重山”的意思。5 评议你觉得哪一小组完成的质量最高。6 教师演示同学们,我在备课的时候也在电脑里画了一幅简图,我给大家展示一下。三学生主动,学会创造 1 体会古诗思想感情(出示挂图)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诗人驾船来到了江边,望着对岸,想到了家乡就在离对岸不远的地方,现在你就是画中哪位诗人,此时此景,你在想些什么呢? 2 指导朗读。(1)、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就让我们带着感情来读好它读之前先欣赏两遍配乐朗诵。第一遍,要求大家注意听;第二遍,我们边听边跟着录音轻声朗读。)(2)学生自由朗读。(3)下面我请几个同学起来朗读,我为你加上音乐(多请几个人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读出感情,读后评价。)(4)试着背诵泊船瓜洲。 3 启发学生推敲词句。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修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我们一起来想一下,作者可能用过什么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 4 拓展练习。课前我曾布置我们同学搜集些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谁愿意起来背给四、布置作业1背诵泊船瓜洲,再看看诗中的每个字怎么写,准备默写这首诗。2课后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古诗。板书设计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家乡美景 想念家乡教学反思教学本课,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就能更好理解诗句语文乐园(二)教学内容学习第1-4题总第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工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校园小超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工会相关考试试题及答案
- 校车碰撞测试题及答案
- 用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公共外交面试题及答案
- 减灾中心面试题及答案
- 校园现金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元团市委下属事业单位招募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龙门吊警示教育
- 班主任培训:家校共育
- 《数据安全法》考试参考题库100题(含答案)
- 档案管理服务承诺书
- 胶原蛋白对皮肤的重要性
- 2025年绵阳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石膏的护理》课件
- 护理法律相关案例分析
- 2025版《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全
- 孕期阴道炎的健康宣教
- DB32-T 4467-2023 南美白对虾小棚养殖尾水生态化处理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