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选修34 光的全反射 第1课时 教案.docx_第1页
鲁科版选修34 光的全反射 第1课时 教案.docx_第2页
鲁科版选修34 光的全反射 第1课时 教案.docx_第3页
鲁科版选修34 光的全反射 第1课时 教案.docx_第4页
鲁科版选修34 光的全反射 第1课时 教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光的折射光的全反射教学目标1、理解光密介质、光疏介质的概念及全反射现象;掌握临界角的概念和全反射条件;了解全反射的应用。2、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讨论、分析过程,用准确的语言归纳全反射现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教育。重点难点重点:临界角的概念及全反射条件难点:全反射现象的应用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培养和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掌握物理研究方法和物理思维方法为依据。本节主要知识内容是全反射现象和全反射条件。灵活运用推理假设,实验验证,分析归纳,比较等方法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掌握这些知识的方法。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和教师、教材、同学进行信息交流,形成了一种和谐、积极参与的教学气氛。教学资源 光的全反射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引入】问题:将光亮铁球出示给学生看,在阳光下很刺眼,将光亮铁球夹在试管夹上,放在点燃蜡烛上熏黑,将试管夹和铁球置于烛焰的内焰进行熏制,一定要全部熏黑,再让学生观察然后将熏黑的铁球浸没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现象发生了,放在水中的铁球变得比在阳光下更亮好奇的学生误认为是水泡掉了铁球上黑色物,当老师把试管夹从水中取出时,发现熏黑的铁球依然如故,再将其再放入水中时,出现的现象和前述一样,学生大惑不解,让学生带着这个疑问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全反射现象。【课堂学习】学习活动一:全反射现象问题1:什么是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不同折射率的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大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叫光疏介质。举例说明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的。问题2:什么是全反射现象?演示实验:激光束射向半玻璃砖,观察反射、折射现象。设疑:如果入射角变大,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可能怎么变化呢?学生猜想:反射光,折射光全部消失。反射光消失,只有折射光线。折射光线消失,只有反射光线。讨论推理:第一种假设是不合理的,因为光传播的是能量,若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全部消失显然违反能量守恒观点。第二种假设也不能成立,在学习反射定律时,知道,不论透明还是不透明物体都要反射一部分射到它表面的光,所以必定有反射光线存在。第三种假设有可能存在。实验验证:转动光具盘,增大入射角,观察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析总结:随着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也逐渐增大,但折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同时还观察到,折射光线越来越暗,越来越接近90o,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值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剩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继续增大入射角时,仍然观察不到折射光线。师生互动: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第三种假设在一个特定的条件下是可能成立的,象这种只有反射光线而折射光线消失的现象是全反射现象。学习活动二:全反射条件问题1:什么是临界角?实验分析:要发生全反射现象对入射角大小有一定的要求,我们把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学生推导:设光从某种折射率为n的介质设向空气或真空时的入射角恰好是临界角c,此时的折射角r=90。由折射定律sinc/sinr=1/n,因为sin90=1,则sinc=1/n。问题2:全反射条件是什么?演示实验:观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和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能否发生全反射,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分析归纳: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不会发生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会发生全反射。得出结论:全反射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问题3:某人在水面上游泳,看见水底发光体在正下方,当他向前游了2 m时恰好看不见发光体。求发光体距水面的深度。(n水=4/3)解析:如图所示,由于全反射,发光体发出的光仅能照亮以2 m为半径的圆形水面。由几何关系得:sinc= 又有sinc=,故= h1.76 m.问题4:自然界中存在哪些全反射现象? 全反射现象是在特定条件下光的传播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的特殊现象,在自然界中却是常见的光学现象。例如玻璃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神秘的海市蜃楼和沙漠蜃景都是由光的全反射现象产生的。学习活动三:全反射的应用问题1:全反射现象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物理学的研究给予我们解释自然现象方法,同时也启迪人们应用物理规律来改造自然,造福人类。医学上被广泛应用的光导纤维窥镜就是用全反射原理制成的。l 光导纤维播放医生利用光导纤维检测病人身体的视频。(让学生知道物理与生活联系很紧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光导纤维是利用什么原理?演示实验:观察光导纤维对光的作用,结合所观看视频。学生介绍:学生通过课前查阅有关资料,介绍光导纤维。多媒体:介绍光纤通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l 全反射棱镜【课堂小结】问题1:什么是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问题2:什么是全反射现象?问题3:全反射条件是什么?问题4:全反射有哪些应用?【板书设计】第三节 光的全反射一、光疏介质与光密介质二、全反射1、现象: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2、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或折射光线恰好消失)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3、发生条件:(1)光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2)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三、应用:光导纤维,全反射棱镜课堂反馈1关于全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全反射时仍有折射光线,只是折射光线非常弱b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一定会发生全反射现象c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可能不发生全反射现象d光从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时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2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1.5108 m/s,则光从此介质射向真空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是 ( )a15b30c45d603有两种介质,甲介质对空气的临界角为60,乙介质对空气的临界角为45,则它们相比较,_介质是光疏介质,光从_介质射向_介质时有可能发生全反射。4玻璃的临界角为42,如果玻璃中有一束光线射向空气,入射角略小于42,则在空气中折射角一定略小于 ( )a27b42c48d905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n=的某种玻璃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大于45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b无论入射角多大,折射角都不超过45c欲使折射角等于30,应以45入射角入射d当入射角等于arctan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垂直6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全反射来传输光信号的。如图所示,一光导纤维内芯折射率为n1,外层折射率为n2,一束光信号与界面夹角由内芯射向外层,要在界面发生全反射,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n1n2,小于某一值bn1n2,大于某一值cn1n2,大于某一值dn1n2,小于某一值7为了测定某种材料制成的长方体的折射率,用一束光线从ab面以60入射角射入长方体时刚好不能从bc射出,如图所示。该材料的折射率是_。参考答案:1、c 2、b 3、甲 乙 甲 4、d 5、bcd 6、a 7、/2课后测评1甲在岸上,乙潜入清澈的水中,二人互相对看,甲、乙看到对方的头部位置是()a都比实际位置高b都比实际位置低c甲看乙低,乙看甲高(与实际位置比较)d甲看乙高,乙看甲低(与实际位置比较)2单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波长为0,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波长为,水对这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为n.当这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1,折射角为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v,0b0n,vccvcn,0d0,vc3. 主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镜,临界角为45,光线从它的一面垂直入射,在图所示的a,b,c三条出射光线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都不正确4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下有一个点光源s,它发出的两种不同颜色的a光和b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被照亮的圆形区域,该区域的中间为一圆形的由ab两种单色光所构成的复色光区域,周边为一环状区域且为a光的颜色(见图)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对a光的折射率比b光大ba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小ca光的频率比b光小da光在水中的传播频率比在空气中小5光线从真空中入射到一块平行透明板上,入射角为40,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可能是()a小于40b在40到100之间c大于40d在100到140之间6.如下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横截面为半圆环的均匀透明柱体,其内圆半径为r,外圆半径为r,rr.现有一束单色光垂直于水平端面a射入透明柱体,只经过两次全反射就垂直于水平端面b射出设透明柱体的折射率为n,光在透明柱体内传播的时间为t,若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an可能为bn可能为2ct可能为 dt可能为7黄、红、绿三种单色光从介质中以相同的入射角到达介质和空气的界面,若黄光恰好发生全反射,则()a绿光一定能发生全反射b红光一定能发生全反射c绿光在该介质中波长最短d只有红光从介质进入空气8某有线制导导弹发射时,在导弹发射基地和导弹间连一根细如蛛丝的特制光纤,它双向传输信号,能达到有线制导作用光纤由纤芯和包层组成,其剖面如图,其中纤芯材料的折射率n12,包层折射率n2,光纤长度为3 km.(已知当光从折射率为n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