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何其芳秋天(第二课时)课 型自 读 课 授课教师 冉 旭 霞学 科语 文 授课班级 七年级9班 授课时间 2014917 第三节课 授课地点 501教室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在反复朗读中把握全诗情感。2. 品味重点语词,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朗读、绘画、书写“秋天”活动,培养学生感知诗歌意境,品味诗歌语言的能力。2.在学生展示汇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教学重难点1.感知诗歌独特的“秋”味,从清静、悠远的意境中体悟诗人闲适、恬淡、自由的情怀。2.品味语言,重点体会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妙处以及所用动词、形容词的传神之处。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注:下划线处均为前置性作业)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说“秋”提到秋天,正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写:当灰沉沉的天底下,忽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完雨后,著着青布单衣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用极缓慢悠闲的声调: “唉,天可真凉了”是啊,天凉了,秋天来了。今天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何其芳笔下的秋天 ,去领略别样的秋味。 感悟秋天,进入情境。激发学生对秋天的感触。二、品“秋”1.读一读:指导学生进行小组互读,竞选出本组组员与其他组PK,共4组,选出最佳小组。2.想一想:你喜欢哪节诗,说一说为什么?你眼中的秋天和作者笔下的秋天一样吗?(结合学生绘画作品)3.趣味填词:结合诗境,用词语“清”,来说说全诗给你的整体感觉,并说明理由。1.小组朗读,竞选出本组组员与其他组PK,共4组,选出最佳小组。(小组合作,推荐展示)2.说说喜欢的一节诗。谈谈你眼中的秋天和作者笔下的秋天有什么不一样?(独立思考)3.趣味填词,感受诗境,体会情感。(小组合作,讨论展示)竞赛法,调动学生读诗的积极性,从反复朗读中,感知诗意。趣味填词法,在讨论交流中,感悟诗境。三、悟“秋”4.文字迷藏请你将诗中的一些字或词语藏起来,看看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5.千锤百炼我来考考你。把诗中的(字/词)换成(字/词)好不好,为什么? 6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将诗中的一些字、词语藏起来,品评一下。(小组合作,讨论展示)5.将诗中的一些字眼换个字,品评一下。小组找出最有价值的问题,来考考别的小组。(小组合作,小组间互提问题)6说一说诗人眼中意蕴丰富的情感。游戏的方式,通过抽字、换字,在讨论提问中辨析动词、形容词和修辞手法的妙处。四、 写“秋” 7.练一练:指导学生写一首小诗或文字,书写你眼中的秋天。7.学生在配乐秋日私语中,写一首小诗或文字,抒发对秋的感悟。捕捉诗意,感悟秋天,学以致用。五、 小 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就会走进我们的世界;只要我们有一颗爱生活的心,生活就会变得清雅、清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