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学)概 论目录1、 导入31.1 专业简介31.2 知识和能力31.3 主干课程:31.4 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41.4.1培养目标41.4.2基本要求42、专业课程42.1四大化学42.1.1无机化学(一学年)42.1.2有机化学(一学年)52.1.3分析化学(一学年)62.1.4物理化学(一学年)82.2主干课程102.2.1精细有机合成102.2.2表面化学112.3专业外联112.3.1化工原理112.3.2大学物理122.3.3设计课程143、 辅助科目153.1三大基础课程153.1.1英语153.1.2数学163.1.3计算机193.2其他扩展213.2.1电工学213.2.2化工热力学213.2.3化学反应工程原理223.2.4涂料基础223.2.5专业英语224、德育教育234.1体育234.2历史政治244.2.1中国中国近代史244.2.3思修254.2.4马克思主义254.2.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64.3知识拓展274.3.1形势与政策274.3.2选修课275、简单网络图281、 导入1.1 专业简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以数学、物理、化学等理论为基础的面向工业生产的高度综合性专业。本专业在学习与掌握化工单元操作与设备、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等专业知识及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实验测试、设计概论等工程知识,进行有关新型化工生产过程的研究、开发及化工生产过程的管理与运行维护。本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宽,可到工业部门从事化工类产品的设计、施工、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应用研究以及贸易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科研、商贸、行政等部门从事与化学工程相关的工作。1.2 知识和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化工装置工艺与设备设计方法,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方法; 3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对于化工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化学工程学的理论前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1.3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一门必选的专业方向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化学与化工基础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计算机应用及上机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安排40周。 1.4 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1.4.1培养目标使毕业生适应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成为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通晓化工生产技术的专业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能够从事过程工业领域的产品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科技人才。 1.4.2基本要求学生将系统地学习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特别是以下方面的知识: (1)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等的基础理论与实验; (2)化工原理、机械制图、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生产工艺与设备的基础理论与实验; (3)化工技术经济分析和生产运行管理; (4)研究与开发新产品、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初步能力等。 本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是: (1)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修养,具有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 (2)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3)具有强健的体魄与健康的心理素质; (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表达与交往能力以及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5)系统地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结合化工生产的社会经济目标,从事研究、开发、设计、生产与企业管理等工作; (6)富有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应变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交往能力; (7)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通过国家外语四级考试; (8) 具备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2、专业课程2.1四大化学2.1.1无机化学(一学年) 这是和我们高中化学比较接近的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 物质状态及其变化摩尔分数、摩尔体积、摩尔浓度、平衡态与状态方程、产率、原料利用率、热反应、焓变、Hess定律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反应速率、活化能、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阿仑尼乌斯酸碱电离理论;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离子浓度的计算、PH值的计算;电离平衡的移动;初步了解酸碱的质子理论。 第四章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数、氧化还原电对、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电极电势及其应用、电极电势的一般计算、能斯特方程、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的判定、标准电极电势图及其应用。 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原子轨道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原子中电子的分布原理;多电子轨道的能级;元素周期律与核外电子分布的关系。 第六章 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离子键的形成和特征、共价键的形成和特征,价键理论、键参数,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与分子几何构型的关系。分子间力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离子极化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第七章 配位化合物 6学时 配位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化学式和命名;配位化学键的理论、配位平衡及其移动;螯合物。 第八章 主族金属元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及其氢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的性质和用途。AL(OH)3的两性,铝的卤化物的结构和性质,锡铅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砷锑铋盐类的氧化还原性、砷锑铋硫化物的性质。 第九章 非金属元素卤素的通性、制备和用途,卤化氢、卤化物的性质和制备,常见含氧酸的性质及其盐类的性质,拟卤素。臭氧、过氧化氢、硫化氢、硫化物、硫的含氧酸及其盐,氮气的结构,氮的含氧酸及其盐,氨的合成和性质,铵盐,磷的氧化物、含氧酸,硅酸及其盐类,硼酸、硼砂。 第十章 过渡金属元素 6学时 过渡元素的通性,铜银锌镉汞的重要化合物性质,Cu()和Cu()、汞()和汞()的相互转化。铬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其盐类性质,锰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其盐类的性质,铁钴镍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配合物性质。 2.1.2有机化学(一学年)个人觉得这门课在本专业相当重要。简单地说,它是我们学习最核心课程的基础。所以,一定要学好。本课程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烷烃第三章 烯烃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第五章 脂环烃第六章 芳香烃第七章 对映异构第八章 卤代烃第九章 醇、酚、醚第十章 醛和酮第十一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第十二章 胺第十三章 红外光波谱基础知识第十五章 糖类第十六章 类脂和萜类第十七章 氨基酸、蛋白质、核酸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目的 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程的重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同时,验证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实验内容1、基本操作实验 水溶剂、有机溶剂重结晶、测熔点、 蒸馏测沸点 萃取。2、性质实验三、实验教学要求1、通过实验练习掌握下列基本操作:玻璃仪器的清洗和干燥、玻璃仪器的安装和拆卸、加热和冷却、回流、蒸馏、重结晶、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干燥、沸点和熔点的测定。2、了解实验室的基本知识:防火、灭火及防爆知识,药品、试剂灼伤及中毒等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2.1.3分析化学(一学年)这门化学课最重要的不是课本而是实验。为我提供了几种基础的测量和分离方法。为我们分析有机或无机物质提供手段。第一章 绪论化工分析的任务和作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试样的采取、制备和溶解;分析数据和误差。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概述,标准溶液,滴定分析的计算。第三章 酸碱滴定法 水溶液中的酸碱电离平衡,酸碱指示剂,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酸碱滴定方式和应用。第四章 沉淀滴定法 莫尔法铬酸钾作指示剂,佛尔哈德法铁铵矾作指示剂,法扬司法吸附指示剂。第五章 配位滴定法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酸度对配位滴定的影响,金属指示剂,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配位滴定方式及应用。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电极电位,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平衡和速度,滴定曲线与氧化还原指示剂,高锰酸钾法,碘量法,溴量法,氧化还原滴定计算示例。第七章 气体分析 概述,气体成分的分析,气体微量成分的分析第八章 比色和分光光度法概述,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光吸收定律及其应用,显色反应及影响因素,比色及光度分析的方法和仪器,应用实例。第九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 概述,气相色谱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条件,气相色谱检测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应用实例。实验要求和内容实验内容: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四、酸碱滴定实验 五、配位滴定实验 六、氧化还原滴定实验 七、比色和分光光度法实验 定量分析实验的要求:定量分析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课的学习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树立起“定量”的概念。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是定量分析实验的重要任务,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重点掌握以下定量分析基本操作技能: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熟悉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及操作步骤,会调天平的水平和零点,会测灵敏度,会用减量法称样,记录清楚,计算准确,操作熟练。 (2)滴定管的准备和作用技术 会洗涤,涂油,检漏和正确读数及记录数据。 会装液和调零刻度,会排除酸式、碱式滴定管的气泡,会滴加完整的一滴和半滴溶液,会边摇边滴边看终点。 (3)容量瓶的准备和使用技术 会洗涤和检漏,会从小烧杯中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内,会调液面刻度,会摇匀溶液。(4)移溶管和吸量管的准备和使用技术 会洗涤,会用洗耳球吸取溶液和转移溶液。 2.1.4物理化学(一学年)严格的说,物理化学和我们理解的化学不太一样。他重视的不是化学之间的反应机理和反应规律。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解释或评价化学过程。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化学热力学,统计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1气体的PVT性质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微观模型,道尔顿定律及阿马格定律,实际气体PVT性质,范德华方程,饱和蒸汽压概念,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2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基本概念:平衡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热力学能和体积功。热力学第一定律,恒容热、恒压热及焓,摩尔热容,相变焓,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及标准摩尔反应焓,绝热可逆过程,焦耳-汤姆生效应。3热力学第二定律 卡诺循环,热力学第二定律和过程的不可逆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熵判据,熵变的计算,热力学第三定律及化学反应的熵变,亥姆霍兹函数及吉布斯函数,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思韦关系式,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举例-克拉佩龙方程。4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偏摩尔量,化学势,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稀溶液的依数性,逸度和逸度系数,活度和活度系数。5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化,理想气体等温方程及标准平衡常数,平衡常数和平衡组成的计算,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的计算,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影响理想气体反应平衡的其它因素,同时反应平衡组成的计算,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 6相平衡 相律,单组分系统的相图,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精馏原理,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二组分固态不互溶凝聚系统相图,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相图。7电化学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离子的迁移数,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离子独立运动定律,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离子的电迁移率,电导测定的应用,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及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可逆电池及电动势的测定,原电池热力学,原电池的基本方程-能斯特方程,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电极的种类,原电池的设计,分解电压,极化作用,电解时的电极反应。8量子力学基础 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势箱中粒子的薛定谔方程求解,一维谐振子,二体刚性转子,类氢离子及多电子原子结构,分子轨道理论简介,分子光谱简介。9统计热力学初步 粒子各运动形式的能级及能级的统计权重,能级分布的微态数及系统的总微态数,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玻尔兹曼分布,粒子配分函数的计算,系统的热力学能、热容及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其它热力学函数与配分函数的关系,理想气体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10. 界面现象 界面张力,润湿现象,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及其后果,固体表面的吸附,溶液表面的吸附,表面活性物质。11. 化学动力学基础 化学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速率方程的确定,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典型复合反应,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链反应,气体反应的碰憧理论,势能面与过渡状态理论,溶液中反应,光化学基本概念及定律,光化反应,催化作用的通性,多相催化反应。12 胶体化学 胶体系统的制备,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动力性质,电学性质,憎液溶胶的胶团结构,溶胶的稳定与聚沉,乳状液。基础实验实验一 恒温槽的装备和性能测定实验二 燃烧热的测定实验三 溶解热的测定实验四 冰点降低法测定分子量教学基本要求:实验五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六 双液系的平衡相图实验七 金属相图实验八 苯醋酸水三元相图实验九 电导法测定HAC的电离常数实验十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实验十一 蔗糖水解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实验十二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实验十三 比表面的测定溶液吸附法实验十四 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实验十五 粘度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实验十六 电泳实验十七 沉降分析实验十八 偶极矩的测定2.2主干课程2.2.1精细有机合成 精细有机合成课程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是在学生具备了必要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化工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精细有机合成的主要内容是讨论精细化工产品主要合成过程单元反应,着重介绍反应动力学、反应历程各种有关的化学理论及其生产工艺、并举出典型产品实例,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绪论 有机合成的任务、目的及内容;精细有机合成常见的单元反应 第二章 精细有机合成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精细有机合成中的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有机反应试剂与溶剂;合成反应器;有机反应类型及其机理 第三章 磺化与硫酸化 磺化方法;硫酸化方法;磺化剂和硫酸化剂;磺化及硫酸化影响因素;磺化产物的分离 第四章 硝化与亚硝化 硝化反应的特点、方法及影响因素;混酸硝化;亚硝化反应 第五章 卤化 卤化糊弄及卤化剂;取代、加成和置换卤化 第六章 烷基化 烷基化反应的糊弄及基本原理;相转移烷基化反应 第七章 酰基化 酰化剂; N酰化反应;C酰化反应 第八章 还原 催化还原;化学还原;电解还原 第九章 氧化 氧化方法及其特点;空气催化氧化;化学氧化;电解氧化 第十章 氨解 氨解剂;氨解的方法;氨解反应的基本原理 第十一章 重氮化与重氮盐的转化 重氮化反应;反应的影响因素;重氮盐的应用 第十二章 羟基化 羟基化的方法;芳磺酸盐的碱熔反应历程和影响因素;卤代烃和芳伯胺的水解;硝基化合物的水解;重氮盐和异丙苯过氧化氢的酸解等 第十三章酯化 酯化反应的基本原理;酯化技术与反应装置;工业上制造羧酸酯的方法 第十四章缩合 缩合反应的特征及分类方法;醛酮缩合;酯的缩合;烯烃参与的缩合;成环缩合 第十五章精细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基本方法与评价 逆向合成法;逆向合成路线设计技巧;导向基与保护基;合成路线的评价标准 2.2.2表面化学胶体表面化学是由物理化学发展出来的一门新学科。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本科生初步学习、掌握胶体表面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研究方法及分析问题的方法,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研究、解决科学与工程问题,提高分析和创造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知识,从事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着重介绍胶体与表面化学的基本概念,胶体的制备和性质,凝胶,界面现象和吸附,常用吸附剂的结构性能和改进。第一章:绪论了解胶体与表面化学的研究的对象和意义,胶体与表面化学的发展史第二章:胶体的制备与纯化熟悉溶胶的制备条件和方法,掌握分散法和凝聚法原理,了解溶胶的净化第三章:胶体的性质溶胶的动力性质(扩散、布朗运动、沉降、超离心、渗透、唐南平衡),溶胶的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Rayleigh散射定律、超显微镜及其对粒子大小和形状的测定),溶胶的电学性质和胶团结构(电泳、电渗、流动电位、沉降电位、胶粒表面电荷的来源、胶团结构、平行板电容器模型、扩散双电层模型、电位),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第四章:凝胶 凝胶的通性和分类,凝胶形成条件和方法,凝胶的结构,胶凝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凝胶的性质(触变作用、离浆作用、膨胀作用、吸附作用),凝胶中的扩散和化学反应,几种重要的凝胶。第五章:界面现象和吸附表面张力和表面吉布斯函数,温度压力对表面张力的影响,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测定固体表面张力的方法,毛细现象,弯曲液面的蒸汽压,润湿现象,接触角的测定 润湿热,固体表面的特点,吸附作用和吸附热,吸附量测定的实验方法,吸附等温方程式,固气界面的吸附,影响固气界面吸附的因素,固液界面的吸附(吸附剂、溶质和溶剂的极性及其他性质对吸附量的影响、混合吸附、多分子层吸附、对高分子的吸附、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对电解质的吸附、二元液体混合物中的吸附)。第六章:常用吸附剂的结构、性能和改进多孔性物质物理结构的测定方法(密度、比表面、孔体积、平均孔半径、孔径分布、粒度),常用吸附剂的结构和性能,固体的表面改性。第七章:乳状液乳状液的制备和物理性质,乳状液的类型,乳状液的稳定性,乳状液的变型和破乳,乳状液的应用。2.3专业外联2.3.1化工原理这应该是本专业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化工工艺及其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化工过程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所用典型设备的结构和设备工艺尺寸的计算或设备选型,及单元过程的操作分析。在高等学校化工系的教学计划中起到为自然科学与应用学科的搭桥作用,尤其在培养从事化学、化工、环境、生物等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流体流动; 静力学、连续性、柏努利、阻力方程式及应用;第三章 流体输送设备 离心泵的性能及构造;吸上高度、气蚀余量、离心泵的基本方程式。第四章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重力及离心沉降,过滤原理,重力沉降;过滤方程式。第五章 传热 传热的基本方程式,列管换热器计算;传热模系数公式的选用,综合传热系数。第六章 蒸发 单效蒸发计算,蒸发器的特点;温差损失。第七章 蒸馏; 精馏原理、回流原理、二组分连续精馏求塔板数的图解法;进料操作线方程式第八章 吸收; 吸收操作线方程式、吸收剂用量,填料层高度计算;吸收总系数及分系数,图解积分法。第九章 气一液传质设备; 浮阀塔、填料塔设计;第十章 干燥; 湿度图应用、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干燥过程的机理;湿球温度、露点、绝热饱和温度的概念和关系。实验部分:实验一 雷诺实验 实验二 柏努利实验 实验三 流体流动阻力实验 实验四 离心泵性能实验 实验五 非均相实验 实验六 传热实验 实验七 过滤实验 实验八 精馏实验 实验九 干燥实验 实验十 液液萃取实验 2.3.2大学物理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方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他的基本理论渗透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大学物理课,它所包括的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上应用的初步知识等都是一个高级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因此,大学物理课是高等工业学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位矢,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与法向加速度第二章质点动力学牛顿三定律,保守力,功,能,动能和动量定理,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第三章刚体动力学 转动惯量,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守恒定律,刚体转动中的能量守恒第四章气体分子运动论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和温度公式,内能,平均碰撞频率,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气体分子热运动的算术平均速率,方均根速率,平均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第五章热力学基础理想气体的定压热容、定容热容和内能,功和热量,准静态过程,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内能改变量,卡诺循环的效率,可逆及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熵的玻耳兹曼表达式第六章真空及介质中的电场电场强度、电势及其迭加原理,静电场中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介质中的电场第七章真空及介质中的磁场 毕奥沙伐尔定律,磁场高斯定理及安培环路定理,介质磁化及其微观解释第八章电磁感应与电磁场 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容,电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电能和磁能密度,涡旋电场,位移电流的概念,麦克斯韦方程组,电磁场的物质性第九章振动学基础简谐振动的描述及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旋转矢量法,简谐振动的合成第十章 波动学基础机械波动产生条件,平面简谐波,波形图,能流及能流密度,惠更斯原理和波形迭加原理,相干波,波程差,行波和驻波,多普勒效应,电磁波 第十一章光的干涉光程及光程差,杨氏双缝干涉,薄膜等厚干涉,迈克尔逊干涉仪第十二章光的衍射 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单缝衍射条纹的分布规律,光栅衍射公式第十三章光的偏振 自然光的线偏振,布儒斯特定律及马吕斯定律,晶体中的双折射、起偏与检偏第十四章狭义相对论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洛伦兹坐标变换,同时性的相对论,长度收缩和时间膨胀,相对论中质量和速度的关系,质量和能量的关系第十五章电磁辐射的量子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子,光电效应的爱因斯坦理论,黑体辐射,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康普顿效应第十六章 原子的量子理论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假设,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波函数及其统计解释,薛定谔方程,不确定关系,能量量子化,角动量量子化及空间量子化,自旋,泡利不相容定理,电子壳层结构,固体能带,半征半导体和n型、p型半导体,激光的形成、特性及其主要应用物理实验 实验1 长度的测量 实验5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7 物理演示实验 实验10 则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实验13 金属线胀系数的测定 实验14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 实验15 用单臂电桥测电阻 实验16 用板式电位差计测量电动势 实验17 用箱式电位差计较正电表 实验18 RLC电路稳态过程的研究 实验19 RL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 实验20 静电场的模拟描绘 实验26 用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 实验27 拉伸法测金属丝的弹性模量 2.3.3设计课程设计课程主要研究设备的力学基础和制作工艺。基本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按先后顺序安排如下: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工程力学 机械设计基础 化工设备设计。一、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本课程是理工科学生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授课对象是近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属专业大类课程。所研究的工程图样是工程界产品信息定义、表达和传递的主要工具。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工程图学思维能力,具体表现为画图、读图能力;培养学生使用绘图工具的能力,指使用仪器绘图、使用绘图软件绘图和造型以及徒手绘图能力;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以及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一、 工程力学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运动一般规律和有关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理论的科学。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及由此得到的能力培养对于机械、材料类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及以后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也是必须具备的基础。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应具有一定的力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基本试验能力,并能解决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相关的问题,同时为分析和解决更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机械设计基础本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而且要求学生结合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联系生产实际和机器的具体工作条件去进行设计构想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以便为顺利的过渡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行专业产品与设备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四、化工设备设计本课程是化工、应用化学、环境、生物类专业跨专业大类课程之一,也是化工大类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化工容器和设备知识及其基本设计方法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化工设备常用材料的主要性能、牌号、用途及选材方法;掌握薄壁容器及其零部件的设计和标准选用的基本方法;掌握典型化工设备的结构和机械设计方法,使学生具有化工容器及设备设计的初步能力。3、 辅助科目3.1三大基础课程3.1.1英语应该说这门课在大学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仅课本来说就有综合教程、听力、阅读、写作。上课时间也是很多的,大一大二两年,课时安排也很多。无论我们靠四六级、考研、出国,都要在这里下很大的功夫。本课程主要讲授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程II,包括大学英语综合教程II大学英语听说教程II、大学英语阅读教程II以及写作和翻译技巧。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秀部分,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学英语不仅是语言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要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课程的主要内容:1. 大学英语1-4,以语言技能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以及读写译等综合应用能力,包括语言基础:多媒体环境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大班教学;语言应用:小班口语教学,在时间上相对独立,设置上有语音板块,日常英语板块和讨论表达思想板块,从课堂师生扮演的角色来看,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任务是课堂的中心,学生是课堂任务的实践者;多媒体自主学习:学生网上和多媒体自主学习中心的自主学习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紧密有效地连接起来,成为学生提高听力的主要手段; 2英语提高课程:包括外国语言文学课程系列;语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系列;商务英语课程系列;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系列。旨在加强学生的文学、文化、商务和专门用途知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专业、市场需求等进行选择,为培养学生必备的文化素养,实用外语和专业外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提供条件,为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综合英语应用课程:主要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系列讲座、口笔译、基础写作、应用写作、学术写作、学术报告等应用型课程。 4.专业英语课程:主要是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包括全校各非英语专业学院开设的各种专业课程,学生可选择与自己的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 3.1.2数学一、高数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函数(变化过程中量的依赖关系)。内容包括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学,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学,多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积分学,无穷级数与常微分方程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微积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熟练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章 函数与极限。这一章前面要熟悉几个常见初等函数的图形。反双曲正弦等我没看,个人觉得看不看无所谓。用定义证明极限大纲是不要求的,但是这部分例题应该看看,对理解极限的定义有好处,而极限的定义是选择题爱考的知识点。一致连续性这节大纲不要求。二章 导数与微分这章相对简单。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导数,相关变化率不考,微分近似计算不考。三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这一章比较难,但也是考试重点,主要是证明题。几个中值定理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但是运用起来会有困难,所以得多做题目练练,这几个定理要学会证明。泰勒公式可能开始看起来比较抓狂,其实这个证明考试应该不会考,太复杂。但是这个公式十分重要,要学会应用,而且应用起来并不困难,所以一定要掌握。后面的曲率,方程近似解都不考。(另外书中凡是有关工程应用的例题和习题都不用看)四章 不定积分这部分书上给的习题并不难,要好好做,全书上的一些题目到很让人抓狂。有理函数的积分好像大纲已经不要求了,10年全书上还留着,可以看看,对计算一些积分有好处。积分表大纲是不要求的。五章 定积分这章很重要,变限积分经常考。要搞清楚变限积分,不定积分,定积分的区别。什么样的条件下有原函数,什么条件下可积,可积和原函数存在是没有关系的。可能刚开始看的时候会有些混,仔细看书不要慌,后面的复习也会复习到的。第五节 反常积分的审敛法 函数大纲是不要求的。但是我要说说函数,当时我没有认真看真有点悔,这个函数在概率统计里很有用。六章 定积分的应用数三考的内容只有:平面图形面积计算 旋转体体积计算 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立体体积计算(这部分经济数学教材给的例子比较好)七章 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数三不要求)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这一章我开始时看的十分抓狂,特别是复合和隐函数的情形。但是弄懂后这章出的题目并不难,所以要多做几个题目找点感觉,才能知道自己的理解错在哪里。不考的主要内容有:全微分近似计算 多元函数几何应用 方向导数与梯度 二元函数泰勒公式 最小二乘法。九章 重积分这部分只考二重积分,重点就是计算二重积分,基本上每年都有一个大题,一定得学会算各种二重积分,会用计算技巧(奇偶性,对称性。计算很重要,今年的题我就算错了)十章 曲线 曲面积分(数学不要求)十一章 无穷级数这章近两年都没考大题,可能主要是数三四合并的原因,但这章仍然很重要。开始看可能也有些难度,求和函数要自己动手多做做题。不考的内容有:柯西审敛原理; 正项级数中的根值法09大纲删了,但我想这个是可以用的 ;求和函数中数项级数求和09删了; 函数幂级数展开式应用 ;函数项级数一致收敛性; 傅立叶级数。十二章 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工程数学没有差分方程,但是这整章内容都比较简单,个人觉得直接看复习全书就可以了。二、线性代数 是高等学校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是数学课程与经济管理课程的基础。另外,由于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许多实际问题可以通过离散化的数值计算得到定量的解决,于是作为处理离散问题的线性代数,成为经济管理人员必备的数学基础。第一章 行列式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第二章 矩阵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方阵的幂,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矩阵的转置,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伴随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矩阵的等价分块矩阵及其运算。第三章 向量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组合和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等价的向量组,向量组的秩,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之间的关系,向量的内积,线性无关向量组的的正交规范化方法。第四章 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Cramer)法则,齐次线性方程组有一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和解的结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第五章 矩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及性质矩阵可相似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及相似对角矩阵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其相似对角矩阵。第六章 二次型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变换和合同矩阵,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的标准形和规范形,用正交变换和配方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本课程是为信息与计算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必修课程,在信息与计算专业本科生四年的学习中,起着引导学生入门及培养学生初步养成随机思维模式的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各种概念,掌握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初步具有解决一般随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学习其它专业管理课程打下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近代数学的理论严谨,内容丰富、应用广泛,发展迅速、具有独特的思想和方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最重要最活跃的数学学科之一。主要介绍:1、事件与概率;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3、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4、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5、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6、估计理论;7、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概念;8、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3.1.3计算机一、Office(word、excel、ppt)第一课: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2、 计算机的组成3、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第二课:WINDOWS操作系统1、 WINDWOS98的启动退出和桌面组成2、 WINDOWS98的基本操作(窗口、对话框)第三课:五笔字型输入法1、 认识字根表2、 键内字的输入法第四课:五笔字型输入法1、 键外字的输入方法第五课:五笔字型输入法1、 词组输入法2、 简码输入法第六课:管理磁盘和文件1、 磁盘的基本操作2、 文件夹和文件的使用3、 资源管理器第七课:控制面板1、 改变WIN98的外观2、 添加删除输入法3、 调正音量4、 调时间和日期5、 添加删除程序第八课:WORD的基本操作1、 WORD的启动方法2、 WORD的窗口组成3、 创建文档4、 编辑文档第九课:编排文档1、 设置字符格式2、 设置段落格式3、 边框和底纹4、 利用格式刷第十课:处理表格1、 创建和删除表格2、 编辑表格3、 设置表格格式4、 数据排序与计算第十一课:处理图形1、 插入图形2、 编辑图形3、 编排文字与图形4、 使用文本框第十二课:设置样式和编排目录1、 使用样式2、 编排目录3、 复习第十三课:页面设置及打印1、 页面设置2、 分栏3、 页眉与页脚4、 文档分页5、 设置页码6、 打印及打印预览第十四课:EXCEL电子表格基本知识1、 电子表格的启动与退出、窗口组成2、 工作表的建立与编辑第十五课:格式化表格(格式菜单)第十六课:公式与函数公式、函数、单元格的引用第十七课:数据管理和分析1、 排序2、 筛选3、 分类汇总第十八课:图表1、 建立图表2、 编辑图表3、 打印设置第十九课: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1、 启动与退出2、 建立演示文稿3、 视图的切换4、 浏览和编辑幻灯片5、 保存和打开演示文稿第二十课:格式化和美化演示文稿1、 格式化幻灯片2、 设置幻灯片外观第二十一课:动画1、 幻灯片动画效果第二十三课:超级链接和打包第二十四课:INTERNET基本知识第二十五课:浏览器的使用第二十六课:下载第二十七课:电子邮件和聊天二、计算机二级编程3.2其他扩展3.2.1电工学电工学是理工科水工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内容由电路基础、电机与控制、电子技术、电工测量及安全用电四部分组成。本课程的作用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工学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水利单位有关电工学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为后续有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进而使学生具有解决基层水利单位水电施工、运行、管理、维修等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3.2.2化工热力学化工热力学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也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热力学是一门研究能量、物质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在化工生产以及化工过程的开发设计中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但成为化工过程各环节进行理论分析的依据, 而且提供了有效的计算方法, 成为化学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热力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化工生产中有关能量转换、相变和化学变化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掌握化学过程设计与研究中获取物性数据,对化工过程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也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和进行化工过程研究、开发与设计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3.2.3化学反应工程原理化学反应器是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的核心设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化学反应器设计、化学反应器优化、化学反应过程配置等基础方法和理论基础,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化学反应过程在放大过程中遇到的工程问题,了解化学反应与物质传递过程、能量传递过程及分离过程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规律。本门课程在注重基本原理的同时,力求通过对动力学基础模型、传质传热模型、流体流动模型等物理和数学模型的建立、求解、计算,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基础理论描述实际反应体系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采用物理和数学手段求解实际工程问题,加强学生的计算机计算能力。3.2.4涂料基础 本课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精细化工方向的专业主干课,主要讲解涂料的概念、种类和组成,涂料树脂的合成原理和合成方法,涂料助剂的种类,涂料的配方原理以及涂料应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涂料的概况,掌握涂料树脂的种类和合成方法,熟悉涂料的应用领域,丰富专业知识体系,为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3.2.5专业英语随着中国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需要 , 社会对化学化工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既掌握化工专业知识和技能 , 又能熟练地掌握化工专业英语的技术人员才会受到大中型化工企业尤其是中外合资企业的欢迎。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英文原始文献的能力,掌握化学化工词汇与表达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完成毕业环节及将来提高业务水平打好本专业的英文基础。 本课程要求掌握化学化工方面的基本词汇、构词法和常用句型,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文献,以一定的速度准确地将有关英文资料笔译成中文,初步掌握用英文表达与本专业有关的内容,提高与本专业内容有关的读写能力。 教学内容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设备、无机工艺、石油化工及有机工艺、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煤化工、计算机在化工中的应用、生物技术、电化学工程、化工安全、化工产品说明书等。为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在教学中还穿插介绍专业英语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专业英语翻译、专业英语写作。 了解科技英语的特点,掌握常用的构词法;了解化合物的命名方法,掌握常用元素及化合物的英文名称及其发音;掌握常用专业术语英文名称及其发音;能顺利阅读基础的化学文献资料,从一般的英语化学资料上获取信息;掌握科技英语翻译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技巧;了解科技英语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撰写科技论文英文摘要或英文科技小论文。4、德育教育4.1体育体育教育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体育课列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计划,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它是高校学生一门很重要的公共心修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比例设置
- 螃蟹谜语导入课件
- 许愿荷花灯课件
- 体智能新人培训大纲
- 课件标题设置颜色的目的
- 快乐的派对课件
- 礼仪考试题及答案中职
- 2025年中国汽车雾灯灯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客运中心考试题及答案
- 科学防疫考试题及答案
- 第10课《美丽的颜色》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 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历史
- 艾梅乙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心包疾病患者的护理
- 高校援建人才管理办法
- 企业创新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 《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健康养老服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橡胶环境损伤机理与寿命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 腹腔镜子宫肌瘤护理查房
- 2025年卫生类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外科护理试卷
- 个人养老金微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