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云南的歌会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评论(0) 1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不同形式及特点。2.感受云南歌会的特色,领略云南独特的民族风情。3.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自己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评论(0) 2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认知领域与兴趣。布置云南的歌会的预习作业时,我询问了以下几个问题对八年级的学生对民俗文化关注度了一些调查:1、 你所知道的云南民俗有哪些?2、 云南有哪些耳熟能详的民歌?3、试简单描述你对云南的印象。通过这项调查,我发现我所任教的八年级学生对民俗所知甚少,对民歌也兴趣乏乏,更不用说这其中所蕴藏着的文化了。教材在内容题材上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似乎距离遥远,但如果拓展视野视角分析学生的认知世界,不难发现二者存在几个接壤之处。1、十四、五岁正是如诗如歌的年龄,他们对歌有天然的喜爱,特别是时尚现代的流行音乐,而许多流行歌手在歌曲中加入民乐、民歌的元素,或是用现代的元素来改编民歌,他们关注演唱会及海选类节目,而这些节目中少不了PK的环节,这其实也是赛歌。不妨从这一共通点设计课文导入,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2、十四、五岁的孩子大多喜爱小动物,沈从文把戴胜鸟、云雀写得那样可爱活泼,怎能不令孩子们心生爱意?而那在山路上放声歌唱的赶马女孩正与他们同龄,同龄人有着类似的情趣,他们怎会不想也在那蓝天白云下,花草相伴,鸟儿应和的自然中自由自在地歌唱?因此文章中的这一段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不妨由此段入手品析文章的清词丽句。(二)学生现有的写作水平。从日常习作可以发现八年级的学生还不能清晰地分辨几种表达方式,只能孤立地运用它们,习作显得较生硬,如何将几种表达自然交融还需模仿经典不断练习。云南的歌会正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名家典范之作,设计教学时应充分挖掘教材的这一功能,给学生提供更多模仿的机会,突破本单元的教学难点: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评论(0) 3重点难点 1,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不同形式及特点。2,感受云南歌会的特色,领略云南独特的民族风情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评论(0) 活动1【讲授】云南歌会 16、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不同形式及特点。2.感受云南歌会的特色,领略云南独特的民族风情。3.感受作者笔下美好的生活,培养自己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不同形式及特点。教学难点:感受云南歌会的特色,领略云南独特的民族风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云南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刚才我们听的是一首云南民歌。这首歌飞扬在宁静的丽江,飞扬在神秘的大理,飞扬在美丽的香格里拉。这首歌,穿过层层碧波,淌过汩汩清泉,越过重重山野。今天,我们就要奔赴云南,去参加那别开生面的民族歌会,领略民族风貌,感受民族风情。二、走近作者。三、学生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交流下面的问题。1默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你对云南歌会的印象(云南歌会的特色)。参考答案:云南的歌会淳朴自然、气势壮观。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是急性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是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2.作者在文中所表露的情感。参考答案: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3.联系你通过电视或其他途径听过的演唱会或音乐会,说说云南的歌会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可以从舞台、演员、表演内容及形式等方面谈明确:舞台方面:一般的演唱会有固定的精心设置的舞台,云南的歌会没有特意搭设舞台,多以乡村山野为舞台。演员方面:演唱会的演员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云南的歌会演员是未经专业培训的乡村人。表演内容:演唱会的内容是有计划有准备有针对性的,云南的歌会内容是即兴而作,随意而发。形式方面:演唱会有特定规模与形式,云南的歌会形式自由灵动。总之,云南歌会自然淳朴、活泼欢快;唱歌似乎是云南人生命的组成部分。4文章描绘了哪三个场景?其特点、写法有何不同?明确:“山野对歌”是才情智力大比拼,具有对抗性质。文章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细描(写人的某部位某方面某特点),烘托活泼欢快的场面。“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主要写唱歌人所在的优美环境。天如此蓝,花如此美,鸟鸣如此婉转,在这环境中长大的女孩自然歌声动人,情韵动人,自然环境之美与歌声之美相得益彰,浑然天成。“村寨传歌”是一次民歌大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主要是场面描写。有全景描绘也有局部刻画,场面宏伟,气势壮观,宛如电影画面中的全景与特写。四采风民俗民俗就是生活,它无时无刻不在你的周围,滋养着你,为你的生命提供必须的养分。“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的民俗文化异彩纷呈,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你还知道其他民族的民俗吗?参考答案:例如“瑶族耍歌堂”“藏族旺果节”“傣族泼水节”“苗族四月八”等等。五、小结。民俗作为一种民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