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300讲心得.doc_第1页
读论语300讲心得.doc_第2页
读论语300讲心得.doc_第3页
读论语300讲心得.doc_第4页
读论语300讲心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论语300讲心得 读“论语300讲”心得读“论语300讲”心得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 我是英语科组的关健,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假期即将结束,新的学期即将开始,我相信大家都度过了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对我来说,这个假期与之前的假期相比,相同而又不同。 相同的是新年伊始一如往常喜气洋洋,我们行知大家庭一如往常温馨和睦。 不同的是,这个假期,我读了满校长推荐的由傅佩荣教授解读的论语300讲,我在工作上,在生活上,在教学上,在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上都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可以用六个字三个词来概括,洗礼,蜕变,涅槃。 我个人平时爱好读哲学,我想了解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追求,北宋大儒张恒渠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胜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论语就是这样一部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哲学经典。 但就我个人而言很惭愧,在读傅佩荣教授这本书之前对论语的认识只是会背诵其中名言名句以及肤浅地了解个中含义。 但是傅佩荣教授真是一位难得一见的解读高手,他能把晦涩难懂的论语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他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他让我懂得了在圣人的智慧照耀下,怎样去工作,怎样去生活,怎样去追求快乐人生。 下面,我想从我身为人师的角度,从教学方面,师生关系方面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粗浅的认识和心得,如有不妥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孔子在一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一套极有价值的教学理论,在许多方面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点。 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辟的言论,他主张“有教无类”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从治学的角度看,他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进行思考;他提倡“温故而知新”,认为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更深的新知识。 作为学生,要发展首要任务是学习,作为一个老师,更应当做一个精进好学的人。 学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学习,一种是被动学习。 只有知道自己不知的人才会主动去学习,而自我感到什么都知的人往往会放弃学习,或采取一种在某种压力之下被动学习。 主动学习时学习的知识会博学,被动学习时学习内容会有局限性。 苏格拉底曾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在教学中我们要常常这样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正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我们得以及时学习,及时修改自己的教学行为。 生活也是如此。 反思后则奋进,发现问题则深思,存在问题就修改,找到经验就升华。 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我们要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孔子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是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培养弟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动的事例,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诱导,如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喻指节操,教导学生要有忍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时间一去不复返,意在勉励弟子们珍惜时间、发奋图强。 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弟子们的称赞,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孔子还说过,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恕”这个字。 “恕”,即为“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伤害,你也应该尽量宽容。 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时,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孔子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语,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利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教学态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教师不能只是严厉斥责,而是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采取了宽容的态度,这样一方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另一方面也给学生留下了自省的空间和主动改过的机会。 宽容作为一种处世智慧是一种教育的境界,需要我们不断地开阔眼界与胸怀提高自身修养。 要尊重理解学生,并给以台阶,既要让学生下得了台,又要让学生登得更高。 这样学生还会还老师一个惊喜,师生间更多了一种默契,达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 因为宽容,老师给了学生足够的理解和尊重,给了学生一个改过的机会与过程,也赢得学生的感激之心和敬重之情。 宽容能驱走怨恨,宽容能带来亲情,能创造轻松、和谐、融洽的氛围。 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的教育力量常常超出我们的想象。 (三)相互切磋,教学相长。 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论语学而记载子贡听了孔子的教导后,领会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兴。 一部论语,实际上就是记载他们师生之间互相讨论的问答情况。 孔子的教学是民主的。 他乐于接受学生的批评,对于不肯提意见的学生反而要责怪。 颜回是孔子最赞赏的弟子,但颜回对孔子的话句句顺从,从来不提意见。 因此,孔子责怪说“回也,非助我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意指颜回从来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就不能使师生之间收到教学相长的好处,所以说“颜回不是能帮助我的人”。 可见,孔子是开明、民主的教育家。 今天,我们提倡师生互动,与孔子的教学相长是一脉相承的。 教师不仅教,也要在互动中学;学生不仅学,同时也要在互动中教。 师生共同对自己和对方的发展成长负责。 当年孔子在课堂操作上“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收获,以情趣为动力”,为我们今天的课改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只有师生互动,才能让师生的创造精神在课堂上得到有效地发挥,课堂也才会有真正的欢乐时光。 读论语三百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