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醉翁亭记.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文言词,背诵名篇。2.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3.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4.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2.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教学难点: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学过程:一、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1.作者,写作背景二、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熟悉课文内容:1.生字:2.重点词: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之者谁:为命名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觥筹交错:酒杯;酒筹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第一段: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检查重点词;学生串译。2.提问检查理解情况:滁州的地理特点?“环滁皆山也。”西南诸峰的特点?“林壑尤美”琅琊山的特点?“蔚然而深秀”亭的位置?“临于泉上”“来饮于此”中“此”指?醉翁亭自号醉翁的原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划分层次?小结:第一部分的写作内容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第二段: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检查重点词;学生串译。2、提问检查理解情况:朝暮景色的特点?“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春夏秋冬景色?“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乐亦无穷”的原因?“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3、小结: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课时作业:1、掌握本文重点文言字词。每词各抄写一遍并背诵,备考。 2、重点句子翻译抄写一遍并背诵;背诵课文一二段。3、完成学案中字词练习部分。4、找两句你认为写得优美的句子试做赏析。(选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及要求:1、继续赏读课文,疏通文意。2、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3、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一、继续赏读课文,疏通文意。第三段: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检查重点词;学生串译。2、提问检查理解情况:酒宴上陈列的东西?“山肴野蔌”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小结: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第四段: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学生串译;2、提问检查理解情况: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夕阳在山,人影散乱”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4、小结: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二、总结全文,把握主旨:何谓“醉翁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乐在赏山水(二)乐在与众人醉(三)禽鸟乐众人乐太守乐(“醉能同其乐”)(四)(以乐掩其郁)“醉翁”主旨与民同乐三、艺术特点:1、结构严谨巧妙。以“乐”贯穿全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