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 作者简介 左传 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全书从政治 军事 外交等方面 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 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 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与 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梁传 合称 春秋三传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 作品背景本篇所记述的是秦 晋联合攻打郑国时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 秦 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 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 其一 郑国曾两次得罪晋国 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 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二是公元前632年晋 楚之战中 郑国出兵助楚国 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 后郑国虽然随即派人出使晋国 与晋结好 但最终没能感化晋国 其二 秦 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 是因为秦 晋都要争夺霸权 均需要向外扩张 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 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 秦 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 所以秦 晋联合也就成为必然了 这次围郑 也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三 相关常识编年体 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 以时间为中心 按年 月 日编排史实 是最早也是最简便的编写历史书籍的方法 如 春秋 资治通鉴 等都是编年体史书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 分清通假1 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 已 同 矣 了 2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共 通 供 供给 3 秦伯说 与郑人盟 说 通 悦 高兴 4 失其所与 不知 知 通 智 聪明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六 明察句式1 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也 表判断 是 是代词 2 夫晋 何厌之有 疑问句中 代词作宾语 宾语前置 3 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应为 于晋无礼 4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应为 于君有益 5 使杞子 逢孙 杨孙戍之 省略句 句首要补充主语 秦穆公 6 敢以烦执事 省略句 应在 以 后补充 之 指代亡郑这件事 7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省略句 以为 中间应补充 之 把它作为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七 积累常识1 春秋时期有公 侯 伯 子 男五等爵位 春秋初期 周天子分封天下 一般就是功劳大的 分的土地就多 爵位就高 就可以分封为公爵 比如晋文公 秦穆公 齐桓公等 2 寡人 诸侯谦称 寡德之人 3 执事 办事的官吏 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一 理理文章思路 二 说说文章主旨本文讲述的是公元前630年 秦 晋联合攻打郑国时 郑国老臣烛之武前往敌国交涉 于强秦面前 不卑不亢 能言善辩 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的故事 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 能够临危受命 不避险阻 只身去说服秦君 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任务一 了解文意 把握情节1 文章第一段寥寥25字 却包含了多层意思 作用重大 你认为有哪些作用 参考答案写出了当时郑国危急的形势 两大国围一小国 兵临城下 形势严峻 写出围郑原因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 两事与晋利害相关 和秦利害关系不大 秦可以争取 写出驻军位置 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分兵驻扎 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2 全文共四段 各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请用简明的文字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秦 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烛之武说退秦师晋师撤离郑国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3 在第三段中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一步说服秦穆公的 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参考答案 欲扬先抑 以退为进 阐明利害 动摇秦君 替秦着想 以利相诱 引史为例 挑拨秦 晋 推测未来 劝秦谨慎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4 本文叙事波澜起伏 故事情节扣人心弦 使人处处为郑国的存亡提心吊胆 请根据下面的波澜图 填写序号处的相应内容 大军压境 郑国危在旦夕 晋文公讲大道理 平息了一场虚惊 参考答案 佚之狐推荐烛之武 郑伯看到希望 烛之武婉拒 让人心头一紧 郑伯自责 烛之武答应出城 子犯建议攻打秦军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任务二 分析人物 体会技巧1 第二段用对话的方式写了三个人物 这三个人物都有怎样的行为 参考答案 佚之狐推荐烛之武 郑伯听从劝谏 说动烛之武 烛之武婉辞拒绝后又承担起说秦重任 2 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 使读者未见其人 先知其才 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3 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参考答案郑伯准备派遣烛之武见秦君时 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 郑伯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 先屈尊自责 动之以情 后以国家大义警之 晓之以理 于是 烛之武 许之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4 文章的题目是 烛之武退秦师 结尾为什么要写 晋文公撤军 这是否恰当 你是怎样理解的 参考答案文章明写晋文公面对突变 清醒撤军 暗写烛之武达成所想 解除郑围 这都是 退秦师 的结果 5 晋文公是怎样一个人 怎样理解他的 不仁 不知 不武 参考答案晋文公是一个头脑清醒的君主 他有隐忍不发 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 他以 不仁 不知 不武 三条理由退兵 不仁 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如果真讲 仁义 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 不知 是实质 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 不武 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 晋的退兵 是 利 字使然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有人说 烛之武临危受命 是一志士 有人说 烛之武孤身深入敌营 是一勇士 还有人说 烛之武以三寸不烂之舌 退秦 晋虎狼之兵 是一辩士 你是怎样看待烛之武这一形象的 提示烛之武可谓集志士 勇士 辩士于一身 在不同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参考答案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文白对译 整体感知 细节揣摩 重难探究 文白对译 解析d项 武 应为 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即 武德 答案d 2 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晋侯 秦伯 中的 侯 伯 都是爵位名 我国春秋时期有公 侯 伯 子 男五等爵位 b 寡人 即寡德之人 意为 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 是古代君主 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c 行李 文中的意思是 出使的人 今天通常指出门所带的包裹 箱子等 d 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传 是文体标志 即传记 与 志 记 意思相同 解析d项 左传 中的 传 不同于 志 记 是解说经义的文字 答案d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 晋兵临城下 郑国危在旦夕 在这种形势下 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 不计个人恩怨 夜缒而出 求见秦伯 表现了他深明大义 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 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 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 侃侃而谈 既不刺激对方 又不失本国尊严 抓住秦伯的心理 层层深入 逐步渗透 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 秦 晋曾是友好邻邦 秦对晋有割让焦 瑕二邑的恩惠 晋对秦却严加防范 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 并巧妙地加以利用 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 烛之武的劝说 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 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 秦 晋联盟顷刻瓦解 晋国不得已而退兵 烛之武既退秦师 又退晋师 可谓一石二鸟 解析c项 秦对晋有割让焦 瑕二邑的恩惠 不对 应是 晋曾经答应把焦 瑕二邑割让给秦 答案c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 2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和句式 是 这 过 过错 鄙 把 当作边邑 远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远地 陪 增加 第一句是判断句 第二句是反问句 参考答案 1 我早先没有重用您 现在危急之中来求您 这是我的过错 2 越过别国而把远地 郑国 当作边邑 您知道是困难的 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二 语言运用5 宋代诗人陈造在 予七十赵监税见贺以诗次韵 中这样写道 平生烛之武 况已雪髯翁 誉我犹时用 君言恐未公 请结合课文故事 解说这首小诗的意思 解析结合烛之武 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 等语句 可以看出这是诗人借烛之武的遭遇感慨自己的生平 并对赵监税的赞誉表达自己的不赞同观点 参考答案诗人陈造认为 自己一生就像烛之武一样 从没有被重用过 何况现在已经是头发雪白的七十岁老人 您赞誉我说还会被重用 我担心您说的不是公允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六年级下册期末数学试题(比较难)及解析
- 小学六年级上册期中英语模拟综合试卷测试题
- 初三中考英语宾语从句的语序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 2025-2026学年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二中高一上学期开学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 粉尘涉爆培训题库及答案
- 2025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教学评估与反馈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历年二建市政实务案例题及答案
- 2025年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各省银行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监理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突发性耳聋的中医辩证及护理方案
- T-SZEIA 001-2024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变电站电气设备
- 2025年湖南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同步分层作业设计含答案解析
- 简易钢结构雨棚施工承包合同范本
- 苏州市前期物业管理委托合同范本
- 2022年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气管支架临床应用》课件
- 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分析及反思
- 2024新指南: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指南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